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院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及其对氨苄西林耐药机制 被引量:23
1
作者 田磊 张真 +9 位作者 陈中举 李丽 张蓓 朱旭慧 闫少珍 汪玥 高随 简翠 孙自镛 叶嗣颖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对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某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和β-内酰胺酶进行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对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某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和β-内酰胺酶进行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耐氨苄西林菌株进行TEM型和ROB型β-内酰胺酶基因扩增。结果 100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患者,年龄段分布主要为1~10岁,占61.00%。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35.00%(35株),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高,达64.65%;对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7.96%、96.84%,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氯霉素、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率均较高,依次为96.91%、92.78%、85.71%、77.89%和74.75%。100株流感嗜血杆菌中,21株β-内酰胺酶阳性,且均为氨苄西林耐药株。对35株耐氨苄西林菌株进行TEM和ROB基因检测,结果 22株TEM型阳性,未检出ROB阳性株。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率低,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高;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主要耐药机制为产TEM型β-内酰胺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机制 抗药性 微生物 Β-内酰胺酶 氨苄西林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抑制KCl对大鼠脑中动脉的收缩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蕊 马克涛 +2 位作者 司军强 张传林 李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707-710,共4页
为讨论缝隙连接阻断剂18β—GA在脑血管收缩反应中的可能作用。采用压力肌动图技术,在急性分离的Wistar大鼠的大脑中动脉(直径〈300μm),观察18β—GA干预前后不同浓度的收缩剂KCl对血管直径的影响。结果显示,KCl可以浓度依赖性的... 为讨论缝隙连接阻断剂18β—GA在脑血管收缩反应中的可能作用。采用压力肌动图技术,在急性分离的Wistar大鼠的大脑中动脉(直径〈300μm),观察18β—GA干预前后不同浓度的收缩剂KCl对血管直径的影响。结果显示,KCl可以浓度依赖性的引起脑中动脉收缩,且30~80mmol/L引起的收缩与血管静息状态下的直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7)。18βGA也可浓度依赖性的引起脑中动脉收缩,且10~100〉mol/L引起的收缩与未加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8)。预灌流18β—GA(100/amol/L)后,50~80mmol/L KCl引起血管收缩幅度减小,拟合曲线下移,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7)。由此可知:18B—GA可抑制KCl对脑血管的收缩作用,提示细胞问缝隙连接参与脑血管收缩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动脉 18-β甘草次酸 缝隙连接 KCL 压力肌动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研究新进展:新发突变及CHD8功能 被引量:4
3
作者 熊昕昕 贺苗 陈晓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孤独症(即自闭症谱系障碍)是最常见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紊乱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最新的突破性进展是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发现了一批与孤独症相关的单基因新发突变(de novo mutation)。在筛查到的众多孤独症相关新突变基因中,... 孤独症(即自闭症谱系障碍)是最常见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紊乱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最新的突破性进展是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发现了一批与孤独症相关的单基因新发突变(de novo mutation)。在筛查到的众多孤独症相关新突变基因中,染色体结构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8(chromodomain helicase DNA-binding protein 8,CHD8)突变频率最高,是一个重要的孤独症候选致病基因。CHD8与p53、β-catenin等转录因子结合,具有复杂的转录调控作用。孤独症致病基因的发现为孤独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新发突变 染色体结构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po信号通路在果蝇遗传学研究中的发现与扩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书国 吴世安 张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37-545,共9页
Hippo信号通路的发现是利用果蝇遗传学研究重大生物学问题的又一里程碑式的贡献。大量研究表明,Hippo信号通路像早期发现的其他信号通路一样,也在众多的生理与病理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控制器官尺寸和癌症发生。迄今为止,Hippo信号... Hippo信号通路的发现是利用果蝇遗传学研究重大生物学问题的又一里程碑式的贡献。大量研究表明,Hippo信号通路像早期发现的其他信号通路一样,也在众多的生理与病理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控制器官尺寸和癌症发生。迄今为止,Hippo信号通路的研究过程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Hippo信号通路的遗传学发现及其核心因子的筛选与鉴定;第二,Hippo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第三,Hippo信号通路的多样性生理学功能。现阶段正是研究Hippo信号通路的上游调控和各种功能的阶段,如细胞骨架、机械张力、营养的调控,功能涉及细胞增殖调控、干细胞生物学和免疫等方面。本文按时间顺序综述了在果蝇遗传学研究中Hippo信号通路的发现与扩展过程,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信号通路 果蝇 器官尺寸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对小鼠胚胎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发育依赖性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浩南 王淇 +2 位作者 孙惠美 周易 梁华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3-748,共6页
目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是心肌细胞损伤后心脏微环境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可以提高心肌细胞自身的增殖能力从而促进心脏修复。本研究旨在探索IL-6对小鼠胚胎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发育依赖性变化。方法用酶解法获得胚胎... 目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是心肌细胞损伤后心脏微环境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可以提高心肌细胞自身的增殖能力从而促进心脏修复。本研究旨在探索IL-6对小鼠胚胎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发育依赖性变化。方法用酶解法获得胚胎发育早期(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al stage,EDS)和发育晚期(late embryonic developmental stage,LDS)的单个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分别在20%DMEM培养液中培养24 h,然后再分别加入10 ng/mL和50 ng/mL IL-6处理24 h;用免疫荧光技术定位α-actinin^(+)心肌细胞并统计BrdU^(+)α-actinin^(+)细胞核数目/α-actinin^(+)细胞核百分比和BrdU^(+)α-actinin^(+)单核心肌细胞数目/α-actinin^(+)单核心肌细胞数目百分比,研究IL-6对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关键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0 ng/mL IL-6不改变EDS心肌增殖能力,但对LDS心肌细胞增殖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50 ng/mL IL-6显著抑制EDS BrdU^(+)α-actinin^(+)单核心肌细胞比例,增加LDS BrdU^(+)α-actinin^(+)细胞核和BrdU^(+)α-actinin^(+)单核心肌细胞比例。10 ng/mL IL-6和50 ng/mL IL-6抑制EDS心肌细胞Akt的磷酸化、对STAT3和ERK的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影响;但在LDS,10 ng/mL IL-6和50 ng/mL IL-6抑制心肌细胞的Akt的磷酸化,增加STAT3的磷酸化,对ERK的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影响。检测这3个蛋白质的基础磷酸化状态发现:STAT3、Akt和ERK的总蛋白量和磷酸化水平均呈发育依赖性下降。结论IL-6影响胚胎心肌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且具有发育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这可能与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关键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存在差异,因而IL-6在不同发育阶段靶向不同的信号通路有关。这些发现为细胞替代疗法的研究在心肌微环境层面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胚胎心肌细胞 心肌再生 心脏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单细胞核RNA测序分析心脏细胞转录谱推进心脏细胞类型和心脏发育研究
6
作者 文莉雅 雅各布·马西卡 +2 位作者 王子赫 王松 梁华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4-557,共4页
以单细胞RNA测序(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和单细胞核RNA测序(single-nucleus RNA sequencing,snRNA-seq)进行单细胞/单细胞核转录组学分析,为组织在稳态维持或动态变化过程(如疾病的发展、分化和发育)中提供了一个全面... 以单细胞RNA测序(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和单细胞核RNA测序(single-nucleus RNA sequencing,snRNA-seq)进行单细胞/单细胞核转录组学分析,为组织在稳态维持或动态变化过程(如疾病的发展、分化和发育)中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组织细胞统计可视图。与传统批量分析相比,单细胞/单细胞核为中心的转录组分析更准确地揭示组织内细胞的异质性和细胞内基因调控网络。该文总结了应用sc/snRNA-seq技术分析心脏细胞转录谱的新发现,以及心血管发育的重要新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RNA测序 单细胞核RNA测序 心肌细胞 心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D1在胚胎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7
作者 刘海港 孙立栋 宋檀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1A[lysine(K)-specificdemethylase1A,KDM1A或LSD1]能脱去组蛋白H3上的第4位赖氨酸残基(H3K4)和第9位赖氨酸残基(H3K9)的单甲基化和二甲基化修饰,在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胚胎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都发挥着重...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1A[lysine(K)-specificdemethylase1A,KDM1A或LSD1]能脱去组蛋白H3上的第4位赖氨酸残基(H3K4)和第9位赖氨酸残基(H3K9)的单甲基化和二甲基化修饰,在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胚胎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截止目前关于LSD1在胚胎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已有多篇文献述及,但缺乏系统地总结和整理。该文就LSD1在胚胎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1 胚胎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