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5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压罐成型压力对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孔隙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梓楠 于雅琳 +4 位作者 王荣 孙宏杰 周何乐子 黄志高 周华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7,共8页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和优异的耐热性能,以BMI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近些年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文中采用热压罐工艺固化T800/双马树脂基预浸料,设置0.1~0.8 MPa的成型压力,制备了[0/90/±45]2s及[0]14铺层...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和优异的耐热性能,以BMI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近些年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文中采用热压罐工艺固化T800/双马树脂基预浸料,设置0.1~0.8 MPa的成型压力,制备了[0/90/±45]2s及[0]14铺层的不同孔隙率的层合板。通过显微镜法表征了孔隙率和孔隙的尺寸、形状及分布。针对2种铺层和不同孔隙率样件的力学性能,开展了拉伸、弯曲和层间剪切实验,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受影响程度最大的层间剪切样件的失效形貌。结果表明,低成型压力会使孔隙突变,孔隙尺寸增大,并从层内向层间分布,导致力学性能急剧降低,其中,层间剪切性能受孔隙突变影响最大。当成型压力从0.8 MPa降低至0.1 MPa时,[0/90/±45]2s铺层试样层间剪切强度下降26.22%,经失效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层间的大尺寸孔隙造成的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 孔隙演化 成型压力 热压罐固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802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孔隙演变观测
2
作者 陈文龙 吴柯锐 +3 位作者 于雅琳 孙宏杰 周何乐子 周华民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196,共5页
孔隙是复合材料的主要缺陷之一,成型过程中孔隙演变的研究对低孔隙率成型T800/802双马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起到积极作用。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未固化预浸料的断面形貌;自主搭建了在线监测平台,原位观测802双马树脂145℃恒温加热... 孔隙是复合材料的主要缺陷之一,成型过程中孔隙演变的研究对低孔隙率成型T800/802双马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起到积极作用。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未固化预浸料的断面形貌;自主搭建了在线监测平台,原位观测802双马树脂145℃恒温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气泡的形成与生长;设计了层压板成型断点实验,采用金相表征方法统计5个不同时刻点孔隙率。结果表明:成型前预浸料初始孔隙率为7.81%,成型过程中树脂反应生成气体,气体成核形成孔隙并长大,在压力和树脂状态共同作用下,孔隙经历形成-生长-缩小-稳定过程,孔隙率、孔隙数目和尺寸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演变 在线监测 断点实验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烧结成形涡轮叶片铸造用陶瓷铸型材料及浸渗强化工艺
3
作者 周士翔 孙冬 +3 位作者 陈双 陈安南 闫春泽 史玉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90,共9页
目的针对传统成形方法制备铝基陶瓷铸型加工周期长、难以加工复杂结构等问题,开发新的技术,以一体化制备复杂结构陶瓷铸型。方法采用激光选区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增材制造技术,一体化成形铝基型芯/型壳铸型。结果采用... 目的针对传统成形方法制备铝基陶瓷铸型加工周期长、难以加工复杂结构等问题,开发新的技术,以一体化制备复杂结构陶瓷铸型。方法采用激光选区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增材制造技术,一体化成形铝基型芯/型壳铸型。结果采用球形氧化铝粉体颗粒级配并添加少量气相氧化硅助流剂的方法,不仅提高了粉体的松装密度和流动性,还显著提升了陶瓷生坯的烧结性能。此外,将硅溶胶和氧化铝亚微米陶瓷粉体配制成浸渗溶液,依次对铝基陶瓷素坯和脱脂后陶瓷生坯浸渗,可大幅提升其力学性能。SLS成形铝基铸形烧结后x/y轴方向收缩率仅为1.5%,z轴收缩率约为2.0%,室温和1550℃高温抗弯强度达(29.84±6.06)MPa和(18.10±1.25)MPa,蠕变为0.01%。结论利用该铝基陶瓷铸型成功铸造出单晶/柱晶涡轮叶片。结果表明,经原料和工艺优化,可实现高性能复杂结构陶瓷铸型的一体化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叶片 铸造 铝基陶瓷铸型 选区激光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专用陶瓷材料及其成形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何俊宏 吴甲民 +5 位作者 陈安南 李萌 陈双 李晨辉 史玉升 王卫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7-348,共12页
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和耐高温等特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如何制造应用于上述领域的复杂形状陶瓷零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增材制造正逐步成为解决复杂形状陶瓷零件... 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和耐高温等特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如何制造应用于上述领域的复杂形状陶瓷零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增材制造正逐步成为解决复杂形状陶瓷零件制造问题的有效方式。主要介绍了增材制造专用陶瓷材料及其成形技术。根据增材制造专用陶瓷材料的不同形态,可以将陶瓷材料分为粉材、丝材、片材和浆料/膏材4类。基于此,介绍了激光选区烧结(SLS)、激光选区熔化(SLM)、三维喷印(3DP)、熔融沉积制造(FDM)、分层实体制造(LOM)、立体光固化(SL)、数字光处理(DLP)以及直写成形(DIW)8类主要陶瓷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最后,根据陶瓷增材制造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增材制造专用陶瓷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发展作出进一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陶瓷材料 成形技术 陶瓷零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烧结用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成型技术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甲民 陈安南 +6 位作者 刘梦月 刘凯 程立金 史玉升 李晨辉 朱小刚 王联凤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5-582,共8页
相对于传统技术,3D打印技术在直接成型复杂形状金属和高分子零部件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然而,3D打印技术在陶瓷零部件的成型方面尚存在诸多难题。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团队在3D打印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成型技术方面做了较... 相对于传统技术,3D打印技术在直接成型复杂形状金属和高分子零部件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然而,3D打印技术在陶瓷零部件的成型方面尚存在诸多难题。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团队在3D打印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其成型技术方面做了较多研究。详细介绍了激光选区烧结(SLS)技术中复合粉体的两种主要制备方法:一种是通过机械混合法将陶瓷粉体与高分子聚合物机械混合制得SLS成型用复合粉体;另一种是通过溶解沉淀法或溶剂蒸发法将高分子聚合物包覆在陶瓷颗粒表面制得复合粉体。研究表明,采用上述两种制粉方法均可制备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适于3D打印的复合陶瓷粉体。还系统地讨论了SLS素坯的成型机理以及预热温度、激光功率和单层厚度等SLS工艺参数对陶瓷素坯的力学性能和成型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佳SLS工艺参数制备出传统成型工艺难以成型的具有三维孔洞结构的多孔堇青石和高岭土陶瓷零部件。此外,结合SLS工艺与冷等静压(CIP)技术提出了SLS/CIP复合成型技术,提高了SLS成型陶瓷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制备出高性能、复杂结构的Al_2O_3、ZrO_2、Si C等致密陶瓷零部件,为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用高性能陶瓷零部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陶瓷材料 激光选区烧结 冷等静压 多孔陶瓷 致密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在选择性激光烧结中的应用——(Ⅱ)材料特性对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闫春泽 史玉升 +1 位作者 杨劲松 刘锦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5-149,共5页
结合高分子材料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机理,研究了材料特性对SLS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张力是决定高分子材料烧结速率的重要因素,但不是造成高分子材料之间烧结速率存在差别的主要因素;粉末粒径越小,烧结速率越大,SLS成形件的表面光... 结合高分子材料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机理,研究了材料特性对SLS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张力是决定高分子材料烧结速率的重要因素,但不是造成高分子材料之间烧结速率存在差别的主要因素;粉末粒径越小,烧结速率越大,SLS成形件的表面光洁度、精度越高;粉末粒径分布会影响粉床密度;球形粉末成形件的形状精度、铺粉效果好于不规则粉末;材料黏度越小,烧结速率越大;材料本体强度越大,成形件强度越高;非晶态聚合物成形件的致密度低于晶态聚合物,而尺寸精度高于晶态聚合物。为SLS用高分子材料的选择与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高分子材料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烧结3D打印成形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潘腾 朱伟 +1 位作者 闫春泽 史玉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8-183,共6页
激光选区烧结(SLS)属于3D打印技术,通过激光逐层烧结粉末并叠加成形制件。该技术可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在生物医疗领域特别在组织工程支架和医用植入体制备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高... 激光选区烧结(SLS)属于3D打印技术,通过激光逐层烧结粉末并叠加成形制件。该技术可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在生物医疗领域特别在组织工程支架和医用植入体制备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高分子材料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文中重点介绍了左旋聚乳酸、聚己内酯、聚醚醚酮、聚乙烯醇四类常用于SLS技术的生物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对其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性能和用途进行对比讨论,提出今后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烧结 3D打印 生物高分子 组织工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12/铜复合粉末材料及其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 被引量:4
8
作者 闫春泽 史玉升 +2 位作者 杨劲松 刘锦辉 黄树槐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8-51,共4页
通过溶剂沉淀法制备了尼龙12覆膜铜复合粉末材料,并制备了机械混合尼龙12/铜复合粉末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两种粉末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对两种粉末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成形件的强度及翘曲变形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 通过溶剂沉淀法制备了尼龙12覆膜铜复合粉末材料,并制备了机械混合尼龙12/铜复合粉末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两种粉末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对两种粉末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成形件的强度及翘曲变形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尼龙12覆膜铜复合粉末材料中尼龙12包覆均匀,无裸露Cu粉存在,而机械混合尼龙12/铜复合粉末材料中尼龙12颗粒是零散地非均匀性分散在Cu粉颗粒中。在尼龙12含量及烧结工艺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尼龙12覆膜铜复合粉末SLS成形件的拉伸强度及弯曲强度是机械混合尼龙12/铜复合粉末SLS成形件的两倍以上,翘曲变形也明显小于机械混合尼龙12/铜复合粉的SLS成形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形技术 选择性激光烧结 尼龙12覆膜铜粉复合粉末材料 溶剂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板温成形过程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正华 贺荣 +1 位作者 郭吉萍 李志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7-21,共5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新型摩擦测试装置,对镁合金板温成形过程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进行了测试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压边力、润滑状态等三种工艺参数对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的影响,并采用统计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 利用自行研制的新型摩擦测试装置,对镁合金板温成形过程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进行了测试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压边力、润滑状态等三种工艺参数对模具圆角部位摩擦系数的影响,并采用统计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摩擦系数的主次关系和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参数中,温度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压边力因素影响一般,而润滑因素影响最小;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温度240℃、压边力3MPa和二硫化钼润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板 温成形 正交实验 模具圆角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功能材料等离子熔积成形过程的Level-Set方法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桂兰 王庆 +1 位作者 王湘平 张海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8,共5页
利用Level-Set方法与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FVM)建立梯度功能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FGM)等离子熔积制造(plasma deposition manufacturing,PDM)过程多相混态场统一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热输入功率下熔池形貌、温... 利用Level-Set方法与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FVM)建立梯度功能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FGM)等离子熔积制造(plasma deposition manufacturing,PDM)过程多相混态场统一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热输入功率下熔池形貌、温度场与流场以及溶质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功率是影响梯度功能材料成分分布和性能的重要工艺参数.并用等离子熔积制造方法制备Al2O3-AISI316梯度功能材料,验证了模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熔积成形 梯度功能材料 多相统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不锈钢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灵钰 张升 +1 位作者 魏青松 史玉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0-1517,共8页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工艺(SLM)制备几种不同成分的316L-nHA(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5%、10%、15%)复合材料,并测试其致密度与抗拉强度;利用SEM分析其组织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当nHA的含量为5%时,材料的致密度和抗...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工艺(SLM)制备几种不同成分的316L-nHA(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5%、10%、15%)复合材料,并测试其致密度与抗拉强度;利用SEM分析其组织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当nHA的含量为5%时,材料的致密度和抗拉强度与纯不锈钢的相近,扫描速度为350 mm/s时强度达到最大值634.6 MPa;当nHA含量增大至10%~15%时材料致密度和强度明显降低,强度最高只有264.4 MPa。面能谱显示nHA均匀分布在金属基体中,呈弥散型金属-HA微界面结合特征。nHA和316L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且nHA中富含P,导致SLM过程中产生裂纹,当nHA含量由5%增大至15%时,裂纹密度明显增大,且互相联通。当nHA含量为5%时,提高扫描速度有利于抑制裂纹产生;当nHA含量增大至10%~15%时,由于P增多,增大扫描速度对裂纹的抑制作用较小。在适当的材料配比和工艺条件下利用SLM可制备出满足承重骨修复体力学性能要求的316L-nHA复合材料,有望改善金属植入体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316L不锈钢 生物复合材料 激光选区熔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专用模具钢粉末材料设计、制备及其制造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燕 文世峰 +2 位作者 魏青松 闫春泽 史玉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6-363,共8页
基于材料逐层堆积制造的增材制造技术将传统的三维制造降为二维制造,突破了传统制造方法的约束和限制,特别适合制造具有复杂内置随形冷却流道的模具钢。增材制造模具钢专用粉末材料、增材制造工艺及其性能等是影响增材制造模具钢应用的... 基于材料逐层堆积制造的增材制造技术将传统的三维制造降为二维制造,突破了传统制造方法的约束和限制,特别适合制造具有复杂内置随形冷却流道的模具钢。增材制造模具钢专用粉末材料、增材制造工艺及其性能等是影响增材制造模具钢应用的主要因素。重点综述了增材制造模具钢粉末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进展,探讨了几种典型的模具钢增材制造工艺及其性能,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在模具钢领域的应用实例及现状,以期为增材制造模具钢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钢 增材制造 粉末制备 硬度 耐磨损 抗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成形中材料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严思梁 胡磊 +2 位作者 张晓丽 孟淼 薛克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1,共12页
电磁成形过程中金属板料经历宽应变率范围内的复杂载流高速变形,其宏微观行为与常规准静态成形过程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传统本构理论不能被完全应用于这一过程的精确预测。为此,首先总结了电磁成形中材料宏观力学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机理... 电磁成形过程中金属板料经历宽应变率范围内的复杂载流高速变形,其宏微观行为与常规准静态成形过程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传统本构理论不能被完全应用于这一过程的精确预测。为此,首先总结了电磁成形中材料宏观力学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机理的特点,论述了本构建模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建模关键点。接着综述了适用于电磁成形过程的高速本构模型与载流变形本构模型的建模思想、应用效果及其先进性与局限性。最后,展望了宽应变率、宽温度范围适用的耦合电致塑性效应的机理型本构建模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高速变形 电致塑性 唯象型本构模型 机理型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化分数对钛基非晶复合材料热塑性成形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永康 丁华平 +1 位作者 陈骥 龚攀 《精密成形工程》 2020年第6期77-83,共7页
目的研究晶化分数对原位晶化钛基非晶复合材料热塑性成形能力的影响,优化Ti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设计。方法首先采用电弧熔炼和铜模铸造制备出成分为Ti45Zr20Be29Fe6和Ti45Zr20Be29Cu6的非晶合金,通过连续加热DSC及等温DSC研究其晶化... 目的研究晶化分数对原位晶化钛基非晶复合材料热塑性成形能力的影响,优化Ti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设计。方法首先采用电弧熔炼和铜模铸造制备出成分为Ti45Zr20Be29Fe6和Ti45Zr20Be29Cu6的非晶合金,通过连续加热DSC及等温DSC研究其晶化动力学,然后根据得到的等温晶化规律制备不同晶化体积分数的非晶复合材料,并通过静态热机械分析(TMA)表征其热塑性成形能力。结果Ti45Zr20Be29Fe6在406℃与411℃时,等温晶化过程为形核率随时间增大的形核长大过程;Ti45Zr20Be29Cu6在370,375,380,385℃时,等温晶化过程为形核率随时间减小的形核长大过程;XRD物相分析表明,等温处理后Ti45Zr20Be29Fe6和Ti45Zr20Be29Cu6的析出相分别为β-Ti和α-Ti2Zr;两种内生复合材料的热塑性成形能力均随晶化相体积分数的增大而降低,且Ti45Zr20Be29Fe6基体复合材料的热塑性成形能力比以Ti45Zr20Be29Cu6为基底的复合材料更好。结论晶化分数增加会降低钛基非晶复合材料的热塑性成形性能,且其影响程度与复合材料的基体和晶体第二相的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复合材料 等温晶化 晶化体积分数 热塑性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Al粉末烧结体材料挤扭成形致密化的热力耦合数值模拟
15
作者 李悦 李永志 谢玉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5-188,194,共5页
挤扭(TE)是一种新型大塑性(SPD)变形工艺。采用体积可压缩刚粘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法对CuZnAl粉末体进行了热力耦合挤扭成形致密模拟。分析了挤扭成形致密工艺,探讨了其应力-应变场、温度场变化规律以及致密化行为。结果表明,挤扭工... 挤扭(TE)是一种新型大塑性(SPD)变形工艺。采用体积可压缩刚粘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法对CuZnAl粉末体进行了热力耦合挤扭成形致密模拟。分析了挤扭成形致密工艺,探讨了其应力-应变场、温度场变化规律以及致密化行为。结果表明,挤扭工艺能产生较强静水压力,导致粉末多孔体材料致密化,但1道次TE的坯料横截面上各区域致密化呈不均匀性,需要多道次的挤扭成形或模具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Al粉末体 挤扭 热力耦合 静水压力 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Ds@Nb_(2)O_(5)-AMMC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明辉 谷二艳 +1 位作者 邹星宇 宋武林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3-1211,共9页
通过工艺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制备出N-CDs和不同含量N-CDs修饰的N-CDs-X@Nb_(2)O_(5)-AMMC纳米材料。对N-CDs-X@Nb_(2)O_(5)-AMMC进行XRD、SEM、TEM、FT-IR、XPS和UV-vis DRS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过N-CDs改性之后Nb_(2)O_(5)-AMMC的带... 通过工艺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制备出N-CDs和不同含量N-CDs修饰的N-CDs-X@Nb_(2)O_(5)-AMMC纳米材料。对N-CDs-X@Nb_(2)O_(5)-AMMC进行XRD、SEM、TEM、FT-IR、XPS和UV-vis DRS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过N-CDs改性之后Nb_(2)O_(5)-AMMC的带隙变窄,样品的吸收边红移和光吸收范围变宽,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性能。另外,N-CDs减少了电子传输的阻力,有利于光生电子向N-CDs结构的转移,同时光生载流子的迁移及分离效率提高,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与纯Nb_(2)O_(5)-AMMC相比,N-CDs-X@Nb_(2)O_(5)-AMMC在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TC-HCl的性能均有提高,其中样品N-CDs-1@Nb_(2)O_(5)-AMMC的降解效率最高,1 h内对TC-HCl的降解率能达到63.2%,是纯Nb_(2)O_(5)-AMMC的1.5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铌 氮掺杂碳点 盐酸四环素 可见光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熔化快速成形技术与装备 被引量:65
17
作者 史玉升 鲁中良 +2 位作者 章文献 黄树槐 陈国清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150-153,共4页
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基于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技术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设备与软件,以及该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由于SLM成形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冶金过程,金属粉末熔化快,熔池存在时间... 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基于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技术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设备与软件,以及该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由于SLM成形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冶金过程,金属粉末熔化快,熔池存在时间短,凝固成形时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与热应力,液态金属表面张力大,因而容易产生翘曲变形、裂纹与球化现象三个国际性难题,针对这些难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熔化 快速成形 粉末材料 复杂零件和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能源存储技术及其关键电极材料(英文)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杨泽 张旺 +2 位作者 沈越 袁利霞 黄云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2-1071,共10页
由于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全球能源的消耗正逐渐从传统化石能源转向其它清洁高效能源。高效清洁能源的存储是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对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广泛应用... 由于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全球能源的消耗正逐渐从传统化石能源转向其它清洁高效能源。高效清洁能源的存储是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对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能源存储器件。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对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和成本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面临巨大挑战,发展下一代能源存储技术迫在眉睫。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低成本、高安全性的室温钠离子电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年来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新型能源存储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前景做出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存储 锂硫电池 锂空气电池 钠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18
19
作者 刘厚才 莫健华 刘海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84-1186,1190,共4页
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与其他快速成形技术相比具有众多优点,被认为是快速成形领域最有生命力的新技术之一。本文根据喷射材料的不同,将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分为粘结成形三维打印和直接成形三维打印,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原理、系统组... 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与其他快速成形技术相比具有众多优点,被认为是快速成形领域最有生命力的新技术之一。本文根据喷射材料的不同,将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分为粘结成形三维打印和直接成形三维打印,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和结构特点。结合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独特的成形工艺特性,对其在产品的概念原型与功能原型件制造、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和微型机电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快速成形 工作原理 应用前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动螺旋伞齿轮精锻成形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华君 夏巨谌 +2 位作者 孙世为 胡国安 王新云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7,共4页
对从动螺旋伞齿轮的精锻成形过程进行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研究,得出了从动螺旋伞齿轮精锻过程的金属流动规律和变形力参数特征,获得了从动螺旋伞齿轮精锻工艺方法和成形力计算公式,为从动螺旋伞齿轮的精锻成形工艺的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螺旋伞齿轮 精密模锻 数值分析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