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考沙胺国外儿童群体药动学模型外部验证和精准用药
1
作者 陈惠敏 汪洋 +1 位作者 王俊 刘智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5,共8页
目的采用真实世界收集的病例数据验证国外报道的拉考沙胺儿童群体药动学(PPK)模型的预测性能,同时分析暴露-效应关系并模拟优化给药方案。方法收集64例年龄4~13.42岁癫痫患儿口服拉考沙胺达稳态后的血药浓度数据和临床资料,通过拟合优... 目的采用真实世界收集的病例数据验证国外报道的拉考沙胺儿童群体药动学(PPK)模型的预测性能,同时分析暴露-效应关系并模拟优化给药方案。方法收集64例年龄4~13.42岁癫痫患儿口服拉考沙胺达稳态后的血药浓度数据和临床资料,通过拟合优度图和直观预测检验考察国外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分析拉考沙胺给药日剂量或谷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并基于药动学参数采用蒙特卡罗模拟评价和筛选拉考沙胺用于不同体质量分层及联合用药情况下最佳给药剂量方案。结果外部验证结果显示国外儿童PPK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好。基于模型采用贝叶斯法得到拉考沙胺单药治疗癫痫儿童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吸收速率常数(k a)=(2.43±0.04)h^(-1),表观分布容积(V d/F)=(22.69±6.00)L,清除率(CL/F)=(1.25±0.27)L·h^(-1),半衰期(t 1/2)=(12.74±2.40)h。临床有效病例日剂量5%~95%分位数分布区间为2.5~6.3 mg·kg^(-1)·d^(-1),谷浓度5%~95%分位数分布区间为1.9~6.7 mg·L^(-1)。模拟结果显示,按该研究推荐的拉考沙胺优化给药方案可提高药物浓度的达标概率,保障治疗的有效性和耐受性。结论该研究验证了拉考沙胺国外儿童PPK模型的预测性能,并基于此模型模拟了优化给药方案,可为临床医生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考沙胺 药动学模型 量效关系 剂量优化/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脱髓鞘型和轴突型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神经电生理特征和预后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瑞迪 崔琳 +5 位作者 李承 罗小青 冯丽 余晓莉 刘智胜 江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脱髓鞘型和轴突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81例GBS患儿根据2次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脱髓鞘型和轴突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特征和预后。结果脱髓鞘型GBS 60例、轴突型21例,... 目的探讨儿童脱髓鞘型和轴突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81例GBS患儿根据2次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脱髓鞘型和轴突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特征和预后。结果脱髓鞘型GBS 60例、轴突型21例,在轴突型GBS患儿中,具有可逆性传导阻滞者5例。轴突性GBS患儿起病到病程高峰期的时间短于脱髓鞘型,血液抗神经节苷酯抗体更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起病年龄、前驱感染病史、感觉症状、颅神经受累、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入院时和高峰HG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轴突型GBS中具有可逆传导阻滞患儿较不具有可逆传导阻滞患儿恢复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轴突型和脱髓鞘型GBS患儿之间的短期预后(出院后2个月)和长期预后(出院后1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轴突型GBS较脱髓鞘型临床进展更迅速,但两者的预后无明显区别;具有可逆传导阻滞的轴突型GBS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恢复独立行走能力的短期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瑞迪 王晓璐 +6 位作者 梁菊芳 罗小青 崔琳 李承 刘智胜 陈娟娟 江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短期预后因素。方法纳入125例GBS患儿,根据在出院后第2个月和第6个月是否可以独立行走进行分组,并比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患儿中男74例、女51例,平均年龄(84.49±25.32)月,6岁以下儿童4... 目的探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短期预后因素。方法纳入125例GBS患儿,根据在出院后第2个月和第6个月是否可以独立行走进行分组,并比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患儿中男74例、女51例,平均年龄(84.49±25.32)月,6岁以下儿童41例。102例患儿有前驱感染病史。颅神经受累32例,自主神经受累35例。需要辅助呼吸12例。出院后第2和第6个月,不能独立行走患儿的功能评分>3分、颅神经受累、神经电生理为失神经电位型的比例均高于能独立行走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患儿短期预后的因素为神经电生理为失神经电位型,颅神经受累及功能评分>3。应早期识别不同的患儿,并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独立步行能力 短期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癫痫护理专业组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海勤 代莉 +2 位作者 喻筱倩 李承 胡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护理专业组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历史对照设计,将2018年收治的癫痫患儿502例作为对照组,由责任护士提供常规护理;将2021年收治的487例患儿设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儿童癫痫专业组的管理。比较两组癫...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护理专业组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历史对照设计,将2018年收治的癫痫患儿502例作为对照组,由责任护士提供常规护理;将2021年收治的487例患儿设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儿童癫痫专业组的管理。比较两组癫痫发作期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结果干预组发作期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数低于对照组,其中在头部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面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癫痫护理专业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儿童癫痫发作期的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改善照顾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癫痫 护理专业组 发作期 护理质量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安全 高级护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断延误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瑞迪 匡光涛 +3 位作者 刘明洋 冯丽 刘智胜 江军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诊断延误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18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经典型GBS 100例及变异型GBS 18例[变异型中Miller-Fisher综合征(MFS)13例,头颈肩型吉兰-巴雷综合征(PCB)5例]。将患儿... 目的探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诊断延误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18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经典型GBS 100例及变异型GBS 18例[变异型中Miller-Fisher综合征(MFS)13例,头颈肩型吉兰-巴雷综合征(PCB)5例]。将患儿分为首诊诊断为GBS组及首诊未诊断为GBS组,并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在118例GBS患儿中,首诊诊断为GBS组76例,首诊未诊断为GBS组42例。与首诊未诊断为GBS组相比,首诊诊断为GBS组患儿肌肉力弱及典型肌肉力弱的比例较高,而肢体疼痛和呼吸功能受损的比例较低,初次就诊进行神经系统检查的比例较高,短期预后较好,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经典型GBS组相比,变异型GBS组患儿行走不稳、颅神经受累的比例较高,而首诊诊断为GBS比例较低,从发病到开始治疗的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GBS诊断延误与临床症状不典型及初次就诊未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有关,诊断延误会影响患儿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诊断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癫痫专科护理门诊的构建与运行 被引量:10
6
作者 喻筱倩 李承 +5 位作者 胡玲 代莉 蒋聪 桑竹君 唐业玲 王海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53,共4页
目的探索儿童癫痫专科护理门诊的构建及运行效果,提高癫痫患儿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儿童癫痫专科护理门诊,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制订服务流程、管理制度,通过门诊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运行效果。结果儿童癫痫专科护理门... 目的探索儿童癫痫专科护理门诊的构建及运行效果,提高癫痫患儿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儿童癫痫专科护理门诊,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制订服务流程、管理制度,通过门诊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运行效果。结果儿童癫痫专科护理门诊运行6个月,门诊就诊量增长5.28%,服务增长15.11%;累计为920例患儿建立病案管理档案,其中神经心理与行为健康筛查率78.48%,健康教育参与率92.72%,留治率85.00%,失联率2.83%,中断率7.06%,医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P<0.05);培养专科护士3名。结论儿童癫痫专科护理门诊的建立符合癫痫患儿需求,可有效提升医疗质量及满意度;有利于医院高级护理实践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癫痫 专科护理门诊 专科护士 医疗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防护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海勤 胡玲 +2 位作者 唐业玲 喻筱倩 宋庆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2,共4页
目的降低视频脑电图监测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方法采用历史对照设计,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癫痫监测单元行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患儿856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癫痫监测单元行... 目的降低视频脑电图监测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方法采用历史对照设计,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癫痫监测单元行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患儿856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癫痫监测单元行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患儿851例纳入观察组,构建和实施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防护方案。比较两组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防护方案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婴幼儿头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癫痫监测 视频脑电图监测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预防 管理流程 皮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指握球套在去皮质综合征患儿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海勤 王丽娟 +2 位作者 胡玲 张卫红 胡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指握球套在去皮质综合征患儿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病房中线为界,以抽签形式将病区左右两侧进行分组,将去皮质综合征患儿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佩... 目的探讨分指握球套在去皮质综合征患儿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病房中线为界,以抽签形式将病区左右两侧进行分组,将去皮质综合征患儿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佩戴分指握球套。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采用Lindmark手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量表上肢部分评估干预效果,并观察患儿住院期间皮肤损伤及红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8例,对照组39例完成研究纳入分析。治疗后2周、4周,观察组手功能、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皮肤损伤及红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早期佩戴分指握球套联合康复治疗有利于去皮质综合征患儿手部功能恢复,降低手部皮肤损伤及红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去皮质综合征 分指握球套 手功能 上肢运动功能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