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曲柄滑块射胶系统及其成型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鹏 田茂胜 +1 位作者 张云 周华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2,共5页
分析了一种由曲柄滑块结构构成的全电动注塑机射胶系统。设计试验,将该曲柄滑块射胶系统与滚珠丝杠射胶系统的成型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曲柄滑块射胶系统的注射和保压响应时间要优于滚珠丝杠射胶系统。但是由于曲柄滑块结构的特点... 分析了一种由曲柄滑块结构构成的全电动注塑机射胶系统。设计试验,将该曲柄滑块射胶系统与滚珠丝杠射胶系统的成型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曲柄滑块射胶系统的注射和保压响应时间要优于滚珠丝杠射胶系统。但是由于曲柄滑块结构的特点,其响应过程具有强烈的非线性,亟待针对其结构特点优化相应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电动注塑机 曲柄滑块 成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晖 杨君友 +2 位作者 张建生 吴进 陈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5,共4页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将电能与热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近年来备受关注。从块体热电材料、低维热电材料、热电器件及其应用等方面综述了热电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热电材料 热电性能 热电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型腔压力统计模量的注塑成型质量监控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程鹏 黄志高 +1 位作者 张云 周华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57,70,共5页
通过把型腔压力和统计模量分析(SPA)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型腔压力统计模量的注塑成型质量监控方法。设计了模具温度不同的多个实验组,从其中一个组选取了训练批次并实施了组间监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以95%以上的准确率监控模具温度... 通过把型腔压力和统计模量分析(SPA)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型腔压力统计模量的注塑成型质量监控方法。设计了模具温度不同的多个实验组,从其中一个组选取了训练批次并实施了组间监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以95%以上的准确率监控模具温度变化引起的±0.025 5 g以上的质量差异,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型腔压力 统计模量 质量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注射成型聚碳酸酯热/流动残余应力的壁厚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宇宏 董书源 +4 位作者 郎建林 余文劼 张云 周华民 赵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分别基于线性黏弹性模型和可压缩黏弹本构模型,采用相应的有限差分法和有限体积法作为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以计算注射成型制品的流动残余应力和热残余应力。实现了对3 mm,7 mm和11 mm厚度注射成型聚碳酸酯平板的流动残余应力和热残余应... 分别基于线性黏弹性模型和可压缩黏弹本构模型,采用相应的有限差分法和有限体积法作为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以计算注射成型制品的流动残余应力和热残余应力。实现了对3 mm,7 mm和11 mm厚度注射成型聚碳酸酯平板的流动残余应力和热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并结合注射成型实验,分析了薄壁/厚壁制件流动残余应力、热残余应力和总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差异。计算结果表明,热残余应力区主要围绕平板边缘分布,中心区域的热残余应力明显低于边缘部分。随壁厚的增加,热残余应力逐渐上升,高残余应力分布面积明显增加,当壁厚从3 mm增加到11 mm,分布面积至少增加2倍以上;流动残余应力均表现为沿熔体流动方向递减的规律。随壁厚的增加,流动残余应力显著降低。当壁厚从3 mm增加到11 mm,最大流动残余应力从15 MPa降低到1.5 MPa,下降幅度达到90%;随着壁厚的增加,流动残余应力对平板总残余应力的贡献逐渐降低,热残余应力的贡献则逐渐增大。对于3 mm薄壁制件,流动残余应力占绝对主导地位;当平板厚度增加至7 mm时,近浇口区流动残余应力主导,远浇口区热残余应力主导;对于11 mm厚壁制件,热残余应力占绝对主导地位。不同壁厚平板的残余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好,表明文中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有效计算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计算模拟 热残余应力 流动残余应力 壁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闫懂 李茂源 +2 位作者 姜昀良 张云 李德群 《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113,共4页
采用商用软件包DIGIMAT,建立了不同粒径分布,不同含量的氧化铝(Al_2O_3)填充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三维代表体积单元(RVE)模型,采取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体系的热学性能。制备了6种质量分数,2种粒径分布的Al_2O_3增强环氧树脂的复合... 采用商用软件包DIGIMAT,建立了不同粒径分布,不同含量的氧化铝(Al_2O_3)填充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三维代表体积单元(RVE)模型,采取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体系的热学性能。制备了6种质量分数,2种粒径分布的Al_2O_3增强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样品,并测量得到了有效热导率。将模拟以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随着Al_2O_3填料的增多而增大,并且在质量分数为30%时,增幅较为明显;当Al_2O_3粒径呈正态分布时,Al_2O_3粒子大小交错排列能够得到更大的填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体元 有效热导率 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数值模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PC复合平板叠层注射压缩成型翘曲变形计算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孙琦伟 陈宇宏 +3 位作者 董书源 郎建林 周晓伟 张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59,共7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注射成型模拟软件Moldflow和有限元软件ABAQUS联合计算模拟的方法,以用于分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PMMA/PC)复合平板叠层注射压缩成型的翘曲变形。通过两步法完成翘曲变形的数值模拟:首先采用Moldflow软件对叠层注... 建立了一种基于注射成型模拟软件Moldflow和有限元软件ABAQUS联合计算模拟的方法,以用于分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PMMA/PC)复合平板叠层注射压缩成型的翘曲变形。通过两步法完成翘曲变形的数值模拟:首先采用Moldflow软件对叠层注射压缩成型进行充填、保压和模具内冷却分析;然后将Moldflow获得的制件脱模时温度场和网格文件导入ABAQUS进行分析,计算脱模后制件完全冷却至室温的翘曲量,将应力释放的翘曲值与完全冷却的翘曲值线性相加得到平板的最终翘曲。同时通过注射成型实验实测PMMA/PC复合平板的翘曲变形。结果表明,联合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匹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注射压缩成型 翘曲 模拟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对热浸镀铝镀层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孙伟 蔡启舟 罗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29,80,共7页
研究了混合稀土(RE)对45钢热浸镀铝镀层微观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5钢热浸镀铝镀层由外层的Al层和内层的过渡层组成,过渡层与基体呈锯齿状冶金结合。当RE加入量不超过0.5%时,随RE加入量增加Al层厚度逐渐减小,当RE加入量超过0... 研究了混合稀土(RE)对45钢热浸镀铝镀层微观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5钢热浸镀铝镀层由外层的Al层和内层的过渡层组成,过渡层与基体呈锯齿状冶金结合。当RE加入量不超过0.5%时,随RE加入量增加Al层厚度逐渐减小,当RE加入量超过0.5%后Al层厚度又增加。过渡层厚度则先增加(0.0%~0.1%RE)后逐渐降低。RE能细化热浸镀铝层中FeAl3相。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及耐蚀性试验表明,RE加入量0.5%的热浸镀试样耐蚀性效果最好,耐盐水腐蚀失重试验中其耐蚀性约为45钢基底的4倍,热浸镀纯铝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热浸镀铝 微观组织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自组织模糊PID注塑机料筒温度控制 被引量:15
8
作者 罗帆 张云 +1 位作者 崔树标 周华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69,共5页
注塑机料筒温度的精确控制是注塑制品成型质量的保障。模糊PID控制虽然有效提高了控制精度,但存在规则库依赖于塑料种类、料筒结构,人为确定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规则自组织模糊PID控制方法,可对模糊控制规则自适应在线修正。试... 注塑机料筒温度的精确控制是注塑制品成型质量的保障。模糊PID控制虽然有效提高了控制精度,但存在规则库依赖于塑料种类、料筒结构,人为确定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规则自组织模糊PID控制方法,可对模糊控制规则自适应在线修正。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模糊PID相比,喷嘴温度超调从2.6℃减小到0.9℃,稳态偏差从±0.5℃减小到±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料筒温度控制 模糊PID控制 规则自组织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注塑制品短射缺陷识别 被引量:18
9
作者 程文博 张云 +1 位作者 周华民 崔树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1-34,38,共5页
以注塑制品的常见短射缺陷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识别方法,克服了现有缺陷识别算法需手动提取特征、需要启发式方法的缺点。方法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了大量改进,并优化网络参数,降低其算法消耗的时间。实验... 以注塑制品的常见短射缺陷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识别方法,克服了现有缺陷识别算法需手动提取特征、需要启发式方法的缺点。方法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了大量改进,并优化网络参数,降低其算法消耗的时间。实验数据表明,网络对短射缺陷的识别率达到99.4%。另外,与BP神经网络进行比较研究,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方法识别率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制品 缺陷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和合金化对消失模铸造AZ91D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继强 樊自田 +1 位作者 王元庆 董选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47-1052,共6页
振动凝固和Ce-Sb复合微合金化都能明显细化消失模铸造AZ91D镁合金的铸态组织。经振动凝固的铸态组织特征与原始铸态的相差不大,复合微合金化后的细化效果更显著,且经Ce-Sb复合微合金化处理后在α-Mg基体上出现大量弥散分布的颗粒状CeSb... 振动凝固和Ce-Sb复合微合金化都能明显细化消失模铸造AZ91D镁合金的铸态组织。经振动凝固的铸态组织特征与原始铸态的相差不大,复合微合金化后的细化效果更显著,且经Ce-Sb复合微合金化处理后在α-Mg基体上出现大量弥散分布的颗粒状CeSb相,在晶内和晶界分布着少量的Al11Ce3针状相。两种处理工艺都能使消失模AZ91D试样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其中经Ce-Sb复合微合金化后的常温力学性能提高最大,两种方法都没有使消失模AZ91D试样的断裂方式发生明显改变,但Ce-Sb复合微合金化后的合金铸态断口具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合金 消失模铸造 振动凝固 Ce—Sb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前车灯检测系统 被引量:6
11
作者 施雨农 叶春生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5期64-68,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系统的车灯系统检测设备。该设备不仅能够控制车灯,对其进行功能检测,还能对其进行电气检测。针对该系统的检测方式,构造了一种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算法。并在ARM系统中实现...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系统的车灯系统检测设备。该设备不仅能够控制车灯,对其进行功能检测,还能对其进行电气检测。针对该系统的检测方式,构造了一种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算法。并在ARM系统中实现了该算法。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电气检测 ARM 前车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类模型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雷 高煌 +2 位作者 李阳 张云 周华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78,共5页
针对注塑工艺参数设置过程中出现的收敛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间隔分类模型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先根据工艺参数与制品质量的关系将制品缺陷划分为两种对立的类别,通过试模采样,基于样本数据建立最大间隔分隔面来获得优... 针对注塑工艺参数设置过程中出现的收敛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间隔分类模型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先根据工艺参数与制品质量的关系将制品缺陷划分为两种对立的类别,通过试模采样,基于样本数据建立最大间隔分隔面来获得优化的工艺参数。与基于模糊推理方法对比发现,该方法获取的工艺参数收敛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参数优化 分类模型 样本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塑料的纤维取向介电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庆莹 张逸 +3 位作者 沈关成 王云明 张云 周华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106,共4页
针对碳纤维增强塑料的纤维取向测量中制样复杂、基体和纤维对比度不高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叉指电容的纤维取向介电测量方法。本文建立了各向异性材料的介电-取向理论模型,完成了叉指电容(IDC)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最后通过单向碳纤维... 针对碳纤维增强塑料的纤维取向测量中制样复杂、基体和纤维对比度不高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叉指电容的纤维取向介电测量方法。本文建立了各向异性材料的介电-取向理论模型,完成了叉指电容(IDC)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最后通过单向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R/PEEK)板材的电容测量实验和超景深显微观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取向 叉指电容 复合材料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铝屑再生用熔剂及其再生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巧妹 万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5,共3页
随着铝资源的减少,废铝再生技术越来越受重视。实验研究了熔剂配比、熔剂加入量和熔炼温度等对铸造废铝屑的回收率、合金含杂量的影响。通过正交优化和比较等方法得到了最优的熔剂配比及净化处理工艺:配方③熔剂、熔炼温度720℃、熔剂... 随着铝资源的减少,废铝再生技术越来越受重视。实验研究了熔剂配比、熔剂加入量和熔炼温度等对铸造废铝屑的回收率、合金含杂量的影响。通过正交优化和比较等方法得到了最优的熔剂配比及净化处理工艺:配方③熔剂、熔炼温度720℃、熔剂加入量4%的组合,在此条件下废铝屑的回收率为90%,合金的含杂量为0.0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铝再生 熔剂 再生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和灰关联分析的保压曲线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胥泽林 李阳 +2 位作者 高煌 张云 黄志高 《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98,106,共5页
注射成型中合理的保压曲线不仅能减小制品的体积收缩,还能降低制品各部分的体积收缩差异,避免产品产生翘曲变形。建立了保压曲线的优化模型:首先结合实验设计,利用CAE分析软件对不同保压曲线下的注射成型过程进行模流分析;然后采用灰关... 注射成型中合理的保压曲线不仅能减小制品的体积收缩,还能降低制品各部分的体积收缩差异,避免产品产生翘曲变形。建立了保压曲线的优化模型:首先结合实验设计,利用CAE分析软件对不同保压曲线下的注射成型过程进行模流分析;然后采用灰关联分析法对最大体积收缩率和体积收缩率标准差2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与保压曲线中各参数之间的响应面模型,最后获得全局范围内的最优参数组合。与已有研究相比,通过建立可靠的保压曲线优化模型和评价指标,对保压曲线进行了多目标优化,保证了最优保压曲线中的各个参数均为全局范围上的最优解,从而使制品的最大体积收缩率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各部分的体积收缩差异,减少了制品的翘曲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保压曲线 响应面模型 灰关联分析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球墨铸铁轮毂铸造工艺CAD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16
作者 贾保恒 廖敦明 周建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8-39,42,共3页
基于UG6.0平台,以UG/OpenAPI与VC++6.0为开发工具,结合ODBC技术,并利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开发适用于大型风电球墨铸铁轮毂的铸造工艺CAD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冒口系统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冷铁系统设计及铸造工艺参数设计,并根据工厂实际... 基于UG6.0平台,以UG/OpenAPI与VC++6.0为开发工具,结合ODBC技术,并利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开发适用于大型风电球墨铸铁轮毂的铸造工艺CAD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冒口系统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冷铁系统设计及铸造工艺参数设计,并根据工厂实际生产情况设计相应的辅助功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工艺 CAD系统 大型球墨铸铁 风电轮毂 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