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偷窃癖者的鉴别、干预及心理进展评估——偷窃癖者的鉴别及用绘画作为心理进展评估的案例
1
作者 魏谨 佐斌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12期49-52,共4页
一、前言 偷窃癖,俗称偷窃狂,人们对其模糊的印象多来自影视作品或新闻报道,生活中并不常见。这是一种病理性偷窃,根据美国精神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 Disorders,4th,D... 一、前言 偷窃癖,俗称偷窃狂,人们对其模糊的印象多来自影视作品或新闻报道,生活中并不常见。这是一种病理性偷窃,根据美国精神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 Disorders,4th,DSM-Ⅳ)的评判标准,属于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偷窃癖者并不因确诊而享有法律免责权,偷窃行为被发现后,当事人往往被认作品行恶劣、行为不端,由此而来的社会压力会给当事人带来新一轮的心理危机。因此针对偷窃癖者的心理疏导不仅有助于减轻其反复偷窃行为,也有助于其恢复自信、从悲观自责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积极生活。但现实是,偷窃癖者及其家属主动寻求心理干预的案例并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偷窃癖 案例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鉴别 评估 绘画 偷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态度确定性:知行一致的强度指标 被引量:1
2
作者 魏谨 佐斌 《心理研究》 2013年第5期51-56,共6页
态度确定性是个体对所持态度的主观确定感,它通过询问人们对所持态度的确定程度或相信程度进行测量,它是预测人们态度—行为一致性的重要指标。常见的测量方法有:自我报告法、等级评定法和操作性测量。Petrocelli等人提出了态度确定性... 态度确定性是个体对所持态度的主观确定感,它通过询问人们对所持态度的确定程度或相信程度进行测量,它是预测人们态度—行为一致性的重要指标。常见的测量方法有:自我报告法、等级评定法和操作性测量。Petrocelli等人提出了态度确定性的双成分说,将其解析为包含态度正确性和态度明晰性的两个成分复结构;国内研究者将其划分为情感确定和认知确定两个成分进行研究。态度确定性与态度可及性、态度矛盾性、态度细述性和态度重要性等维度共同构成态度强度。态度确定性在抵制劝服和行为预测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知行一致的强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确定性 态度强度 行为预测 态度确定性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