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卢媛媛 邬红娟 +1 位作者 吕晋 张绍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6-68,共3页
采用指标体系法对武汉市14个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系统外的压力指标和系统内的响应指标,综合反映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力和恢复力;同时用湖泊综合健康指标来反映不同湖泊的健康状况。研究表明该评... 采用指标体系法对武汉市14个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系统外的压力指标和系统内的响应指标,综合反映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力和恢复力;同时用湖泊综合健康指标来反映不同湖泊的健康状况。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不仅能反映不同湖泊的不同健康状况,并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影响湖泊健康的主要因素,对进一步进行多个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阈值及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武汉市湖泊生态系统地管理及修复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综合健康指数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排序及水质生态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邬红娟 任江红 卢媛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1,共5页
本文利用极点排序及聚类的多元分析方法,对武汉市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将排序结果与水质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湖和龙阳湖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使得其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与其水质状况不太一致.然后再利用... 本文利用极点排序及聚类的多元分析方法,对武汉市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将排序结果与水质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湖和龙阳湖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使得其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与其水质状况不太一致.然后再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为武汉市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了科学的生态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群落 极点排序 聚类分析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卫生填埋中的一些岩土工程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卢应发 陈朱蕾 +1 位作者 谢文良 吕志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8,共8页
垃圾卫生填埋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垃圾卫生填埋场高度和垃圾坝(或坑)深度的确定主要建立在岩土工程的稳定性理论基础上。在垃圾卫生填埋场中主要解决的防渗问题也是利用填埋场地质材料的渗透性质和现行... 垃圾卫生填埋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垃圾卫生填埋场高度和垃圾坝(或坑)深度的确定主要建立在岩土工程的稳定性理论基础上。在垃圾卫生填埋场中主要解决的防渗问题也是利用填埋场地质材料的渗透性质和现行的土工防渗技术,同时利用垃圾自身的物理力学特性解决填埋场排气等问题,而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污水必须进行处理。从垃圾填埋场地质材料和垃圾自身的力学特性,结合某市垃圾卫生处理场实例对垃圾卫生填埋场中的一些岩土工程技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卫生填埋 垃圾坝 稳定性 土工织物防渗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总生态足迹预测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湘梅 周敬宣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70,共3页
鉴于BP网络在处理非线性复杂系统的优势,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10-4-1结构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1978-2002年和2003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和测试样本,以2004年的社会、经济、环境数据作为网络的预测输入,对该年的总生态足... 鉴于BP网络在处理非线性复杂系统的优势,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10-4-1结构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1978-2002年和2003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和测试样本,以2004年的社会、经济、环境数据作为网络的预测输入,对该年的总生态足迹进行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实际足迹值的相对误差为0.69%,预测精度优于传统的多元回归统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BP神经网络 生态足迹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S-SPME-GC技术分析环境水样中超痕量的六氯苯,DDT及其代谢产物 被引量:7
5
作者 霍任锋 沈韫芬 徐盈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5-699,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检测技术,通过对三种不同的SPME萃取头(PDMS,PMPVS,PA)实验条件的优化,并参照液液萃取的方法,对水相中六氯苯,DDT及其代谢产物的萃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PME方法比液液萃取方法在检测限和回...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检测技术,通过对三种不同的SPME萃取头(PDMS,PMPVS,PA)实验条件的优化,并参照液液萃取的方法,对水相中六氯苯,DDT及其代谢产物的萃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PME方法比液液萃取方法在检测限和回收率上有很大的提高,其中PDMS对检测六氯苯,DDT及其代谢产物的效果较其它两种萃取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PME-GC技术 六氯苯 DDT 聚二甲基硅氧烷 溶解度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环境样品中的痕量铜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涌刚 杨泽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本文基于Cu2+与贮备铁氰化钾及鲁米诺在碱性条件下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痕量铜的化学发光方法。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线性范围为5.0×10-9~1.0×10-7mol/L,检出限(S/N=3)为8.0×10-10mol/L。用本... 本文基于Cu2+与贮备铁氰化钾及鲁米诺在碱性条件下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痕量铜的化学发光方法。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线性范围为5.0×10-9~1.0×10-7mol/L,检出限(S/N=3)为8.0×10-10mol/L。用本法成功地实现了对环境样品中痕量铜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分析 痕量分析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铁氰化钾 鲁米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封场覆盖技术及其工程质量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松林 廖利 +5 位作者 吴学龙 梁顺文 王岩松 王刚 刘哲 陆晓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84,共3页
探讨了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中的封场覆盖技术,分析了封场覆盖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组成和功能,提出了封场覆盖系统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 填埋场 封场 工程质量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远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程战利 左椒兰 +3 位作者 李红 徐永涛 王莉 王宗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1-53,59,共4页
通过对武汉周边地区影响农村生活用水量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居民收入与支出、卫生器具完善程度、水价、住宅面积、节水意识,供水水压稳定性及用水水源等7个主要因素对居民用水量的影响,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农村用水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生活用水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树脂相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Fe(Ⅲ)和Fe(Ⅱ)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松田 邢朝晖 +1 位作者 闫永胜 陆晓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8-599,共2页
关键词 Fe(Ⅲ) 光度法测定 环境水样 Fe(Ⅱ) 薄层树脂相 痕量 造纸工业 亚铁盐 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区域水陆风环流的形成与转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辉 陈佳欣 +3 位作者 余玲 刘立 邢攀 梁胜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521-526,共6页
大气细颗粒物PM_(2. 5)污染引起的雾霾天气既与本地污染物排放密切有关,也受局地特殊的风场影响.本文以武汉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长江沿岸的江陆风环流、东湖沿岸湖陆风环流的形成与转化特征,发现江风、湖风开始时间均为07:00... 大气细颗粒物PM_(2. 5)污染引起的雾霾天气既与本地污染物排放密切有关,也受局地特殊的风场影响.本文以武汉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长江沿岸的江陆风环流、东湖沿岸湖陆风环流的形成与转化特征,发现江风、湖风开始时间均为07:00—08:00,一年中最大风速均能达到2 m/s左右,而春夏季江风的持续时间高于秋冬季,夏季湖风的持续时间高于春季.同时发现区域附近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湿度变化趋势大体上跟温度变化趋势相反,且温度对相对湿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延迟时间大约为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陆风 湖陆风 湿度 温度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PAHs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振兴 张春杰 +4 位作者 丁兴辉 王浩升 杨志 陆谢娟 章北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1-239,共9页
以武汉城区7类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径流中常规污染物、PAHs浓度、种类差异与来源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7类下垫面降雨径流中,在常规污染物方面,沥青路面... 以武汉城区7类典型下垫面降雨径流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径流中常规污染物、PAHs浓度、种类差异与来源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7类下垫面降雨径流中,在常规污染物方面,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污染程度最高,瓦屋面污染程度最低;而在PAHs方面,沥青路面径流∑16PAHs初始浓度最高,2类油毡屋面(工业园和教工宿舍)次之,其他4类下垫面较低。油毡屋面径流PAHs主要由蒽(ANT)和菲(PHE)组成,而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等其他5类下垫面径流中主要含有PHE、芘(PYR)和荧蒽(FLA)等。油毡屋面(工业园和教工宿舍)、水泥屋面和瓦屋面等4类屋面径流中主要污染物是2~3环PAHs,而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径流中则以4~6环PAHs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降雨径流 城市下垫面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色氨酸环境的光谱探测
12
作者 周明 武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54-258,共5页
应用N-溴化琥珀酰亚胺(N-bromosuccinimide)研究了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PecE、PecF)色氨酸的化学修饰,用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探测了色氨酸化学修饰过程中蛋白质结构微观环境,发现PecE和PecF的色氨酸都处在疏... 应用N-溴化琥珀酰亚胺(N-bromosuccinimide)研究了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PecE、PecF)色氨酸的化学修饰,用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探测了色氨酸化学修饰过程中蛋白质结构微观环境,发现PecE和PecF的色氨酸都处在疏水区域或带负电荷区域,PecE的色氨酸残基更靠近分子表面.由于色氨酸是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的必需氨基酸,这些分析加深了解了色氨酸在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催化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红蓝蛋白 裂合异构酶 色氨酸 光谱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碳纳米棒簇的构筑及对抗坏血酸传感性能研究
13
作者 应智业 乔宇庭 +1 位作者 刘秉鑫 乔丽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4-90,共7页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参与人体内的各种新陈代谢、伤口愈合以及对抗多种疾病,检测人体AA的含量对人体健康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以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水热法掺入氮源并通过高温煅烧制备出氮化碳纳米棒簇(g-C_(3)N_(4)nanorod ...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参与人体内的各种新陈代谢、伤口愈合以及对抗多种疾病,检测人体AA的含量对人体健康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以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水热法掺入氮源并通过高温煅烧制备出氮化碳纳米棒簇(g-C_(3)N_(4)nanorod clusters,gCN NRCs),将其用作传感材料以实现高效的电催化氧化检测AA。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多种表征方法,完整地揭示了gCN NRCs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化学组分。gCN NRCs在pH=6.0、1.6 mmol/L AA的PBS缓冲溶液中、180 s富集时间和6μL修饰体积下表现出最大的AA传感响应,对AA的检测范围为0.2~1.6 mmol/L,活性面积为0.889 cm^(2),检测限为4.43μmol/L。通过探究不同扫描速率对AA的响应曲线,发现该催化过程是一个扩散过程。电化学传感器的循环及长期稳定性、重复性和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6.47%、1.36%、2.15%和4.43%,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表明gCN NRCs能够作为诊断与AA相关疾病的优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纳米棒簇 抗坏血酸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因子超载的综合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汤晓雷 刘年丰 +1 位作者 李贝 廖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71,90,共3页
文章分析了当前普遍使用的矢量模法计算综合环境承载力的不足,建立了单因子超载的环境承载符号函数法模型,提出了以环境占用率为表征的环境承载占用率法;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和方法较矢量模法更为合理。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单因子超载 环境承载符号函数法 环境承载占用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运行 被引量:7
15
作者 欧阳长文 徐菱虹 +1 位作者 许双霜 胡平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2-838,共7页
针对武汉地区混合式热泵系统在运行时出现的热积累现象,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武汉地区某办公楼的冷却塔-土壤源热泵模型,并在传统的温差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两种控制策略——夜间冷却塔运行策略和夜间热泵制热工况运行策略。通过模拟研究... 针对武汉地区混合式热泵系统在运行时出现的热积累现象,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武汉地区某办公楼的冷却塔-土壤源热泵模型,并在传统的温差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两种控制策略——夜间冷却塔运行策略和夜间热泵制热工况运行策略。通过模拟研究,比较3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发现夜间热泵制热工况运行的控制策略可对土壤起到较好的降温作用,可有效解决系统长期运行热积累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 FLUENT 经济性 地埋管 冷却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环境中微塑料采样及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丹文 林莉 +1 位作者 潘雄 吴晓晖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3,共10页
微塑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新型环境污染物,几乎存在于任何环境介质中,在海洋、河流、陆地、大气、土壤中均发现有微塑料污染。为更好地了解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情况,详细介绍了淡水系统中的微塑料采样和预处理方法,并探讨了其发展方向... 微塑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新型环境污染物,几乎存在于任何环境介质中,在海洋、河流、陆地、大气、土壤中均发现有微塑料污染。为更好地了解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情况,详细介绍了淡水系统中的微塑料采样和预处理方法,并探讨了其发展方向。其中,采样方法涉及水体、沉积物及水生生物方面;在微塑料的提取方面,比较了不同提取溶液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在样品消解方面,分析了不同消解液和消解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针对现阶段微塑料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工作展望,以期为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采样及预处理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新型污染物 淡水水体 采样方法 预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BILE 6.2模型的武汉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俊 胡辉 +3 位作者 邢攀 李钢 谷威 廖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8,共6页
结合武汉市环境参数以及机动车保有量情况,将MOBILE 6.2模型用于武汉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的本地化研究,计算得到不同车型的排放因子,并核算出武汉市机动车分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量和分担率。结果表明,2014年武汉市机动车污染物总HC、CO... 结合武汉市环境参数以及机动车保有量情况,将MOBILE 6.2模型用于武汉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的本地化研究,计算得到不同车型的排放因子,并核算出武汉市机动车分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量和分担率。结果表明,2014年武汉市机动车污染物总HC、CO和NO_x分别为7.78万t、59.61万t和6.32万t.八类车型中汽油轿车排放的总HC和CO分别占总量的69.71%和82.86%,是这两类污染物的主要贡献车型。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汽油轿车尤其是私家车数量的高速增长。对于NO_x的排放,其主要贡献车型为重型柴油车,仅有5.44%的保有量但其排放分担率却高达约60%,因此严格控制重型柴油车可以有效减少机动车污染物NO_x的排放。同样的由于汽油轿车的总量较大,其NO_x排放的分担率也达到3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污染物 MOBILE 6.2模型 排放因子 武汉市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湖水环境特征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志祥 陆晓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7,28,共3页
运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东湖水质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得出首要污染因子为含氮污染物 ,同时对含氮污染物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得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从而揭示含氮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水环境特征 化学计量学 因子分析 线性回归 东湖 水质分析 含氮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远城区水厂建设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凯 左椒兰 +2 位作者 杜林 吕博 王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2-74,共3页
为了农村饮水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为了给水厂的新建、旧水厂的改造提供经验,对武汉市远城区自来水厂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主要包括水厂的修建年代、水厂规模、水厂工艺、水厂漏损率、维修费、建设投资和投资单位等。分析了它们存在的问题以... 为了农村饮水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为了给水厂的新建、旧水厂的改造提供经验,对武汉市远城区自来水厂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主要包括水厂的修建年代、水厂规模、水厂工艺、水厂漏损率、维修费、建设投资和投资单位等。分析了它们存在的问题以及相互关系,并对未来水厂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城区水厂 建设现状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武汉市生态足迹模型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尤艳丽 周敬宣 李湘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751-4756,共6页
选取表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建立了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在对武汉市1990-2012年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基础上,应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了武汉市生态足迹回归模型,并分阶段对其生态足迹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武汉市生态足迹... 选取表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建立了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在对武汉市1990-2012年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基础上,应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了武汉市生态足迹回归模型,并分阶段对其生态足迹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武汉市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主要驱动力为城市化率、人口规模及经济水平的提高;2010年武汉市生态足迹达到高峰值,为2 335.537 hm^2,人均生态足迹为2.8 hm^2/人,随后生态足迹与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于2011年开始呈现负相关性,生态足迹与GDP开始呈现倒"U"型转折点,人均生态足迹于2012年下降为2.43 hm^2/人;"十二五"期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及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的增加,能源消耗总量及万元工业能耗的下降,对减缓人口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生态足迹 驱动力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