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椭圆缠绕式分布式光纤矢量声波传感器技术研究(特邀)
1
作者 范存政 石正宣 +4 位作者 陶禹然 金晗宇 李豪 闫志君 孙琪真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9-278,共10页
声波传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环境探测手段,可应用于地下环境、水下环境探测等多个领域。矢量声波传感技术具有同步共点测量声压和质点振速信息的特性,具有更好的探测性能,逐渐成为了声波传感的热点发展方向。现有矢量声波传感器存在组网困... 声波传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环境探测手段,可应用于地下环境、水下环境探测等多个领域。矢量声波传感技术具有同步共点测量声压和质点振速信息的特性,具有更好的探测性能,逐渐成为了声波传感的热点发展方向。现有矢量声波传感器存在组网困难,无法大规模布设的瓶颈,无法满足大范围监测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椭圆缠绕式光纤矢量声波传感技术,利用不同光纤缠绕角度的方向响应差异性实现不同入射方向声波信号的解耦,实现矢量声波探测。具体来说,基于不同的缠绕角度会改变光缆方向响应的特点,设计了具有周期性多缠绕角椭圆缠绕结构的矢量传感光缆,基于空间匹配的矢量声波解调算法,每个传感单元可利用方向响应的差异性实现矢量声波解耦。为了验证方案可靠性,设计并制备了三缠绕角的矢量传感单元,探测结果表明特定缠绕角度的螺旋结构具有高稳定性的方向响应及高线性的声波响应能力,可实现均方根误差为3.8°的声波入射角监测及误差小于0.15 Pa的矢量声波探测能力。上述研究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未来可为水下安全监测、油井资源勘探等多个领域提供分布式矢量声波数据,为深地深海探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传感 光纤声波传感 分布式声波传感 螺旋缠绕光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超高压环境下的溢流阀动态特性研究
2
作者 廖金苍 刘银水 +1 位作者 史有程 曹文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6,共6页
为了满足深海液压系统需求,设计一款先导型螺纹插装式溢流阀,利用AMESim HCD搭建了与其相互对应的数值计算模型。基于液压介质黏度与环境温度及压力条件的相关性,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不同温度及海深条件的理论值;然后通过设置不同的边界条... 为了满足深海液压系统需求,设计一款先导型螺纹插装式溢流阀,利用AMESim HCD搭建了与其相互对应的数值计算模型。基于液压介质黏度与环境温度及压力条件的相关性,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不同温度及海深条件的理论值;然后通过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模拟深海工况,分析溢流阀在0~11000 m全海深、超高压环境下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在海洋环境下,温度、压力等单一因素均会对溢流阀的响应性能产生影响,其中压力条件的影响效果更显著;在全海深范围内,溢流阀的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并非单增或单减,而是呈现类似抛物线的分布情况;从海平面至极限海深,压力超调量、压力超调率及最终稳态压力等参数的变动幅值较小,其中超调量下降幅度不足1%,对溢流阀的性能影响甚微;响应时间由164 ms增大至943 ms,这是性能退化的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超高压环境 溢流阀 动态特性 水下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点掺杂聚合物光纤的温度传感研究
3
作者 许汪洋 杨同坤 +2 位作者 李良晔 李豪 孙琪真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536,共11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量子点掺杂的聚合物光纤,用于高保形交互场景中快速灵敏的温度感知。该聚合物光纤用高折射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封装甲基铵三溴化铅(MAPbBr_(3))作为纤芯以增强MAPbBr_(3)量子点的稳定性,同时以低...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量子点掺杂的聚合物光纤,用于高保形交互场景中快速灵敏的温度感知。该聚合物光纤用高折射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封装甲基铵三溴化铅(MAPbBr_(3))作为纤芯以增强MAPbBr_(3)量子点的稳定性,同时以低折射率PDMS作为包层来提高传感器光致荧光收集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光纤的直径可达1120μm,断裂应变超过150%,机械强度超过2.84 MPa,具备小型化和可拉伸的特点;该传感器利用MAPbBr_(3)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效率对温度的依赖性,在25℃~85℃范围内表现出-1.314%℃^(-1)的温度灵敏度,响应时间仅为4.5 s;最后开展了人体不同部位体温检测研究,成功验证了该传感器快速灵敏感知温度变化的能力。研究结果为后续实现一种低成本、易于制备、实时监测人体体温的可穿戴设备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聚合物光纤 钙钛矿量子点 荧光淬灭 温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柱塞海水往复泵仿真及试验研究
4
作者 钱宇 关念 +2 位作者 蒋竹凌 徐仁超 董婕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7,共5页
在设计一型大功率水下三柱塞海水往复泵过程中,需根据技术指标,通过理论设计计算海水泵的柱塞、配流阀、曲轴等关键零部件参数,并在仿真软件中建立三柱塞泵的整机模型,同时考虑柱塞间隙对流量的影响,通过仿真得出海水泵在不同工况下的... 在设计一型大功率水下三柱塞海水往复泵过程中,需根据技术指标,通过理论设计计算海水泵的柱塞、配流阀、曲轴等关键零部件参数,并在仿真软件中建立三柱塞泵的整机模型,同时考虑柱塞间隙对流量的影响,通过仿真得出海水泵在不同工况下的输出流量、电机扭矩等特性。在完成实物样机研制后,逐步开展1000 r/min、10 MPa和500 r/min、20 MPa两个工况的陆上性能试验及压力筒环境下性能试验。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三柱塞海水往复泵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结果合理准确,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准确,仿真模型的流量、陆上试验结果、压力筒试验结果三者误差较小,为设备设计及其优化提供一定仿真基础,降低研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柱塞海水往复泵 仿真模型 输出流量 陆上试验 压力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微刃口几何的Ti-6Al-4V钛合金加工切削力仿真预测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超 陈亮 +2 位作者 代星 胡诚 庄可佳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切削刀具刃口半径对材料加工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其中如切削力、切削应力以及刀—屑交界面的温度分布,这些参数最终都会作用在刀具寿命和工件已加工表面完整性上。刀具刃口圆形钝化处理能够使刀具不易在切削过程中出现崩刃。本研究借助有... 切削刀具刃口半径对材料加工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其中如切削力、切削应力以及刀—屑交界面的温度分布,这些参数最终都会作用在刀具寿命和工件已加工表面完整性上。刀具刃口圆形钝化处理能够使刀具不易在切削过程中出现崩刃。本研究借助有限元方法对钝圆刃口刀具切削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其中有限元模型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oupled Eulerian Lagrangian,CEL)方法建立。为研究刀具刃口对切削过程影响,本研究的切削工况包括四种刀具刃口半径(10μm,20μm,30μm,40μm)和三种未变形切屑厚度(0.1mm,0.15mm,0.2mm),对12种工况分别进行仿真和试验研究,验证所提出的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仿真结果中的切削温度、切削应力和材料流动状态等过程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刀具刃口半径的增加,两向切削力的刃前切削应力和最高切削温度都呈增长趋势,最高切削温度由前刀面向后刀面移动。本研究或为钛合金切削过程的机理理解及难加工材料刀具和切削参数设计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切削加工 有限元仿真 钝圆刃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尿素泵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潘希伟 杨曙东 +2 位作者 史有程 石转 杜广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0-288,共9页
针对尿素泵主要存在精度不稳定、可靠性差和尿素结晶等问题,介绍了国内外SCR技术和尿素泵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厂家尿素泵的结构性能及不同结构型式泵单元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尿素泵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计量精度控制、设计制造技术... 针对尿素泵主要存在精度不稳定、可靠性差和尿素结晶等问题,介绍了国内外SCR技术和尿素泵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厂家尿素泵的结构性能及不同结构型式泵单元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尿素泵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计量精度控制、设计制造技术、驱动技术、尿素喷雾特性、尿素结晶控制及控制策略等.结果表明:空气辅助式尿素泵借助压缩空气辅助雾化,雾化效果更好;泵控式计量的尿素泵计量精度控制的关键在于泵流量的稳定性和液路单向阀稳定性,而阀控式尿素泵关键在于保持泵端压力稳定和喷射阀精确控制;尿素泵研究难点在于定量或定性分析尿素泵各失效模式的影响因素;尿素泵泵单元要求完全密封和使用寿命长,宜采用隔膜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泵 SCR技术 研究进展 泵单元 计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硼烷合成、表征及金属纳米催化剂水解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邹爱华 林路贺 +3 位作者 周浪 康志兵 曹黎华 韩庆东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09-920,共12页
储氢密度高(19.6%)的氨硼烷(AB)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化学储氢材料,室温下通过催化水解可释放3 mol当量的氢气。氨硼烷在水中放氢速率缓慢,需要开发高活性金属纳米催化剂来加速其水解制氢过程。本研究从氨硼烷结构中特殊的双氢键入手,总结... 储氢密度高(19.6%)的氨硼烷(AB)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化学储氢材料,室温下通过催化水解可释放3 mol当量的氢气。氨硼烷在水中放氢速率缓慢,需要开发高活性金属纳米催化剂来加速其水解制氢过程。本研究从氨硼烷结构中特殊的双氢键入手,总结了氨硼烷的合成、表征方法以及水解催化制氢的机理。综述了调节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改变纳米粒子结构以及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对氨硼烷释氢性能的影响,并对氨硼烷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氨硼烷 水解制氢 催化剂 过渡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考虑薄壁叶片弹性弯扭变形和让刀的铣削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伟 袁俊鹏 +2 位作者 张小俭 鄢龙志 刘超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86,140,共8页
薄壁叶片造型复杂,表面曲率变化大,整体刚度低,在铣削加工中容易发生弯扭变形和局部欠切等问题。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际加工测量,对薄壁叶片在铣削加工中的弯扭变形和让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弯扭变形的原因和变化趋势。基于迭代最近点(Ite... 薄壁叶片造型复杂,表面曲率变化大,整体刚度低,在铣削加工中容易发生弯扭变形和局部欠切等问题。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际加工测量,对薄壁叶片在铣削加工中的弯扭变形和让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弯扭变形的原因和变化趋势。基于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配准算法和镜像反补偿算法,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弯扭变形和让刀误差的综合补偿方法。对使用该方法得到的曲面模型进行CAM编程和加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同时抑制薄壁叶片铣削过程中的弯扭变形和局部欠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叶片 弯扭变形 弹性让刀 误差补偿 曲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匹配的机器人焊缝自适应校正打磨系统开发与应用
9
作者 胡明 胡祥涛 湛红晖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针对目前机器人焊缝打磨过程中,由于工件制造误差、定位装夹误差等导致机器人打磨轨迹偏离实际工件焊缝,造成打磨质量一致性差问题,研发了一种基于点云模型特征匹配的机器人焊缝打磨轨迹自适应校正系统。该系统利用双目面结构光相机扫... 针对目前机器人焊缝打磨过程中,由于工件制造误差、定位装夹误差等导致机器人打磨轨迹偏离实际工件焊缝,造成打磨质量一致性差问题,研发了一种基于点云模型特征匹配的机器人焊缝打磨轨迹自适应校正系统。该系统利用双目面结构光相机扫描工件特征区域,获取工件真实形貌,与标准点云模板进行匹配,得到实际工件坐标系的偏差转换矩阵,应用到机器人主程序实现焊缝打磨初始点的快速引导以及打磨轨迹的在线自适应校正。最后,以高铁转向架为对象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焊缝打磨轨迹自动校正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打磨 离线编程 双目面结构光 点云匹配 自适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度定向的工业机器人铣削姿态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靖 张小俭 +3 位作者 吴毅 叶松涛 严思杰 陆家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957-1964,共8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结构非对称引起的主刚度方向难以确定、因刚度低导致的铣削过程中容易发生模态耦合颤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加工系统主刚度定向方法,并利用机器人功能冗余特性优化姿态,以提高铣削过程的稳定性。计算工业机器人末端... 针对工业机器人结构非对称引起的主刚度方向难以确定、因刚度低导致的铣削过程中容易发生模态耦合颤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加工系统主刚度定向方法,并利用机器人功能冗余特性优化姿态,以提高铣削过程的稳定性。计算工业机器人末端笛卡儿坐标系中的刚度椭球,确定切削平面内机器人的主刚度方向;通过建立加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得到机器人铣削模态耦合颤振的稳定性判据;基于刚度定向方法,提出一种机器人铣削姿态优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其他参数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工业机器人姿态,可以保证机器人沿给定轨迹加工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铣削 模态耦合颤振 刚度定向 姿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醚酮3D打印成形工艺的仿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史长春 胡镔 +2 位作者 陈定方 陈蓉 单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119-2124,2130,共7页
为解决高性能医用聚醚醚酮(polyethoretheretherketone,PEEK)零件复杂结构难以加工的问题,采用基于熔融沉积原理的3D打印方式,辅以高温成形腔体结构,通过模拟仿真和工艺实验,开展PEEK的快速成形系统工艺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接近PEE... 为解决高性能医用聚醚醚酮(polyethoretheretherketone,PEEK)零件复杂结构难以加工的问题,采用基于熔融沉积原理的3D打印方式,辅以高温成形腔体结构,通过模拟仿真和工艺实验,开展PEEK的快速成形系统工艺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接近PEEK玻璃化温度的高温成形腔体环境,可以明显地减小PEEK试样的翘曲变形;采用较小内径的喷嘴,有利于PEEK丝材的熔化和熔融挤出稳定性。实验数据表明:喷嘴内径0.4 mm和打印层厚0.1 mm的设置条件下,PEEK试样的最高平均拉伸强度可达到74.74 MPa,接近传统注塑成形零件的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快速成形 模拟仿真 工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型节流槽对多路阀内流场特性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文斌 侯宝宝 +2 位作者 牛壮 苗瑞林 王传民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5,共9页
针对工程机械用多路阀阀口压损大、流速高,极易出现阀芯冲蚀磨损的问题,以某型号工程机械多路阀为例,设计不同组合形式的节流槽,研究多路阀阀口节流槽结构形式对阀口流阻损失及多路阀内部流场特征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 针对工程机械用多路阀阀口压损大、流速高,极易出现阀芯冲蚀磨损的问题,以某型号工程机械多路阀为例,设计不同组合形式的节流槽,研究多路阀阀口节流槽结构形式对阀口流阻损失及多路阀内部流场特征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阀口节流槽形式在阀芯开启过程中阀口前后压差、流量、流速等流场特征。结果表明:阀芯采用不同组合型节流槽的流场特征明显不同,VU形节流槽较其他阀口出流线性特性更好,且具有良好的预升压效果,可进一步降低液流对阀芯的冲蚀,减小噪声、振动,保证多路阀工作的稳定性。对高压、大流量多路阀阀芯节流槽口的设计及提升多路阀综合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阀 组合型节流槽 低流阻 压力场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铣复合加工过程阻尼与切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妍 唐小卫 +2 位作者 樊铮 田可心 陈徐兵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77-1481,共5页
车铣复合加工具有一次装夹多工序加工、加工表面温度低及刀具磨损小等优势,非常适用于起落架等复杂回转类零件的加工。加工稳定性分析是进行参数优选、避免加工颤振的有效方法,在低速车铣复合加工过程中,过程阻尼会对稳定性边界产生显... 车铣复合加工具有一次装夹多工序加工、加工表面温度低及刀具磨损小等优势,非常适用于起落架等复杂回转类零件的加工。加工稳定性分析是进行参数优选、避免加工颤振的有效方法,在低速车铣复合加工过程中,过程阻尼会对稳定性边界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中分析了车铣复合加工过程阻尼的产生机理,建立了等效过程阻尼模型;在车铣复合加工动力学方程中引入过程阻尼,实现了考虑过程阻尼的车铣复合加工稳定性预测,得到低速切削区域的精确稳定性边界;并分析了过程阻尼对稳定性边界的影响规律,最后利用车铣加工切削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考虑过程阻尼的稳定性预测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过程阻尼会提高稳定性边界,且随着切削速度的降低提升作用愈发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铣加工 过程阻尼 加工动力学 稳定性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毛细流动效应的微型柱塞泵自吸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多祥 刘银水 +2 位作者 牛壮 邓亦攀 冀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76,共4页
微型柱塞泵是微型液压驱动系统的核心部分。由于微型柱塞泵进出管和配流阀流道小,使得在研究微型柱塞泵自吸性能时,除了流体重力、惯性力和黏性力外,还要考虑毛细流动效应对微型柱塞泵自吸性能的影响。在对比了流体黏度、管径和浸润角... 微型柱塞泵是微型液压驱动系统的核心部分。由于微型柱塞泵进出管和配流阀流道小,使得在研究微型柱塞泵自吸性能时,除了流体重力、惯性力和黏性力外,还要考虑毛细流动效应对微型柱塞泵自吸性能的影响。在对比了流体黏度、管径和浸润角等因素后,对微型柱塞泵自吸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微型柱塞泵自吸性能受流体重力、惯性力、黏性力和毛细流动效应共同作用影响,并且在不同管径、流体黏度和浸润角下,各种力的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柱塞泵 毛细流动 自吸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螺旋桨分区域加工共振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明豪 陈徐兵 +2 位作者 熊小青 李泽鹏 舒永东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76,共4页
为了解决螺旋桨叶片等薄壁件在加工中因振动而难以达到加工精度要求的问题,给出了一种通过调节主轴转速来实现薄壁件分区域加工共振控制的方法。通过模态锤击实验获取不同切削区域工件与刀具的固有频率,结合工件与刀具的固有频率及其与... 为了解决螺旋桨叶片等薄壁件在加工中因振动而难以达到加工精度要求的问题,给出了一种通过调节主轴转速来实现薄壁件分区域加工共振控制的方法。通过模态锤击实验获取不同切削区域工件与刀具的固有频率,结合工件与刀具的固有频率及其与刀具齿数的关系,确定薄壁类零件不同区域加工的主轴转速,进而减弱和避免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通过薄板切削实验,验证了分区域加工共振控制方法对避免铣削加工振动和提高加工质量的有效性。将所提方法应用于螺旋桨叶片加工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了螺旋桨叶片等薄壁类零件的弱刚性及其不同区域动态特性分布的差异性而导致精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振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加工 薄壁件 共振控制 模态分析 转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的铝合金型材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钢 赵庆华 +2 位作者 祁光威 胡祥涛 马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0-128,共9页
在高铁制造过程中铝合金材料占比越来越高,铝合金型材表面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是生产作业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采用YOLOv5算法对铝合金型材表面缺陷检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数据集源于阿里云天池大数据创新大赛提供的铝合金型材表面缺陷数据集... 在高铁制造过程中铝合金材料占比越来越高,铝合金型材表面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是生产作业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采用YOLOv5算法对铝合金型材表面缺陷检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数据集源于阿里云天池大数据创新大赛提供的铝合金型材表面缺陷数据集,为提升样本数据的质量和数量,进行了数据增强研究。此外,网络模型训练时初始锚框的选取决定了网络反向学习的有效性,影响模型的检测精度,为此提出将K-Means++算法应用到自适应锚框算法中,解决聚类过程中初始中心点的选取问题。实验证明,经过数据增强和自适应锚框算法优化之后,YOLOv5算法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检测速度快,同时提升了检测精度,解决了小目标以及狭长目标召回率低的问题,为高铁车身铝合金型材质量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算法 数据增强 铝合金型材表面缺陷 K-Mean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铝型材激光-MIG复合焊对接接头超声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忠敏 湛红晖 马力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4-159,共6页
薄壁铝合金型材对接焊缝结构复杂,并受检测空间限制,尚无可行的焊缝焊接质量检测方法。为此提出一种超声爬波检测工艺进行检测试验。通过设计型材结构试块、模拟焊缝余高试块和人工模拟缺陷试块等,研究型材结构与焊缝余高等对爬波检测... 薄壁铝合金型材对接焊缝结构复杂,并受检测空间限制,尚无可行的焊缝焊接质量检测方法。为此提出一种超声爬波检测工艺进行检测试验。通过设计型材结构试块、模拟焊缝余高试块和人工模拟缺陷试块等,研究型材结构与焊缝余高等对爬波检测的影响,并测试该爬波检测工艺对各种缺陷的检测能力。并与超声相控阵技术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两种技术对该种焊缝检测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余高磨平的焊缝,爬波与相控阵的检测能力基本相当,能够检测裂纹、未焊透和未熔合等焊接缺陷,具有快速检测的优势;对于余高未磨平的薄壁焊缝,爬波检测发现缺陷的能力优于相控阵技术。试验结果可为实际工程检测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铝合金型材 激光-MIG复合焊 对接接头 超声爬波检测 相控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叶盘叶片型面高精度六轴检测与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刚 闫立方 +1 位作者 张开伟 张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8-915,922,共9页
为提高三坐标测量机对整体叶盘的测量效率和精度,解决大尺寸整体叶盘超出测量机量程等问题,构建了基于三坐标测量机和高精度转台的六轴测量系统。依据空间坐标变换原理建立了转台坐标系与叶盘工件坐标系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整体叶盘... 为提高三坐标测量机对整体叶盘的测量效率和精度,解决大尺寸整体叶盘超出测量机量程等问题,构建了基于三坐标测量机和高精度转台的六轴测量系统。依据空间坐标变换原理建立了转台坐标系与叶盘工件坐标系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整体叶盘不同叶片坐标系随转台旋转后的空间误差补偿方法。检测结果表明,在保证每个叶片型面参数测量精度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测量效率平均提高了28.22%。对比未配置转台的测量数据,新的六轴测量系统测量水平整体叶盘叶片型面轮廓对比误差基本在0.008 mm以内,最大对比误差小于0.015 mm,比测量倾斜整体叶盘的误差更小且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机 整体叶盘 转台 六轴系统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形态学运算的周期错位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啟航 张秋菊 +1 位作者 贾君慧 荆泽成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2-55,59,共5页
格雷码-相移组合结构光测量形式是一种常用的三维(3D)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格雷码和相移解码结果经常会出现周期未保持严格一致的现象,习惯称此现象为周期错位。这种现象会导致解码结果无法达到对目标图像进行连续单值的测量空间... 格雷码-相移组合结构光测量形式是一种常用的三维(3D)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格雷码和相移解码结果经常会出现周期未保持严格一致的现象,习惯称此现象为周期错位。这种现象会导致解码结果无法达到对目标图像进行连续单值的测量空间划分目的,进而影响点云匹配的精度。首先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形态学校正方法,对格雷码结果图像进行相应的膨胀、腐蚀和卷积等处理;最终获得周期与相移解码周期一致的格雷码结果,消除绝对相位计算过程中的错位误差。其次针对所提出的校正方法,搭建了双目结构光测量系统,完成了对三维实体模型的点云重构实验。最终通过对比分析未校正的结果和校正后的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组合结构光 绝对相位 周期错位 图像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刃效应的不锈钢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波 刘超 +1 位作者 周胜强 代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36,共6页
针对刀具微刃半径对正交切削AISI 304不锈钢在分段切屑形成时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在ABAQUS/Explicit中建立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模型(CEL),分析刀具微刃变化时沿切削速度方向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切屑形貌的变化,通过不同... 针对刀具微刃半径对正交切削AISI 304不锈钢在分段切屑形成时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在ABAQUS/Explicit中建立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模型(CEL),分析刀具微刃变化时沿切削速度方向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切屑形貌的变化,通过不同微刃半径的正交切削实验所得到的表面残余应力和切屑形态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微刃半径越大,切屑的分割程度越大;由于锯齿状切屑的形成,导致已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呈周期性分布,并且振幅随着微刃半径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刃半径 残余应力 CEL模型 切屑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