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木工程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的探索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文胜 宋象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8-130,139,共4页
以预应力测试技术为背景,探索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的过程,介绍了自主开发的多功能预应力测试系统教学平台,并说明了其应用于教学的特色以及应用成果。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实验教学 科研成果 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速率对速度控制型实时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袁涌 熊世树 朱宏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4-787,共4页
运用DSP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时信号处理与控制技术,研究基于速度控制法、Operator Splitting(OS)数值积分法和相应的实验误差控制法的实时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系统.该试验控制系统对试验动力加载装置采用速度控制,通过速度控制程序实现... 运用DSP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时信号处理与控制技术,研究基于速度控制法、Operator Splitting(OS)数值积分法和相应的实验误差控制法的实时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系统.该试验控制系统对试验动力加载装置采用速度控制,通过速度控制程序实现了减少加载速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橡胶隔震支座的速度相关性能在试验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实验的时滞误差;并进一步通过实时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加载速度对桥梁实时子结构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橡胶隔震支座是速度相关性很强的实验构件,不同时间因子的地震波拟动力子结构试验结果有很大的不同.实时地震波拟动力子结构试验的实验结果比时间因子为0.2和0.5的实验结果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子结构拟动力实验 速度控制法 DSP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橡胶隔震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控制型实时子结构实验系统 被引量:4
3
作者 袁涌 熊世树 +1 位作者 家村浩和 朱宏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82-1185,1231,共5页
主要研究基于速度控制法的实时子结构实验系统.与传统的基于位移控制的实时子结构实验系统相比,本实验系统运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对信号实时采集、传输、逻辑判断与控制,使控制与计算程序简洁化,有效减少了时滞误差;同时,在实验系统... 主要研究基于速度控制法的实时子结构实验系统.与传统的基于位移控制的实时子结构实验系统相比,本实验系统运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对信号实时采集、传输、逻辑判断与控制,使控制与计算程序简洁化,有效减少了时滞误差;同时,在实验系统中运用OS(operator splitting)数值积分法及相应的实验误差校正法,控制加载装置的速度;在实验系统中充分考虑隔震橡胶支座的速度相关性,可详细地研究橡胶隔震支座对桥梁结构的隔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子结构实验 速度控制法 橡胶隔震支座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控制型子结构实验的橡胶隔震支座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袁涌 熊世树 青木徹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154,共4页
主要研究基于速度控制法的实时子结构实验控制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完成橡胶隔震支座对桥梁结构隔震效果的实验研究。在本实验系统中,运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A/D、D/A进行信号的实时采集、传输与控制,使控制与计算程序简洁化、实验... 主要研究基于速度控制法的实时子结构实验控制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完成橡胶隔震支座对桥梁结构隔震效果的实验研究。在本实验系统中,运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A/D、D/A进行信号的实时采集、传输与控制,使控制与计算程序简洁化、实验过程连续,有效地减少了时滞误差;而基于速度的控制又尽可能地反映出新型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速度相关性,提高了实验精度;同时在实验系统中采用Operator splitting(OS)数值积分法,使分析程序的稳定性,不再受到时间步长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子结构实验 速度控制法 橡胶隔震支座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邻结构间被动控制装置的位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閤东东 朱宏平 陈晓强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了解决确定数目条件下被动控制装置在相邻结构间的优化布置问题,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和控制系统H2性能指标对控制装置的位置进行了优化。分别采用Kelvin模型和Maxwell模型模拟黏弹性阻尼器和流体阻尼器,在双体单自由度结构间设立Kelvin型... 为了解决确定数目条件下被动控制装置在相邻结构间的优化布置问题,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和控制系统H2性能指标对控制装置的位置进行了优化。分别采用Kelvin模型和Maxwell模型模拟黏弹性阻尼器和流体阻尼器,在双体单自由度结构间设立Kelvin型或Maxwell型被动控制单元的优化参数表达式,得到相邻高耸结构间控制单元的优化参数,通过相邻超高层结构算例验证了该控制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结构 被动控制 黏弹性阻尼器 流体阻尼器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邻结构地震动响应被动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东东 朱宏平 陈晓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2-487,共6页
采用在双体单自由度结构间设立K e lv in型被动控制单元的最优参数表达式,并基于等效双体单自由度体系求得了相邻多层剪切型结构间控制器最优参数。利用列举法并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值(LQR)确定了控制器优化布置位置,讨论了布置控制器后... 采用在双体单自由度结构间设立K e lv in型被动控制单元的最优参数表达式,并基于等效双体单自由度体系求得了相邻多层剪切型结构间控制器最优参数。利用列举法并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值(LQR)确定了控制器优化布置位置,讨论了布置控制器后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以及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证实了采用等效双体单自由度体系代替相邻多自由度结构体系的正确性,表明了这种被动控制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小在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优化控制 相邻结构 广义单自由度体系 KELVIN模型 地震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研究 被引量:57
7
作者 丁烈云 吴贤国 +1 位作者 骆汉宾 付菲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我国当前正进行高速的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但我国目前的标准体系中尚无专门应用于地铁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评价标准。本文阐述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的定位、适用范畴、编制依据以及编制原则;建立安全评价标准的内容体系,... 我国当前正进行高速的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但我国目前的标准体系中尚无专门应用于地铁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评价标准。本文阐述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的定位、适用范畴、编制依据以及编制原则;建立安全评价标准的内容体系,构建针对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评价、施工环境安全管理评价、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的四个单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给出四个单项安全管理水平等级和总体安全管理水平等级评价方法;分析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主要特点,从而构建切实可行的具有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将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对确保地铁工程安全施工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施工安全 管理 评价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翁顺 左越 +4 位作者 朱宏平 陈波 赵会贤 田炜 颜永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104,138,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将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划分为多个子结构模型,求解独立子结构的主模态特征解和特征灵敏度;通过位移协调条件和能量方程,约束相邻独立子结构,得到整体结构的特征解和特征灵敏度;并以整...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将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划分为多个子结构模型,求解独立子结构的主模态特征解和特征灵敏度;通过位移协调条件和能量方程,约束相邻独立子结构,得到整体结构的特征解和特征灵敏度;并以整体结构模态和结构试验模态的残差为目标函数,通过调整子结构单元参数,完成有限元模型修正。当结构局部参数发生变化,通过分析某一个或几个子结构即可求解整体结构特征解和特征灵敏度,而不需要分析其他未发生变化的子结构。由于子结构模型尺寸远小于整体结构,该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修正 损伤识别 子结构 特征解 特征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线体系的舞动及风振控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黎 曹化锦 +1 位作者 罗先国 姜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53-1260,共8页
输电塔-线体系具有高柔特点,风振作用显著,为了研究输电塔-线体系的舞动机理和优化输电塔风振控制方案,基于ANSYS建立了输电塔-导地线-绝缘串的塔线耦合体系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采用重启动技术进行覆冰导线的水平、竖向、扭转3方向... 输电塔-线体系具有高柔特点,风振作用显著,为了研究输电塔-线体系的舞动机理和优化输电塔风振控制方案,基于ANSYS建立了输电塔-导地线-绝缘串的塔线耦合体系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采用重启动技术进行覆冰导线的水平、竖向、扭转3方向舞动和输电塔风振分析的方法;编制了风速场模拟程序,进行了输电塔-线耦合体系的舞动及风振仿真;同时进行了4种铅芯橡胶阻尼器布置方案对输电塔振动控制计算。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输电塔-线体系的3方向舞动的振幅和输电塔的内力响应,对输电塔的铅芯橡胶阻尼器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输电塔-线体系在风振作用下塔线耦合作用显著,塔-线耦合体系优于简化模型以及铅芯橡胶阻尼器对输电塔-线体系风振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并且安装在塔身上半部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线体系 舞动 风振 振动控制 铅芯橡胶阻尼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刚度原理的结构减震效果理论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纪晗 熊世树 +1 位作者 袁涌 付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94,共4页
在分析普通振动控制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负刚度原理减震系统和负刚度阻尼装置的两种实现思路,并详细分析附加负刚度阻尼装置可以显著提高结构的减震效果。首先,利用结构附加刚度比率和附加阻尼比之比作为控制参数,通过理论推导单... 在分析普通振动控制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负刚度原理减震系统和负刚度阻尼装置的两种实现思路,并详细分析附加负刚度阻尼装置可以显著提高结构的减震效果。首先,利用结构附加刚度比率和附加阻尼比之比作为控制参数,通过理论推导单自由度正、负刚度减震体系的动力放大系数和传导比,讨论控制参数对二者的影响;然后,采用有限单元法分析正、负刚度减震体系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通过结构的自振频率和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柱底剪力反应的分析,说明负刚度振动控制系统可以减少上部结构绝对加速度。分析表明,负刚度阻尼装置的负刚度可部分抵消原结构的正刚度,降低了结构的自振频率,提高结构阻尼,较大幅度地减少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具有更好的减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刚度 减震系统 动力响应 减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影响下基于改进损伤识别因子和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21
11
作者 黄民水 吴玏 朱宏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8-174,共7页
提出一种考虑噪声影响基于改进损伤识别因子和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介绍结构损伤识别的参数化思想,并提出一种考虑不同模态信息和权重系数的损伤识别因子。在选择算子、交叉算子、变异算子以及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等方面对遗传算... 提出一种考虑噪声影响基于改进损伤识别因子和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介绍结构损伤识别的参数化思想,并提出一种考虑不同模态信息和权重系数的损伤识别因子。在选择算子、交叉算子、变异算子以及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等方面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并在无噪声情况下,对一简支梁和连续梁进行了损伤识别,识别效果非常好,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分别考虑随机噪声和高斯白噪声对简支梁进行损伤识别,发现该方法在噪声水平不很高情况下,识别效果很好。最后,在一钢框架基准有限元模型基础上,考虑四种损伤工况进行损伤识别,识别结果较好,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和健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改进损伤识别因子 遗传算法 随机噪声 高斯白噪声 基准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线体系舞动仿真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曹化锦 李黎 +1 位作者 姜维 陈元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5-249,共5页
舞动是输电线高频低幅的自激振动,基于ANSYS建立了输电塔-导地线-绝缘串的塔线耦合体系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采用重启动技术进行覆冰导线的水平、竖向、扭转三方向舞动分析,并通过经典算例验证了此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不同风速工况... 舞动是输电线高频低幅的自激振动,基于ANSYS建立了输电塔-导地线-绝缘串的塔线耦合体系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采用重启动技术进行覆冰导线的水平、竖向、扭转三方向舞动分析,并通过经典算例验证了此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不同风速工况下输电塔-线耦合体系的舞动仿真,得到了体系舞动振幅和输电塔动力响应。同时针对典型工况,进行了相间间隔棒及多点压重防舞措施的舞动控制分析,并对不同布置方案的舞动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有效舞动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线体系 舞动控制 相间间隔棒 多点压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激励下框架结构系统辨识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炜明 朱宏平 +1 位作者 吴贤国 夏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8-231,共4页
在激励未知的情况下,基于试验加速度数据,对某三层框架进行了结构系统参数的辨识。引入了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基于模拟环境激励的框架结构的自由振动加速度响应,生成了Hankel矩阵,计算了相应的互相关函数;运用奇异值分解... 在激励未知的情况下,基于试验加速度数据,对某三层框架进行了结构系统参数的辨识。引入了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基于模拟环境激励的框架结构的自由振动加速度响应,生成了Hankel矩阵,计算了相应的互相关函数;运用奇异值分解求得了系统的特征值,通过计算指标MAC、EMAC、MPC、CMI,剔除了系统的虚假模态,得到了结构的相应频率与阻尼,与实测数据以及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未知激励下,特征实现算法能较准确地对结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系统辨识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加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能密度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晓强 朱宏平 +1 位作者 王丹生 閤东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41,共7页
提出改进的动能密度指标损伤识别法,基于加速度测试数据,直接在时域内进行损伤识别。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动能密度指标,介绍了基于该指标建立的损伤识别方法;接着指出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详细分析了原因;然后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基线修... 提出改进的动能密度指标损伤识别法,基于加速度测试数据,直接在时域内进行损伤识别。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动能密度指标,介绍了基于该指标建立的损伤识别方法;接着指出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详细分析了原因;然后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基线修正技术及小波包变换方法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最后将改进后的动能密度指标识别法用于一连续梁数值模型和一钢框架动力试验的损伤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损伤位置,大概反映损伤程度;并且无需完备的模态信息,能克服激励的影响,具有良好噪声鲁棒性,适用于多种结构的损伤识别。因此,可以预见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动能密度 小波包变换 基线修正 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刚度放大阻尼器的基础隔震储液罐减震性能提升
15
作者 唐子桉 孟硕 +2 位作者 罗浩 翁顺 朱宏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5-233,共9页
为提升强震作用下基础隔震储液罐结构的减震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负刚度放大阻尼器的组合隔震方法,并基于拓展定点理论推导了负刚度放大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建立考虑前三阶晃动模态的储液罐简化质点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增... 为提升强震作用下基础隔震储液罐结构的减震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负刚度放大阻尼器的组合隔震方法,并基于拓展定点理论推导了负刚度放大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建立考虑前三阶晃动模态的储液罐简化质点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增设不同阻尼器的隔震储液罐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了该方法与传统方法在常规短周期和极端长周期地震动下的减震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可在短周期地震动下更有效地综合控制储液罐的晃动波高、底部剪力和倾覆弯矩,效果分别提升45%、16%、43%。在长周期地震动下,该方法亦能有效提升对基底位移、晃动波高、底部剪力和倾覆弯矩的控制,效果分别提升10%、37%、3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系统 储液罐 阻尼器优化设计 负刚度阻尼器 长周期地震动 拓展定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正交分解的梁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丹生 高智 +1 位作者 杨海萍 朱宏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2-125,138+208,共6页
介绍了特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的相关理论和一种基于特征正交分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利用该识别方法对简支梁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数值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基于特征正交分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介绍了特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的相关理论和一种基于特征正交分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利用该识别方法对简支梁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数值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基于特征正交分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能较好地识别出梁结构的损伤位置,并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正交分解 损伤识别 简支梁 特征正交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近场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支座破坏易损性曲线的概率凸集混合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樊剑 龙晓鸿 赵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用凸集模型模拟隔震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而用随机模型模拟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计算近场地震作用下在考虑双不确定性因素时隔震结构支座发生破坏的易损性曲线计算新方法;计算结果将给隔震支座力学参数的设计提供参考;通过计算对... 用凸集模型模拟隔震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而用随机模型模拟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计算近场地震作用下在考虑双不确定性因素时隔震结构支座发生破坏的易损性曲线计算新方法;计算结果将给隔震支座力学参数的设计提供参考;通过计算对比可知,若不考虑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将低估隔震支座破坏的地震易损性;对计算实例中基底最大位移敏感度分析发现,隔震支座的力学参数(如屈服力、屈服后刚度等)对基底最大位移影响较大,上部结构质量的影响次之,而上部结构的刚度对其影响不大;此外,本文的研究内容也为考虑结构参数和输入地震动双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计算各类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近场地震 易损性曲线 支座破坏 凸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发展政策决策的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晓鸣 汪洋 +1 位作者 李明 杨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97-200,共4页
从系统动力学的技术基础和方法入手,介绍系统动力学在解决以高阶次、多重反馈循环和高度非线性为特点的城市发展政策决策问题中的优势,系统归纳和提炼出其在城市发展政策决策中区域发展政策评价、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和城市环境管理与公... 从系统动力学的技术基础和方法入手,介绍系统动力学在解决以高阶次、多重反馈循环和高度非线性为特点的城市发展政策决策问题中的优势,系统归纳和提炼出其在城市发展政策决策中区域发展政策评价、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和城市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3个重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分析和比较研究了各个领域应用与发展的主要系统反馈回路。同时探讨了系统动力学在城市发展领域出现了多学科融合与关注城镇可持续发展等新态势,指出了城市发展理论和决策应用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城市发展 政策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网格技术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志远 李黎 +1 位作者 龙晓鸿 王腾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101,共6页
基于调和映射理论,将移动网格技术(moving mesh technolog)应用到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数值仿真计算中。推导了移动网格技术在处理大变形问题时求解域的更新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程序流程图,解决了传统固... 基于调和映射理论,将移动网格技术(moving mesh technolog)应用到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数值仿真计算中。推导了移动网格技术在处理大变形问题时求解域的更新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程序流程图,解决了传统固定网格无法模拟大变形的问题。利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4.0a将移动网格方程与流体流动的控制微分方程耦合求解,模拟了油箱晃动时里面油的运动情况。数值模拟得出:移动网格技术可以较真实的模拟流体求解域的大变形问题;在仿真过程中,流体求解域范围内的节点和网格数量并没有增加,只是网格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因此移动网格方法并不会额外增加计算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和映射 移动网格 计算流体动力学 网格大变形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性的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噪声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尹涛 朱宏平 余岭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9-667,共9页
针对基于振动测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很容易受到环境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噪声分析方法,并结合Monte Carlo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测量噪声对基于敏感性的损伤识别方法的影响.与普遍采用的摄动法不同,提出的方法直接由敏感性矩阵的... 针对基于振动测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很容易受到环境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噪声分析方法,并结合Monte Carlo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测量噪声对基于敏感性的损伤识别方法的影响.与普遍采用的摄动法不同,提出的方法直接由敏感性矩阵的Moore-Penrose广义逆推导得出.该方法不仅使得噪声分析过程更简洁而有效,并且能同时分析频率和振型噪声对于识别结果的影响.针对3种常用的基于敏感性的损伤识别方法,通过一个单层门式框架的仿真研究,表明了所提出的噪声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统计噪声分析 MONTE CARLO模拟 摄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