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性否定“才怪”的反意外功能和语用化路径——兼议反问与反事实在隐性否定上的语用分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禹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94,共10页
“才怪”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隐性否定构式,来源于反事实条件句的结论,其语用功能莫衷一是。本文采用预期与意外学说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才怪”构式的紧邻成分进行合取操作,发现反意外是其构式义的必要组成部分。借鉴反制约理论,我们可以... “才怪”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隐性否定构式,来源于反事实条件句的结论,其语用功能莫衷一是。本文采用预期与意外学说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才怪”构式的紧邻成分进行合取操作,发现反意外是其构式义的必要组成部分。借鉴反制约理论,我们可以描述反意外浮现的语用化路径,其中语用包装的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同样是隐性否定,反问句与“才怪”对虚拟表达的相容性存在差异,关键因素在于语用滞留的分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怪” 隐性否定 合取操作 反意外 语用化 语用包装 语用滞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既然”“因为”之别看原因小句的意外性分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禹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265,共13页
“既然”“因为”是学界非常关注的两类原因标记,两者的区别存在主观-客观说、顺应-磋商说、共知-未知说三种观点。通过对比两者不可互换与可以互换的语境,我们发现“既然”“因为”分别与三段论和反事实两种推理模型关系密切。“既然... “既然”“因为”是学界非常关注的两类原因标记,两者的区别存在主观-客观说、顺应-磋商说、共知-未知说三种观点。通过对比两者不可互换与可以互换的语境,我们发现“既然”“因为”分别与三段论和反事实两种推理模型关系密切。“既然”是前摄原因,更强调结论的可靠性,“因为”是回溯原因,侧重于原因的关键性。两类原因小句的对立与统一可以解释为意外性在说话人与听话人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然” “因为” 原因小句 反意外 听话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