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多学科深静脉血栓防治干预
1
作者 王海勤 刘新文 +5 位作者 何琼 陈丽 周琴 甘慧 李文清 宋庆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8-11月收治的95例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深静脉血栓常规预防护理;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收...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8-11月收治的95例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深静脉血栓常规预防护理;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90例患儿作为干预组,由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实施深静脉血栓防治干预。比较两组医院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医院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干预能有效降低重症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医院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为危重患儿深静脉血栓风险的早期识别与救治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重症感染 深静脉血栓 预防 多学科合作 风险识别 儿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聂应明 刘婧 +7 位作者 戚畅 王卓 陈智 杨李 卢文婕 唐威 祁闪闪 熊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3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移植预处理开始前及移植后100天血肌酐(Cr)、肌... 目的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3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移植预处理开始前及移植后100天血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以及移植后1年的生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47例allo-HSCT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85例、女62例,接受移植时中位年龄5.5岁(0.7个月~16岁)。其中101例(68.7%)患儿发生AKI,中位时间为移植后24.0(-5.0~91.0)d。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肝窦间隙阻塞综合征(SOS)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按pRIFLE诊断标准将发生AKI的101例患儿分为风险期组54例、肾损伤期组31例以及肾衰竭期组16例。不同分期之间患儿Cr以及C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竭期组Cr较高,Ccr较低。allo-HSCT后随访1年,18例患儿死亡,其中AKI患儿死亡16例(风险期1例,肾损伤期5例,肾衰竭期10例)。生存分析发现无AKI组1年总体生存(OS)率为(95.70±2.97)%,AKI组为(84.00±3.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allo-HSCT发生AKI较为常见,aGVHD、SOS是AKI发生的危险因素;AKI与患儿1年OS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肾损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儿父母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万玲 何琼 +1 位作者 何炜 徐婉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脊髓损伤患儿父母的照顾体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立意抽样法抽取11名脊髓损伤患儿的父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归纳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为承受照顾负荷、心理体... 目的深入了解脊髓损伤患儿父母的照顾体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立意抽样法抽取11名脊髓损伤患儿的父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归纳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为承受照顾负荷、心理体验复杂、适应角色改变并提高照顾技能、渴望家庭和社会支持。结论脊髓损伤患儿父母的照顾负荷较重,存在负性心理,医护人员需重视评估患儿父母照顾感受,并提供积极的心理干预指导,必要时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以减轻其照顾负荷,改善其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患儿 父母 照顾者 照顾感受 照顾负荷 负性心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分模型构建 被引量:9
4
作者 龙元 李宇辉 +2 位作者 张勇 蔡晓楠 蔡珊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分析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评估川崎病患儿丙球无反应的可能性,提高可疑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的临床预测水平,为可疑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患者及早确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充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 目的分析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评估川崎病患儿丙球无反应的可能性,提高可疑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的临床预测水平,为可疑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患者及早确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充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9月在武汉儿童医院就诊并符合该研究标准的川崎病患儿637例临床资料,其中丙球有反应594例,丙球无反应43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93例作为建模组,2016年1~9月的144例作为验证组。分析建模组病例月龄、白细胞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降钙素原、B型脑钠肽等指标对诊断川崎病丙球无反应的价值,利用SPSS软件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利用验证组病例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概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确定临界值。利用两组数据构建简单评分模型,分析其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Logistic回归模型以临床结局对丙种球蛋白是否有反应为因变量,将月龄、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生化指标、免疫功能、病原学指标等作为考察变量。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有血红蛋白、前白蛋白、B型脑钠肽、谷草转氨酶和免疫球蛋白G(均P<0.05)。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生成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和0.870,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5%、76.5%和100.0%、70.4%。建立简单评分系统,取截断值,降钙素原≥1.35ng/mL、谷草转氨酶≥42.0U/L、白蛋白≤34.0g/L、B型脑钠肽≥835pg/mL,分值分别为1.5、1.5、1.0、1.0,若分数≥2.5,为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高风险组,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1%、74.6%。结论联合降钙素原、白蛋白、B型脑钠肽和谷草转氨酶4个指标,利用简单评分模型有助于预测患儿丙球无反应的风险,是一种准确率较高的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丙球无反应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miR-146b及miR-155表达量与Treg免疫、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龙元 张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1期2976-2979,共4页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miR-146b及miR-155表达量与Treg免疫、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作为研究的VMC组,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测定miR-146b、miR-155及免疫转...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miR-146b及miR-155表达量与Treg免疫、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作为研究的VMC组,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测定miR-146b、miR-155及免疫转录因子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测定免疫细胞因子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含量。结果:VMC组患儿外周血中miR-146b、miR-155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VMC组患儿外周血中Foxp3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中IL-10、TGF-β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miR-146b、miR-155的表达量呈负相关,外周血中ROR-γt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中IL-17、IL-21、CK-MB、cTnI、GrB、sFasL、caspase-3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miR-146b、miR-155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中高表达的miR-146b及miR-155能够抑制Treg免疫并加重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微小RNA 调节性T细胞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