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2022年武汉地区儿童食源性疾病监测中沙门氏菌感染情况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聂丽 邓颖 +1 位作者 罗万军 唐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0-757,共8页
目的分析2017-2022年武汉地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儿童沙门氏菌感染率、血清型分布及耐药率,为儿童群体的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2年武汉地区儿童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病例粪便标本病原学监测结果,应用SPSS 22.0进... 目的分析2017-2022年武汉地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儿童沙门氏菌感染率、血清型分布及耐药率,为儿童群体的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2年武汉地区儿童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病例粪便标本病原学监测结果,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病例1180例,检出281株沙门氏菌,平均检出率为23.81%。沙门氏菌包含27种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138株(49.11%)和肠炎沙门菌37株(13.17%)为主。沙门氏菌阳性病例中,男女病例比为1.58∶1,检出率最高的年龄组为7~18岁组(34.48%)。可疑暴露食品中乳与乳制品、水果类及其制品、粮食类及其制品的沙门氏菌检出率较高。沙门氏菌在第3季度检出率最高(44.64%),不同季节沙门氏菌样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483,P<0.05)。沙门氏菌感染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87.19%)和腹泻(96.44%),腹泻以水样便为主,占51.96%。沙门氏菌对14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1.08%~75.99%),耐药率居前3位的抗生素分别是氨苄西林(75.99%)、四环素(68.10%)和头孢唑啉(50.18%)。结论武汉地区儿童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检出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各类可疑暴露食品中均有检出,血清型构成呈多态性,沙门氏菌耐药率较高,要继续加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和沙门氏菌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沙门氏菌 儿童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某医院就诊的20岁及以下女性HPV感染情况及追踪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余晖 徐佳 +2 位作者 邬欢 刘秀珍 蔡秦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4-598,共5页
目的分析2015~2018年在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0岁及以下青少年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程度,为HPV早期筛查及宫颈癌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进行HPV检测的20岁及以下青少年女性465例,其... 目的分析2015~2018年在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0岁及以下青少年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程度,为HPV早期筛查及宫颈癌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进行HPV检测的20岁及以下青少年女性465例,其中29例接受阴道镜活检联合筛查,分析HPV感染亚型分布以及CIN情况,并追踪随访了26例患者的转归情况。结果受检的465例患者中HPV感染率为39.35%,最小参检者14岁,感染患者最小年龄15岁。单一感染率为21.94%,多重感染率为17.42%,感染前5位的亚型分别为52、51、16、39和58型,HPV16和18型感染率达9.46%。29例进行阴道镜活检的病例中,检出CIN 17例(3.66%);检出CIN的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为CINⅡ级;检出CINⅢ级1例;CIN患者中感染前3位的亚型分别为58、51和16型,除1例低危型感染外,其余均为高危型感染。随访结果显示,9例初筛及复查均阴性,新发1例HPV感染,除外5例患者转阴,11例患者持续高危型感染。结论医院就诊的20岁及以下青少年女性中HPV感染率及CIN发生率均较高,青少年女性应重视宫颈癌早期预防与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女性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学评估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
3
作者 袁莉 罗红 许云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6-1349,共4页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是儿童常见泌尿系先天性异常,表现为尿路扩张(UTD)或/和发热性尿路感染(fUTI),可并发肾瘢痕、高血压及终末期肾病,亦可自愈。准确识别儿童VUR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防肾损害。多模态影像学可诊断和分级VUR、...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是儿童常见泌尿系先天性异常,表现为尿路扩张(UTD)或/和发热性尿路感染(fUTI),可并发肾瘢痕、高血压及终末期肾病,亦可自愈。准确识别儿童VUR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防肾损害。多模态影像学可诊断和分级VUR、评估急性肾盂肾炎及肾瘢痕。本文就多模态影像技术在VUR诊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膀胱输尿管反流 泌尿道感染 多模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失症筛查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沈姗姗 胡睿 +2 位作者 周斌 蔡文倩 胡晞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55-1658,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失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武汉市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出生的共计202 994例新生儿血液样本,采用时间荧光免疫法进行G6PD活性筛查,对219例G6PD筛查阳性者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初筛... 目的了解武汉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失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武汉市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出生的共计202 994例新生儿血液样本,采用时间荧光免疫法进行G6PD活性筛查,对219例G6PD筛查阳性者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初筛共筛出369例阳性,初筛阳性率0.18%。其中男性353例,女性16例;男性新生儿G6PD缺失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P=0.000),且男性G6PD缺乏症的酶活性显著低于女性G6PD缺乏症患儿(P=0.012);通过对219例筛查阳性患儿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共检出182例患儿携带已知致病突变,突变率为83.1%。结论武汉新生儿G6PD缺陷症发生率虽然不高,但也存在一定的比例,并且性别间发生率和酶活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进行常规的新生儿G6PD缺陷筛查,有助于临床科室对G6PD缺乏症患儿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避免核黄疸发生导致的不良后果,从而提高优生优育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筛查 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2年武汉儿童原发性肠套叠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宏溪 杨俊 +2 位作者 卞红强 杨虎 郭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085-2091,共7页
目的探讨2016-2022年武汉地区原发性肠套叠(肠套叠)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2022年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近7年原发性肠套叠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 目的探讨2016-2022年武汉地区原发性肠套叠(肠套叠)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2022年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近7年原发性肠套叠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7年间本院共收治原发性肠套叠患儿6506例,其中男性4457例,女性2049例,男女比例约为2.18∶1。发病年龄为出生后2 d至12岁,年龄(23.56±18.03)个月,6~12月龄为高发年龄段,3岁以内占81.16%(5280/6506);7月份发病例数最高。2016-2022年,年龄<1岁原发性肠套叠患儿构成比由41.36%降至16.67%,而1~<3岁年龄组构成比由43.80%增至56.28%,患儿年龄由(20.04±15.88)个月增至(30.37±20.30)个月。不同性别原发性肠套叠年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3岁时,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年龄≥3岁后,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不同性别原发性肠套叠季节及城乡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部超声为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98.97%,6439/6506)。非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92.64%,6027/6506),成功率92.25%(5560/6027)。376例(5.78%)肠套叠复发,其中1岁以上儿童占56.91%,初次发病后6个月内复发占75.27%。灌肠整复成功组及失败组在年龄和病程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2016-2022年武汉地区儿童肠套叠平均患病年龄呈逐年递增趋势,<1岁年龄组患儿构成比呈逐年递减趋势;儿童肠套叠的年龄分布与性别具有相关性;首次复发时间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小、病程越长,灌肠失败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儿童 流行病学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肌肉骨骼超声质量控制
6
作者 陈涛 崔立刚 +4 位作者 朱家安 邱逦 袁莉 王红燕 李建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54-1360,共7页
儿童肌肉骨骼超声(MSKUS)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检查与诊断的全过程,其核心在于深刻理解儿童肌骨系统生长发育及病理生理特点,熟练掌握MSKUS检查技术,建立系统全面的诊断思维。本文就儿童MSKUS质量控制要点与策略进行述评。
关键词 儿科学 肌肉骨骼系统 超声检查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餐饮从业人员携带常见沙门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及耐药谱特征分析
7
作者 唐锋 熊燕 +3 位作者 陈智 王芳 张卉 赵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9-555,共7页
目的分析武汉市餐饮从业人员携带我国最常见沙门菌血清型菌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及耐药谱,了解来自餐饮行业的沙门菌分离株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和鉴定武汉市2017年餐饮从业人员体检所检出的60株我国最常见5种沙门菌血清型(鼠... 目的分析武汉市餐饮从业人员携带我国最常见沙门菌血清型菌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及耐药谱,了解来自餐饮行业的沙门菌分离株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和鉴定武汉市2017年餐饮从业人员体检所检出的60株我国最常见5种沙门菌血清型(鼠伤寒、肠炎、德尔俾、阿贡纳及山夫登堡)菌株。在脉冲场凝胶电泳检测后,应用BioNumerics 7.6软件进行遗传图谱的聚类分析,并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开展耐药谱检测。结果在PFGE聚类分析中,16株阿贡纳分为8个型别(相似度49.9%~100.0%);9株山夫登堡分为4个型别(相似度70.3%~93.3%)、9株鼠伤寒分为3个型别(相似度为81.0%~96.8%)、18株德尔俾仅分为2个型别(相似度80.6%~100.0%)、8株肠炎分为5个型别(相似度为65.6%~92.3%)。在耐药谱方面,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和氨苄青霉素耐药率最高(8.33%),四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居其次(5.00%)。在各型菌中,鼠伤寒耐药率最高(33.33%),其次是肠炎(25.00%),包括1株环丙沙星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耐药菌株总体占比达11.67%,其中多重耐药株达71.43%。结论武汉市人群携带的阿贡纳和肠炎沙门菌差异性均较大,而鼠伤寒和德尔俾沙门菌同源性较高。鼠伤寒和肠炎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率较高。根据耐药谱结果,哌拉西林、头孢唑啉、氨苄青霉素及四环素已不适于临床经验性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同源性 血清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对儿童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雪 唐丽 刘兰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83,共8页
目的检测儿童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儿童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04年1月—2024年3月大环内酯类相关不良反应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 目的检测儿童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儿童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04年1月—2024年3月大环内酯类相关不良反应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对儿童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信号挖掘。结果FAERS数据库共检索18岁以下儿童报告2133648份,去重后提取阿奇霉素相关报告7589份,克拉霉素3673份,红霉素820份。累及的阳性系统器官广泛(16个),包括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耳及迷路类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对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进行比例失衡分析得出相关阳性信号,阿奇霉素232个,克拉霉素194个。报告频数最多的AEs包括皮疹、呕吐、腹泻、超敏反应等,而阿奇霉素信号最强依次是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超敏反应、药物性肝损伤等,克拉霉素信号最强依次是味觉倒错、唇部肿胀、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梦魇、精神障碍等。新发现的可疑信号包括阿奇霉素17例,克拉霉素21例。对相同的AEs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两者在呼吸困难、超敏反应、皮疹、SJS、呕吐等具有差异。结论儿童使用大环内酯抗生素应注意皮肤、胃肠、耳等毒性及超敏反应,特别警惕严重皮肤反应,新发可疑不良事件及精神毒性,保证儿童的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儿童 真实世界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信号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张文涵 邵剑波 +3 位作者 彭雪华 夏薇 李俭 朱圣煜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PDM)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例PDM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利用CT检查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显示降结肠走行及血供的影像学... 目的:探讨儿童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PDM)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例PDM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利用CT检查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显示降结肠走行及血供的影像学特征。结果:12例PDM患儿中男10例,女2例。降结肠右侧缘均位于左肾门内侧,向下沿脊柱左旁或跨脊柱沿右侧向下走形,结肠脾曲位置正常或下移,9例乙状结肠位于盆腔右侧,3例位于盆腔左侧。腹主动脉约肾门水平与降结肠壁间的中位距离为0.68 cm(0.36,1.33),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至左结肠动脉(LCA)的中位距离为0.54 cm(0.33,1.37),IMA距离降结肠边缘血管距离变短,IMA分型为Ⅰ型2例(50%),Ⅲ型2例(50%)。结论:降结肠右侧缘位于左肾门内侧可作为儿童PDM的诊断标准;CT检查及MPR、MIP等后处理技术可有效评估PDM患儿的降结肠走形及IMA血供特点,对于需行腹部手术的患儿在术前为手术医生提供参考,减少腹部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 肠系膜下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肘关节次级骨化中心出现时间的回顾性研究
10
作者 杨绍伟 邵剑波 +2 位作者 彭雪华 郭豫 徐良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9-59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6个次级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方法通过医院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收集就诊于我院的8007例肘关节外伤患儿影像学资料,男4960例,女3047例;年龄为2~215月,其中男童中位年龄为66月(43~97月),女童中位年龄为56月(32~85月)。... 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6个次级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方法通过医院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收集就诊于我院的8007例肘关节外伤患儿影像学资料,男4960例,女3047例;年龄为2~215月,其中男童中位年龄为66月(43~97月),女童中位年龄为56月(32~85月)。年龄分组按每间隔12月为一组,依次分为15组。结果50%以上的次级骨化中心出现最小年龄段女童均早于男童。女童肱骨小头、桡骨小头、内上髁、鹰嘴、滑车和外上髁出现时间分别为13月、71月、64月、108月、112月、122月,均早于男童的19月、82月、95月、132月、135月、145月。出现顺序依次为肱骨小头、桡骨小头、内上髁、鹰嘴、滑车和外上髁,但女童内上髁出现时间多早于桡骨小头。结论儿童肘关节6个次级骨化中心出现时间女童早于男童,男、女童均存在一定的出现顺序,有助于肘关节的临床阅片及骨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骨化中心 肘关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肿瘤易感综合征:管理策略及全身MRI筛查
11
作者 李欣 邵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0-1283,共4页
儿童肿瘤易感综合征(TPS)指遗传性基因突变或种系突变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患儿发生肿瘤风险较高。筛查儿童TPS相关肿瘤涉及多学科、多模态纵向管理。影像学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降低死亡率。全身MRI筛查结合儿科肿瘤学、小儿外科学、... 儿童肿瘤易感综合征(TPS)指遗传性基因突变或种系突变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患儿发生肿瘤风险较高。筛查儿童TPS相关肿瘤涉及多学科、多模态纵向管理。影像学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降低死亡率。全身MRI筛查结合儿科肿瘤学、小儿外科学、内分泌学、放射学、血液学和遗传学等多学科协作随访有助于管理儿童TPS。本文就儿童TPS管理策略及全身MRI筛查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肿瘤易感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汉地区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23
12
作者 蔡文倩 胡晞江 +1 位作者 戴翔 熊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19-1924,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武汉地区孕妇地中海贫血(地贫)常见基因突变类型,并对地中海贫血高风险胎儿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产前诊断。方法: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法对产检疑似地中海贫血的357例孕妇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召回阳性孕妇的丈夫进行地... 目的:调查中国武汉地区孕妇地中海贫血(地贫)常见基因突变类型,并对地中海贫血高风险胎儿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产前诊断。方法: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法对产检疑似地中海贫血的357例孕妇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召回阳性孕妇的丈夫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经遗传咨询,对9例孕有地中海贫血高风险胎儿的孕妇抽取羊水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产前诊断。结果:在357例疑似地中海贫血孕妇中,经基因确诊214例,其中α-地中海贫血孕妇80例,基因型--SEA/αα(78.75%)和-α3.7/αα(15.00%)占90%以上;β-地中海贫血孕妇133例,基因型为IVS-2-654/N(43.61%)、CD41-42/N(20.30%)和CD17/N(19.55%)占80%以上。9例行羊水穿刺地中海贫血基因产前诊断,其中1例-α3.7/--SEA、1例-α3.7/αα、2例--SEA/αα、2例IVS-2-654/N,3例正常,继续妊娠;1例-α3.7/--SEA,对家属充分遗传咨询后,自愿终止妊娠。分娩后随访结果与产前诊断相符。结论:武汉地区孕妇地中海贫血以静止型和轻型最为常见;对疑似地中海贫血阳性的孕妇进行基因检测、遗传咨询、并对孕有高风险胎儿的孕妇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产前诊断,能有效防止中间型和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对优生优育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中国武汉地区 基因型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不同妊娠期女性血清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的建立 被引量:10
13
作者 蔡文倩 胡晞江 +1 位作者 姚婷 陈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082-4086,共5页
目的建立武汉地区不同妊娠期女性特异性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范围,并观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随机选取产科门诊进行正规孕前咨询的女性及产前检查的孕妇1 186名,检测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目的建立武汉地区不同妊娠期女性特异性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范围,并观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随机选取产科门诊进行正规孕前咨询的女性及产前检查的孕妇1 186名,检测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统计学分析妊娠各期各指标特异性,并建立武汉地区不同妊娠期TSH、FT3、FT4参考范围。结果与未孕女性相比,妊娠各期女性血清甲状腺激素表达水平不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孕前FT3水平高于妊娠期,且随着妊娠进程逐渐降低;(2)中孕和晚孕时期FT4水平较孕前和早孕时期略有降低;(3)TSH水平从孕前到早孕时期降低、早孕到中孕时期差异不大、而中孕到晚孕时期又回升至与孕前相近水平。如果以孕前范围为参考,早孕、中孕和晚孕TSH错误比例分别为5.84%、19.09%和28.91%。结论武汉地区不同妊娠期女性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呈现地区特异性变化,建立本地区本实验室参考范围,能有效减少妊娠期甲状腺相关疾病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甲状腺激素 参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汉地区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蔡文倩 胡晞江 +1 位作者 熊乾 周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9-222,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武汉地区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基因分析,分析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PCR、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中国武汉地区1 376例地中海贫血,以筛查阳性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检测出中国武汉地区新生儿α... 目的:调查中国武汉地区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基因分析,分析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PCR、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中国武汉地区1 376例地中海贫血,以筛查阳性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检测出中国武汉地区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436例,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10例。α-地中海贫血以轻型和静止型为常见,其中--^(SEA)/αα237例(54.36%)、-α^(3.7)/αα135例(30.96%)、-α^(4.2)/αα30例(6.88%)在α-地中海贫血中高达92.20%,中间型-α^(3.7)/--^(SEA)仅1例;基因频率以--^(SEA)/缺失、-α^(3.7)/缺失和-α^(4.2)/缺失为主,而α^(CS)突变、α^(QS)突变、α^(WS)突变则较少,构成比分别为:54.12%、32.29%、7.13%、3.79%、2.45%和0.22%。结论:中国武汉地区新生儿地中海贫血以静止型和轻型最为常见;基因频率中缺失型--^(SEA)/αα、-α^(3.7)/αα和-α^(4.2)/αα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中国武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汉地区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熊乾 胡晞江 +2 位作者 戴翔 周斌 蔡文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0-174,共5页
目的:调查中国武汉地区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2721例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的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在中国武汉地区检测出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537例,α-复合β-地中... 目的:调查中国武汉地区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2721例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的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在中国武汉地区检测出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537例,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19例。β-地中海贫血以轻型为主;中间型1例,其基因型为-29/IVS-2-654;重型2例,其基因型分别为CD41-42/IVS-2-654和CD27-28/IVS-2-654。在537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检测出15种基因型,以点突变IVS-2-654/N 229例(42.64%)、CD41-42/N 121例(22.53%)、CD17/N 76例(14.15%)、CD26/N 39例(7.26%)和CD27-28/N 27例(5.03%)为主,占β-地中海贫血的90%以上。β-地中海贫血基因频率IVS-2-654突变、CD41-42突变和CD17突变出现的频率高,其构成比分别为:42.93%、22.36%和14.13%。结论:中国武汉地区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以轻型为主,其基因频率以IVS-2-654突变、CD41-42突变和CD17突变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中国武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斌 熊乾 +2 位作者 蔡文倩 沈姗姗 胡晞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0-1823,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新生儿Hb Bart′s(γ4)含量在α-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我国中部地区α-地中海贫血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9 275例新生儿滤纸干血斑微量全血进行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筛查α-地中海贫血,对检出Hb B...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新生儿Hb Bart′s(γ4)含量在α-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我国中部地区α-地中海贫血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9 275例新生儿滤纸干血斑微量全血进行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筛查α-地中海贫血,对检出Hb Bart′s者,再使用液相芯片悬浮技术检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在99 275例新生儿中,筛出1 263例α-地中海贫血可疑患者,新生儿HbBart′s筛查阳性率1.27%。其中对671例α-地中海贫血可疑患者进行了α-地贫基因检测,确诊546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患儿,阳性预测值为81.4%,100例筛查阴性的标本中检出1例静止型,假阴性率1%。对不同Hb Bart′s含量分组进行统计,表明含量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此外,发现不同基因型的Hb Bart′s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 <0.01),但新生儿性别、孕周均对Hb Bart′s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 0.05)。结论 Hb Bart’s含量分析在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灵敏度较高,Hb Bart′s含量主要受基因类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地中海贫血 HB Bart’s 性别 孕周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斌 熊乾 +2 位作者 蔡文倩 胡晞江 沈姗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8-202,共5页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筛查情况,探讨滤纸干血斑全血HbA电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99275例新生儿滤纸干血斑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Hb A、Hb A2和Hb F等含量,按各组份的比例判读β-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对疑似β-地中海贫血新...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筛查情况,探讨滤纸干血斑全血HbA电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99275例新生儿滤纸干血斑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Hb A、Hb A2和Hb F等含量,按各组份的比例判读β-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对疑似β-地中海贫血新生儿,将其召回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在99275例新生儿中,筛出1408例阳性患儿,筛查阳性率1.41%;对其中709例患儿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检出350例基因突变患儿。经统计分析,Hb A不同含量各组阳性预测值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孕周阳性预测值有统计学差异;杂合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不同基因缺陷型的Hb 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杂合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不同表型的Hb 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日龄和孕周与Hb A含量成正相关。结论:将毛细管电泳技术用于筛查β-地中海贫血时,对足月儿筛查效率较高;日龄和孕周与新生儿Hb A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A 孕周 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大腿肌肉MRI影像特点及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盛思思 邵剑波 +3 位作者 彭雪华 郭豫 邓小龙 孙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119,共6页
目的分析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儿大腿肌肉常规MRI影像表现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经基因确诊并进行MRI检查的37例(Ⅰ型5例,Ⅱ型21... 目的分析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儿大腿肌肉常规MRI影像表现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经基因确诊并进行MRI检查的37例(Ⅰ型5例,Ⅱ型21例,Ⅲ型11例)SMA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分型SMA患儿大腿肌肉MRI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采用改良版Mercuri分级对右侧大腿肌肉脂肪浸润程度进行半定量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将脂肪浸润总分与汉默史密斯功能运动-扩展量表(Hammersmith Functional Motor Scale Expanded,HFMSE)评分、病程及存活运动神经元2(survival motor neuron 2,SMN2)基因拷贝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MA患儿表现为双侧大腿肌肉形态学改变,肌肉内部和(或)周围有点状、条状和(或)片状脂肪信号影,致肌肉呈“网状”和(或)“岛屿状”;Ⅰ型SMA以肌肉萎缩为主,Ⅱ型SMA伴有肌肉肥大,Ⅲ型SMA以脂肪浸润为主;Mercuri脂肪浸润评分显示股四头肌(肌直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及肌内侧肌)、缝匠肌、大收肌、股薄肌受累程度较重,其中缝匠肌的Mercuri评分最高,而长收肌、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和半膜肌受累程度较轻,其中长收肌的Mercuri评分最低,并且明显低于其他肌肉;Ⅲ型SMA患儿肌肉脂肪浸润程度与HFMSE运动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917,P<0.001),所有SMA患儿肌肉脂肪浸润程度均与病程呈正相关(r=0.772,P<0.001)。结论SMA患儿常规MRI表现为肌肉萎缩和脂肪浸润为主,且脂肪浸润是进行性的,不同临床表型SMA患儿肌肉受累模式及严重程度不同。此外,SMA累及肌肉是有选择性的,存在相对肌肉保留模式。MRI能可视化评估SMA患儿肌肉受累情况,并与临床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一个有潜力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脂肪浸润 肌肉萎缩 儿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治疗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慧 袁莉 +4 位作者 孙杰 钱超 付曼丽 孙丹 邓小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以近端肢体进行性肌无力及肌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由5q13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SMN)1突变或缺失导致,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肌肉病^([1])。鞘...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以近端肢体进行性肌无力及肌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由5q13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SMN)1突变或缺失导致,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肌肉病^([1])。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为治疗SMA的有效手段,但对于脊柱严重侧凸者,常需于影像学引导下完成^([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 儿童 注射 脊髓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60例高危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威 陈开澜 +4 位作者 聂应明 吴彬 吴沙 房子健 李晖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1-887,共7页
目的 分析高危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患儿临床资料,随访时间截至2023年2月1日。通过比较不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生存状态,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本研... 目的 分析高危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患儿临床资料,随访时间截至2023年2月1日。通过比较不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生存状态,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60例高危NB患儿,男36例(60.0%),女24例(40.0%);诊断年龄45(8~103)月龄,中位随访时间39(2~65)个月,疾病进展/复发中位时间18(2~6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1个月。60例高危NB患儿1年、2年、3年OS率分别为76.4%,65.6%和54.8%;1年、2年、3年EFS率分别为63.0%,41.9%和31.6%。至2023年2月1日,存活34例(56.7%),死亡26例(43.3%),死亡因素为复发者17例(65.3%)。单因素分析提示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初诊时手术情况,骨髓转移状态,MYCN扩增情况,贫血状态,NSE及LDH水平,复发时颅内转移是高危神经母细胞瘤预后不良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YCN扩增阳性是高危NB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结论 高危患儿3年OS率为54.8%,高危NB总体预后差,复发为导致死亡主要原因。MYCN扩增阳性为高危NB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肿瘤 高危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