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斑息肉综合征4例临床特点及STK11基因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娟 赵培伟 +3 位作者 黄敏捷 黄玉凤 张文 何学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144,160,共4页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的临床及其致病基因STK11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例PJ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患儿和父母的STK11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4例中女3例、男1例,年龄1岁8个月至9岁6个月。均在口唇和/或手指处发现黑斑,肠镜检查均发现不同位...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的临床及其致病基因STK11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例PJ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患儿和父母的STK11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4例中女3例、男1例,年龄1岁8个月至9岁6个月。均在口唇和/或手指处发现黑斑,肠镜检查均发现不同位置的胃肠道多发息肉;行息肉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显示黏膜肌层的肌纤维增生形成树枝样结构。基因检测发现,4例患儿均存在STK11基因杂合突变,突变位点分别为c.582C>A,c.580G>A,c.719C>G以及c.879 ins A突变。结论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PJS,STK11基因c.879 ins A突变为国内外未报道的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息肉综合征 临床特点 STK1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分模型构建 被引量:9
2
作者 龙元 李宇辉 +2 位作者 张勇 蔡晓楠 蔡珊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分析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评估川崎病患儿丙球无反应的可能性,提高可疑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的临床预测水平,为可疑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患者及早确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充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 目的分析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评估川崎病患儿丙球无反应的可能性,提高可疑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的临床预测水平,为可疑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患者及早确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充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9月在武汉儿童医院就诊并符合该研究标准的川崎病患儿637例临床资料,其中丙球有反应594例,丙球无反应43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93例作为建模组,2016年1~9月的144例作为验证组。分析建模组病例月龄、白细胞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降钙素原、B型脑钠肽等指标对诊断川崎病丙球无反应的价值,利用SPSS软件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利用验证组病例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概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确定临界值。利用两组数据构建简单评分模型,分析其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Logistic回归模型以临床结局对丙种球蛋白是否有反应为因变量,将月龄、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生化指标、免疫功能、病原学指标等作为考察变量。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有血红蛋白、前白蛋白、B型脑钠肽、谷草转氨酶和免疫球蛋白G(均P<0.05)。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生成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和0.870,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5%、76.5%和100.0%、70.4%。建立简单评分系统,取截断值,降钙素原≥1.35ng/mL、谷草转氨酶≥42.0U/L、白蛋白≤34.0g/L、B型脑钠肽≥835pg/mL,分值分别为1.5、1.5、1.0、1.0,若分数≥2.5,为丙球无反应型川崎病高风险组,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1%、74.6%。结论联合降钙素原、白蛋白、B型脑钠肽和谷草转氨酶4个指标,利用简单评分模型有助于预测患儿丙球无反应的风险,是一种准确率较高的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丙球无反应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