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CXCR5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志雄 周小鸽 +2 位作者 郑媛媛 张燕林 谢建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 Hodgkin lymphoma,CHL)中CXCR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3例CHL中CXCR5的表达,分析CXCR5在CHL四种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诊断意义;同时收集10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 Hodgkin lymphoma,CHL)中CXCR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3例CHL中CXCR5的表达,分析CXCR5在CHL四种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诊断意义;同时收集10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和10例ALK阴性ALCL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CXCR5的表达情况。结果33例CHL中,31例CXCR5阳性(93.94%):其中结节硬化型15例(15/16,93.75%)、混合细胞型12例(12/13,92.31%)、淋巴细胞丰富型2例,淋巴细胞消减型2例。CHL中CXCR5的表达情况分别为:33例CD30阳性和PAX5弱阳性中31例阳性(93.94%);14例CD15阴性中12例阳性(85.71%);26例CD20阴性中24例阳性(92.31%);6例LMP1阴性中5例阳性;11例EBER阴性中10例阳性(90.91%)。对照组20例ALCL中,肿瘤细胞CXCR5均阴性。结论CHL中CXCR5阳性率较高,当肿瘤细胞中CD15、LMP1和CD20阴性,或EBER阴性时,CXCR5仍有较高的阳性率,有助于CHL的诊断。尤其是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不典型的CHL病例,可借助免疫组化标记CXCR5与ALCL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CXCR5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石玉香 霍记平 +3 位作者 李莉 赵小晓 章宏峰 高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卵巢成熟性畸胎瘤1476例,回顾性分析其中伴恶变17例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比例1.15%,平均年龄47.2岁(25~80岁),其中肿块...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卵巢成熟性畸胎瘤1476例,回顾性分析其中伴恶变17例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比例1.15%,平均年龄47.2岁(25~80岁),其中肿块最大直径9.5±4.0 cm(4.0~17.5 cm)。143例处于绝经后,其中7例(4.89%)恶变,1333例为绝经前患者,有10例(0.75%)恶变,绝经后恶变比例高于绝经前(P<0.05)。术前6例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2例术前影像学确诊为畸胎瘤恶变。病理检查恶变成分为鳞癌11例,腺癌3例,类癌3例。随访时长13~116个月,其中2例复发,4例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病存活。结论: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绝经后畸胎瘤恶变比例高,以鳞癌最常见。术前影像学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价值有限,准确的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性畸胎瘤 恶变 卵巢 绝经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2
3
作者 石玉香 李莉 +3 位作者 谢永辉 章宏峰 石朋飞 罗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ABC)的病理特征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54例PABC患者的资料,按年龄与108例非妊娠乳腺癌对照组相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P...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ABC)的病理特征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54例PABC患者的资料,按年龄与108例非妊娠乳腺癌对照组相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PABC在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发生率、孕激素受体(PR)和雌激素受体(ER)阴性率较高(P<0.05)。PABC组累积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妊娠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是影响乳腺癌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预后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探索PABC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理特征,为治疗提供依据,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妊娠 病理特点 预后 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宫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早期子宫颈胃型腺癌1例
4
作者 王乐靖 王志 +2 位作者 杜丹 刘立红 杜小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64,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82岁,因宫腔积液引流术后1^(+)月,阴道流液3 d于2023年2月27日入我院。1月前,患者因腹胀入胃肠外科诊治,妇科彩超检查示:子宫明显增大,宫底平脐,宫底体、宫腔明显扩张分离,宫腔内呈液性暗区(16.2 cm×10.0 cm×14... 1病例报告患者,82岁,因宫腔积液引流术后1^(+)月,阴道流液3 d于2023年2月27日入我院。1月前,患者因腹胀入胃肠外科诊治,妇科彩超检查示:子宫明显增大,宫底平脐,宫底体、宫腔明显扩张分离,宫腔内呈液性暗区(16.2 cm×10.0 cm×14.1 cm),子宫内膜萎缩,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宫腔积液。后转入妇科,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2023年1月28日):糖类抗原199(CA 199)152 U/ml。在我院行宫腔积液引流及宫腔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胀 宫底平脐 首发症状 宫腔扩张分离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间变性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子萱 李莉 +1 位作者 黄征 谢永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例ATC中CKpan、vimentin、TTF-1、PAX8、p63等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 目的探讨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例ATC中CKpan、vimentin、TTF-1、PAX8、p63等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多形性巨细胞构成,形态多样,2例局部可见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成分。3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1例有淋巴结转移。免疫表型:CKpan、vimentin、PAX8、p63等阳性,TTF-1、Tg等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40%。结论ATC组织学形态及细胞构成多样,需与多种恶性肿瘤鉴别,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间变性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3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倪海春 李莉 章宏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MAS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ASC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MASC均... 目的探讨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MAS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ASC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MASC均为成年男性,均发生于腮腺,其中1例累及腮腺表面皮肤组织。患者以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就诊。镜下见MASC呈浸润性生长,形态学上表现多样呈腺样、微囊状、实性片状及乳头状排列;肿瘤细胞质丰富、嗜酸性颗粒状,细胞核呈圆形、泡状,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少见。微囊及管状的腔隙内可见嗜酸性分泌物或黏液样物。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8/18、GATA-3、Mammaglobin、S-100、vimentin、SOX10均阳性,p63、SMA、Calponin、CK14和DOG1均阴性。结论MASC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可确诊,并与腮腺其他低度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行遗传学检查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乳腺样分泌性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分泌基质的化生性癌5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方红 刘立红 +1 位作者 谢永辉 章宏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基质的化生性癌(matrix-producing metaplastic carcinoma,MP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MPMC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5/6、EGFR、S-100、p63、ER、PR及H...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基质的化生性癌(matrix-producing metaplastic carcinoma,MP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MPMC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5/6、EGFR、S-100、p63、ER、PR及HER-2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2~62岁(平均51岁),3例病灶位于左侧,2例位于右侧,肿物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边界较清,最大径1.4~3.5 cm。镜下见浸润性癌成分直接向黏液软骨样基质过渡,含黏液软骨样的基质与瘤细胞形成结节状,结节具有外周型和弥漫型两种生长模式,瘤细胞较小或呈多角形、梭形,核圆形或卵圆形,胞质较少。免疫表型:S-100阳性,CK5/6、EGFR大部分阳性,ER、PR、HER-2及p63阴性。5例中4例术后辅以化疗,1例术后未做治疗,目前患者均生存。结论MPMC属于三阴型乳腺癌,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乳腺化生性癌,需要与形态相似的乳腺肿瘤鉴别,结合特有的镜下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泌基质 化生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白蛋白在住院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12
8
作者 霍记平 李草 +3 位作者 朱斌 石玉香 杨莉 赵志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使用情况,并结合指南及循证证据对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后续开展白蛋白使用合理性评价提供参考,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中国9个地区120家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的...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使用情况,并结合指南及循证证据对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后续开展白蛋白使用合理性评价提供参考,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中国9个地区120家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的数据,对人血白蛋白处方量、取药数量、消费金额、科室分布、适应证进行分析。结果共抽取处方756055张,人血白蛋白产品主要依赖进口。2016—2020年,人血白蛋白使用量呈稳态缓慢增加趋势。对9个地区平均每年每家医院处方量、取药数量及处方金额进行比较,排名前三位地区均为杭州、广州和成都,哈尔滨最低。人血白蛋白消耗巨大,平均每年每家医院消费金额207695~2213604元。9个地区处方量和处方金额排名前3位的科室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ICU)和外科系统;肿瘤处方占比最多,其次为心脏和肝脏疾病。结论人血白蛋白使用量巨大,部分适应证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开展循证评价。有必要对人血白蛋白使用较多的科室和疾病领域开展专项点评,以降低不合理使用率,降低医疗成本,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白蛋白 住院患者 处方量 消费金额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破骨样巨细胞及器官样结构的SDH缺陷型胃肠间质瘤1例
9
作者 石玉香 赵小晓 +2 位作者 罗波 谢永辉 李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5-636,共2页
患者女性,63岁,以腹泻、便血半年余在我院门诊就医,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弥漫性糜烂、水肿。结肠多部位取材,病理活检示:肠黏膜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改变。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A-125、CEA、CA199、AFP均无异常。患者入院后电子胃镜... 患者女性,63岁,以腹泻、便血半年余在我院门诊就医,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弥漫性糜烂、水肿。结肠多部位取材,病理活检示:肠黏膜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改变。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A-125、CEA、CA199、AFP均无异常。患者入院后电子胃镜示:胃前壁近胃角处一大小3.0 cm×4.5 cm隆起灶突入胃内,黏膜表面光滑,超声胃镜见胃壁层次清楚,肿瘤起源于第3~4层,边界清楚,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周围胃黏膜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全麻下经腹腔镜行肿瘤及部分胃切除,术中见肿瘤位于黏膜下,黏膜表面及浆膜层均光滑。患者既往无肿瘤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 破骨样巨细胞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黑色素瘤组织表达及对肿瘤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雅尹 黄征 章宏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积极探索黑色素瘤高转移性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皮肤黑色素瘤组织、黑色素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同时探讨MFN2与黑色素瘤... 目的积极探索黑色素瘤高转移性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皮肤黑色素瘤组织、黑色素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同时探讨MFN2与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ed19蛋白在皮肤黑色素瘤组织、黑色素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MFN2的表达量与患者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将含有MFN2编码序列的慢病毒载体(Lenti-MFN2)感染黑色素瘤细胞B16设为实验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Lenti-GFP)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FN2及Ras-Raf1-ERK1/2信号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MFN2在黑色素瘤周围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皮肤黑色素瘤组织(83.9%vs 30.6%,P<0.05);MFN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有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16细胞的增殖活性和集落形成能力均被显著抑制(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B16细胞的G0/G 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46.3±10.3)%vs(67.9±12.6)%],凋亡率显著增高[(12.5±1.6)%vs(57.4±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Ras、Raf、ERK1/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MFN2在黑色素瘤组织中呈低表达。通过上调MFN2的表达可抑制黑色素瘤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这可能与其抑制Ras-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黑色素瘤 凋亡 Ras-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复发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海春 谢永辉 章宏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7-248,共2页
患者女性,62岁。因右侧涕中带血伴鼻痛10天于2019年5月6日就诊。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痛、鼻干,伴痰、涕中带血,可擤出黄色脓涕。无喷嚏、鼻痒。嗅觉无减退。专科检查:右侧鼻腔呈鼻窦开放术后改变,右侧下鼻甲前端缺如;右侧中... 患者女性,62岁。因右侧涕中带血伴鼻痛10天于2019年5月6日就诊。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痛、鼻干,伴痰、涕中带血,可擤出黄色脓涕。无喷嚏、鼻痒。嗅觉无减退。专科检查:右侧鼻腔呈鼻窦开放术后改变,右侧下鼻甲前端缺如;右侧中鼻道可见血痂皮,触之易出血。常规CT检查示:右侧额窦、上颌窦及鼻腔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右中、下鼻甲部分缺损;左侧上颌窦黏膜稍厚,并见囊状低密度影,边缘光整;鼻中隔略左偏。所及鼻咽左侧软组织稍厚,左侧隐窝较对侧变浅。5月18日行鼻内窥镜下多个鼻窦开窗术+内镜下右侧额窦开窗术+内镜下右侧上颌窦开窗术+内镜下右侧筛窦开窗术+内镜下右侧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肿瘤 肉瘤 双表型 复发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右心房血管肉瘤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可 石玉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8-350,共3页
患者女性,46岁,因发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就诊。患者症状晨轻夜重,休息后无明显缓解,夜间偶感胸闷、气促:本院肾内科收入院给以利尿处理水肿无明显缓解。入院后心脏彩超示心包腔大量积液,
关键词 血管肉瘤 原发性 右心房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部Neurothekeoma 1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红 章宏峰 刘立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2-1003,共2页
患者女性,38岁,因发现右侧肩部肿物1年余就诊。查体:右侧肩部可触及一质稍硬肿物,边界尚清,无触痛。门诊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HTH]眼观:带皮组织,大小1 cm×0.8 cm×0.5 cm,切面灰白色。镜检:真皮内查及呈结节状或丛状(图1)分... 患者女性,38岁,因发现右侧肩部肿物1年余就诊。查体:右侧肩部可触及一质稍硬肿物,边界尚清,无触痛。门诊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HTH]眼观:带皮组织,大小1 cm×0.8 cm×0.5 cm,切面灰白色。镜检:真皮内查及呈结节状或丛状(图1)分布的胖梭形或上皮样细胞团位于胶原或黏液样背景中(图2)。免疫表型:CD68(图3)、CD10(图4)均呈阳性,MiTF部分弱阳性,CKpan、S-100(图5)、SOX10均呈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NEUROTHEKEOMA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冻融次数和不同保存温度对伪狂犬病毒的神经环路标记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紫薇 夏金金 +5 位作者 刘静 曾俊杰 朱续涛 贾凡 张志建 曾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9-955,共7页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常用于神经环路示踪研究的嗜神经病毒工具之一,然而目前缺乏PRV的保存条件对其感染滴度以及在体神经环路示踪效果影响的研究.首先,将2 h内在-80℃及室温下同一批次的PRV分别进行1~4次冻融,利用噬...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常用于神经环路示踪研究的嗜神经病毒工具之一,然而目前缺乏PRV的保存条件对其感染滴度以及在体神经环路示踪效果影响的研究.首先,将2 h内在-80℃及室温下同一批次的PRV分别进行1~4次冻融,利用噬斑法在BHK-21细胞上检测其滴度,研究结果显示1~3次冻融对PRV的滴度改变无显著影响,而第4次冻融使PRV病毒的滴度显著下降.其次,从-80℃冰箱中取出同一批次的两份PRV,将其冻融1次,分别在-80℃和-20℃保存两周后,利用噬斑法在BHK-21细胞上检测其滴度;同时,将两份PRV利用在体立体定位分别注射于小鼠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取相同的感染时间点,对DG输入环路标记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同温度下长期保存对PRV的滴度及标记效果有较大影响.该研究结果对于PRV病毒的保存及其在神经环路标记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病毒滴度 反复冻融 保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红 刘立红 杨子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243,共2页
患者女性,46岁,因腹胀并胸骨后不适1个月余,门诊胃镜示:胃体隆起,以"胃隆起病变"收治入院。查体:体温、血压、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胃镜示胃体中部大弯侧见一大小0.6 cm×0.8cm的隆... 患者女性,46岁,因腹胀并胸骨后不适1个月余,门诊胃镜示:胃体隆起,以"胃隆起病变"收治入院。查体:体温、血压、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胃镜示胃体中部大弯侧见一大小0.6 cm×0.8cm的隆起(图1),表面血管网丰富,触之质韧。入院胃镜超声示:超声微探头(15 MHz)在内镜病灶处扫查,管壁层次清楚,可见一边界清楚起源于第2~3层的混合回声灶,局部切面大小5.9 mm×9.2 mm,余未见异常。胃镜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切除:在病灶周边处多点黏膜下注射,见病灶及周边黏膜隆起,沿边缘切开,将病灶完整剥离、取出并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间叶源性肿瘤 丛状纤维黏液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中肾管附件肿瘤1例
16
作者 刘立红 方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0-880,882,共2页
患者女性,60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余,无阴道出血及腹痛、腹胀等不适。盆腔彩超示子宫及左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附件囊实性混合性包块,大小5.5 cm×4.5 cm,门诊拟盆腔包块收入院。血常规检查示WBC 2.77×10^9/L,AFP、CEA... 患者女性,60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余,无阴道出血及腹痛、腹胀等不适。盆腔彩超示子宫及左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附件囊实性混合性包块,大小5.5 cm×4.5 cm,门诊拟盆腔包块收入院。血常规检查示WBC 2.77×10^9/L,AFP、CEA、CA125和CA199均正常,血HCG阴性,生化全套、凝血全套、尿常规、大便常规、肝炎全套、抗TP、抗HIV、性激素全套等未见明显异常。病理检查眼观:送检右侧附件,输卵管长6.5 cm,直径0.2~0.5 cm,与之相连一肿块,大小6.5 cm×4.5 cm×4 cm,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呈囊实性,实性区淡黄色,质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中肾管附件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