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缠绕建造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雄彬 周燕 周诚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纤维缠绕建造技术是一种以无芯纤维缠绕技术为基础,采用自主建造机器人来实现大尺寸纤维缠绕结构及其构件的快速、准确和自动化建造的新型技术。本文针对纤维缠绕技术具有扩展到大尺寸建筑及其构件建造的潜力,首先重点介绍了纤维缠绕技... 纤维缠绕建造技术是一种以无芯纤维缠绕技术为基础,采用自主建造机器人来实现大尺寸纤维缠绕结构及其构件的快速、准确和自动化建造的新型技术。本文针对纤维缠绕技术具有扩展到大尺寸建筑及其构件建造的潜力,首先重点介绍了纤维缠绕技术的基本原理、材料系统、机械设备和关键技术,其次梳理和归纳了这一新型建造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中的应用,最后进一步探索和展望纤维缠绕建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缠绕建造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缠绕 无芯纤维缠绕 空间纤维缠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孪生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覃文波 周诚 陈健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对于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指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体系将会加快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进程。本文主要研究了城市轨...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对于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指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体系将会加快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进程。本文主要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孪生标准体系构建的重点方向:首先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孪生标准体系构建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孪生标准化现状,并就标准体系构建的重点原则进行了分析;其次结合目前制造业的数字孪生模型架构和技术体系,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数字孪生标准体系架构;最后结合国内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体系标准制定的现状,详细分析了物理实体、虚拟实体、平台与服务、连接与集成等技术标准的构建基础与思路,以期促进数字孪生技术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全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数字孪生 全生命周期 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珂 刘天瑞 杨钊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4-1164,共11页
为系统地分析我国盾构掘进姿态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知网检索到的32篇相关文献,总结盾构掘进姿态的主要表征参数和影响因素,并以盾构液压推进系统为例论述其控制原理。同时,结合盾构姿态智能控制的部分案例,总结PID控制、自适应控制... 为系统地分析我国盾构掘进姿态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知网检索到的32篇相关文献,总结盾构掘进姿态的主要表征参数和影响因素,并以盾构液压推进系统为例论述其控制原理。同时,结合盾构姿态智能控制的部分案例,总结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和基于智能算法的控制等技术的优劣势及应用场景。基于以上分析,对盾构姿态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研究发现:1)盾构掘进姿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几何参数、地层参数和盾构掘进参数。2)由于盾构推进系统需要同时完成盾构向前推进和姿态调整等复杂任务,因此该系统的参数对盾构姿态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姿态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3)相较于传统PID控制方法,智能控制方法与PID控制的结合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精度、适应能力和鲁棒性。4)未来研究可以围绕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控制算法、构建数据-机制混合驱动的控制技术以及加强控制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实用性等方面展开,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掘进 姿态控制 PID控制 自适应控制 模糊控制 神经网络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3D打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4
作者 何春 陈珂 +2 位作者 骆汉宾 贾倩 周诚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6期136-143,共8页
为加快推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许多高校正积极建设智能建造专业,并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专业课程。其中,建筑3D打印是智能建造专业的一项特色课程,其教学内容涵盖机械、材料、信息等领域。传统课堂教学和大范围实验存在... 为加快推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许多高校正积极建设智能建造专业,并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专业课程。其中,建筑3D打印是智能建造专业的一项特色课程,其教学内容涵盖机械、材料、信息等领域。传统课堂教学和大范围实验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理解效率低,以及大范围实验受制于3D打印的高成本、长制作周期和低成品率的限制;因此,有必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本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建造专业建筑3D打印课程教学为例,讨论了建筑3D打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内容设计与实践运行。该课程搭建了建筑3D打印虚拟仿真系统,提供三维模型格式转换、模型自动检测、模型修复等工具,使学生能够进行虚拟打印操作,以最低成本和最短时间对打印模型参数进行调整。此外,使用基于工业级六轴机械臂的建筑3D打印设备进行线下打印实践,建立了标准化的打印工艺流程,以确保打印构件的高精度成型。通过“月壶尊”壳体结构混凝土3D打印案例,介绍了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完整学习过程。该教学模式符合智能建造专业掌握一种软件语言、驱动一台硬件设备、解决一个工程问题的“三个一”人才培养理念,为其他高校开展建筑3D打印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3D打印 线下线下 教学模式创新 智能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面建造结构的微流星体撞击防护分析研究与展望
5
作者 周诚 李雄彬 +1 位作者 高玉月 周燕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7-1349,共13页
为应对微流星体的超高速撞击对未来月球基地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威胁,概述了微流星体环境对月面结构所带来的潜在危害,梳理和归纳了不同的月面防护结构类型及其组成、建造方式和特点等,并重点分述了微流星体对月面防护结构撞击作用的3种分... 为应对微流星体的超高速撞击对未来月球基地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威胁,概述了微流星体环境对月面结构所带来的潜在危害,梳理和归纳了不同的月面防护结构类型及其组成、建造方式和特点等,并重点分述了微流星体对月面防护结构撞击作用的3种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月面防护结构抵御微流星体超高速撞击的防护效果,同时总结了不同的月面防护结构超高速撞击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未来月面建造结构的防护设计、模拟试验和分析计算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星体环境 月面防护结构形式 防护性能 超高速撞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原位建造材料研究进展与展望
6
作者 程杉杉 佘伟 +3 位作者 高玉月 周燕 文世峰 周诚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1-524,共14页
火星风化层作为一种重要的原位自然资源,在火星基础设施建设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与地球上不同的火星极端环境与火壤特殊性质,系统研究了火星原位建造材料的物理特征与机械性质,重点分析了火壤类混凝土材料(具体包括含硫混凝土、聚合物... 火星风化层作为一种重要的原位自然资源,在火星基础设施建设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与地球上不同的火星极端环境与火壤特殊性质,系统研究了火星原位建造材料的物理特征与机械性质,重点分析了火壤类混凝土材料(具体包括含硫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地聚物混凝土与水凝胶基混凝土)、火壤熔融与烧结原位固化材料两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尽管目前火星原位建造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诸如聚合物混凝土原位制备困难、熔融与烧结过程能耗较大,以及在火星环境下建造材料服役性能不足等局限问题.根据火星原位建造材料在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旨在积极推进对火星原位建造材料的深入研究,为实现火星原位建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风化层 原位资源 混凝土 熔融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原位资源利用的火星基地建造选址分析
7
作者 程杉杉 高玉月 +1 位作者 周燕 周诚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8-550,共13页
面对火星的极端环境,系统梳理了火星基地选址的关键考量因素,通过对火星表面水冰、矿物、大气、能源等原位资源的分布与可利用性分析,结合着陆缓冲技术、地形勘察技术、建造运维技术等与基地建造相关的工程要素综合评估,详细探讨了火星... 面对火星的极端环境,系统梳理了火星基地选址的关键考量因素,通过对火星表面水冰、矿物、大气、能源等原位资源的分布与可利用性分析,结合着陆缓冲技术、地形勘察技术、建造运维技术等与基地建造相关的工程要素综合评估,详细探讨了火星撞击坑、峡谷与槽沟、平原与高地等地形类型的选址策略。依托火星探测任务积累的丰富数据,深入总结了以往所提出的备选着陆区的环境特征,为基地选址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同时指出了面向原位资源利用火星基地选址面临的局限,以期为今后火星基地的选址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基地 原位资源利用 着陆区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熟度的施工企业智能建造能力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珂 杜鹏 +1 位作者 段未珣 刘健鹏 《工程管理学报》 2022年第5期37-42,共6页
智能建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的融合与再创新,有利于推动施工企业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基于能力成熟度理论,构建了“能力要素-能力域-子能力”三层结构、五级成熟度的施工企业智能建造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 智能建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的融合与再创新,有利于推动施工企业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基于能力成熟度理论,构建了“能力要素-能力域-子能力”三层结构、五级成熟度的施工企业智能建造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对施工企业的智能建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H企业为实证案例,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对该单位智能建造能力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基于评价结果对H企业的智能建造发展与应用提出了相应改进方向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企业 智能建造 成熟度模型 灰色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A月球到火星战略架构的解析
9
作者 夏一峰 高玉月 周诚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8,共14页
基于月球、火星探测任务具有总体规模庞大、任务开展周期长、任务执行难度高等特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属多个机构联合发布了美国“月球到火星战略架构”定义文件,以此指导其月球探测与火星探测任务的开展.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建... 基于月球、火星探测任务具有总体规模庞大、任务开展周期长、任务执行难度高等特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属多个机构联合发布了美国“月球到火星战略架构”定义文件,以此指导其月球探测与火星探测任务的开展.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建立的“月球到火星战略架构”,即M2M战略目标体系,对其战略架构系统实施阶段典型任务以及架构评估准则进行了分析.针对M2M战略架构定义文件中战略目标的定义与分类、任务实施阶段的系统功能需求以及战略架构评估准则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归纳论述了基于解析“月球到火星战略架构”获得的发展思考,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未来空间探测任务的顶层战略路径规划与月球及火星探测总体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探测 火星探测 战略规划 月球建造 地外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山岭地区高速公路施工进度管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海明 王顺超 +3 位作者 王嘉晨 刘勇 朱平 陈维亚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3年第2期37-43,共7页
本研究将数字孪生技术引入高速公路施工进度管理,提出了利用BIM参数化建模和实景建模技术构建山岭地区高速公路数字孪生模型的方法,设计了基于蓝牙技术、GPS技术及ZigBee技术的数据采集和映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进... 本研究将数字孪生技术引入高速公路施工进度管理,提出了利用BIM参数化建模和实景建模技术构建山岭地区高速公路数字孪生模型的方法,设计了基于蓝牙技术、GPS技术及ZigBee技术的数据采集和映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进度推演模型。本文以雷榕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为依托,利用数字孪生模型和数据采集技术实时获取现场工程量和进度影响信息数据,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构建进度推演模型,使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安排、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减少由于工期延误造成的成本问题或赶工引发的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实景建模 高速公路工程 进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D的高层建筑施工工艺结构化表征
11
作者 徐健 孙峻 +2 位作者 刘世平 付爽 郭丰毅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5期9-14,共6页
针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庞大内容和复杂的组织关系,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二维纸质工艺图纸和文件作为技术交底形式所带来的抽象性、理解困难、规范性差及数据一致性难以保障等问题。基于对高层建筑施工工艺特性和信息集成需求的分析,本... 针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庞大内容和复杂的组织关系,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二维纸质工艺图纸和文件作为技术交底形式所带来的抽象性、理解困难、规范性差及数据一致性难以保障等问题。基于对高层建筑施工工艺特性和信息集成需求的分析,本文规范化定义了施工工艺的要素和属性,提出了基于工艺结构树的施工工艺信息组织管理方法,并构建了多层级工艺信息模型以实现工艺信息的结构化表达。借鉴制造业的MBD理念,本文以工艺结构树为数据组织核心,结合BIM模型与工艺信息卡片,提出了集成几何设计与施工工艺信息的三维施工工艺结构化表征框架。最后,通过开发交互式作业指导系统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完成了项目主体、工艺和各类资源的有序整合,为智能建造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信息集成 工艺结构树 MBD 交互式作业指导 智能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产业互联网体系架构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建伟 钟波涛 骆汉宾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建筑产业互联网是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转型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支撑,其全要素、全过程、全产业链连通的特征与多学科、多系统交叉的复杂结构对构建统一的体系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已有研究梳理了建筑产... 建筑产业互联网是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转型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支撑,其全要素、全过程、全产业链连通的特征与多学科、多系统交叉的复杂结构对构建统一的体系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已有研究梳理了建筑产业互联网概念,总结了各类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的优点,构建了以建造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实施、能力、平台三维度结合,新型服务为导向的建筑产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用于指导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探索,为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建筑产业互联网 体系架构 建筑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理质量E-旁站管理及应用研究
13
作者 周亚平 余群舟 +2 位作者 骆汉宾 谢丹妮 杨传可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旁站是监理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在土建行业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监理旁站无论是在旁站内容的确定、旁站信息的采集与记录方式,还是在旁站信息的推送与反馈等方面都有提升和改进空间。在阐述监理质量E-旁站的概念与管理框... 旁站是监理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在土建行业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监理旁站无论是在旁站内容的确定、旁站信息的采集与记录方式,还是在旁站信息的推送与反馈等方面都有提升和改进空间。在阐述监理质量E-旁站的概念与管理框架的基础上,引入POP模型辅助确定E-旁站内容,并对监理质量E-旁站需要采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提出了E-旁站信息采集的要求。基于管理关系和职责,构建了E-旁站信息推送与反馈程序;设计了监理E-旁站管理APP并应用于实际工程。通过构建E-旁站管理模式,保证了监理旁站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进而提高监理旁站的工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理质量控制 E-旁站 POP模型 旁站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方机械车载视觉智能感知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胡帅 鲁亚楠 +1 位作者 王宇向 周诚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7期121-130,共10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土方工程机械智能化升级已成为智能建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车载智能感知是土方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和热点。围绕土方机械车载视觉智能感知技术,提出土方工程机械智能车载视觉系统的构成,系统分...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土方工程机械智能化升级已成为智能建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车载智能感知是土方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和热点。围绕土方机械车载视觉智能感知技术,提出土方工程机械智能车载视觉系统的构成,系统分析该技术分别在土方工程机械智能化施工中,对人员、机械和物料感知任务中的前沿研究与应用场景,总结展望未来土方工程机械车载智能感知技术的挑战和发展方向。有助于系统了解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从而推动土方工程机械智能化升级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方机械 车载视觉 人员感知 机械感知 物料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混凝土3D打印几何特征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15
作者 胡帅 孙金桥 +3 位作者 王宇向 霍亮 陈权要 周诚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近年来,随着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打印成品的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打印成品的几何特征已成为评估打印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当前3D打印混凝土几何特征提取中存在的诸如流程复杂、精度有限及缺乏评价指标等问题,本文设计了基... 近年来,随着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打印成品的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打印成品的几何特征已成为评估打印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当前3D打印混凝土几何特征提取中存在的诸如流程复杂、精度有限及缺乏评价指标等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混凝土3D打印几何特征自动提取方法。首先,采用摄像头阵列部署方法获取打印成品的原始图像,并对原图像正畸以提高图像质量;其次,通过语义分割模型U-Net提取打印成品的几何特征,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优化;最后,通过量化的指标值,对其进行了可视化并评价打印结果。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几何特征自动提取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显著优势;此外,系统化的打印评价指标可为混凝土3D打印质量评估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3D打印 视觉检测 摄像头阵列 深度学习 几何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知生成对抗网络的工程地质剖面图生成方法研究
16
作者 李彦锦 姚德宁 +1 位作者 覃文波 曾若辰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6期7-12,共6页
工程地质剖面图是地下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和运营期间变形监测与安全预警的基础之一。其传统绘制方法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出地层空间分布的随机性,这对工程实际地质剖面的认知造成了极大不利影响。现有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绘... 工程地质剖面图是地下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和运营期间变形监测与安全预警的基础之一。其传统绘制方法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出地层空间分布的随机性,这对工程实际地质剖面的认知造成了极大不利影响。现有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一般由工程师将钻孔和实验数据导入对应软件中,借助软件的数学插值方法进行绘图,这一过程很难体现出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生成对抗网络的新型工程剖面绘图方法:以真实地铁监测数据为例,构建了输入输出成对数据,通过生成模型自动生成工程地质剖面图。该方法在指定条件下与其他多种相关算法进行对比,均取得了较优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质条件勘测 工程地质剖面图 地层空间变异性 生成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VR的沉浸式建筑设计评审研究
17
作者 李博宇 关涛 陈维亚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设计评审作为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完善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及满足用户需求。然而由于二维纸质或传统人机界面的限制,基于图纸或BIM模型的设计方案展示往往不能直观地展现设计意图,尤其是对于非建筑技术专业的项目相... 设计评审作为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完善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及满足用户需求。然而由于二维纸质或传统人机界面的限制,基于图纸或BIM模型的设计方案展示往往不能直观地展现设计意图,尤其是对于非建筑技术专业的项目相关方。VR技术基于其沉浸性、交互性等特点,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提出并开发了一套沉浸式建筑设计评审系统,验证了沉浸式BIM在建筑设计评审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阐述了可能的演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评审 BIM 虚拟现实 沉浸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基装备自主路径规划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中旭 鲁亚楠 +2 位作者 周燕 文世峰 周诚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4,共14页
考虑到月面极端环境的复杂性和探月高昂的成本,使用高自动化的月基装备来担任月面探测、物资运输、基地建设等任务是最佳选择。月基装备的自主移动依赖路径规划,因此,基于月面极端环境和复杂地形对月基装备自主移动造成的影响,针对月基... 考虑到月面极端环境的复杂性和探月高昂的成本,使用高自动化的月基装备来担任月面探测、物资运输、基地建设等任务是最佳选择。月基装备的自主移动依赖路径规划,因此,基于月面极端环境和复杂地形对月基装备自主移动造成的影响,针对月基装备的自主路径规划问题,阐述了4类全局路径规划的常用算法,即启发式算法、基于采样的算法、基于图搜索的算法和人工智能算法,以及两种主要的局部路径规划方法,即基于视觉的路径规划方法和基于激光雷达的路径规划方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现有月基装备自主路径规划方法的优缺点与应用场景,展望了月基装备自主路径规划的发展趋势,为未来月基装备自主移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基装备 自主移动 路径规划算法 月面地形 避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层越江大直径地铁隧道盾构地层适应性风险及选型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国良 李彦锦 +1 位作者 杨俊 陈健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期48-54,共7页
盾构法施工具有速度快、扰动小、劳动强度低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隧道工程建设中。对不同的工程而言,其地层环境一般都不同,盾构机选型的地层适应性是决定施工是否顺利的关键因素。这在复合地层和高水压环境下施工时更为明显。依托武汉... 盾构法施工具有速度快、扰动小、劳动强度低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隧道工程建设中。对不同的工程而言,其地层环境一般都不同,盾构机选型的地层适应性是决定施工是否顺利的关键因素。这在复合地层和高水压环境下施工时更为明显。依托武汉地铁某大直径越江隧道,通过对穿越地层和水文条件特征的分析,识别出本区间显著存在的开挖面失稳、刀盘磨损以及密封失效等适应性风险,在此基础上针对刀盘系统、推进驱动系统和密封系统进行了选型结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盾构选型在此区间内地层适应性良好、作业效率高、有利于施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盾构 复合地层 选型 适应性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市地铁近接工程服役结构风险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游正军 李彦锦 +1 位作者 余群舟 覃文波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3期65-71,共7页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分布日渐密集。在此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近接工程。这是随着城市建设而出现的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地铁建设面对的难题之一。结合某城市100余处地铁近接工...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分布日渐密集。在此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近接工程。这是随着城市建设而出现的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地铁建设面对的难题之一。结合某城市100余处地铁近接工程进行分析,归纳不同形式近接工程的特点,指出不同服役结构在近接工程中的关注重点,分析不同施工方法中各类风险的存在及成因,最终依照案例总结出不同施工方法对应的常用施工控制措施。结合已有案例,解决近接工程的难题需要从方案预先设计、设备合理选型、强化控制措施、落实施工监测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近接工程 服役结构 施工安全 风险分析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