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注射小剂量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锐 马可忠 +3 位作者 刘文卫 李彬 关思虞 任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小剂量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方法和疗效。方法9例经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性手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在瘤腔内注射小剂量凝血酶(<100U)。结果9例均取得成功,次日、1周、1个月后复查未复发,...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小剂量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方法和疗效。方法9例经股动脉入路心脏介入性手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在瘤腔内注射小剂量凝血酶(<100U)。结果9例均取得成功,次日、1周、1个月后复查未复发,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小剂量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静脉瘘 超声检查 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NP方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龚志敏 王言 +1 位作者 余川运 陈怀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4-65,共2页
肺癌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70%-80%在发现时已为晚期(Ⅲb~Ⅵ),以中老年人居多。因已丧失手术机会化疗则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为细胞毒药物,全身用药毒性较大,患者往往难以承受。如何提高化疗疗效,减轻... 肺癌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70%-80%在发现时已为晚期(Ⅲb~Ⅵ),以中老年人居多。因已丧失手术机会化疗则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为细胞毒药物,全身用药毒性较大,患者往往难以承受。如何提高化疗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在老年肺癌患者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6月-2007年11月,笔者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毒副反应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艳芳 李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722-1722,共1页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患者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对小儿上尿路梗阻病变诊断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玲 胥丽 +1 位作者 张蓓 武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路造影术 尿路梗阻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纵隔镜下部分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 被引量:8
5
作者 聂荣华 刘日辉 +1 位作者 詹波涛 张拥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9期655-656,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video-mediastinoscopy,VMS)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手汗症15例(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9例),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侧卧位头高15°~30°。腋中线第4肋间切口长1.5~2.0cm,置入Kar...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video-mediastinoscopy,VMS)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手汗症15例(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9例),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侧卧位头高15°~30°。腋中线第4肋间切口长1.5~2.0cm,置入Karl Storz电视纵隔镜。沿胸椎旁沟寻找胸交感神经链,确定相应交感神经节位置后,经镜管伸入电钩或电灼,切断位于第2、3、4肋骨头表面的交感神经节间束,同时电灼T2、L3、T4交感神经节。结果15例术后手汗症状完全消失,双手立即干燥、红润。术前右手掌皮温(31.1±2.5)℃,术后右手掌皮温(35.7±1.8)℃(t=5.922,P=0.033);术前左手掌皮温(32.6±1.6)℃,术后左手掌皮温(36.4±0.9)℃(t=7.861,P=0.022)。治愈11例,好转4例。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4例,其中双侧胸腔积液3例,少量气胸合并轻度皮下气肿2例,代偿性多汗5例,无霍纳氏综合征发生。15例随访1~12个月,平均5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经肋间电视纵隔镜下部分胸交感神经切断术能精确显露胸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创伤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交感神经切除术 手汗症 电视纵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5RA及CD45RO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罗鸿 余晔 +6 位作者 沈莹 曾立刚 严能兵 柯峰 付选香 王鹏举 孔维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CD45RA及CD45RO的表达及其与AR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AR患者PBMC中CD45RA及CD45RO的表达。结果... 目的探讨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CD45RA及CD45RO的表达及其与AR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AR患者PBMC中CD45RA及CD45RO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①AR患者PBMC中CD3+T细胞、CD3+CD8+T细胞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②AR患者PBMC中CD4+T细胞显著降低(P<0.001);③AR患者PBMC中CD3+CD4+/CD3+CD8+T细胞比值显著降低(P<0.001)。④AR患者PBMC中CD45RA+T细胞显著降低,CD45RO+T细胞显著升高(P均<0.001);⑤AR患者PBMC中CD45RO+/CD45RA+T细胞比值显著升高(P<0.001);⑥AR患者PBMC中CD4+CD45RA+T细胞显著降低(P<0.001);⑦AR患者PBMC中CD4+CD45RO+T细胞及CD8+CD45RO+T细胞均显著升高(P均<0.001);⑧AR患者PBMC中CD4+CD45RO+/CD4+CD45RA+T细胞比值及CD8+CD45RO+/CD8+CD45RA+T细胞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P<0.001)。结论 AR患者PBMC中,不仅存在CD4+T细胞亚群失调和CD4+/CD8+T细胞比值降低,而且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亚群中也存在CD45RA+T细胞、CD45RO+T细胞亚群失调和CD45RO+/CD45RA+T细胞比值升高,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AR的发病或病情控制不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抗原 CD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注射在内镜圈套器切除大肠巨大息肉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秀记 王道蓉 +5 位作者 童旭东 高山 闫泽强 王玮 王合新 古丽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31-1232,共2页
大肠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疾病,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越大。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大肠息肉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但对直径〉3cm的巨大息肉往往内镜下暴露不佳,圈套切除难度较大,常需分叶切除或多次切除,出血等并发症... 大肠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疾病,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越大。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大肠息肉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但对直径〉3cm的巨大息肉往往内镜下暴露不佳,圈套切除难度较大,常需分叶切除或多次切除,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如何使肠道巨大息肉在内镜下良好暴露,降低内镜治疗的难度,减少内镜治疗的次数,从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内镜下成功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巨大息肉 内镜圈套器切除术 肾上腺素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权科室成员质量控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杨志敏 何红燕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索授权科室成员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本着“质量控制,人人有责”原则,授权科室成员参与质量控制,并将科室成员划分为5个质控小组,即护理服务组、重患手术组、文件书写组、安全消毒组和基础护理组。各组负责科室各环节护... 目的探索授权科室成员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本着“质量控制,人人有责”原则,授权科室成员参与质量控制,并将科室成员划分为5个质控小组,即护理服务组、重患手术组、文件书写组、安全消毒组和基础护理组。各组负责科室各环节护理质量控制。比较质量控制组成立前后的效果。结果质量控制组成立后护士的“三基”理论水平、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均高于成立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授权科室成员进行质量控制,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颌面外伤的急救配合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秋华 赵晓丽 +1 位作者 申琳 纪丽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4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颌面外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严重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伤口Ⅰ期愈合,未出现明显畸形50例,组织缺损需Ⅱ期修复者2例。结论严重颌面外伤救治要采取综合救治和护理,尽力恢复功能,... 目的探讨严重颌面外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严重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伤口Ⅰ期愈合,未出现明显畸形50例,组织缺损需Ⅱ期修复者2例。结论严重颌面外伤救治要采取综合救治和护理,尽力恢复功能,避免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外伤 急救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司特对类固醇抵抗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鸿 刘晓玲 +5 位作者 陶泽璋 严能兵 潘光珍 姜妍 余晔 李江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35-639,共5页
目的观察异丁司特对类固醇抵抗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的平行对照研究,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类固醇抵抗型AR患者66例,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2组:异丁... 目的观察异丁司特对类固醇抵抗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的平行对照研究,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类固醇抵抗型AR患者66例,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2组:异丁司特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安慰剂组32例,男17例,女15例。两种药物服用方法均为每天2次,每次2粒(片),共服用21天,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第7、14、21天记录症状和体征记分,于服药前、服药后第21天采用SF-36量表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含36个项目,主要包括患者自己对功能状态、幸福和健康的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记分、生活质量记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药21天后异丁司特组AR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均<0.001),安慰剂组未见明显改善。结论异丁司特能有效改善类固醇抵抗型AR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慰剂组虽然也能短时间内改善部分患者症状,但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记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激素类 抗药性 生活质量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认静脉针头在血管内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俊 谢华琴 +1 位作者 唐进华 谷小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 血管内 针头 化疗药物外渗 皮肤组织坏死 挤压输液管 经久不愈 护士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体外转染兔角膜内皮细胞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晓春 李贵刚 张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是否能介导目的基因转移至兔角膜内皮细胞,并优化转染条件。方法:体外培养兔眼角膜内皮细胞,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通过体外细胞转染实验,用不同的细胞融合度、脂质体浓度、脂...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是否能介导目的基因转移至兔角膜内皮细胞,并优化转染条件。方法:体外培养兔眼角膜内皮细胞,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通过体外细胞转染实验,用不同的细胞融合度、脂质体浓度、脂质体与质粒的比例、转染时间优化转染条件,荧光显微镜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角膜内皮细胞内可见脂质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LipofectamineTM在细胞融合度为80%~90%,脂质体/DNA为3L/g,脂质体的量为1.8μL,转染时间为5h时,转染效率最高。结论:阳离子脂质体可有效介导目的基因转移至角膜内皮细胞内,GFP可作为报告基因优化脂质体转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内皮细胞 脂质体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液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腔溃疡 被引量:10
13
作者 冯国琴 吴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4期356-356,共1页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鼻咽肿瘤 口腔溃疡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类固醇受体-β 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鸿 刘珺 +6 位作者 王先松 梁晋军 曾平凡 严能兵 沈莹 姜妍 王鹏举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80-48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CS)受体α及βmRNA在接受鼻腔CS治疗后不同疗效的两组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的定量表达,探讨在不同组AR鼻黏膜组织中CS-α和CS-β的表达意义。方法通过随访120例门诊AR患者后筛... 目的通过检测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CS)受体α及βmRNA在接受鼻腔CS治疗后不同疗效的两组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的定量表达,探讨在不同组AR鼻黏膜组织中CS-α和CS-β的表达意义。方法通过随访120例门诊AR患者后筛查出65例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其中CS敏感组36例,CS抵抗组29例。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65例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鼻黏膜组织中CS-αmRNA和CS-β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在CS抵抗组鼻黏膜组织中CS-βmRNA表达[(5.62±1.28)×102拷贝/μg]均高于CS敏感组[(4.62±0.48)×102拷贝/μg,t=-6.67,P<0.01]和正常鼻黏膜组[(5.32±0.55)×102拷贝/μg,t=-8.29,P<0.01],并在该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αmRNA与CS-βmRNA的比值在CS敏感组(658.32±65.16)与CS抵抗组(525.70±68.1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6,P<0.01)。结论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中的CS-βmRNA高表达、CS-αmRNA表达下调提示CS抵抗的存在,CS-β在评价AR患者对CS治疗疗效上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受体 类固醇 类固醇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联合敏感抗生素外用治疗压疮 被引量:20
15
作者 朱华云 何红燕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3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压疮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溃疡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30例。观察组清创后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加敏感抗生素外敷治疗,对照Ⅰ组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加抗生素全身治疗,对照Ⅱ组采用庆大霉素湿敷。结... 目的探讨压疮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溃疡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30例。观察组清创后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加敏感抗生素外敷治疗,对照Ⅰ组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加抗生素全身治疗,对照Ⅱ组采用庆大霉素湿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Ⅱ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Ⅰ组、Ⅱ组(均P<0.01);治愈率与对照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外涂加敏感抗生素外敷治疗溃疡期压疮疗效显著,可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湿润烧伤膏 抗生素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肿瘤晚期患者Ⅱ期压疮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国琴 阮云丹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12期1213-1213,共1页
关键词 红外线 莫匹罗星 肿瘤 褥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珂 龚志敏 陈怀云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2X期228-230,共3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实体肿瘤需要血液供应才能持续生长和发生血行转移。但在1999年。
关键词 血管生成拟态 黑色素瘤 内皮细胞 血行转移 实体肿瘤 葡萄膜 肿瘤血管生成 侵袭性 组织因子 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PTFV_1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洪燕 晏雄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V,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50岁。比较心电图上PTFVl≤-0.04mm·s的原发性高血压有左心房扩大的患者4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V,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50岁。比较心电图上PTFVl≤-0.04mm·s的原发性高血压有左心房扩大的患者40例(观察组)和无左心房扩大的患者40例(对照组)的负向P波情况;心脏彩色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房扩大情况、左心室舒张功能E/A比值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负向P波的时限明显增宽而有切迹,且余导联P波时限增宽。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左心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并且左心室舒张功能(E/A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对照组中有37例患者的左心房均未增大,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E/A比值)出现减低的情况很少;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町FV,≤-0.04mm·s且负向P波的时限宽有切迹,则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房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终末电势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房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和前路联合手术治疗重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德举 周喜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单开门成形术联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技术治疗重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4例重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该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对症护理、出院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后路单开门成形术联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技术治疗重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4例重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该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对症护理、出院康复护理。结果74例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为(16.7±2.3)个月。患者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从术前3~14分提高到了术后的12~17分,平均分从术前的(7.3±1.7)分提高到(16.2±0.8)分(P〈0.05),改善率为91.8%;患者Nurick分级从术前3~5级改善到了术后的1~2级(P〈0.05)。术后5个月,患者最终融合率为93.25%,无严重并发症。培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获得和维持良好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压迫症 椎板成形术 脊柱融合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质量控制在脊柱外科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苏学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5期70-72,共3页
脊柱外科通过运用以普通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为主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对压疮进行管理,使病人在院压疮发生率降为零,院外带入压疮的好转和治愈率均有明显提高。从而保证了病人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达到了"医院管理年"对压疮... 脊柱外科通过运用以普通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为主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对压疮进行管理,使病人在院压疮发生率降为零,院外带入压疮的好转和治愈率均有明显提高。从而保证了病人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达到了"医院管理年"对压疮的要求,也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质量控制 脊柱外科 压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