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柔性剪切应力传感器的制作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四海 汪殿民 +2 位作者 朱福龙 徐涌 易新建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0-82,85,共4页
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制作了一种新型传感器阵列。首先,在刚性衬底上制作了一种8×8切应力传感器阵列,然后,利用硅岛阵列技术制作了一种柔性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所制作的柔性传感器阵列经多次弯扭循环后,电阻值基本没有变化,... 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制作了一种新型传感器阵列。首先,在刚性衬底上制作了一种8×8切应力传感器阵列,然后,利用硅岛阵列技术制作了一种柔性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所制作的柔性传感器阵列经多次弯扭循环后,电阻值基本没有变化,柔性传感器在经过弯扭3300次后,传感器本身的柔性材料并没有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剪切应力传感器 硅岛阵列 柔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DWDM系统的薄膜型微小偏振分束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平 易新建 史铁林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7-380,共4页
讨论了一种用于DWDM系统中的光开关、偏振无关隔离器等单元器件中的微小薄膜型偏振分束器制造的关键技术。光学膜层采用数学多重优化设计方法;采用Monte Carlo允差分析原理分析膜层的容差,以便选择更易制备的膜系;计算膜层的M ac leod... 讨论了一种用于DWDM系统中的光开关、偏振无关隔离器等单元器件中的微小薄膜型偏振分束器制造的关键技术。光学膜层采用数学多重优化设计方法;采用Monte Carlo允差分析原理分析膜层的容差,以便选择更易制备的膜系;计算膜层的M ac leod极值灵敏度,得到所选膜系各个膜层的误差要求;模拟光学监控过程,以制定相应的膜厚监控策略。设计了实用的棱镜胶合装置,得到了较高技术指标的PBS棱镜。结果表明,棱镜的光学冷加工,是器件制造的基础;光学薄膜的设计与制备是器件制造的关键,也是难点;棱镜的胶合是器件不可忽视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薄膜型偏振分束器 设计与制造 密集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和CAN总线的直接式轮胎压力监测系统 被引量:22
3
作者 冷毅 李青侠 +1 位作者 刘胜 董天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1-717,共7页
轮胎压力是影响轮胎性能的重要参数。轿车在轮胎压力不足或者过高的状况下行使,不但导致轮胎过热和影响轿车的操纵,增加了爆胎的可能性,而且降低轮胎的寿命和燃油效率。轮胎压力监测系统通过监测轮胎内部的压力、温度和车轮运动状态,使... 轮胎压力是影响轮胎性能的重要参数。轿车在轮胎压力不足或者过高的状况下行使,不但导致轮胎过热和影响轿车的操纵,增加了爆胎的可能性,而且降低轮胎的寿命和燃油效率。轮胎压力监测系统通过监测轮胎内部的压力、温度和车轮运动状态,使得在一个或者多个轮胎出现压力异常时能够自动地向驾驶员发出警告。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和CAN总线的直接式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包括:总体方案、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抗干扰设计。经大量的实验室台架实验和实况路面车载测试表明:该系统总线通信无误帧,无线信号传输可靠,轮胎内部监测准确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 CAN总线 胎压监测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式ZrO_2汽车氧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任继文 张鸿海 +1 位作者 刘胜 王景道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2,14,共6页
庞大的汽车氧传感器市场、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法规和国内相关技术的欠缺,使得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性能好、可靠性高的氧传感器产品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目前,平板式ZrO2汽车氧传感器由于具有尺寸小、响应快、能耗低、易集成、在... 庞大的汽车氧传感器市场、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法规和国内相关技术的欠缺,使得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性能好、可靠性高的氧传感器产品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目前,平板式ZrO2汽车氧传感器由于具有尺寸小、响应快、能耗低、易集成、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稳定等优点,而成为汽车尾气控制的主流氧传感器。介绍了该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国内外发展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式氧传感器 二氧化锆 浓差型氧传感器 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 双电池宽范围型氧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感应局部加热封装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明祥 马泽涛 刘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1-245,共5页
采用感应局部加热技术,对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封装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感应加热对材料和结构具有选择性,封装过程中仅Cu-Sn合金焊料层加热,实现了芯片和覆铜陶瓷基板间的热键合。封装后的LED性能测试表明,该封装技术不仅降... 采用感应局部加热技术,对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封装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感应加热对材料和结构具有选择性,封装过程中仅Cu-Sn合金焊料层加热,实现了芯片和覆铜陶瓷基板间的热键合。封装后的LED性能测试表明,该封装技术不仅降低了热阻,使LED在高电流下(4倍电流)仍能保持较低的工作温度,而且降低了热应力和整体高温对芯片结构的损坏,提高了器件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封装 感应加热 局部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三维动态测试系统的同步控制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谢勇君 刘世元 +3 位作者 史铁林 来五星 白金鹏 刘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89-1092,1100,共5页
为使M EM S(m icro e lectro m echan ica l system)三维静动态测试自动可靠地进行,基于测试系统的测量原理及其精确同步控制要求,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机同步控制方法。详细讨论了同步控制的设计实现及关键技术。通过对压力传感器膜和硅微... 为使M EM S(m icro e lectro m echan ica l system)三维静动态测试自动可靠地进行,基于测试系统的测量原理及其精确同步控制要求,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机同步控制方法。详细讨论了同步控制的设计实现及关键技术。通过对压力传感器膜和硅微陀螺仪的静动态测试,验证了同步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控制 微机电系统 动态测试 频闪 相移 相对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汽车的流量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柏林 甘志银 +2 位作者 罗小兵 曹蕙 徐静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研究了横膈膜式热膜流量传感器,横膈膜采用多层薄膜结构,增加其机械强度,同时保持其较低的横向热导率。模拟了横膈膜上温度的分布,分析了在不同流速下各点的温度变化。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在低流速下,上游的冷却... 研究了横膈膜式热膜流量传感器,横膈膜采用多层薄膜结构,增加其机械强度,同时保持其较低的横向热导率。模拟了横膈膜上温度的分布,分析了在不同流速下各点的温度变化。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在低流速下,上游的冷却作用使温度明显下降,而下游的温度增加;上下游的温度差变化比较明显;随着流速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各种变化趋势变缓,上游远端甚至出现温度饱和现象,由于空气流速也对所有的芯片表面有冷却作用,下游远端也出现温度略微下降的现象,导致了上下游的温度差增加趋势变缓。因此,通过远端的电阻温度变化反映出来的流量量程较小。本研究中在加热电阻上游和下游放置两对测试电阻,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增加其量程。叠加信号电压相比单个的输出明显加强,单个信号的最大值为15.7mV,而叠加后的信号增强到28.6mV。同时叠加后的测试量程也得到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传感器 多层膜 温度模拟 温差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型CPT原子钟光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建 石雄 +1 位作者 甘志银 刘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14-2820,共7页
简要介绍了相干布局数囚禁(CPT)原子钟的机理,分析了典型的CPT原子钟的系统构成。在此基础上,针对CPT原子钟的特点,以Rb原子钟为设计对象,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可出射稳定激光频率并能与其他CPT原子钟相兼容的光源系统。该光源系统采用热电... 简要介绍了相干布局数囚禁(CPT)原子钟的机理,分析了典型的CPT原子钟的系统构成。在此基础上,针对CPT原子钟的特点,以Rb原子钟为设计对象,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可出射稳定激光频率并能与其他CPT原子钟相兼容的光源系统。该光源系统采用热电致冷器(TEC)对激光器进行温度控制,利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和锁定放大(LIA)技术实现激光器光频稳定。测试结果表明,光源系统温度对波长的控制精度为0.001 2 nm,在此条件下,系统可以很好地完成激光光频的锁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原子钟 光频稳定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锁定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原子钟系统的碱金属腔体制备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建 张廷凯 +1 位作者 甘志银 刘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6,80,共4页
简要介绍了相干布局数囚禁(CPT)原子钟的实现机理,对构成原子钟系统的碱金属腔及其制作方法进行论述。在对几种不同的碱金属腔制备技术对比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原子钟腔体的专用键合设备,并成功进行了Rb腔的制作,Rb腔测试结果表明:腔体... 简要介绍了相干布局数囚禁(CPT)原子钟的实现机理,对构成原子钟系统的碱金属腔及其制作方法进行论述。在对几种不同的碱金属腔制备技术对比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原子钟腔体的专用键合设备,并成功进行了Rb腔的制作,Rb腔测试结果表明:腔体键合质量良好,封装入的Rb元素较纯净,可用于原子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原子钟 Rb腔 键合设备 微机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的建模与设计 被引量:16
10
作者 余柏林 甘志银 +2 位作者 刘胜 曹蕙 徐静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17-1521,共5页
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是在层流的条件下,通过加热电阻周围温度分布的变化来反映气体流量.本文通过在流道中设计内部小流道,把流速测试段的流态变为层流,并模拟了整个流场的的速度分布,在流速测试段得到比较理想的雷诺数Re≈12-110.在小流... 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是在层流的条件下,通过加热电阻周围温度分布的变化来反映气体流量.本文通过在流道中设计内部小流道,把流速测试段的流态变为层流,并模拟了整个流场的的速度分布,在流速测试段得到比较理想的雷诺数Re≈12-110.在小流道测试段的流速与内燃机进气管的平均流速成一固定比例系数,因此,通过测试小流道内的流速可以获得内燃机的进气量.通过模拟分析得到了在恒温加热的条件下,不同流速下的温度分布,从而获得不同流速下,测试点的距离与温度差的关系曲线,并找出了相应测试点的测试范围,最终获得了温差最大值对应的测试距离为140-210 m.通过在加热电阻两端设计了两对测温电阻,得到叠加信号对应最大流速精度为0.02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 流场模拟 温度场模拟 双测试温敏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矩形保偏光纤应力双折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关荣锋 李占涛 +3 位作者 侯斌 甘志银 黄德修 刘胜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类矩形”保偏光纤的应力双折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保偏光纤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图形及应力双折射分布曲线;应用全矢量电磁场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保偏光纤的两个偏振模场的分布、传输常数及模式双折射.在给定模拟条件下,...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类矩形”保偏光纤的应力双折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保偏光纤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图形及应力双折射分布曲线;应用全矢量电磁场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保偏光纤的两个偏振模场的分布、传输常数及模式双折射.在给定模拟条件下,纤芯的应力双折射约为 3. 33×10-4,其模式双折射约为 3. 72×10-4.计算结果表明,这种“类矩形”保偏光纤与其它保偏光纤相比,有几个明显的优点,即有更佳的应力传递效果、均匀的应力场分布、更大的应力双折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应力双折射 偏振模 模场 纤芯 场分布 布图 矩形 常数 横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DM窄带滤光片膜层的误差分析与监控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晓平 易新建 史铁林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316,共4页
为了提高密集波分复用(DWDM)薄膜窄带滤光片制备的成品率,讨论了用于DWDM薄膜窄带滤光片在镀制过程中的监控方法及误差,采用Monte Carlo允差分析原理分析用于DWDM窄带滤光片膜层的容差,以便选择更易制备的膜系;计算膜层的M ac leod极值... 为了提高密集波分复用(DWDM)薄膜窄带滤光片制备的成品率,讨论了用于DWDM薄膜窄带滤光片在镀制过程中的监控方法及误差,采用Monte Carlo允差分析原理分析用于DWDM窄带滤光片膜层的容差,以便选择更易制备的膜系;计算膜层的M ac leod极值灵敏度,得到所选膜系各个膜层的误差要求;模拟光学监控过程和计算膜层导纳,能够得到膜层制备过程中膜层之间膜厚的补偿关系。实验表明,据此制定的膜厚监控策略,对于DWDM窄带滤光片膜层的制备和保证成品率是非常关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窄带滤光片 误差与膜厚监控 密集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五步相移技术对硅片表面翘曲形变的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斌 张鸿海 +2 位作者 刘胜 汪学方 王志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81-182,80,共3页
为了精确检测硅片表面的纳米级翘曲特征 ,使用泰曼 -格林干涉仪与图象处理技术相结合 ,采用五步相移算法 ,将检测的精度提高到λ/ 2 0 ,达到纳米级。本文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关键词 干涉法 五步相移法 纳米级翘曲 数字图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铈锆固溶体制备新型氧浓差型氧传感器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继文 张鸿海 刘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2,共3页
利用氧化铈—氧化锆固溶体储氧材料的储氧特性,使其作为固态氧分压参考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的氧浓差型氧传感器,克服了传统浓差型氧传感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不便于微型化的缺点。该传感器结构由钇稳定的氧化... 利用氧化铈—氧化锆固溶体储氧材料的储氧特性,使其作为固态氧分压参考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的氧浓差型氧传感器,克服了传统浓差型氧传感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不便于微型化的缺点。该传感器结构由钇稳定的氧化锆电解质、氧化铈—氧化锆固溶体氧分压固态参考层和铂电极组成。利用N2和O2的混合气体来模拟尾气对其分别在工作温度350,400,450℃进行测试,发现在空燃比为1附近电势发生突变,突变电势范围为520^-100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差型氧传感器 固态参考层 氧化铈-氧化锆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激光局部加热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
15
作者 周宏 赖建军 +2 位作者 邓谦 易新建 刘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红外激光局部加热 温度场 有限元模拟 热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抑全内反射的偏振分光器 被引量:3
16
作者 颜鹰 王聪 +1 位作者 李晓平 史铁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6-409,共4页
概述了薄膜偏振分光器的研究现状及其主要特点,对不同于MacNeille设计原理的受抑全内反射偏振分光器进行了研究,这种偏振分光器基于受抑全内反射和薄膜干涉原理,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在宽波段宽角度范围内反射P偏振光,透射S偏振光。重... 概述了薄膜偏振分光器的研究现状及其主要特点,对不同于MacNeille设计原理的受抑全内反射偏振分光器进行了研究,这种偏振分光器基于受抑全内反射和薄膜干涉原理,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在宽波段宽角度范围内反射P偏振光,透射S偏振光。重点分析这种偏振分光器的设计原理,设计了波长范围为420 ̄680 nm、空气中的入射角范围为±10°、膜系的消光比为TS/TP≥1000的用于背投系统的薄膜偏振分光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分光器 受抑全内反射 消光比 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