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规范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孝平 陈汉 《肝胆外科杂志》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和癌旁组织中HIF-1α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丁磊 陈孝平 王海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 HIF- 1 α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ABC法检测肝细胞肝癌 35例、肝硬化组织 2 6例及正常肝组织 1 5例中 HIF- 1 α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 目的 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 HIF- 1 α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ABC法检测肝细胞肝癌 35例、肝硬化组织 2 6例及正常肝组织 1 5例中 HIF- 1 α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HIF- 1 α基因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95 % ,与在肝硬化组织中表达接近 93% ,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中 HIF- 1 α基因表达 6 % (P<0 .0 0 1 ) ;但肝癌组织中因大片状坏死后伴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肝细胞条索中 HIF- 1 α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 (P<0 .0 1 ) ,肝硬化组织 HIF- 1 α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癌组织 (P<0 .0 5 ) ;另外 ,HIF- 1 α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与有无肝内外转移呈正相关 (P<0 .0 5 ) ;但 HIF- 1 α的表达与门静脉有无癌栓、预后及HBs Ag表达无关 (P>0 .0 5 )。结论  HIF- 1 α蛋白在肝癌和肝硬化组织中普遍表达 ,且只受缺氧因素的影响 ,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肝癌的转移有关但与有无门静脉癌栓、HBs Ag表达及预后无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HIF-1Α 肝癌 肝硬化 门静脉癌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唐滔 吴高松 +2 位作者 戴璟瑜 幸乐 阎玉矿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施行单孔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手术(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展的30例常规腹腔镜保胆手术(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施行单孔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手术(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展的30例常规腹腔镜保胆手术(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情况。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胆汁漏、术后胆囊内出血,胆囊功能减退、切口感染、结石残留、结石复发等指标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上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可行、安全、微创,患者近期效果好,但需进一步的临床对比研究及远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保胆取石术 经脐单孔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右上腹剧烈疼痛的常见原因及其预防处理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安重 陈孝平 +3 位作者 卢绮萍 邵俊伟 孟春城 张天启 《肝胆外科杂志》 2000年第5期359-360,共2页
目的 通过临术手术分析诊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右上腹剧烈腹痛的原因 ,并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诊断对照组 138例 L C术后出现的 32例右上腹剧烈腹痛的可能原因。前瞻性地随机将治疗组 186例分为换气引流组 73... 目的 通过临术手术分析诊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右上腹剧烈腹痛的原因 ,并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诊断对照组 138例 L C术后出现的 32例右上腹剧烈腹痛的可能原因。前瞻性地随机将治疗组 186例分为换气引流组 73例 ,换气组 45例 ,引流组 6 8例 ;然后观察分析各组病人术后剧烈腹痛的发生率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剧烈腹痛的发生率为 2 3% ,可能的原因分别是腹腔膈下 CO2 气体酸性刺激 9例 ,肝下积血积液 7例 ,肋软骨受损 5例 ,肠胀气 7例 ,原因不明者 4例。换气引流组、换气组、引流组的术后剧烈腹痛发生率分别是 5 .8% (4例 ) ,13% (6例 ) ,10 .2 % (7例 ) ;对照组与各治疗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剧裂腹痛与膈下 CO2 酸性刺激、肝下积气积液、肋软骨损伤、肠胀气等因素有明显关系 ;术前清洁肠道 ,术终时行腹腔换气、置管引流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右上腹剧烈疼痛的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腹痛 处理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阻断肝静脉对肝创面出血量和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安重 陈孝平 +1 位作者 卢绮萍 陈义发 《肝胆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 了解永久阻断肝静脉后对肝脏手术患者出血量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 2 9例在结扎右肝静脉情况下行肝右后叶肝脏肿瘤切除术 (结扎组 )和 9例缝扎肝静脉 (左 4、中 3、右 2 ) (缝扎组 )控制近第二肝门肝损伤大出血后... 目的 了解永久阻断肝静脉后对肝脏手术患者出血量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 2 9例在结扎右肝静脉情况下行肝右后叶肝脏肿瘤切除术 (结扎组 )和 9例缝扎肝静脉 (左 4、中 3、右 2 ) (缝扎组 )控制近第二肝门肝损伤大出血后患者腹腔出血量和肝功能的变化 ,并与同期同部位未行肝静脉结扎的 36例肝脏肿瘤切除术患者和 15例按其它方法处理的合并肝静脉损伤的近第二肝门肝损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结扎组、缝扎组患者术后立即出现转氨酶增高 ,但无明显黄疸 ,术后 1周肝功能均全部恢复正常 ;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 ,无手术死亡 ,一期愈合率 10 0 %。对照组 2例死于术后肝功能衰竭 ;1例因出血不止死亡 ;2例因术后再出血、膈下脓肿行二次手术。结扎组术中出血量是 42 8± 2 5 3ml,对照组是 789± 2 71ml;缝扎组术后出血量为 2 6 2± 10 2 ml,对照组为 831± 387m l,P<0 .0 1。结论 永久结扎阻断一支肝静脉能明显减少肝脏手术特别是合并肝静脉损伤创面的出血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 肝功能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门静脉主干癌栓uPA和uPAR基因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孟春城 陈孝平 刘安重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讨 u PA、u PAR基因表达和肝癌转移、肝细胞癌门静脉主干癌栓 (Tum or thrombosid of the m ain trunkof the portal vein,PVTT)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 u PA、u PAR表达。结果 癌栓 (A1组 )和其原发癌(A2组... 目的 探讨 u PA、u PAR基因表达和肝癌转移、肝细胞癌门静脉主干癌栓 (Tum or thrombosid of the m ain trunkof the portal vein,PVTT)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 u PA、u PAR表达。结果 癌栓 (A1组 )和其原发癌(A2组 ) u PA、u PAR m R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转移肝癌 (B组 ) (P均 <0 .0 1) ;A 1组表达强度均高于 A2组 (P<0 .0 1)。 A 2组小血管内可见癌细胞群落 ,A 1组多见 ,B组无此现象。 A1组、A 2组 u PAR和 u PA蛋白质阳性表达率均高于 B组 (P均 <0 .0 1) ,A1组表达强度均高于 A2组 (P<0 .0 1)。 u PA、u PAR m RNA和其蛋白质表达存在良好相关性 (P均 <0 .0 1)。结论 u PA、u PAR在肝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其过度表达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门静脉主干癌栓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肿瘤转移 蛋白质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肝门肝损伤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安重 陈孝平 +1 位作者 冯毓灵 张志伟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在不合并肝静脉损伤的情况下采用填塞缝扎法治疗近第二肝门肝损伤的止血效果 ;以及在合并肝静脉损伤的情况下采用肝静脉缝扎法治疗近第二肝门肝损伤的止血效果。方法 依据是否合并肝静脉损伤 ,将病人分为普通第二肝门肝... 目的 对比分析在不合并肝静脉损伤的情况下采用填塞缝扎法治疗近第二肝门肝损伤的止血效果 ;以及在合并肝静脉损伤的情况下采用肝静脉缝扎法治疗近第二肝门肝损伤的止血效果。方法 依据是否合并肝静脉损伤 ,将病人分为普通第二肝门肝损伤组和肝静脉损伤组 ;分别统计分析普通组中缝合法 (17例 )、填塞加缝合法 (15例 )以及填塞法 (10例 )的术后出血量 ;然后再统计分析肝静脉损伤组中肝静脉缝扎组 (9例 )和修补组 (11例 )病人术后出血量。结果 普通组中缝合法、填塞加缝合法以及填塞法的术后 2 4 h出血量分别是 780± 35 6 m l、373± 4 1ml和 4 82± 176 ml,P<0 .0 5 ;肝静脉损伤组中肝静脉缝扎组和修补组病人术后 2 4 h出血量分别是 2 19± 15 2 m l和 2 37± 132 ml,P>0 .0 5。结论 从术后 2 4 h出血量来看 ,填塞加缝合法治疗普通近第二肝门肝损伤的疗效最好 ;当合并有肝静脉损伤时 ,肝静脉缝扎是最简单、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肝门肝损伤 填塞缝扎法 止血 肝静脉损伤 肝静脉缝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肠道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美文 戴植本 《华夏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 :检测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肠道 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方法 :门静脉高压症大鼠模型制成后的第 10天取小肠组织 ,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 CD4 、CD8T淋巴细胞含量。结果 :实验组 CD4 、CD8T淋巴细胞均较对照组低 P<0 .0 1,差异有显著... 目的 :检测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肠道 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方法 :门静脉高压症大鼠模型制成后的第 10天取小肠组织 ,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 CD4 、CD8T淋巴细胞含量。结果 :实验组 CD4 、CD8T淋巴细胞均较对照组低 P<0 .0 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CD4 、CD8T淋巴细胞含量的减少导致肠道局部免疫功能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肠道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呼吸条件下α-受体阻断剂对猪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9
作者 张毅 胡云冬 +7 位作者 朱敏洁 袁俊 潘幼香 易正荣 何江云 张亮品 胡谋先 骆红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 研究在自然呼吸条件下α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对猪的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把猪开胸暴露心脏 ,但不损伤胸膜腔 ,仍维持自然呼吸。结果 α-受体阻断剂育亨宾 (yohimbin)可显著增加室性早搏的次数 (P <0 .0 1) ,但... 目的 研究在自然呼吸条件下α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对猪的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把猪开胸暴露心脏 ,但不损伤胸膜腔 ,仍维持自然呼吸。结果 α-受体阻断剂育亨宾 (yohimbin)可显著增加室性早搏的次数 (P <0 .0 1) ,但对室性纤颤出现的百分率无影响。然而非特异性α -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显著地减少室性早搏的次数 (P <0 .0 1) ,但它不影响室性纤颤与室性心动过速出现的频率。结论 α-肾上腺素能机制对猪的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肾上腺素能Α拮抗剂 自然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HOSM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10
作者 胡朝全 孙诚谊 +2 位作者 孙连生 王玉芝 王百林 《肝胆外科杂志》 2003年第6期463-464,共2页
目的 重组腺病毒介导 HOSM基因转染胰腺癌细胞后 ,用 RT- PCR方法检测外源性 HOSM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构建了含人抑瘤素 M(OSM,oncostatin M)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 ad- HSOM,以 ad- HOSM转染胰腺癌细胞株后 ,提取细胞的总... 目的 重组腺病毒介导 HOSM基因转染胰腺癌细胞后 ,用 RT- PCR方法检测外源性 HOSM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构建了含人抑瘤素 M(OSM,oncostatin M)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 ad- HSOM,以 ad- HOSM转染胰腺癌细胞株后 ,提取细胞的总 RNA,用 RT- PCR法检测 HOSM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HOSM基因在转染细胞中有效的表达。结论  RT- PCR法能有效的检测外源性 HOSM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 ,为重组腺病毒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逆转录PCR 抑瘤素M 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作者 刘安重 陈孝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00年第5期397-398,共2页
关键词 门静脉癌栓 诊断 鉴别诊断 CT B超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