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现实的动态设计及系统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万 李世其 魏发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67,共4页
该文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和动态设计的发展和应用 ,然后构造了系统的基本实现思想和框架 ,具体实现了虚拟环境与可视化模型、动态设计数据处理与存取以及驾驭式计算系统的跟踪与控制过程等。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动态设计 驾驶式计算系统 组件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训练算法研究 被引量:96
2
作者 高海兵 高亮 +1 位作者 周驰 喻道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72-1574,共3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连接结构优化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SPSO)用于神经网络训练 ,该算法在训练神经网络权值的同时优化其连接结构 ,删除冗余连接 ,使神经网络获得与模式分类问题匹配的信息处理能力 .经SPSO训练的神经网络应用于Iris,Ionospher...  本文提出了基于连接结构优化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SPSO)用于神经网络训练 ,该算法在训练神经网络权值的同时优化其连接结构 ,删除冗余连接 ,使神经网络获得与模式分类问题匹配的信息处理能力 .经SPSO训练的神经网络应用于Iris,Ionosphere以及Breastcancer模式分类问题 ,能够部分消除冗余分类参数及冗余连接结构对分类性能的影响 .与BP算法及遗传算法比较 ,该算法在提高分类误差精度的同时可加快训练收敛的速度 .仿真结果表明 ,SPSO是有效的神经网络训练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模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置换流水车间调度算法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驰 高亮 高海兵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08-2011,共4页
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PFSP)是典型的具有工程背景的组合优化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针对PFSP问题提出了新的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调度算法.论文分析了广义粒子群优化(GPSO)模型中信息流动拓扑结构的缺... 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PFSP)是典型的具有工程背景的组合优化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针对PFSP问题提出了新的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调度算法.论文分析了广义粒子群优化(GPSO)模型中信息流动拓扑结构的缺陷,提出新的基于种群的元启发式算法信息共享机制SISM.基于SISM信息共享机制的PSO调度算法利用PFSP问题的邻域知识指导个体的局部搜索.与历史文献中该问题的代表性算法比较,该算法可在调度质量与计算费用之间获得较好的平衡.仿真实例验证了该调度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置换流水车间调度 信息共享机制 邻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遥操作预测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明明 李世其 +1 位作者 朱文革 卢亚夫 《载人航天》 CSCD 2012年第5期71-77,共7页
网络时延的存在给遥操作系统的感知和控制带来了许多问题。为减少网络时延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预测仿真是克服基于网络的遥操作系统中网络传输时延的不确定性关键技术之一,结合这种预测方法,遥操作系... 网络时延的存在给遥操作系统的感知和控制带来了许多问题。为减少网络时延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预测仿真是克服基于网络的遥操作系统中网络传输时延的不确定性关键技术之一,结合这种预测方法,遥操作系统根据主端命令和从端反馈的数据,对远端的机器人状态进行预测,并在三维虚拟仿真场景中显示。实验结果表明,此预测仿真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操作 预测仿真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人协同作业的团队认知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为 李世其 +1 位作者 付艳 冯雅清 《人类工效学》 2015年第1期52-56,共5页
协同作业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动是团队合作的核心过程。团队认知建模研究旨在从认知工效学方面探索成员之间的信息加工处理机制,拟建立一种符合团队沟通交流和决策执行拟人特性的认知模型。结合认知架构(ACT-R)理论和团队认知特性,... 协同作业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动是团队合作的核心过程。团队认知建模研究旨在从认知工效学方面探索成员之间的信息加工处理机制,拟建立一种符合团队沟通交流和决策执行拟人特性的认知模型。结合认知架构(ACT-R)理论和团队认知特性,提出一种面向多人协同作业的认知模型,并应用于分析协同拆卸/装配任务的认知因素和行为过程,为优化协同操作流程和团队绩效评估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认知 ACT-R 协同拆卸/装配 组织行为 认知模型 决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比分析的膝下假肢爬梯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付艳 李世其 陈振国 《人类工效学》 2012年第4期33-37,共5页
表面肌电信号是测试肌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6名健体者(健康人组)和6名膝下假肢者(残疾人组)爬梯活动中左右竖脊肌和左右股直肌的表面肌电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对比两组被试在爬梯过程中的这四块主要活动肌群肌力的差异。结果,... 表面肌电信号是测试肌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6名健体者(健康人组)和6名膝下假肢者(残疾人组)爬梯活动中左右竖脊肌和左右股直肌的表面肌电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对比两组被试在爬梯过程中的这四块主要活动肌群肌力的差异。结果,无论是中值频率(MF)还是积分肌电值(iEMG),残疾人被试在假肢一侧的股直肌指标值都要显著小于其健体一侧(P<0.05,n=87),也小于健康被试的股直肌。残疾被试的竖脊肌显著大于健康被试(P<0.001,n=87)。研究表明,爬梯过程中,残疾人假肢一侧的股直肌持久力和爆发力均弱于其他身体部位,腰部及健体一侧提供能力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肌电值(IEMG) 中值频率(MF) 补偿机制 膝下假肢 表面肌电(sEMG) 生物力学 爬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 被引量:23
7
作者 富春龙 李世其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年第3期95-99,共5页
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国有企业职能部门人员工作特点的分析,将绩效考核指标分为职业素质绩效指标与工作绩效指标两部分,而工作绩效指标又细分为工作任务绩效指标与工作态度绩效指标。
关键词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指标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立体定向治疗并联机器人定位损伤离体猪肝组织的初步探讨
8
作者 张静 谢明星 +3 位作者 刘夏天 范良志 喻道远 罗飞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自主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立体定向治疗并联机器人对离体猪肝组织的定位损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主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立体定向治疗并联机器人,对离体猪肝进行定点脉冲辐照,工作频率1. 0MHz,辐照深度分别定位于... 目的:探讨自主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立体定向治疗并联机器人对离体猪肝组织的定位损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主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立体定向治疗并联机器人,对离体猪肝进行定点脉冲辐照,工作频率1. 0MHz,辐照深度分别定位于猪肝组织表面下10mm、20mm,辐照时间分别为5s、10s、15s、20s和40s。热电偶探针测温系统测量凝固性坏死区中心温度。测量凝固性坏死区体积、坏死区中心距组织表面距离。取材病检进行光镜观察。结果:该仪器定位辐照离体猪肝,可在目标区内形成灰白色凝固性坏死区。在相同声强作用下,辐照时间分别为5s、10s、15s、20s和40s,辐照深度为10mm时,凝固性坏死区体积分别为78. 50±3. 14mm3、198. 54±42.27mm3、650. 04±54. 17mm3、941. 96±94. 25mm3、2861. 71±460. 12mm3。坏死区中心距组织表面的距离为10. 98±3. 14mm,与预定辐照深度10mm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辐照深度为20mm时,凝固性坏死区体积分别为65. 42±13. 04mm3、85. 82±35. 22mm3、133. 23±20. 90mm3、153. 16±28. 86mm3、714. 80±60. 81mm3。坏死区中心距组织表面的距离为21. 04±2. 67mm,与预定辐照深度20mm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凝固性坏死区中心最高温度平均为76. 0±1. 4°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FIFU) 定位损伤 机器人 凝固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比分析的下肢假肢佩戴者提物补偿机制研究
9
作者 付艳 周玮 +2 位作者 李世其 陈乾 冷奕 《人类工效学》 2017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肢残者健体与残体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分析下肢假肢佩戴者的健体在提物过程中对残体的补偿机制以及提物方法和负重水平对补偿机制的影响。方法以弯腰不屈膝和屈膝不弯腰两种提物方式以及三个重量水平作为实验自变量...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肢残者健体与残体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分析下肢假肢佩戴者的健体在提物过程中对残体的补偿机制以及提物方法和负重水平对补偿机制的影响。方法以弯腰不屈膝和屈膝不弯腰两种提物方式以及三个重量水平作为实验自变量。通过肌电仪记录5名健体者和5名下肢截肢者在试验过程中6块肌肉(左右背阔肌、左右竖脊肌和左右股直肌)的肌电数据。通过表面肌电的时域分析,对比分析肢残者两侧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在6块主要活动肌群肌力的差异。结果对于积分肌电值(iEMG),残疾人被试在残疾一侧的iEMG指标值都要显著小于其健体一侧,背阔肌(P<0.001,n=90)、竖脊肌(P<0.01,n=90)、股直肌(P<0.001,n=90)。残疾被试的股直肌健体一侧明显大于健康被试(P<0.05,n=90);残疾人残体一侧背阔肌明显高于健康被试者(P<0.05,n=45)。结论提物活动过程中,残疾人假肢一侧的股直肌和腰部的持久力和爆发力均弱于其他身体部位,健体一侧的背部、腿部和腰部提供能力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肌电值(iEMG) 提物任务 补偿机制 下肢截肢者 表面肌电(sEMG) 职业健康 工伤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