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摘除局部义齿支架的选择性激光熔化制造技术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光霞 曾晓雁 +2 位作者 王泽敏 关凯 彭昌吻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68,共5页
针对传统制造方法在钛及钛合金可摘除局部义齿支架制造中的不足,研究了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制造义齿支架的方法。利用自主开发的激光扫描显微(SLM)激光快速成型设备和软件控制系统,在大量工艺试验的基础上,优化最佳工艺... 针对传统制造方法在钛及钛合金可摘除局部义齿支架制造中的不足,研究了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制造义齿支架的方法。利用自主开发的激光扫描显微(SLM)激光快速成型设备和软件控制系统,在大量工艺试验的基础上,优化最佳工艺参数,制造了钛合金可摘除局部义齿支架。结果表明,SLM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完全可以满足钛及钛合金支架的制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熔化 设备 工艺参数 可摘除局部义齿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熔化快速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光霞 曾晓雁 +2 位作者 王泽敏 关凯 彭昌吻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0,共4页
利用IPG200W光纤激光器和自主研发的SLM(Selective Laser Melting)快速成型设备,采用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在25mm厚Q235钢板上进行不锈钢粉末单道熔覆实验。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对单道熔覆形貌和宽度、高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选择性激... 利用IPG200W光纤激光器和自主研发的SLM(Selective Laser Melting)快速成型设备,采用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在25mm厚Q235钢板上进行不锈钢粉末单道熔覆实验。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对单道熔覆形貌和宽度、高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选择性激光熔化球化现象产生机理及避免产生球化的途径;论述了最佳工艺参数的获取方法。结果表明:能量密度越高,熔覆形貌越好,球化现象越不明显;激光功率增大,单道熔覆宽度和高度也增加;扫描速度增大,单道熔覆高度和宽度减小。最后给出了几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和加工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快速成型 选择性激光熔化 工艺参数 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药物释放系统的柔性微针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斌 徐永清 +2 位作者 甘志银 张鸿海 刘胜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22,2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技术在柔性基底上制造微针的工艺技术,这是一种高效、安全和无痛的全新给药方式――微针阵列。该微针阵列能够适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物体表面,对大分子药剂、蛋白质或者疫苗合成药剂也能够使用。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微针阵列 柔性基底 药物释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403合金连续CO_2激光熔覆层质量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乔斌 熊征 曾晓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9-130,134,共3页
在K403高温合金的基体上,采用连续CO2激光器熔覆商用司太立合金,分析了激光熔覆层的组织特征和熔覆层熔合质量。结果表明,熔覆层组织由柱状树枝晶和细小等轴晶等构成;良好的熔覆质量与激光熔覆线能量有关,当线能量为200~320 J/mm时可... 在K403高温合金的基体上,采用连续CO2激光器熔覆商用司太立合金,分析了激光熔覆层的组织特征和熔覆层熔合质量。结果表明,熔覆层组织由柱状树枝晶和细小等轴晶等构成;良好的熔覆质量与激光熔覆线能量有关,当线能量为200~320 J/mm时可以获得熔合界面良好,无裂纹的熔覆层;熔覆层裂纹与K403合金中沿晶分布的低熔点共晶及碳化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线能量 K403合金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分组交换中光标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何舟 黄博 +1 位作者 迟楠 黄德修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3-78,共6页
光标记交换是一种光交换新技术,能有效克服光交换中的电子瓶颈,其技术关键是光标记的产生和提取。本文对新型副载波复用、载波抑制和分离、正交调制这3种光标记新技术进行了描述与讨论,并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实用化前景。
关键词 光标记技术 副载波复用 载波抑制和分离 正交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精确调光的LED电源设计 被引量:26
6
作者 陈浩 席光 刘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8-220,共3页
设计了一种输出电流精确可调的LED电源。系统功率变换部分由PFC和DC/DC两级组成,实现PWM控制输出恒定电流;设计了D/A转换电路和模拟调光电路,将PWM调光信号转换为线性调光电压,实现LED电源输出电流精确可调;采用ATmega8单片机设计了智... 设计了一种输出电流精确可调的LED电源。系统功率变换部分由PFC和DC/DC两级组成,实现PWM控制输出恒定电流;设计了D/A转换电路和模拟调光电路,将PWM调光信号转换为线性调光电压,实现LED电源输出电流精确可调;采用ATmega8单片机设计了智能调光系统,可以接受RS485总线的调光指令实现256级调光。系统测试表明,该电源系统在较大范围内输出电流精确可调,并具有故障检测功能,适合驱动大功率LED路灯、隧道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电源 ATMEGA8单片机 智能调光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光子晶体光纤轴向方位角的侧视光强特征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哲 谢俊辛 +10 位作者 罗云瀚 唐洁媛 黄华才 余新宇 甘宏波 马悦 卫青松 余健辉 张军 卢惠辉 彭景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共8页
光子晶体光纤轴向方位角的确定在光纤器件的加工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平行光侧向照射光子晶体光纤,研究了六边形结构、混合结构以及大模场结构这三种光子晶体光纤,获取其在不同轴向方位角时的侧视光强图像.随着光纤绕轴向旋转,其... 光子晶体光纤轴向方位角的确定在光纤器件的加工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平行光侧向照射光子晶体光纤,研究了六边形结构、混合结构以及大模场结构这三种光子晶体光纤,获取其在不同轴向方位角时的侧视光强图像.随着光纤绕轴向旋转,其光强图像出现特定的亮纹光强特征,通过分析得到亮纹光强特征值随光纤轴向旋转之间的变化关系,发现其透射光强图像的光强特征值呈现周期性变化,并与光纤空气孔结构有一定对应关系.采用Tracepro仿真模拟三类光子晶体光纤的侧视光强图像特征,在模拟侧视光强图像中,也出现随轴向旋转变化而变化的亮纹特征,模拟侧视光强亮纹变化特征与实验亮纹特征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对比光子晶体光纤亮纹光强特征值随轴向方位角变化关系的实验曲线与模拟曲线,发现当光源平行于光纤空气孔构成的近似六边形结构的顶角连线照射时,其亮纹光强特征值出现极大值,可以实现光子晶体在特定轴向方位角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定轴方法 侧视光强法 光子晶体光纤 光强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M激光快速成型设备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光霞 曾晓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16,共2页
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是目前较先进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而高精度的SLM设备是进行SLM快速成型研究的基础。由于进口设备价格昂贵,所以自主开发了一套SLM设备。论述了该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要求、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的性能... 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是目前较先进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而高精度的SLM设备是进行SLM快速成型研究的基础。由于进口设备价格昂贵,所以自主开发了一套SLM设备。论述了该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要求、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的性能特点和功能。给出了加工实例。该设备具有成本较低、运行平稳、加工精度高等特点,为同类设备的研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 激光加工 选择性激光熔化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熔化激光快速成型铺粉装置设计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光霞 曾晓雁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59,共3页
叙述了利用现有条件,自行设计、制造的一套铺粉装置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论述了铺粉装置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如活塞导向装置设计、缸体结构设计,刮板的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等。该铺粉装置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加工,取得了良好的铺粉效果。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熔化 铺粉装置 导向装置 刮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F与SLM激光快速成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光霞 曾晓雁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5,共4页
分别采用激光直接制造(DLF)技术和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对不锈钢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激光快速成型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比分析DLF和SLM两种方法在成形机理、成型精度、成型效率、适用场合、成型件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异同。结... 分别采用激光直接制造(DLF)技术和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对不锈钢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激光快速成型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比分析DLF和SLM两种方法在成形机理、成型精度、成型效率、适用场合、成型件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SLM技术的成型精度要优于DLF技术;两者成型件都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均优于普通不锈钢;SLM与DLF成型件组织性能基本相同;如果切片层厚相同,SLM的成型效率高于DLF;DLF主要用于粗加工或零件修复等场合,而SLM可用于精密、复杂零件的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直接制造 选择性激光熔化 精度 效率 力学性能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化处理在激光局部键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磊 史铁林 +2 位作者 汤自荣 李晓平 马子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6-478,共3页
为了研究低热应力键合工艺,提出了一种将表面活化直接键合与激光局部键合相结合的键合技术。首先采用RCA溶液对键合片进行表面亲水活化处理,并在室温下成功地完成了预键合。然后在不使用任何夹具施加外力辅助的情况下,利用波长1064nm、... 为了研究低热应力键合工艺,提出了一种将表面活化直接键合与激光局部键合相结合的键合技术。首先采用RCA溶液对键合片进行表面亲水活化处理,并在室温下成功地完成了预键合。然后在不使用任何夹具施加外力辅助的情况下,利用波长1064nm、光斑直径500μm、功率70W的Nd∶YAG连续式激光器,实现了激光局部键合,并取得了6.3MPa^6.8MPa的键合强度。结果表明,这种以表面活化预键合代替加压的激光局部键合技术克服了传统激光键合存在的激光对焦困难,以及压力不匀易损害键合片和玻璃盖板等缺点,同时缩短了表面活化直接键合的退火时间,提高了键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局部键合 表面活化 键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iSCSI的自适应故障检测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光 周敬利 刘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4,共5页
故障检测器是构建可靠的iSCSI存储系统所必需的基础组件。本文实现了一种iSCSI系统中自适应故障检测器iAFD(adaptive failure detector for iSCSI)。根据心跳(heartbeat)策略,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心跳机制。故障检测器通过估计预期到达时... 故障检测器是构建可靠的iSCSI存储系统所必需的基础组件。本文实现了一种iSCSI系统中自适应故障检测器iAFD(adaptive failure detector for iSCSI)。根据心跳(heartbeat)策略,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心跳机制。故障检测器通过估计预期到达时间来提供一个探测时间,并动态地估算心跳消息超时时限,以适应系统状态的变化,减少故障检测服务的错误。实验表明,该方法与其它的故障检测方法相比,故障检测出错次数较少,检测时间较短,并能够适应高可靠计算系统状况的变化,在侦测的实时性和正确性上提供较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iSCSI系统 心跳算法 自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慢光与全光通信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伟 李诗愈 陆培祥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1,47,共4页
全光通信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而全光缓存器及高速光开关是全光通信技术的两个必备条件。实现全光缓存就必须减慢光速,因此,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慢光技术的演变历程,然后阐述了光纤慢光技术及其在高速全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情况,最后... 全光通信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而全光缓存器及高速光开关是全光通信技术的两个必备条件。实现全光缓存就必须减慢光速,因此,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慢光技术的演变历程,然后阐述了光纤慢光技术及其在高速全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情况,最后提出了当前光纤慢光研究的难点,以及光纤慢光研究对全光通信技术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光 全光通信 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D的OFDM技术在可见光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红 杨超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4,75,共4页
针对信道的衰落效应会大大影响通信速率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SD(信号空间分集)方案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解决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在可见光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可以使得在衰落环境中(9~24dB)信道误码率得到0.7~1... 针对信道的衰落效应会大大影响通信速率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SD(信号空间分集)方案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解决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在可见光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可以使得在衰落环境中(9~24dB)信道误码率得到0.7~1.3dB的改善,并实现120~160 Mbit/s的物理数据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白光LED 可见光通信 信号空间分集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色散补偿模块的开发
15
作者 陈伟 李诗愈 +5 位作者 雷道玉 李进延 罗文勇 蒋作文 彭景刚 李海清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0,49,共3页
文章从理论出发设计了一种色散补偿光纤波导结构,并制备出一种高性能的色散补偿光纤。测试结果表明:该色散补偿光纤在1525~1625nm波长范围内具有较大负色散,1545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为-141ps/(nm·km)。采用该色散补偿光纤成功... 文章从理论出发设计了一种色散补偿光纤波导结构,并制备出一种高性能的色散补偿光纤。测试结果表明:该色散补偿光纤在1525~1625nm波长范围内具有较大负色散,1545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为-141ps/(nm·km)。采用该色散补偿光纤成功制备出宽带色散补偿模块。G.652光纤传输链路经过该色散补偿模块的补偿后,C波段的残余色散小于5.0ps/nm,C波段色散斜率也实现了100%的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补偿光纤 模块 光纤通信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ROF系统的传输模型和光脉冲性能分析
16
作者 邓沌华 陶智勇 李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51,共3页
文章采用由分步傅里叶变换求解薛定谔方程的方法研究了一套应用于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的光纤无线通信(Radio over Fiber,ROF)传输系统模型,对其光学传输性能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 文章采用由分步傅里叶变换求解薛定谔方程的方法研究了一套应用于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的光纤无线通信(Radio over Fiber,ROF)传输系统模型,对其光学传输性能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分析了光纤信道中色散和非线性参数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指出只有进行脉冲压缩才能在光纤中传输OFDM-ROF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光纤无线通信 色散 非线性效应 脉冲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波长路由算法
17
作者 邓沌华 刘秋兵 李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1,共3页
WDM(波分复用)光网络中基于GA(遗传算法)的RWA(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是目前最常见的算法,为了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并进一步降低阻塞率,提出了一种动态的、基于改进GA的DCMA-GA(双交叉变异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引入自适应交叉与变异概率机... WDM(波分复用)光网络中基于GA(遗传算法)的RWA(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是目前最常见的算法,为了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并进一步降低阻塞率,提出了一种动态的、基于改进GA的DCMA-GA(双交叉变异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引入自适应交叉与变异概率机制来减少GA的复杂度并应用于波长分配子算法中。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算法Dijkstra+FF(首次命中)相比,新算法最大能降低50%的阻塞率,在波长分配方面可提高10%的性能,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分复用 改进遗传算法 路由与波长分配 双交叉变异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err效应的微环谐振腔延时器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磊 王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65,共5页
对基于光学Kerr效应的微环谐振腔延时器件进行了研究.采用耦合模式理论计算了波导与微环谐振腔间的耦合系数,给出了所研究器件的材料及各层组分,提出不同阶数微环的情况下延时数值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微环谐振腔半径为300μm,波导截面... 对基于光学Kerr效应的微环谐振腔延时器件进行了研究.采用耦合模式理论计算了波导与微环谐振腔间的耦合系数,给出了所研究器件的材料及各层组分,提出不同阶数微环的情况下延时数值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微环谐振腔半径为300μm,波导截面尺寸为450×1 000nm2,在小于±5ps抖动的条件下,每个通道达到超过130ps的延时数值,同时延时带宽达20GHz,自由光谱范围达50GHz,工作波段在1 550nm附近,满足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要求.整个结构全光控制,且能耗不超过0.8dBm,响应速度达到ps量级,体积不超过3mm3,便于集成,满足多信道光学延时的要求,为全光通信网络中延时线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微环谐振腔 光学Kerr效应 延时线 高密度波分多路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用户反馈的判决反馈均衡器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孔政敏 朱光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54-1858,共5页
本文提出的一种新颖的基于多用户反馈的判决反馈均衡器,解决了在CDMA多用户检测中传统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误码率高、系统容量小的缺点.它由具有误差反馈滤波器的判决反馈均衡器(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 with Error Feedback Fil... 本文提出的一种新颖的基于多用户反馈的判决反馈均衡器,解决了在CDMA多用户检测中传统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误码率高、系统容量小的缺点.它由具有误差反馈滤波器的判决反馈均衡器(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 with Error Feedback Filter,DFE-EFF)构成,并在判决后反馈多用户数据抵消多址干扰(多用户反馈干扰抵消).文中给出其结构图,分析各种判决反馈均衡算法.理论证明,具有误差反馈滤波器的多用户反馈干扰抵消判决反馈均衡器(多用户反馈干扰抵消DFE-EFF)较各种判决反馈均衡器为最优,它能同时有效处理ISI,MAI和噪声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性能和系统容量两方面,多用户反馈干扰抵消DFE-EFF比DFE、DFE-EFF均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检测 判决反馈均衡器 干扰抵消 误差反馈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太赫兹等离子诱导透明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权韬 姚刚 +4 位作者 石松杰 张京城 余文峰 凌福日 李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6-830,共5页
为了获得一个较宽的等离子诱导透明(PIT)窗口,提出了一种双层可调谐的太赫兹超材料结构。采用仿真方法对该结构的透过率谱、电场图和电流图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透射窗口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使亮模式谐振器的移动... 为了获得一个较宽的等离子诱导透明(PIT)窗口,提出了一种双层可调谐的太赫兹超材料结构。采用仿真方法对该结构的透过率谱、电场图和电流图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透射窗口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使亮模式谐振器的移动空间更大,而且可以得到一个较宽的透射窗口;该结构能通过平移I形金属棒的位置进而控制PIT窗口的宽度。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拟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太赫兹超材料 仿真与数值模型分析 等离子诱导透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