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同步放疗、静脉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江泽 刘四斌 +3 位作者 李英 黄原义 魏嵬 熊远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同步放疗、静脉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疗效。方法178例中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第2天行放疗。放疗总剂量60~70 Gy,6~7周完成。3~4周后采用长春瑞滨、顺铂或伊托铂苷、顺铂方案,共...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同步放疗、静脉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疗效。方法178例中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第2天行放疗。放疗总剂量60~70 Gy,6~7周完成。3~4周后采用长春瑞滨、顺铂或伊托铂苷、顺铂方案,共化疗2个周期。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CR 39.89%,PR 46.06%,有效率(CR+PR)85.95%,中位生存期为23.4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7%、45.3%、24.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结合放疗、静脉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能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癌 介入治疗 静脉化疗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中心型肺癌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江泽 万兵 +2 位作者 魏嵬 熊远奎 刘四斌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2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同步放疗、静脉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疗效。方法:156例中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放化疗组77例,化疗与放射治疗同步进行。介入组79例,采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第二天行放疗,介入2个周期。放疗总剂...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同步放疗、静脉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疗效。方法:156例中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放化疗组77例,化疗与放射治疗同步进行。介入组79例,采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第二天行放疗,介入2个周期。放疗总剂量60~70G,6~7周完成。所有患者3~4周后采用长春瑞滨、顺铂或依托铂苷、顺铂方案,共化疗2~4个周期。结果:两组病例全部完成治疗计划。介入组CR 39.2%,PR 46.7%,有效率(CR+PR)85.9%,中位生存期为23.3个月,1、2、3年生存率为79.7%、49.4%、26.6%。对照组CR 25.9%,PR 38.9%,有效率(CR+PR)64.8%,中位生存期为15.8个月,1、2、3年生存率为63.6%、31.2%、13.0%。介入组与对照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结合放疗、静脉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能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介入治疗 化疗方案 抗肿瘤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栓塞材料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江泽 黄原义 +2 位作者 魏嵬 廖欣彬 刘四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用聚乙烯醇(PVA)、弹簧圈经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51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治疗组98例用PVA进行栓塞,其中27例用PVA+弹簧圈联合栓塞;对照组53例用明胶海绵进... 目的:探讨用聚乙烯醇(PVA)、弹簧圈经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51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治疗组98例用PVA进行栓塞,其中27例用PVA+弹簧圈联合栓塞;对照组53例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所有病例随访6月以上。结果:151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组即时止血98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即时止血52例,1例止血失败,有效率为98.1%(52/5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1月内咯血复发7例,复发率为7.1%(7/98);对照组术后1月内咯血复发11例,复发率为20.7%(11/5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1~6月咯血复发8例,复发率为8.2%(8/98);对照组术后1~6月内咯血复发6例,复发率为11.3%(6/5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栓塞后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用PVA、弹簧圈做栓塞材料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可作为经内科治疗无效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肺栓塞 支气管造影术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解剖变异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源义 刘江泽 +1 位作者 刘四斌 廖欣彬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的DSA表现及其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23例肝癌患者的DSA资料,对存在解剖变异的肝动脉进一步分析其起源、走行、分布及对TACE的影响,统计每组变异肝动脉的发生率。结果223例中,3... 目的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的DSA表现及其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23例肝癌患者的DSA资料,对存在解剖变异的肝动脉进一步分析其起源、走行、分布及对TACE的影响,统计每组变异肝动脉的发生率。结果223例中,32例存在肝动脉解剖变异,占14.34%,共40支变异肝动脉,其中变异肝总动脉2支(5%,2/40),变异肝固有动脉1支(2.5%,1/40),变异肝右动脉24支(60%,24/40),变异肝左动脉13支(32.5,13/40),有30支变异肝动脉直接参与肿瘤供血,其中24支行TACE治疗,6支行肝动脉化疗(TAI)。结论正确认识肝动脉的解剖变异特征对提高TACE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解剖变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肝癌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江泽 刘四斌 +2 位作者 魏嵬 熊远奎 廖欣彬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5-987,共3页
目的:探讨用弹簧圈、聚乙烯醇颗粒(PVA)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术后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MPCNL术后大出血患者的肾动脉造影表现、栓塞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结果:MPC-NL术后出血的原因包括... 目的:探讨用弹簧圈、聚乙烯醇颗粒(PVA)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术后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MPCNL术后大出血患者的肾动脉造影表现、栓塞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结果:MPC-NL术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单纯假性动脉瘤13例(48.1%)、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2例(7.4%)、动-静脉瘘8例(29.6%)、对比剂外渗2例(7.4%),2例(7.4%)未发现异常。27例中26例1次、1例2次栓塞成功,27例全都保留了病肾的大部分组织和功能,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2年随访,肾功能良好,无再出血发生。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创伤小,见效快,能最大限度保留肾脏功能,可作为MPCNL术后严重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麦角林对脑卒中患者的血清P物质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周凡 姚长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对脑卒中患者血清P物质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23例(15mg/d)和对照组23例,通过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基线及治疗4周后的吞咽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对脑卒中患者血清P物质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23例(15mg/d)和对照组23例,通过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基线及治疗4周后的吞咽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水平。结果尼麦角林组治疗4周后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5.13±1.71)分vs(6.70±1.55)分,P<0.01],血清P物质水平显著升高[(101.6±53.2)ng/L vs(179.3±49.2)ng/L,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和血清P物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功能改善与血清P物质升高呈正相关(R2=0.746,P<0.01)。结论尼麦角林可能通过上调血清中的P物质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P物质 吞咽障碍 尼麦角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肺动脉血管成像诊断肺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4
7
作者 黄源义 万兵 刘四斌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SCTPA)诊断肺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41例肺血管病变的MSCTPA影像表现,图像后处理包括容积再现(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hin-MIP)、多平面重组(MPR)。结果:全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SCTPA)诊断肺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41例肺血管病变的MSCTPA影像表现,图像后处理包括容积再现(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hin-MIP)、多平面重组(MPR)。结果:全部病例依据直观的二维、三维重组图像得以明确诊断,其中获得性肺血管病21例,包括肺动脉栓塞19例,肺动脉瘤2例;先天性肺血管病20例,包括肺动静脉瘘14例,肺隔离症3例,动脉导管未闭并发肺动脉瘤1例,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2例。结论:MSCTPA结合二维、三维图像重组技术能全面、直观地显示病变全貌,对肺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可取代有创的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管成像 肺血管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代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潜能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利铭 李秋柏 +2 位作者 李新建 陈智超 邹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代次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成骨分化能力,为优化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提供更多参数。方法应用全骨髓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10例健康志愿者MSC,依照年龄将MSC分为4组,<20岁,20岁~,30~40岁,>40岁组。取P1(passage 1)... 目的观察不同代次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成骨分化能力,为优化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提供更多参数。方法应用全骨髓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10例健康志愿者MSC,依照年龄将MSC分为4组,<20岁,20岁~,30~40岁,>40岁组。取P1(passage 1)~P5诱导成骨分化,诱导分化14d予以碱性磷酸酶染色,21d茜素红染色,Image-Pro Plus软件分析细胞染色阳性区域平均吸光度值。结果 <20岁组P1~P5成骨分化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30~40岁组P3分化能力低于P1、P2(P<0.05);>40岁组P3分化能力下降更明显(P<0.05or P<0.01),P4、P5几乎分化受阻。结论不同代次的MSC分化能力具有异质性,与年龄有关。>40岁组MSC在超过P3代时,细胞倍增时间明显延长,诱导成功率降低,成骨分化潜能明显下降,选择P2代作为种子细胞更有利于细胞治疗的安全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代次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修眉刀应用于小儿输液备皮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玉肖 李碧娥 +4 位作者 王芳 高世凤 王辉 刘萍 黄祥柱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修眉刀用于小儿备皮的效果。方法将修眉刀前端2mm刃口打磨成光滑的圆弧状,制成改良式修眉刀。将150例头皮输液患儿按单双日分组,单日为对照组(n=150),采用一次性剃毛刀在患儿头皮一侧备皮;双日为观察组(n=150),采用改良... 目的探讨改良式修眉刀用于小儿备皮的效果。方法将修眉刀前端2mm刃口打磨成光滑的圆弧状,制成改良式修眉刀。将150例头皮输液患儿按单双日分组,单日为对照组(n=150),采用一次性剃毛刀在患儿头皮一侧备皮;双日为观察组(n=150),采用改良式修眉刀在患儿头皮另一侧备皮。结果两组皮肤均无损伤;两组备皮速度与备皮范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使用改良式修眉刀时护士心理压力减轻,工作效率提高(均P<0.01)。结论改良式修眉刀备皮速度和安全系数均优于一次性备皮刀,不失为一种安全、高效、适用的备皮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静脉输液 备皮 改良式修眉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6例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江泽 谢欢 刘四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5-676,共2页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由Bonetti等[1]于1991年根据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首次报道并命名,指血管周上皮样细胞来源的间叶组织肿瘤,该肿瘤发生于肝脏罕见。本文收集6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由Bonetti等[1]于1991年根据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首次报道并命名,指血管周上皮样细胞来源的间叶组织肿瘤,该肿瘤发生于肝脏罕见。本文收集6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肝脏PEC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3M透明敷料固定食管pH监测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美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8期1976-1976,共1页
关键词 食管PH监测 透明敷料 胃食管反流疾病 食管PH值 监测技术 诊断技术 监测结果 面部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索罗辛、索利那新治疗双J管致膀胱刺激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尧 张先觉 +4 位作者 李又空 周家杰 杨光华 丁坤 王建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讨单用或联用坦索罗辛、索利那新治疗双J管所致膀胱刺激症状的疗效。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入A、B、C、D组,A组19例,给予坦索罗辛口服治疗;B组18例,给予索利那新口服治疗;C组22例,给予坦索罗辛+索利那新口服治...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讨单用或联用坦索罗辛、索利那新治疗双J管所致膀胱刺激症状的疗效。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入A、B、C、D组,A组19例,给予坦索罗辛口服治疗;B组18例,给予索利那新口服治疗;C组22例,给予坦索罗辛+索利那新口服治疗;D组16例,仅给予术后常规治疗。通过OAB症状评分问卷了解膀胱刺激症状严重程度,详细记录肉眼血尿、泌尿系感染及尿痛的发生率。结果:口服坦索罗辛或索利那新能够明显减轻双J管所引起的膀胱刺激症状,坦索罗辛的治疗作用强于索利那新,且两药联用疗效优于其中任何一种单药的疗效。坦索罗辛、索利那新及两药联用无法降低患者血尿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但是却可以降低尿痛的发生率,且两药联用的疗效强于单药的疗效。结论:坦索罗辛及索利那新能够有效地减轻双J管引起的膀胱刺激症状,并减少尿痛的发生,且两药联用疗效优于单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疾病 坦索罗辛 索利那新 双J管 膀胱刺激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钟雯 曾姣娥 +1 位作者 李又空 宁尚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29-1932,共4页
目的:通过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标本及DN大鼠模型,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MT)在DN中的意义。方法:肾穿刺活检取DN患者肾脏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及α-SMA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E-cadherin及α-SMA... 目的:通过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标本及DN大鼠模型,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MT)在DN中的意义。方法:肾穿刺活检取DN患者肾脏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及α-SMA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E-cadherin及α-SMA的表达,Real time-PCR检测ColⅠRNA基因的表达,并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肌酐及24h尿蛋白水平。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分别于建模后1、2、4、8、12及24周处死动物并取肾脏组织,并用上述同样方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DN患者中E-cadherin表达下降,α-SMA及ColⅠ mRNA表达上调。DN组大鼠肾组织α-SMA蛋白及ColⅠ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提示,DN组大鼠α-SMA、ColⅠ的变化趋势与血糖、24h尿道白及肌酐的变化呈正相关;E-cadherin蛋白表达与上述生化指标的变化呈负相关。结论:EMT能够导致DN患者肾功能的下降,在DN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制定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晓慧 姜曼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0-694,共5页
对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方案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有效降低临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救治率,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集束化干预策略 护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