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建筑设备网络化状态监控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杜秦川
袁旭东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
出处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2002年第10期65-68,共4页
-
文摘
指出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发展方向,构建了基于因特网的BAS系统的数据库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设备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作了描述。
-
关键词
建筑设备
BAS
数据库
INTERNET
监控
网络化
安全保障
-
分类号
TU855
[建筑科学]
-
-
题名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及运行控制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宋光前
徐新华
吴丹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3年第3期280-283,286,共5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QN12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CDB292)
-
文摘
提出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顺序控制法与湿球温度控制法,建立了基于TRNSYS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系统模拟平台。以郑州某建筑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并对该系统在不同运行控制下的运行及能耗进行动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对于该地源热泵系统,采用湿球温度控制法并选定合适的湿球温度能保持土壤的热平衡性并且减少系统能耗。
-
关键词
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
湿球温度控制法
热平衡
动态模拟
-
Keywords
Hybrid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Wet-bulb temperature-based control strategy
Heat balance
Dynamic simulation
-
分类号
TU833.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中央空调低温送风的系统设计方法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徐玉党
代焱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
出处
《制冷与空调》
2003年第6期50-53,共4页
-
文摘
本文对中央空调低温送风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常规空调进行比较 ,分析了低温送风系统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以使系统更节能、高效、合理。
-
关键词
中央空调
系统设计
低温送风系统
建筑物
蓄冷技术
-
Keywords
Low-temperature airflow system ice-storage design
-
分类号
TU83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某宾馆中央空调冷、热源系统改造的经济性评估
- 4
-
-
作者
徐玉党
代汝平
王凡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
出处
《制冷与空调》
2003年第3期39-42,共4页
-
文摘
本文首先介绍了宾馆原中央空调系统的现状 ,之后 ,针对宾馆所处在的丰富水资源环境 ,提出了对原中央空调冷、热源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并对其方案进行了技术可靠性和经济性能分析与论证 ,证明了该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计算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宾馆
中央空调
冷源
热源
系统改造
经济性评估
环境效益
热泵技术
-
Keywords
Hotel Cold-hot source system transform energy efficiency Economic assessment
-
分类号
TU83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钻孔数对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策略及能耗的影响
- 5
-
-
作者
宋光前
徐新华
吴丹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
出处
《制冷与空调》
2012年第4期117-120,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2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QN122)
-
文摘
以湿球温度控制法作为郑州某建筑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建立基于TRNSYS的地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的模拟平台。在相同钻孔数下模拟不同湿球温度设定值下的系统运行特性,并获取不同钻孔数下维持土壤热平衡的湿球温度设定值。模拟结果表明,钻孔数对湿球温度控制法的湿球温度设定值影响不大,系统的能耗随钻孔数的增加逐渐降低。
-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湿球温度控制法
动态模拟
热平衡
运行策略
-
Keywords
ground-source heat pump
wet-bulb temperature-based control strategy
dynamic simulation
heat balance
operation strategy
-
分类号
TU831.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武汉市公共建筑能耗特性分析
被引量:1
- 6
-
-
作者
万理达
刘倩
李安邦
徐新华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6年第2期211-21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201)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2012014211007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5QN116)
-
文摘
对武汉市多栋既有公共建筑进行了调研,获得了建筑基础信息、总能耗等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建筑总能耗进行特性分析,并进一步利用能耗模拟拆分方法,获得了照明能耗、日常运行能耗及空调系统能耗数据,深入的探讨了各类公共建筑分项能耗的特性。
-
关键词
公共建筑
能耗特性
分项能耗
能耗拆分
-
Keywords
Public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
Subentry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Consumption Decomposition
-
分类号
TU111.19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影响SMIF微环境中气流状态因素的探讨
- 7
-
-
作者
梁家富
徐玉党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
出处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7年第1期89-91,88,共4页
-
文摘
在洁净室中应用SMIF微环境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气体微粒,并实现硅片同工作人员及工艺设备的相互隔离。本文主要论述气流对微粒运动的影响,在微环境SMIF系统中的气流状况,以及影响微环境中的气流因素进行分析。
-
关键词
SMIF
气流状况
微环境
洁净技术
-
Keywords
SMIF
air flow situation
mini-environment
cleaning
-
分类号
TP2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基于多极理论的U型地埋管轴向流动传热模型研究
被引量:3
- 8
-
-
作者
於仲义
胡平放
袁旭东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7,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067)
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6002051)
武汉市建设科研项目9200624)
-
文摘
以钻井壁为界将U型地埋管的传热区域分为钻井内外两部分,分别采用稳态与瞬态传热分析,两区域模型间通过钻井壁温度结合起来,以构成完整的埋管传热模型。钻井内部采用多极理论传热模型求解,对于钻井外部,采用恒热流柱热源模型来求解钻孔瞬时壁温。在考虑地埋管换热器中循环介质流动情况下,基于热阻网络平衡原理并建立地埋管传热模型,以实测的埋管进口温度与流速作为模型的输入量,用地埋管实测与计算的出口温度值为比较对象,验证多极理论U型地埋管轴向流动传热模型用于分析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地埋管
多极理论
热阻网络平衡
-
Keywords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ground heat exchanger
muhipole theory
heat resistance network balance
-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
-
题名封闭空间内的气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徐玉党
张莉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
出处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8-312,共5页
-
文摘
研究了室内气流的数值模拟模型,并证明CFD技术可作为室内空气品质和研究人体舒适性的有利工具.选用低雷诺数κ-ε模型模拟湍流传递,求解了时间平均的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并将标准流动的解与实验研究所得的解相比较以验证计算代码的实用性.最后,模拟了假定空房间中的气流.模拟结果表明,CFD技术比分析模型和实验模型能更详尽地模拟出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各种信息.
-
关键词
室内空气流动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κ-ε模型
湍流强度
空气流速
空气温度
-
Keywords
CFD
κ-ε model
grid
turbulence intensity
air speed
air temperature
-
分类号
TU831.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O357.5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双层皮通风围护结构的热特性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徐新华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
出处
《建筑节能》
CAS
2013年第1期38-43,共6页
-
文摘
玻璃幕墙及大面积玻璃窗在现代建筑中有许多应用。为了减少夏季的太阳辐射得热或冬季的失热,这些结构可以设计为双层的并在双层的空腔中进行通风,这种结构称为双层皮通风围护结构。回顾了该结构的热特性模型,该热特性模型从建模方法上基本可以分为CFD模型、集总参数模型、热与气流网络模型、控制体积模型、区域模型等,分析了这些模型的特点及应用。后4种模型可以与常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集成,进行房间或整个建筑的能耗分析,并对该结构的优化控制进行分析。
-
关键词
双层皮通风围护结构
CFD模型
集总参数模型
热与气流网络模型
控制体积模型
区域模型
-
Keywords
double-skin ventilated building envelope
CFD model
lumped model
thermal and airflow network model
control volume model
zonal model
-
分类号
TU111.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基于多极理论传热模型的垂直U型地埋管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於仲义
陈焰华
胡平放
袁旭东
-
机构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
出处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6-21,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067)
-
文摘
地埋管循环介质出口温度不仅仅反映了地埋管的换热能力,同时极大地影响着热泵主机的运行效率,是地埋管换热过程的一个重要能效特性参数,可通过引入能效系数来反映。文基于地埋管轴向流动多极理论传热模型对不同的回填材料物性、支管间距、地埋管埋设深度、土壤物性、管内循环介质流速条件下地埋管传热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和分析,得出了各重要特性参数的变化对U型地埋管传热能效的影响规律,可为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地埋管
能效系数
多极理论
热模型
-
Keywords
ground source heat pump(GSHP)
ground heat exchanger(GHE)
energy efficiency
coefficient multiple theory
heat transfer model
-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