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指标综合评定肉豆蔻挥发油缓解慢性炎性疼痛的谱效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肖俊勇 李力 +1 位作者 从仁怀 刘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64-1271,共8页
目的研究肉豆蔻挥发油缓解慢性炎性疼痛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19批肉豆蔻挥发油指纹图谱;取132只Wistar大鼠建立完全弗氏佐剂型慢性炎性疼痛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双氯芬酸钠(阳性... 目的研究肉豆蔻挥发油缓解慢性炎性疼痛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19批肉豆蔻挥发油指纹图谱;取132只Wistar大鼠建立完全弗氏佐剂型慢性炎性疼痛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双氯芬酸钠(阳性对照)组和肉豆蔻挥发油组(19组分别为S1~S19,30 mg·kg^-1)。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双氯芬酸钠组每天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双氯芬酸钠,肉豆蔻挥发油组每天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肉豆蔻挥发油,分别检测足趾肿胀程度、辐射热痛觉阈值、第五腰椎背根神经节中NK-1R、环氧化酶(COX)-2的表达及血液中P物质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肉豆蔻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与各药效评价指标和总药效进行综合关联分析。结果肉豆蔻挥发油具有缓解慢性炎性疼痛的作用。26个特征共有峰的关联度均大于0.6,其中关联度最高的前五位峰为6号峰>8号峰>9号峰>5号峰>12号峰。结论肉豆蔻挥发油缓解慢性炎性疼痛作用是其有效物质成分群--26个特征共有峰代表的化学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以有效成分为基础的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豆蔻挥发油 炎性疼痛 慢性 谱效关系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肉豆蔻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力 潘倩雯 +3 位作者 郭偲 周萌萌 肖俊勇 刘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30-163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肉豆蔻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传统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二氧化碳(CO2)流体萃取法以及冷榨法提取肉豆蔻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技术对这4种提取方法获得的肉豆蔻挥发油进行成...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肉豆蔻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传统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二氧化碳(CO2)流体萃取法以及冷榨法提取肉豆蔻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技术对这4种提取方法获得的肉豆蔻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传统水蒸气蒸馏提取肉豆蔻挥发油分离出36个色谱峰(相对百分含量为99.94%),其中β-松油烯(39.27%)含量最高,其余含量较高的成分为(1R)-(+)-α-蒎烯(20.72%)、β-蒎烯(11.25%)和双戊烯(7.52%);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肉豆蔻挥发油分离出38个色谱峰(相对百分含量为99.96%),其中β-松油烯(47.76%)含量最高,其余含量较高的成分为(1R)-(+)-α-蒎烯(16.04%)、β-蒎烯(11.07%)和双戊烯(8.51%);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肉豆蔻挥发油分离出35个色谱峰(相对百分含量为99.65%),其中(-)4-萜烯醇(21.41%)含量最高,其余含量较高的成分为顺式-β-松油醇(9.15%);冷榨法提取的肉豆蔻挥发油中分离出19个色谱峰(相对百分含量为99.92%),其中β-松油烯(42.08%)含量最高,其余含量较高的成分为(1R)-(+)-α-蒎烯(25.13%)、β-蒎烯(12.23%)和双戊烯(5.66%)。结论 4种方法提取的肉豆蔻挥发油成分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豆蔻挥发油 传统水蒸气蒸馏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 冷榨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溶性植物蛋白与功能油脂的自组装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消化吸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伟鸿 肖俊勇 +2 位作者 马方励 万江陵 盛小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09,共4页
本研究以大米蛋白和核桃油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组装工艺制备出大米蛋白-核桃油复合物,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来表征复合物的形成;采用奶粉分散性测定实验评价大米蛋白-核桃油复合物与原料冲调性的差异;采用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实验及核桃油药... 本研究以大米蛋白和核桃油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组装工艺制备出大米蛋白-核桃油复合物,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来表征复合物的形成;采用奶粉分散性测定实验评价大米蛋白-核桃油复合物与原料冲调性的差异;采用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实验及核桃油药动学实验评价大米蛋白-核桃油复合物与原料在吸收上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大米蛋白-核桃油的分散时间缩短49.50%;与原料相比较,大米蛋白-核桃油复合物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提升了8.49%、油酸生物利用度提高了70.86%、亚油酸生物利用度提高了63.01%。经过自组装工艺制备的大米蛋白-核桃油复合物冲调性能更好、成分吸收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溶性植物蛋白 大米蛋白 核桃油 自组装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则华 胡慧芸 +1 位作者 陈鹰 李子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34-1338,共5页
调节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是近年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从调脂、抗炎、抗氧化、抑制血栓形成以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方面发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由于药食同源,在调节... 调节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是近年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从调脂、抗炎、抗氧化、抑制血栓形成以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方面发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由于药食同源,在调节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调节血脂 抗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