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岁内婴儿口腔颌面部肿瘤临床特点分析
1
作者 王秀丽 朱声荣 +3 位作者 陈新明 杨学文 李宏礼 东耀峻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婴儿 口腔颌面部肿瘤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育牛黄镇痛作用的电生理机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韶辉 张延琳 +3 位作者 王文权 曹雪红 赵立波 王嘉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育牛黄(calculus bovis sativus,CBS)镇痛作用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在蟾蜍坐骨神经干和培养大鼠三叉神经节(TRG)细胞上,分别记录复合动作电位和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电流。结果CBS(〉0.4g.L-1)可以抑制复合神经动作电位,4... 目的探讨体外培育牛黄(calculus bovis sativus,CBS)镇痛作用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在蟾蜍坐骨神经干和培养大鼠三叉神经节(TRG)细胞上,分别记录复合动作电位和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电流。结果CBS(〉0.4g.L-1)可以抑制复合神经动作电位,4g.L-1CBS对其抑制率为(42.5±17.6)%。CBS(0.2-20mg·L-1)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大鼠TRG细胞电压依赖性总钠通道电流(INa-T)和TTX不敏感型钠通道电流(INa-TTX-r),20mg.L-1CBS对INa-T和INa-TTX-r的抑制率分别为(55.8±7.8)%和(39.3±5.7)%。结论CBS对钠电流的阻滞作用可能是其镇痛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育牛黄 膜片钳 钠离子通道 三叉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硝唑治疗牙周及冠周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朱声荣 陈卫民 +1 位作者 彭志翔 郭三兰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评价奥硝唑片剂治疗牙周及冠周化脓性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法将受试药 ,对照药按顺序发放给受试者 ,使用前后各查一次厌氧菌培养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全部病例观察表验收后揭盲。结果 :受试组和对照组参加人... 目的 :评价奥硝唑片剂治疗牙周及冠周化脓性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法将受试药 ,对照药按顺序发放给受试者 ,使用前后各查一次厌氧菌培养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全部病例观察表验收后揭盲。结果 :受试组和对照组参加人数、性别、年龄、病情、感染类型 ,总用药量 ,疗程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牙周炎、冠周炎 ,受试组治疗有效率 10 0 % ,对照组为 6 8.75 % ,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细菌清除率受试组为 93.33% ,对照组为 84.6 2 % (P >0 .0 5 )。厌氧菌临床治愈率受试组为 16 .6 6 % ,高于对照组 10 % (P >0 .0 5 )。出现不良反应受试组 1例 ,对照组 3例 (P >0 .0 5 )。实验室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基本无变化 (P >0 .0 5 )。结论 :奥硝唑片剂治疗口腔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牙周炎 冠周炎 化脓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治疗对种植体周骨质疏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曹颖光 王戎 +3 位作者 宋珂 熊宗强 杜建明 王华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治疗对种植体周围骨质疏松和骨缺损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TGF-β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体外黏附。制备骨质疏松大鼠股骨植入钛种植体...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治疗对种植体周围骨质疏松和骨缺损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TGF-β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体外黏附。制备骨质疏松大鼠股骨植入钛种植体模型,将24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为在种植体周骨缺损处植入TGF-β1基因修饰BMSCs复合PLGA;对照组为BMSCs复合PLGA。术后第4和8周取标本行免疫组化和组织学分析,观察种植体周骨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和组织学变化。结果术后第4周,实验组骨缺损区的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第8周实验组骨缺损区被新生骨充填,骨质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TGF-β1基因修饰BMSCs体内回植后,可在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表达TGF-β1,并可以影响种植体周骨缺损的修复和骨质疏松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治疗 种植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土辛对心肌及阴茎海绵体环核苷酸含量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志方 张延琳 +2 位作者 喻欣 冯秀玲 王嘉陵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 研究洛土辛 (Lot)对磷酸二酯酶 (PDE)Ⅲ或Ⅴ亚型的抑制作用及选择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及收缩张力记录。结果 Lot和氨力农(Amr)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心肌cAMP含量 ,且Lot的作用强于Amr。在家兔阴茎海绵体 ,Lot和扎普司特... 目的 研究洛土辛 (Lot)对磷酸二酯酶 (PDE)Ⅲ或Ⅴ亚型的抑制作用及选择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及收缩张力记录。结果 Lot和氨力农(Amr)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心肌cAMP含量 ,且Lot的作用强于Amr。在家兔阴茎海绵体 ,Lot和扎普司特 (Zap)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海绵体cGMP含量 ,Lot的作用远弱于Zap。Lot,罂粟碱 (Pap)、Zap及Amr可显著抑制预先用苯肾上腺素诱发的阴茎海绵体血管收缩 ,其EC50 分别依次为Zap >Pap >Amr >Lot。结论 提示洛土辛的作用机理可能与选择性的抑制PDE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土辛 心肌 阴茎海绵体 环核苷酸 收缩功能 扎普司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