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定量参数及三维断层摄影构建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模型及其效能分析
1
作者 高树波 胡云婷 +2 位作者 曹桂娟 胡芸 王翔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7-483,共7页
目的:基于MRI定量参数及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构建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模型,并分析其效能。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126例乳腺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DB... 目的:基于MRI定量参数及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构建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模型,并分析其效能。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126例乳腺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DBT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n=80)及良性组(n=46)。比较两组MRI形态学、T2WI特征及定量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容积转换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百分比(V_(e))],对比两组DBT影像学特征,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诊断模型,分析其效能。结果:2名观察者测量ADC、K^(trans)、K_(ep)、V_(e)的一致性良好(ICC>0.75);恶性组及良性组在病灶形态、边缘、微钙化、强化特点、T2WI特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ADC低于良性组,K^(trans)、K_(ep)、V_(e)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微钙化占比分别为71.25%、73.75%、77.50%,高于良性组的39.13%、36.96%、30.4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强化特点、T2WI特征、ADC、K^(trans)、K_(ep)、病灶形态、边缘及微钙化为影响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4.569,P=0.799,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发现,基于MRI定量参数及DBT构建的诊断模型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0(95%CI0.930~0.990;P<0.05),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定量参数及DBT影像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两者构建的诊断模型可以准确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恶性病变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 诊断模型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 T1及T2 mapping评价肩关节软骨退变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树波 王翔 王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3-928,共6页
目的观察3.0T MR T1及T2 mapping在肩关节软骨退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肩关节疼痛患者(患者组,34肩)和30名正常人(正常组)采用3.0T MR仪行肩关节常规、T1及T2 mapping序列扫描,按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标准对肩关节软骨分级,... 目的观察3.0T MR T1及T2 mapping在肩关节软骨退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肩关节疼痛患者(患者组,34肩)和30名正常人(正常组)采用3.0T MR仪行肩关节常规、T1及T2 mapping序列扫描,按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标准对肩关节软骨分级,分别测量其外、中、内带T1及T2 mapping值;比较组间各指标差异,分析T1及T2 mapping值与ICRS分级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34肩中,24肩(24/34,70.59%)关节软骨分级ICRSⅠ~Ⅱ级(轻度退变亚组),10肩(10/34,29.41%)Ⅲ~Ⅳ级(重度退变亚组);正常组30肩关节软骨分级均为ICRS 0级。患者组肩关节软骨T1及T2 mapping值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其中重度退变亚组T1 mapping值高于轻度退变亚组及正常组(P均<0.05),轻度退变亚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软骨外、中、内带T1 mapping值与ICRS分级均呈低度正相关(r=0.282、0.449、0.343,P均<0.05);T2 mapping值与ICRS分级均呈明显正相关(r=0.635、0.739、0.746,P均<0.05)。随软骨退变程度加重,T1及T2 mapping值呈上升趋势(P均<0.05)。肩关节软骨ICRS分级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r=0.678,P<0.05);T1及T2 mapping值与年龄均呈低度正相关(r=0.393、0.438,P均<0.05)。结论T1及T2 mapping值可量化肩关节软骨退变,并与年龄相关;T1及T2 mapping序列可作为常规MR评估肩关节软骨退变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软骨 关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