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进行附件病变风险分层:培训对于提高诊断效能的价值
1
作者 张珊 李涛 +4 位作者 黄增发 王曦 谢伟 王翔 张树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0-404,共5页
目的观察针对应用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对附件病变进行风险分层实施培训对于提高不同年资医师诊断效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470例接受盆腔MR平扫检查及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的附件病变患者、共575处O-RADS 1~5分病... 目的观察针对应用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对附件病变进行风险分层实施培训对于提高不同年资医师诊断效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470例接受盆腔MR平扫检查及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的附件病变患者、共575处O-RADS 1~5分病灶,由低年资(医师A)与高年资医师(医师B)各1名进行独立评分,将结果分别记为R1与R2;3个月后2名医师接受妇科影像专家系统培训后再次独立评分,将结果分别记为R11与R22;同时由另外2名妇科影像学专家共同对病变进行评分,将结果记为R0。根据O-RADS评分>3诊断恶性病变,评估培训前、后诊断效能;以R0为参考,分析医师A、B观察者内、观察者间及二者与R0之间的一致性。结果R0诊断敏感度为95.21%、特异度为93.14%。医师A培训前、后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2.22%、95.21%,特异度分别为83.33%、89.46%;医师B培训前、后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5.81%、95.21%,特异度分别为92.89%、91.91%。培训前评分结果的观察者内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845、0.884;观察者间一致性亦较好,Kappa值为0.761,医师A、B诊断结果与R0的Kappa值分别为0.781及0.911。培训后观察者间及其与R0的一致性均提高,医师A、B诊断结果与R0的Kappa值分别升至0.844及0.915。结论就O-RADS风险分层进行培训有助于提高低年资医师判断良、恶性附件病变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附件疾病 风险调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对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张珊 李涛 +7 位作者 黄增发 杜昕雨 唐瑞遥 王万鹏 王曦 谢伟 王翔 张树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917,共9页
目的评估基于MRI的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 MRI)对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武汉中心医院影像科行盆腔磁共振平扫、动态增强并病理证实的患者407例;两名影像科医师通过磁共振图像特征对每个... 目的评估基于MRI的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 MRI)对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武汉中心医院影像科行盆腔磁共振平扫、动态增强并病理证实的患者407例;两名影像科医师通过磁共振图像特征对每个附件病变进行O-RADS MRI评分并以病理为金标准计算各个评分、增强类型、病变性质的恶性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O-RADS MRI评分、增强类型、病变性质对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407例患者共502个病变,其中良性病变364个,恶性病变(包括交界性肿瘤)138个。两名影像科医师O-RADS MRI评分(1~5分)的恶性率:医师1分别为0、0、5.4%、80.0%、89.7%,医师2分别为0、0、5.8%、86.2%,83.0%。以O-RADS MRI≥4分为最佳截断值,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医师1分别为94.2%、93.6%、93.8%、84.9%、97.7%、2.3%、15.1%,医师2分别为93.4%、93.6%、93.6%、85.4%、97.4%、3.6%、14.6%。增强类型(无强化、囊壁强化、I型曲线、Ⅱ型曲线、Ⅲ型曲线)的恶性率:医师1分别为0、1.3%、5.7%、81.2%、89.0%,医师2分别为0、1.2%、11.3%、87.6%、80.0%。囊性、囊性伴分隔病变、实性病变、囊实性病变及囊实性伴分隔病变的恶性率:医师1分别为0、7.1%、38.7%、79.1%、89.8%,医师2分别为0、8.1%,37.8%、72.4%、89.6%。以Ⅱ型、Ⅲ型曲线作为恶性标准,在囊性伴分隔病变中,医师1及医师2的灵敏度较低,均为50.0%。在含实性成分病变中,医师1与医师2的特异度均较低,分别为57.7%、56.5%。假阳性病变均含实性成分,多为纤维瘤、附件区肌瘤;假阴性病变多为交界性囊腺瘤,无实性成分或实性成分较少。结论O-RADS MRI风险分层系统在附件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完善,以降低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 MRI 附件肿块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自动重建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物
3
作者 唐瑞遥 张树桐 +4 位作者 黄增发 刘妮 丁义 杜昕雨 王翔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评价基于深度学习(DL)的人工智能(AI)自动重建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移植物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共存在197具移植物的CABG后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以人工评价结果(人工组)为标准,评估AI(AI组)判断移植... 目的 评价基于深度学习(DL)的人工智能(AI)自动重建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移植物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共存在197具移植物的CABG后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以人工评价结果(人工组)为标准,评估AI(AI组)判断移植物及远端自体血管狭窄程度的效能;比较组间计算未受保护冠状动脉区域(UCT)的一致性,以及图像后处理及诊断总耗时。结果 AI组判断移植物数量与人工组的一致性一般[组内相关系数(ICC)=0.743,P<0.05],其判断移植物最大狭窄程度的一致性为一般至优(Kappa为0.310~1.000,P均<0.05),判断移植物远端自体血管最大狭窄程度的一致性为一般至良好(Kappa为0.292~0.795,P均<0.05)。AI组计算UCT结果与人工组具有中等一致性(ICC=0.469,P<0.05)。AI组诊断UCT的曲线下面积为0.811。AI组图像后处理及诊断总耗时较人工组为短(P<0.05)。结论 AI用于自动重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物、量化移植物狭窄程度效率较高,且与人工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尚可,可作为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人工智能 冠状动脉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疾病报告与诊断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肖建伟 张树桐 +4 位作者 谢元亮 胡芸 陈燕浩 陈发祥 王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227-323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 mography angiography,CCTA)的冠状动脉疾病报告与数据系统(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porting and data sys tem,CAD RADSTM)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 mography angiography,CCTA)的冠状动脉疾病报告与数据系统(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porting and data sys tem,CAD RADSTM)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12月,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26例,常规行CCTA扫描,按照CAD RADSTM报告系统,分别由两位高年资医师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软件对患者进行分级报告。结果基于深度学习对CCTA的CAD RADS分级和医师对CCTA的CAD RADS分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两者的Kappa值为0.687(P<0.05),一致性较好。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CCTA图像的CAD RADS标准化报告能较准确评价疑似冠心病患者,与诊断医师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报告与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