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省级医院感染培训机构培训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亚红 黄勋 +14 位作者 张浩军 刘丁 杨怀 鲜于舒铭 范秋萍 林玲 邓敏 吴安华 张卫红 李卫光 杨芸 索瑶 杨环 黄新玲 陆群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9-664,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控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全国15所省级医院感染培训机构近三十年的培训现状,以及近5年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省市...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控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全国15所省级医院感染培训机构近三十年的培训现状,以及近5年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省市级培训机构15所,66.67%(10所)由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培训。80.00%的培训机构已开始进行各市州的培训工作,53.33%的培训机构总培训次数为10~20次,33.34%的培训机构每年的培训≤2次。2011—2015年接受培训的33 728名专职人员中,年龄以41~50岁为主(41.30%),专业以护理为主(61.82%),学历以本科最多(50.56%),职称以中级为主(43.96%)。各省培训师资多以本省医院感染防控专家为主(占68.07%),在培训课程设计上,专业课程设计较多,而针对管理方面课程涉及较少,仅占26.78%。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不均衡,知识缺乏更新,医院感染培训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管理 培训 现状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生命周期视角下健康医疗数据资产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孟晓微 李岩 +5 位作者 田霞 张晓玮 顾霞 李可望 王怡鑫 侯飞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1,36,共5页
健康医疗数据作为新质生产要素,是健康医疗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基于数据生命周期视角,结合健康医疗数据的独有特征,构建健康医疗数据资产化的路径,包括数据要素资源化阶段的“全链条”数据规划和“多维度”数据治理的基础... 健康医疗数据作为新质生产要素,是健康医疗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基于数据生命周期视角,结合健康医疗数据的独有特征,构建健康医疗数据资产化的路径,包括数据要素资源化阶段的“全链条”数据规划和“多维度”数据治理的基础路径、数据资源资产化阶段的“全方位”数据确权和“多方法”价值评估的核心路径、数据资产价值化阶段的“全覆盖”产业发展和“多举措”环境保障的保障路径,助力健康医疗数据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健康数据 数据生命周期 数据要素资源化 数据资源资产化 数据资产价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der differences in systemic inflammatory and nutritional index following radical surger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被引量:1
3
作者 MIN Jincong LIU Ting +4 位作者 TANG Mimi LI Xuan FENG Xiang LIU Heli GE Jie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2-1244,共13页
Objective:Albumin-globulin ratio(AGR),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and platelet to-lymphocyte ratio(PLR)have been validated as prognostic factors for gastric cancer(GC).However,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exis... Objective:Albumin-globulin ratio(AGR),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and platelet to-lymphocyte ratio(PLR)have been validated as prognostic factors for gastric cancer(GC).However,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 in albumin levels and inflammatory cell counts,and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understand how these differences influence GC prognosis.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impact of nutritional and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on GC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surgery,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on these indicators’prognostic value.Methods:The study included 596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C hospitalized in the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General Surgery,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6.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cutoff values for nutritional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Univariate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factors significantly affecting survival in GC patients,while multivariate and Kaplan-Meier analyses determined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GC.Results: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ostsurgical tumor node metastasis(pTNM)stage[stage II:hazard ratio(HR)=3.284,P=0.012;stage III:HR:8.062,P<0.001],low preoperative AGR(HR=1.499,P=0.012),and postoperative PNI(HR=1.503,P=0.008)were risk factors for overall survival in male patients after radical GC surgery.For female patients,pN2-3(HR=3.185,P<0.001),total gastrectomy(HR=2.286,P=0.004),low preoperative PLR(HR=1.702,P=0.027),and postoperative PNI(HR=1.943,P=0.011)were identified as risk factors for overall survival.Conclusion:Postoperative PNI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all advanced GC patients.Preoperative PLR i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only for female patients,while preoperative AGR i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only for male patients.Further research is warrant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der-specific differences in GC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umin-globulin ratio 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rogn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恶性肝肿瘤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精兵 冯敢生 +1 位作者 梁惠民 吴汉平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恶性肝肿瘤的近期疗效,探讨其最佳适应证和治疗相关因素。方法:应用MTC-3-500s型微波治疗仪,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热凝固,对44例肝肿瘤(52个结节,直径2.3-8.6cm)进行了116次,323个点的治疗。每个点微... 目的:评价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恶性肝肿瘤的近期疗效,探讨其最佳适应证和治疗相关因素。方法:应用MTC-3-500s型微波治疗仪,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热凝固,对44例肝肿瘤(52个结节,直径2.3-8.6cm)进行了116次,323个点的治疗。每个点微波输出功率40-60W,作用时间3-6min。分别观察肿瘤坏死范围、大小变化、AFP/CEA水平、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增强CT或MRI示肿瘤区完全无强化占69.2%(36/52),其中直径≤5cm 34个,67.3%(35/52)的病灶明显缩小;32例(32/36)原发性肝癌AFP升高者,28例明显下降,且8例降至正常;8例转移癌术前CEA均升高,术后明显下降。所有患者术后肝功能轻度损害,发生自限性腹腔出血3例,少量反应性胸水5例、腹水6例均经内科治疗恢复。结论:初步结果表明,PMC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直径5cm以下的肝肿瘤多可完全灭活,对于直径5cm以上者采用分次治疗可使肿瘤明显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凝固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充气螺旋CT的窗口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董丽卿 刘永华 +2 位作者 韩萍 孔祥泉 田志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 探讨CT显示胃肠道及其病变的最适宜窗口。方法 随机选取 5 0例行胃肠道充气螺旋CT检查者断面图像 68帧 ,在四种不同窗宽窗位下 ,观察六个指标的显示情况。结果 第③窗 (窗宽为 180~ 2 80Hu ,窗位为 -2 0~ +2 0Hu)时 ,直径约 0... 目的 探讨CT显示胃肠道及其病变的最适宜窗口。方法 随机选取 5 0例行胃肠道充气螺旋CT检查者断面图像 68帧 ,在四种不同窗宽窗位下 ,观察六个指标的显示情况。结果 第③窗 (窗宽为 180~ 2 80Hu ,窗位为 -2 0~ +2 0Hu)时 ,直径约 0 .3~ 0 .5cm细小结节或小血管断面 ,软组织内密度对比 ,脂肪与软组织对比的显示为优 ,气体与脂肪的对比、胃肠腔轮廓及软组织形态轮廓方面显示较好 ,可不同程度兼顾到所需观察的多种组织 ,较好显示胃肠道及其病变。结论 窗宽 180~ 2 80Hu ,窗位 -2 0~ + 2 0Hu ,是观察胃肠道的较适宜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窗宽 窗位 胃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骨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卢浩浩 曾繁静 +2 位作者 韩萍 孔祥泉 冯敢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88-1389,共2页
关键词 B细胞性淋巴瘤 骨原发性 弥漫性 浅表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病例资料 细胞总数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行为与脑梗死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之标志物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朝霞 李红戈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9-219,228,232,共3页
关键词 脑梗塞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A型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G AS-ODN抑制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表达纤维连接蛋白的研究
8
作者 陈博 胡义珍 曹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18-822,共5页
目的观察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tTG)AS-ODN(AS-ODN)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BTMCs)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空白对照组、tTGAS-ODN1组和tTGAS-ODN2组。在脂质体介导下,将0.3μmol/L的tTGAS-ODN转染BTMCs,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 目的观察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tTG)AS-ODN(AS-ODN)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BTMCs)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空白对照组、tTGAS-ODN1组和tTGAS-ODN2组。在脂质体介导下,将0.3μmol/L的tTGAS-ODN转染BTMCs,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BTMCs表达FN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S-ODN1和AS-ODN2组灰度均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ODN1和AS-ODN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RT-PCR结果显示,AS-ODN1和AS-ODN2组FN/β-actin条带中心密度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ODN1和AS-ODN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Westernblot结果显示,AS-ODN1和AS-ODN2组FN/β-actin灰度比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ODN1和AS-ODN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结论tTG可以促进BTMCs表达ECM。通过tTGAS-ODN抑制BTMCs表达FN等细胞外基质(ECM),有望从基因水平上防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细胞 谷氨酰胺转移酶 转染 AS-ODN 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癌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禹蓉 董卫国 +1 位作者 田山 王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90-1794,共5页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肿瘤之一,结直肠息肉是指高出肠黏膜的局部隆起性病变,约90%的CRC由息肉演变而来。传统观念认为,CRC的发生、发展大多是通过“腺瘤-癌”序列,但研究发现,锯齿状息肉中也形成了形态和基因不同的亚类,并...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肿瘤之一,结直肠息肉是指高出肠黏膜的局部隆起性病变,约90%的CRC由息肉演变而来。传统观念认为,CRC的发生、发展大多是通过“腺瘤-癌”序列,但研究发现,锯齿状息肉中也形成了形态和基因不同的亚类,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CRC有密切联系,15%~30%的CRC是通过“锯齿状息肉-癌”途径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结直肠腺瘤、锯齿状息肉以及炎症后息肉的临床特点,通过大样本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在癌变进展中的发生率以及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的随访监测时间表,更好地为结直肠息肉患者随访监测和癌前病变的早筛、早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肿瘤 病理类型 癌前病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锯肌平面阻滞减轻胸腔镜术后阿片类药物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郝泉水 卢柱 +2 位作者 李太子 吴耀华 付丽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75-779,共5页
目的评价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用于减轻胸腔镜术后阿片类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 目的评价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用于减轻胸腔镜术后阿片类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SAPB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组为注入安慰剂或不阻滞,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9年12月。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2位评价员独立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个RCT共703例患者。在有效性方面,与对照组相比,SAPB组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运动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对照组相比,SAP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6,95%CI:0.20~0.65,P=0.0006),SAPB组术后24 h吗啡累积使用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51,95%CI:-1.93^-1.10,P<0.00001)。结论SAPB能够降低胸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手术 术后恶心呕吐 术后镇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克隆病的X线诊断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炼 戴文 王孝英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传统X线检查方法对儿童克隆病的诊断及其X线征象 ,以提高该病的X线检查诊断率。方法 :2 8例行肠系钡餐和 /或钡灌肠检查诊断为克隆病的患儿 ,经手术和病理学确诊 13例。比较各种X线检查方法的诊断特异性及分析儿童克隆病的X... 目的 :探讨传统X线检查方法对儿童克隆病的诊断及其X线征象 ,以提高该病的X线检查诊断率。方法 :2 8例行肠系钡餐和 /或钡灌肠检查诊断为克隆病的患儿 ,经手术和病理学确诊 13例。比较各种X线检查方法的诊断特异性及分析儿童克隆病的X线特征。结果 :肠系钡餐对克隆病的诊断特异性为 3 6.3 % ,钡灌肠为 2 0 .0 % ,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特异性显著提高达 66.7%。儿童克隆病的X线特征易与肠结核、淋巴瘤混淆。结论 :加强对儿童克隆病的重视 ,提高对X线征象的认识 ,以及联合应用肠系钡餐及钡灌肠检查方法将有助于克隆病诊断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病 X线诊断 儿童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杨靖 曾秋棠 +2 位作者 毛晓波 梁从俊 郭和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39-943,共5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功能的影响,探讨hMSCs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异常激活的DCs功能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以Friedenstein法[1]分...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功能的影响,探讨hMSCs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异常激活的DCs功能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以Friedenstein法[1]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UAP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含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人重组白介素4(rhIL-4)的培养条件下制备DCs,实验分为UAP组,hMSCs处理组,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将UAP患者组中加入hMSCs共培养48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各组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B7-2),成熟标记物CD83和抗原呈递分子HLA-DR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检测各组DCs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MLR中细胞因子IL-10,IL-12,INF-γ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AP组DCs表面CD86和CD83以及HLA-DR表达明显增高;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经DCs刺激的淋巴细胞分泌致炎细胞因子(IL-12,INF-γ)增多,抑炎细胞因子(IL-10)减少。hMSCs处理组DCs表面CD86,CD83以及HLA-DR表达较处理前明显下降,对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减弱,分泌致炎细胞因子(IL-12,INF-γ,TNF-α)减少,而抑炎细胞因子(IL-10)增加。结论:本实验表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显著抑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DCs功能,从而为应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疾病提供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