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醚或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7
1
作者 李冬 严虹 +2 位作者 杭燕南 奚丰 张晓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麻醉维持方式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比较七氟醚或丙泊酚维持麻醉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18~6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麻醉维持方式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比较七氟醚或丙泊酚维持麻醉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18~6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两组以相同方案麻醉诱导后,S组吸入1.5%~4%七氟醚维持麻醉,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6μg/ml。术中维持BIS 40~60。记录术后30 min、1、3、6、24和48 h时患者活动时VAS评分;记录术前1 d、术后3、24和48 h机械性痛阈值;记录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芬太尼消耗量;记录追加哌替啶的例数和恶心呕吐、寒颤、瘙痒、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后30 min比较,术后3、6 h两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48 h明显降低(P<0.05)。术后30 min、1和3 h P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3、24和48 h S组机械性痛阈明显降低(P<0.05),术后3 h P组机械性痛阈明显降低(P<0.05)。术后3 h P组机械性痛阈值明显高于S组(P<0.05)。两组PCIA按压次数、芬太尼消耗量、追加哌替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机械性痛阈,减轻患者在术后3 h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麻醉维持 术后疼痛 妇科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顽固性结节性痒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芃 蔡毅 姚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49,共2页
结节性痒疹为疣状结节性损害,以小腿伸侧多见,伴剧烈瘙痒,其病因尚不清楚。2012年2月-2015年9月我科与疼痛科共收治顽固性结节性痒疹33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口服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沙利度胺 痒疹 结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部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在盆底重建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莹 严虹 +4 位作者 吴若岚 陈璟莉 陈丽 孟杰 刘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3-918,共6页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能否提升盆底重建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60例盆底重建术病人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自控静脉镇痛,实验组给予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视...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能否提升盆底重建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60例盆底重建术病人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自控静脉镇痛,实验组给予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静评分(Ramsay)、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评分,术后补救镇痛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术后6 h、12 h时VAS评分显著降低、BCS评分显著增高(P<0.05),术后各时间点Ramsay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术后2~24 h内补救镇痛次数显著降低,术后12 h内镇痛满意率显著增高(P<0.05),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头晕、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发生率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阴部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可有效的提高盆底重建术后镇痛疗效,且不增加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阴部神经阻滞 自控静脉镇痛 盆底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6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万春花 蔡钧 +3 位作者 杨世疆 吴景冬 郭清皓 蒋林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2-646,共5页
目的研究转染miR-186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6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U87-MG及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系HA1800中的表达水平,将U251细胞分为miR-186模拟物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miR... 目的研究转染miR-186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6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U87-MG及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系HA1800中的表达水平,将U251细胞分为miR-186模拟物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miR-186模拟物和阴性随机对照序列,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6在两组中的表达量。采用CKK-8法检测两组细胞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186低表达于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及U87-MG,高表达于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系HA1800。转染24、48、72及96h后,miR-186模拟物组细胞增殖(A450nm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转染48h后,miR-186模拟物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miR-186模拟物组Caspase-3、9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均P<0.01),Caspase-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86模拟物组Cyclin D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miR-186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能力,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9,下调Cyclin D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6 胶质母细胞瘤 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性支气管患者行左侧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冬 严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5-556,共2页
患者,男,69岁,175 cm,75 kg,ASAⅢ级。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占位”入院。无发热、咳嗽咳痰、胸闷喘息等不适。既往史:高血压20余年,长期每日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BP控制在115/70~152/90 mmHg;2型糖尿... 患者,男,69岁,175 cm,75 kg,ASAⅢ级。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占位”入院。无发热、咳嗽咳痰、胸闷喘息等不适。既往史:高血压20余年,长期每日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BP控制在115/70~152/90 mmHg;2型糖尿病20余年,目前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控制在5.15~10.58 mmol/L;冠心病15余年,于2008年右冠脉置入支架1枚,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已停药1周,目前每日皮下注射那屈肝素钙一次;高脂血症,长期每日口服辛伐他汀20 mg;1993年曾感染肺结核;吸烟史40余年,戒烟1个月。体格检查:体温36.5℃,HR 67次/分,RR 18次/分,BP 115/70 mmHg;张口度>3横指,甲颏距离>4横指,Mallampati分级Ⅰ级;心功能Ⅱ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正常。肺部CT提示:左肺下叶前基底段考虑肺癌(黏液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缓释片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瓣膜听诊区 双肺呼吸音清 左肺下叶 张口度 湿性啰音 右冠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