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再调度周期下的柔性作业车间动态调度 被引量:25
1
作者 汪双喜 张超勇 +2 位作者 刘琼 饶运清 尹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70-2478,共9页
为了研究柔性作业车间周期性再调度对生产稳定性和效率的影响,通过模拟随机工件到达的生产环境,运用周期性再调度的调度策略,将各个工件依次划入对应的调度区间,以效率和稳定性为目标,设计了一种基于Pareto概念的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对... 为了研究柔性作业车间周期性再调度对生产稳定性和效率的影响,通过模拟随机工件到达的生产环境,运用周期性再调度的调度策略,将各个工件依次划入对应的调度区间,以效率和稳定性为目标,设计了一种基于Pareto概念的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对每个调度区间的工件进行调度优化,并从获得的非支配解集中采用决策策略选出一个调度方案作为实际调度加工方案。通过研究不同的再调度周期下与完工时间、总拖期、总效率和总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有效地指导了实际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 动态调度 差分进化算法 多目标优化 PARETO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人工蜂群算法的炼钢连铸调度优化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马文强 唐秋华 +1 位作者 张超勇 邵新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594,共9页
根据炼钢连铸的高温要求,建立了缓冲区数量和时间受限的带约束的调度模型。除连续浇铸外,模型还考虑了浇铸前可滞留时间受限,将更换中间包时间要求作为硬性约束,以确保钢胚的质量。在算法设计上,采用多种邻域搜索方式结合的离散人工蜂... 根据炼钢连铸的高温要求,建立了缓冲区数量和时间受限的带约束的调度模型。除连续浇铸外,模型还考虑了浇铸前可滞留时间受限,将更换中间包时间要求作为硬性约束,以确保钢胚的质量。在算法设计上,采用多种邻域搜索方式结合的离散人工蜂群算法,并加入未改进计数来标明解的状态和搜索方式的转换,从而加快对优质解的邻域搜索。通过对某炼钢厂生产实例以及随机生成的若干组实例的测试结果验证了算法对求解炼钢连铸生产调度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连铸 约束理论 离散人工蜂群 浇次 炉次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加工成本和时间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超勇 刘琼 +1 位作者 邱浩波 邵新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5-1011,共7页
研究具有工件到达时刻、加工成本和时间以及交货期约束的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首先建立了具有加工成本和时间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数学模型。然后,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提出一种扩展的基于工序的编码及其主动调度... 研究具有工件到达时刻、加工成本和时间以及交货期约束的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首先建立了具有加工成本和时间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数学模型。然后,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提出一种扩展的基于工序的编码及其主动调度的解码机制,并根据染色体的结构提出了两种有效的交叉和变异操作。为了克服传统遗传算法早熟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子代产生模式结合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该调度问题,并以总成本最小和完成时间最短为指标。最后用具体实例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遗传算法 交叉操作 变异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小波包和BSA优化LS-SVM的铣刀磨损状态识别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董彩云 张超勇 +3 位作者 孟磊磊 肖鹏飞 罗敏 林文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080-2089,2108,共11页
针对铣削刀具磨损状态识别问题,提出谐波小波包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状态识别方法。为克服传统小波包分解的频带交叠问题,采用谐波小波包提取不同磨损状态下铣削力信号的各频段信号能量,归一化处理后,输入LS-SVM多类分类器,... 针对铣削刀具磨损状态识别问题,提出谐波小波包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状态识别方法。为克服传统小波包分解的频带交叠问题,采用谐波小波包提取不同磨损状态下铣削力信号的各频段信号能量,归一化处理后,输入LS-SVM多类分类器,实现铣削刀具磨损状态的识别。针对LS-SVM的惩罚因子和核参数对模型识别精度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回溯搜索算法(BSA)进行自动参数寻优。实验结果表明,谐波小波包比小波包在刀具磨损状态特征提取时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与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证明BSA优化LS-SVM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谐波小波包 回溯搜索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教与学优化算法的炼钢连铸调度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文强 张超勇 +2 位作者 唐秋华 邵新宇 贾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1-1278,共8页
根据炼钢厂的实际生产环境,建立了无等待多工艺路线的炼钢连铸模型,提出一种混合教与学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在混合算法中,引入转换规则的教与学优化算法求解离散问题;采用变邻域搜索调整机器选择,教与学优化算法调整调度顺序的方式,将... 根据炼钢厂的实际生产环境,建立了无等待多工艺路线的炼钢连铸模型,提出一种混合教与学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在混合算法中,引入转换规则的教与学优化算法求解离散问题;采用变邻域搜索调整机器选择,教与学优化算法调整调度顺序的方式,将并行问题串行化。对具体实例进行测试,将人工调度方法、遗传算法、教与学优化和混合教与学优化算法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连铸 教与学优化算法 转换规则 浇次 炉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芯片三维外观视觉检测光路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明成 熊波 尹周平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4期177-180,共4页
半导体芯片的三维外观检测是芯片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其中的光路设计是三维外观检测技术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针对QFP芯片的三维外观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光路。新的光路通过采用数字相机和平面反射镜,在一个视场内同时实现了芯... 半导体芯片的三维外观检测是芯片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其中的光路设计是三维外观检测技术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针对QFP芯片的三维外观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光路。新的光路通过采用数字相机和平面反射镜,在一个视场内同时实现了芯片的底面和四个侧面的成像。新的光路降低了标定的难度和后续软件计算芯片三维指标的难度,同时也减少了硬件成本。新的光路采用平行光路设计,可对外形尺寸为5mm×5mm~40mm×40mm范围内的QFP芯片进行清晰成像,从而使得一套外观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各种型号的QFP芯片。此外,该光路减少了芯片输送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该光路已成功应用在外观检测设备中,实验结果表明,它较好的克服了目前外观检测装置的不足,并且能够满足工业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芯片 QFP芯片 三维外观检测 光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