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凭静脉麻醉老龄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戴泽平 田玉科 +3 位作者 汪辉 朱美芳 杨定东 王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联用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与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方法雄性18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全麻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每组分别于处理后第1和第7天各断头处死10只,HE染色光镜下...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联用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与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方法雄性18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全麻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每组分别于处理后第1和第7天各断头处死10只,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海马tau蛋白Thr231和Ser404位点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其中后处死大鼠于处理后第1周行水迷宫实验。结果处理后第1天,全麻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但第2~7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理后第1天,全麻组海马tau蛋白Thr23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两组Thr231、Ser40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联用可引起老龄大鼠麻醉后第1天出现短暂的认知功能减退,海马tau蛋白Thr231位点的过度磷酸化可能与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蛋白 磷酸化 海马 认知功能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巨大肿瘤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毅 田玉科 +1 位作者 罗爱林 代金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纵隔巨大肿瘤 麻醉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AST快速诊断法指导麻醉术中重症休克抢救成功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锐 陈荣民 +2 位作者 陈楠 乔琼 张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8-519,共2页
患者,女,67岁,175 cm,60 kg,因“左上肺结节,肺癌可能”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无心脏病、糖尿病、过敏病史;有脑萎缩、脑血管供血不足病史;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均正常。拟在静-吸复合全麻... 患者,女,67岁,175 cm,60 kg,因“左上肺结节,肺癌可能”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无心脏病、糖尿病、过敏病史;有脑萎缩、脑血管供血不足病史;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均正常。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诊断法 重症休克 麻醉术 高血压病史 肺叶切除术 抢救 供血不足 肝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明兵 张毅 +3 位作者 廖明锋 谭娟 艾玲 陈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观察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采用单纯全麻(G组)或全麻复合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GP组),全麻用药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记录... 目的观察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采用单纯全麻(G组)或全麻复合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GP组),全麻用药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记录术中麻醉用药量、停药-苏醒时间、停药-气管拔管时间和术后躁动评分。结果 GP组麻醉用药量明显少于G组(P<0.01),停药-苏醒时间、停药-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G组(P<0.01),术后躁动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可减轻手术及疼痛等应激因素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并减少全麻用药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神经阻滞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昱 李进 毕好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23-825,共3页
随着神经刺激器的临床应用,外周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这一技术不仅用于手术麻醉,而且应用于慢性疼痛及术后疼痛治疗。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外周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技术 术后疼痛治疗 神经刺激器 手术麻醉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冯丽 田玉科 王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89-1591,共3页
关键词 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病人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精神错乱 记忆受损 认知能力 社交能力 智力功能 POCD 医疗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吗啡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7
作者 燕琳 张传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701-703,共3页
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HM)是一种半合成的阿片类受体激动剂,是吗啡的衍生物,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μ阿片类受体起到镇痛作用。1921年HM首次在德国合成,1926年引入临床应用,讫今已有90余年历史。目前已广泛应用癌痛、急慢性疼痛等临床... 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HM)是一种半合成的阿片类受体激动剂,是吗啡的衍生物,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μ阿片类受体起到镇痛作用。1921年HM首次在德国合成,1926年引入临床应用,讫今已有90余年历史。目前已广泛应用癌痛、急慢性疼痛等临床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阿片类受体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银杏内酯B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及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国平 杨京利 +1 位作者 田玉科 刘菊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银杏内酯B(BN52021)对SNI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及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脊髓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痛觉信号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鞘内置管后的SD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SNI组,SNI+DMSO对照组...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银杏内酯B(BN52021)对SNI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及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脊髓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痛觉信号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鞘内置管后的SD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SNI组,SNI+DMSO对照组和SNI+BN52021组,建立SNI疼痛模型,手术后1,3,5,7,10和14d鞘内给药并测痛阈,第14d取大鼠腰段脊髓,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os免疫阳性细胞。结果:SNI神经损伤大鼠机械缩爪阈明显降低(P<0.05),同侧脊髓背角浅层内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P<0.05);鞘内应用银杏内酯B明显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c-fos的表达,同时伴有大鼠机械异常痛敏的减轻,各组大鼠辐射热缩爪潜伏期无明显差异。结论:鞘内注射银杏内酯B可减轻SNI大鼠机械异常痛敏,抑制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神经病理痛 脊髓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全麻药对突触发生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燕琳 桂伶俐 张传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0-433,共4页
近年的研究表明,在未成熟哺乳动物突触发生期,短暂性拮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或过度激动γ-氨基丁酸A(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A)受体可诱发大脑神经细胞的大量凋亡、脊髓凋亡性退变。这些药物... 近年的研究表明,在未成熟哺乳动物突触发生期,短暂性拮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NMDA)受体或过度激动γ-氨基丁酸A(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A)受体可诱发大脑神经细胞的大量凋亡、脊髓凋亡性退变。这些药物主要有全身麻醉药、抗惊厥药及乙醇等。人类突触发生高峰期为妊娠后3个月到出生后3年。妊娠晚期、新生儿及婴幼儿刚好处在这个时间窗,因此该类药物对脑发育的影响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其机制的阐明可能对新生儿、婴幼儿以及孕产妇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的开发有指导意义。文中就部分全麻药对突触发生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及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药 NMDA受体拮抗剂 GABAA受体激动剂 突触发生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BN50730抑制SNI大鼠痛敏和脊髓TNF-α的表达
10
作者 马国平 杨京利 +1 位作者 田玉科 刘菊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35-1437,共3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BN50730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SNI)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及脊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脊髓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其受体参与痛觉信号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鞘内置管的Sprague...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BN50730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SNI)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及脊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脊髓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其受体参与痛觉信号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鞘内置管的Sprague-Dawley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4组:假手术组,SNI组,SNI+DMSO对照组和SNI+BN50730组,建立SNI疼痛模型,手术后1、3、5、7、10和14d鞘内给药并测痛阈,第14d取腰段脊髓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检测脊髓TNF-α的表达。结果:SNI神经损伤大鼠机械缩爪阈值明显降低(P<0.05),同侧脊髓背角TNF-α表达增强,ELISA检测脊髓TNF-α含量升高(P<0.05);鞘内应用BN50730降低脊髓TNF-α的表达,同时伴有大鼠痛行为的改善。各组大鼠辐射热缩爪潜伏期无明显差异。结论:BN50730对SNI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治疗作用,TNF-α的表达下调可能与其镇痛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BN50730 神经病理性疼痛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神经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28
11
作者 米卫东 +1 位作者 万里 王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3-919,共7页
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的普及,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而与之相关的各类并发症也随之增加。这些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可大大改善临床预后;而其中对神经损伤原因科学而准确的鉴别,也是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得以广泛推... 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的普及,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而与之相关的各类并发症也随之增加。这些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可大大改善临床预后;而其中对神经损伤原因科学而准确的鉴别,也是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得以广泛推广的关键所在。为规范此类并发症的诊疗流程,降低其发生率,优化患者预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特制定《外周神经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阻滞 并发症防治 诊疗流程 专家共识 神经损伤 可视化技术 临床预后 早期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嗜铬细胞瘤围术期发生急性左心衰竭一例
12
作者 展若南 陈荣民 +1 位作者 杨涛 张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6-207,共2页
患者,女,39岁,156 cm,51 kg,ASAⅡ级,因“上腹痛7 d,加重4 d”入院,行腹部超声提示胰腺后方腹主动脉旁囊实性混合性病灶,入院检查H135-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血浆肾上腺素0.63 nmol/L,血浆去甲肾上腺素13.30 nmol/L,H134-儿茶酚胺及其代... 患者,女,39岁,156 cm,51 kg,ASAⅡ级,因“上腹痛7 d,加重4 d”入院,行腹部超声提示胰腺后方腹主动脉旁囊实性混合性病灶,入院检查H135-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血浆肾上腺素0.63 nmol/L,血浆去甲肾上腺素13.30 nmol/L,H134-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检测(24 h尿)尿香草扁桃酸(VMA)120.1μmol/24 h,尿肾上腺素14.2μg/24 h,尿去甲肾上腺素142.5μg/24 h。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和ECG均在正常范围内,无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和高血压、高代谢、高血糖“三高征”,外科医师考虑可能为胰腺来源无功能肿瘤,故术前未给予α受体阻断药和补液预处理。择期拟行“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物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血浆肾上腺素 腹主动脉旁 肠粘连松解术 腹膜后肿物 高代谢 腹部超声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