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郑莹 刘禹 +2 位作者 董超 吴慧敏 刘建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2-1175,共4页
磷酸铁锂电池是国家大力推行的动力电池发展方向。其制备工艺已日趋完善,产量和应用量逐年升高。针对巨大产量之后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现状做了调查,对其回收量、回收技术、回收效益等方面做了分析,以期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磷酸铁锂电池是国家大力推行的动力电池发展方向。其制备工艺已日趋完善,产量和应用量逐年升高。针对巨大产量之后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现状做了调查,对其回收量、回收技术、回收效益等方面做了分析,以期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废旧电池 回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废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回收现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莹 刘禹 王梦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58-1761,共4页
锂离子电池由于自身具有众多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电器中。综述了国内外报废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回收的技术,主要有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技术,结合我国报废锂离子电池回收现状、回收技术及其效益分析,以... 锂离子电池由于自身具有众多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电器中。综述了国内外报废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回收的技术,主要有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技术,结合我国报废锂离子电池回收现状、回收技术及其效益分析,以期对报废锂离子电池回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锂离子电池 有价金属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火性能的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设计(3)——高温弯曲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余婵娟 凌平平 +1 位作者 陈泽世 杨庆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19,共3页
测试了钢纤维混杂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高温下的弯曲性能。研究发现,高温下混凝土的弯曲性能明显低于高温后的弯曲性能;高温下,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和弯曲韧性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混杂纤维自密... 测试了钢纤维混杂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高温下的弯曲性能。研究发现,高温下混凝土的弯曲性能明显低于高温后的弯曲性能;高温下,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和弯曲韧性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弯曲性能要优于普通自密实混凝土、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以及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以及钢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在高温下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正混杂效应;聚丙烯纤维有利于抵抗混凝土爆裂,钢纤维对于提高混凝土高温下的剩余承载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抗火性能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降雨条件下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参数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勇 王栋良 王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3-244,共12页
为完善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针对该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均未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现状,基于Geo Studio软件,分析了黄土地区强降雨条件下的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影响参数,在分析中考虑了土体含水率... 为完善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针对该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均未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现状,基于Geo Studio软件,分析了黄土地区强降雨条件下的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影响参数,在分析中考虑了土体含水率变化对摩擦型灌浆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持时、降雨强度和地下水位对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土体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十分显著;渗透各向异性的影响可以忽略;降雨条件下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变化存在"滞后效应":随着降雨持时和土体饱和渗透系数增大,"滞后效应"逐渐减弱;降雨强度越大、初始地下水位越高,"滞后效应"越明显。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非饱和黄土地区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考虑降雨影响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 整体稳定性 参数分析 滞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火性能的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设计(1)--蒸汽压力测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泽世 凌平平 +1 位作者 余婵娟 杨庆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3,共3页
近年来建筑火灾频发,而随着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开展自密实混凝土以及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抗火性能的研究已变得尤为重要。该系列研究以提高自密实混凝土材料的抗火性能为目标,开展了基于抗火性能的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 近年来建筑火灾频发,而随着自密实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开展自密实混凝土以及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抗火性能的研究已变得尤为重要。该系列研究以提高自密实混凝土材料的抗火性能为目标,开展了基于抗火性能的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设计研究,包括以蒸汽压爆裂理论为基础的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评价、常温力学性能测试、高温爆裂分析以及高温下力学性能测试等内容。重点介绍了不同种类、不同几何尺寸的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在高温作用下蒸汽压力变化的影响,并基于试验结果对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抗火性能 蒸汽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火性能的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设计(2)——常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泽世 凌平平 +1 位作者 余婵娟 杨庆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88,93,共4页
在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高温下内部蒸汽压力测试研究的基础上,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选,主要通过坍落流动度试验、J-环试验、U形管试验以及L-槽试验研究了所筛选的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并测试了其常温力学性能。研究发现,钢... 在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高温下内部蒸汽压力测试研究的基础上,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选,主要通过坍落流动度试验、J-环试验、U形管试验以及L-槽试验研究了所筛选的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并测试了其常温力学性能。研究发现,钢纤维的引入会降低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而钢纤维与PVA纤维混杂以及钢纤维与PP纤维混杂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影响较小;钢纤维与PP纤维的混杂对新拌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影响最小;钢纤维或者混杂纤维的引入并没有明显地影响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抗弯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相比于单掺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混杂纤维并没有进一步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弯强度,但是弯曲韧性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抗火性能 工作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碳酸酐酶在岩溶发育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小菊 杨翠珍 杨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9-11,共3页
碳酸酐酶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金属酶,能催化CO2可逆的水合反应,微生物是碳酸酐酶的重要来源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碳酸酐酶在岩溶发育中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碳酸酐酶对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在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并对微生物碳酸酐酶... 碳酸酐酶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金属酶,能催化CO2可逆的水合反应,微生物是碳酸酐酶的重要来源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碳酸酐酶在岩溶发育中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碳酸酐酶对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在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并对微生物碳酸酐酶在岩溶发育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 岩溶发育 石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化地下水的石灰软化-絮凝处理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莫文婷 陈涛 唐友尧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87-90,共4页
采用石灰软化-絮凝法处理华南地区部分地下水水样。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考察了Ca(OH)2投加量、PAC投加量、石灰反应时间及沉淀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为:Ca(OH)2投加量220mg·L-1、PAC投加量15mg·... 采用石灰软化-絮凝法处理华南地区部分地下水水样。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考察了Ca(OH)2投加量、PAC投加量、石灰反应时间及沉淀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为:Ca(OH)2投加量220mg·L-1、PAC投加量15mg·L-1、石灰反应时间10min、沉淀时间30min。Ca(OH)2投加量是影响石灰软化-絮凝处理地下水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 优化 石灰软化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石墨烯导电混凝土受弯过程的力-电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苡铭 俞乐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55,59,共5页
利用石墨烯材料的纳米属性和超强的导电能力,较为领先地对石墨烯导电混凝土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针对混凝土材料受弯破坏全过程,研究了石墨烯与钢纤维混杂增强混凝土材料在受弯过程中的力-电效应和受弯机敏性。研究表明,钢纤维导电混凝土... 利用石墨烯材料的纳米属性和超强的导电能力,较为领先地对石墨烯导电混凝土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针对混凝土材料受弯破坏全过程,研究了石墨烯与钢纤维混杂增强混凝土材料在受弯过程中的力-电效应和受弯机敏性。研究表明,钢纤维导电混凝土在纤维掺量较低时对受弯过程的机敏性较差,而石墨烯的掺入使得钢纤维混凝土的机敏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二者在改善导电混凝土的力-电效应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正混杂效应。研究发现,可以利用一次线性函数对钢纤维-石墨烯导电混凝土的电阻变化率-挠度曲线进行拟合,电阻变化率与挠度的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导电混凝土 力-电效应 钢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工艺参数对Q345建筑钢组织和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凌平平 张苡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7-50,共4页
采用不同的TMCP工艺,轧制了16mm厚的Q345建筑钢板材。对钢材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对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精轧温度区间向较低的轧制温度推移时,钢材F+P(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明显细化,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逐渐升... 采用不同的TMCP工艺,轧制了16mm厚的Q345建筑钢板材。对钢材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对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精轧温度区间向较低的轧制温度推移时,钢材F+P(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明显细化,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逐渐升高,屈强比小幅增加;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组织由F+P逐渐向F+B(铁素体+贝氏体)转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逐渐升高,屈强比明显增加,特别是当冷却速度超过40℃/s时屈强比大幅提高;随着终冷温度的增加,F组织尺寸增大,P含量降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线性降低,屈强比也几乎呈线性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 TMCP 轧制工艺 屈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碳酸酐酶在矿化沉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小菊 杨娟 李横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19-21,共3页
碳酸酐酶是一种含Zn的金属酶,主要催化CO2和HCO3-之间的转换反应,微生物是碳酸酐酶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微生物碳酸酐酶在矿化沉积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碳酸酐酶在石刻文物保护、环境生物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微生物碳酸酐酶的... 碳酸酐酶是一种含Zn的金属酶,主要催化CO2和HCO3-之间的转换反应,微生物是碳酸酐酶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微生物碳酸酐酶在矿化沉积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碳酸酐酶在石刻文物保护、环境生物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微生物碳酸酐酶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 矿化沉积 石刻文物保护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填料床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莫文婷 丁翔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2期70-71,74,共3页
在好氧条件下,向反应器中装填悬浮填料进行脱氮试验,考察生物膜法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DO为3.0mg·L-1时,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89.52%、总氮平均去除率达到29.46%。在好氧条件下,生物膜脱氮效果明显,硝酸盐氮的积累使反... 在好氧条件下,向反应器中装填悬浮填料进行脱氮试验,考察生物膜法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DO为3.0mg·L-1时,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89.52%、总氮平均去除率达到29.46%。在好氧条件下,生物膜脱氮效果明显,硝酸盐氮的积累使反硝化过程成为脱氮的制约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脱氮试验 生物膜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ZmCIPK6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13
作者 李横江 黄慧艳 张小菊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1期5432-5435,共4页
根据MaizeDGB数据库中ZmCIPK6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玉米中克隆了1个ZmCIPK6基因。ZmCIPK6基因c DNA全长1 739 bp,5′-非编码区长281 bp,3′-非编码区长111 bp,编码区长1 347 bp,编码44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8.8 KDa,等... 根据MaizeDGB数据库中ZmCIPK6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玉米中克隆了1个ZmCIPK6基因。ZmCIPK6基因c DNA全长1 739 bp,5′-非编码区长281 bp,3′-非编码区长111 bp,编码区长1 347 bp,编码44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8.8 KDa,等电点为9.14。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ZmCIPK6与高粱SbCIPK6同源性较高。根据ZmCIPK6的基因序列和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带有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特异性引物,以质粒pMD18-T-ZmCIPK6为模板,PCR扩增ZmCIPK6基因片段,双酶切目的片段及载体,回收后连接,构建成该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经PCR检测及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ZmCIPK6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为进一步遗传转化研究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ZmCIPK6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在痕量铜分析中的应用条件研究
14
作者 杨娟 张小菊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92-94,共3页
以甘氨酸为络合剂,运用浊点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铜离子的检测,对影响铜离子浊点萃取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铜离子浊点萃取条件为:检测波长230nm、pH值9.0、NaCl溶液用量4.0mL、50.0mg.mL-1TritonX-100溶液用量1.0mL、... 以甘氨酸为络合剂,运用浊点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铜离子的检测,对影响铜离子浊点萃取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铜离子浊点萃取条件为:检测波长230nm、pH值9.0、NaCl溶液用量4.0mL、50.0mg.mL-1TritonX-100溶液用量1.0mL、萃取时间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点萃取 铜离子 甘氨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上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激光雷达观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牛晓庆 姜杰 +3 位作者 皮科武 陈吉春 郑有飞 刘建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41,共6页
文章利用偏振微脉冲激光雷达对南京上空大气散射特性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同时结合MODIS卫星数据对空气中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日季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HYSPLIT模式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春、秋、冬季,气溶胶消光后... 文章利用偏振微脉冲激光雷达对南京上空大气散射特性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同时结合MODIS卫星数据对空气中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日季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HYSPLIT模式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春、秋、冬季,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分别为48 sr,45 sr和40 sr,退偏振比分别为0.18,0.19和0.2,且气团主要来源为我国西北及北方地区;夏季,气溶胶消光后向散射比为63 sr,退偏振比为0.11,气团主要来自东南部工业污染城市以及南京周边地区;气溶胶的垂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低层(<1 km)气溶胶光学厚度从大到小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高层(>1 km)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气溶胶光学厚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在夏冬两季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在春秋两季则为早晚低,中午高。文章对南京上空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对于该地区大气环境以及气候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光后向散射比 消光系数 光学厚度 后向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碳纳米管导电混凝土的受弯机敏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苡铭 俞乐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9-52,56,共5页
研究了钢纤维-碳纳米管导电混凝土在受弯过程中的荷载-挠度-电阻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单掺钢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导电性,并可以监测混凝土受弯开裂后的力-电效应,但导电能力与受弯过程的机敏性均较差。引入碳纳米管可以改善钢纤... 研究了钢纤维-碳纳米管导电混凝土在受弯过程中的荷载-挠度-电阻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单掺钢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导电性,并可以监测混凝土受弯开裂后的力-电效应,但导电能力与受弯过程的机敏性均较差。引入碳纳米管可以改善钢纤维的搭接效率,同时亦可以改善钢纤维表面的界面过渡区,从而使钢纤维混凝土受弯过程的机敏性得到了明显提升。碳纳米管的导电效率明显高于钢纤维,钢纤维-碳纳米管导电混凝土的受弯机敏性随着碳纳米管掺量的提高而显著提高,但是单纯提高钢纤维的掺量并无法明显改善混凝土材料的受弯机敏性。钢纤维-碳纳米管导电混凝土的电阻变化率-挠度曲线可以采用一次线性函数进行拟合,试件挠度与电阻变化率之间的线性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导电混凝土 受弯机敏性 钢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