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研究生招考重点政策评析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李素芹
宋洁绚
戴进军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三峡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21,共6页
-
文摘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在国家强力指导下的历程。在各种政策中,招考政策是起点,它关系到我国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对研究生招考政策进行了纵向梳理,并对重点政策进行了一一评析,最后对招考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的预测。
-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政策研究
招生考试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博士生身份的确认--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基础性问题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张凌云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1,共4页
-
基金
国务院学位办课题“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创新人才培养模武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认为确认博士生身份是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基础性问题,提出博士生的身份应是高起点的受教育者和科学的探究者,并以此为基础对博士生教育的理念、政策、质量标准和培养机制等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博士生
身份
受教育者
研究者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美国博士生教育高损耗分析及治理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赵立莹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77,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研究生司课题“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103421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对美国博士生教育高损耗现象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指出美国博士生教育高损耗主要表现为博士生修业时间长、流失率高两个方面,认为专业类别、资助方式、导师指导、博士生的思维方式是影响博士生学业进展的主要因素,介绍了美国政府、社会、学校各方面针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
关键词
美国博士生教育
高损耗
毕业时间
流失率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F171.2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美国五年后的社会科学博士”述评
- 4
-
-
作者
张凌云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1,共5页
-
基金
国务院学位办委托课题“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成果。
-
文摘
对"美国五年后的社会科学博士"调查的发起原因、调查结果和政策建议进行阐述,并指出其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改革的启示。
-
关键词
博士生
职业生涯
培养过程
评价
-
分类号
G649.71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资源配置公平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被引量:12
- 5
-
-
作者
张炜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39,共4页
-
文摘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公平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基础和重要前提。高等教育政府拨款模式可以从拨款方式、拨款依据和拨款形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比较。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视角来看:我国原有的"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模式导致了高校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之间、地方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财政拨款种种不公平问题;而现有的"综合+项目预算"的模式也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了使高等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阶段的努力最大化,在我国应当实施"层次定额+绩效发展"新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拨款
公平
绩效拨款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等教育发展与学术职业的制度变迁
被引量:6
- 6
-
-
作者
杜驰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
出处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3,共4页
-
文摘
高等教育发展与学术职业的制度变迁相互依存。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使学术职业由初萌阶段沿着职业化的路线初步实现了制度转型。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促成了学术职业的现代转向,使学术职业的志业追求与职业诉求在制度框架内实现了较好融合。当代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引发了日渐严重的研究漂移现象,动摇了学术职业的核心价值准则,学术职业面临新的制度变迁诉求。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术职业
制度变迁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311
[文化科学]
-
-
题名“开行模式”国家助学贷款中高校“惜贷”问题探讨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梁爱华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18,共3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效益评价”(DFA050089)
美国福特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学生贷款回收机制”(1075-0792)
-
文摘
尽管国开行的介入扩大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地域覆盖范围,但却存在着高校"惜贷"问题。责任重、风险大是高校"惜贷"的直接原因,根源在于高校缺少贷款的回收能力。有必要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和回收助学贷款以解决高校"惜贷"问题。
-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国开行
高校“惜贷”
-
分类号
G647.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论实践德育的基本方略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杨文生
李新月
-
机构
河北宣化炮兵指挥学院讲师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5期64-66,共3页
-
文摘
本文主要从实践的层面上探讨了德育得以有效推行和发展的现实路径:一是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促进个体道德意识的形成;二是引导大学生自主参与道德实践;三是营造自然、和谐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在自然的状态下生成与发展。
-
关键词
实践德育
道德需求
自主参与
德育环境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B82-054
[哲学宗教—伦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