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4年血培养阳性病原菌耐药情况及临床科室分布特点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怡雯 詹燏 胡枫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及其临床科室分布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武汉中心医院2012~2014年送检的11 275套血培养标本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培养仪为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VersaTREK微生物培养仪;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为...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及其临床科室分布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武汉中心医院2012~2014年送检的11 275套血培养标本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培养仪为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VersaTREK微生物培养仪;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为美国BD-PHOENIX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结果 11 275套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636株,前4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屎肠球菌。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和1株泛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病原菌临床科室分布排序前3位为消化内科、肾内科和重症医学科(ICU),ICU没有明显优势病原菌。结论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在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不同,病原菌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结果的及时准确报告,可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指导临床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血培养 临床科室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宫颈癌组织中VEGF-C与COX-2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石小燕 张亚东 +2 位作者 赵良平 毛晓露 张庆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检测VEGF-C及COX-2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武汉中心医院2005~2009年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标本57例,应用VEGF-C和COX-2多克隆抗体进行SP法免疫组化染色。... 目的检测VEGF-C及COX-2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武汉中心医院2005~2009年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标本57例,应用VEGF-C和COX-2多克隆抗体进行SP法免疫组化染色。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eLa细胞中VEGF-C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57例宫颈癌标本中,VEGF-C表达阴性(-)7例(12.28%),弱阳性(+)14例(24.56%),中等阳性()20例(35.09%),强阳性()16例(28.07%)。随着病变由宫颈原位癌到早期浸润癌的进展,VEGF-C表达明显增强。COX-2表达阴性(-)38例(66.67%),阳性(+)19例(33.33%)。VEGF-C和COX-2阳性染色均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在COX-2表达阳性部位,VEGF-C大多数呈强阳性反应,且二者均在癌巢中强表达。统计分析表明VEGF-C和COX-2表达呈正相关(P<0.01)。26例伴淋巴结转移者中,VEGF-C表达阳性21例,统计分析显示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当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处理HeLa细胞后,细胞中VEGF-C蛋白表达较处理前明显降低。结论 VEGF-C可能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表达与宫颈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活检标本VEGF-C表达情况可能有助于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在宫颈癌组织中,VEGF-C和COX-2表达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COX-2可能是宫颈癌细胞中VEGF-C表达的一个调节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环氧合酶-2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血管生成素2基因表达抑制小鼠肝癌移植瘤生长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霞 何攀文 +3 位作者 吴建红 朱清静 蔡艳萍 韩晓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siRNA干扰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表达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以转染pLVX-shRNA-Ang-2、pLVX-Ang-2的人肝癌HepG2细胞及未转染的HepG2细胞为来源,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分3组:pLVX-shRNA-Ang-2组、pLV... 目的探讨siRNA干扰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表达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以转染pLVX-shRNA-Ang-2、pLVX-Ang-2的人肝癌HepG2细胞及未转染的HepG2细胞为来源,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分3组:pLVX-shRNA-Ang-2组、pLVX-Ang-2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观察并测量瘤体体积,各组肿瘤组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对比病理改变。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Ang-2基因和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34表达。结果与pLVX-Ang-2组和对照组比较,pLVXshRNA-Ang-2组瘤体体积小,组织坏死不明显,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Ang-2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CD34表达明显下降。结论采用siRNA干扰技术敲除Ang-2基因,能够减少肝癌组织新生血管的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血管生成素2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藻油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迅 陈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通过检测SD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水平,研究DHA藻油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将DHA藻油、微生物ARA油与花生营养调和油调配后给SD大鼠灌胃,灌胃剂量3 mL/d,饲养8周后,处死测其脑组织的乙酰胆碱水平。结果表明:阴性对照组(花生营养调和油)... 通过检测SD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水平,研究DHA藻油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将DHA藻油、微生物ARA油与花生营养调和油调配后给SD大鼠灌胃,灌胃剂量3 mL/d,饲养8周后,处死测其脑组织的乙酰胆碱水平。结果表明:阴性对照组(花生营养调和油)、阳性对照组(含纯DHA 500 mg、纯ARA 200 mg的调配油)、治疗高剂量组(含纯DHA 400 mg、纯ARA 200 mg的调配油)、治疗中剂量组(含纯DHA 300 mg、纯ARA 200 mg的调配油)、治疗低剂量组(含纯DHA 200 mg、纯ARA 200 mg的调配油)饲养SD大鼠脑组织的乙酰胆碱水平分别为(29.47±5.05)、(159.05±13.41)、(121.70±15.07)、(86.83±9.86)、(58.10±9.17)μg/mg,各治疗组与阴、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DHA藻油含量越高,SD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的活性越强,说明DHA藻油可以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藻油 阿尔茨海默病 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hsa-miR-4443对TIMP2基因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腾飞 王金焱 +3 位作者 侯俊宸 王丹丹 赵建华 钟山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观察hsa-miR-4443对TIMP2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hsa-miR-4443与TIMP2 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 目的通过构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观察hsa-miR-4443对TIMP2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hsa-miR-4443与TIMP2 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的结合位点,设计合成包含hsa-miR-4443结合序列及突变序列的TIMP2基因片段,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分别与hsa-miR-4443模拟物和阴性对照序列共转染MDA-MB-231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活性,观察hsa-miR-4443对TIMP2表达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在TIMP2 3′UTR有3个hsa-miR-4443的潜在结合位点,酶切和测序结果均提示3个结合位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成功。hsa-miR-4443可通过第1个结合位点抑制野生型TIMP2载体的荧光素酶的表达,而对突变型载体的荧光素酶表达无影响(P=0.002)。结论 hsa-miR-4443可以靶向调控TIM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miR-4443 TIMP2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HLA-G、IL-6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邓士勇 陈明 +3 位作者 王旭东 郭夏 吴旻 张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0-1214,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浆白细胞抗原G(HLA-G)、白介素-6(IL-6)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浆白细胞抗原G(HLA-G)、白介素-6(IL-6)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诊断治疗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83例为IM组,选择同期健康儿童83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2组儿童HLA-G、IL-6水平变化;计算并对比血浆HLA-G、IL-6阳性率;分析IM组血浆HLA-G与IL-6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并对比血浆HLA-G、IL-6及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IM组血浆HLA-G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未经治疗的IM患儿中血浆HLA-G检测阳性率为90.36%(75/83),IL-6检测阳性率为87.95%(73/8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组血浆HLA-G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196,P=0.011)。ROC曲线诊断效能分析结果显示,IL-6诊断的灵敏度为68.90%,特异度为71.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血浆HLA-G诊断的灵敏度为74.20%,特异度为7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9.50%,特异度为85.70%,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结论:血浆HLA-G与IL-6联合检测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明确患儿病情进展发挥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白细胞抗原G 白介素-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涂力 蒋燚 +1 位作者 张驰 王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72-1475,共4页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CR7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CR7在6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表达差异与胃癌临床病理...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CR7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CR7在6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表达差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60例胃癌组织中,CCR7在胃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CR7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且CCR7蛋白在癌旁组织与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15/60)和73%(44/60)。经χ~2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00,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R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CCR7表达水平在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CR7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癌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 CCR7 胃癌 侵袭转移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