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植入TiLOOP Total 6网片的盆底重建术在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娄吉成 黄欢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5,共6页
目的:评价经阴道植入TiLOOP Total 6网片的盆底重建术联合会阴体重建术及阴道后壁修补术在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因Ⅲ~Ⅳ度POP行手术治疗的5... 目的:评价经阴道植入TiLOOP Total 6网片的盆底重建术联合会阴体重建术及阴道后壁修补术在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因Ⅲ~Ⅳ度POP行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并发症,评估患者总体印象改善(PGI-I)评分量表、主客观治愈率,比较术前和术后12个月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指示点的复位情况,并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血肿形成、无膀胱及直肠损伤,手术时间120±18 min,术中出血量141±44 ml,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7%(3/52),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重度疼痛占比53.8%(28/52)。随访至术后12个月,手术成功率为100%,网片暴露率3.8%(2/52),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3.8%(2/52),主客观治愈率均为100%,POP-Q各指示点较术前均有显著提升(P<0.0001),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12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001)。PGI-I评分显示52例患者均主观满意。结论:经阴道植入TiLOOP Total 6网片的盆底重建术联合会阴体重建术及阴道后壁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Ⅲ~Ⅳ度的POP的患者短期治疗效果确切,患者的主观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TiLOOP网片 聚丙烯网片 盆底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宫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早期子宫颈胃型腺癌1例
2
作者 王乐靖 王志 +2 位作者 杜丹 刘立红 杜小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64,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82岁,因宫腔积液引流术后1^(+)月,阴道流液3 d于2023年2月27日入我院。1月前,患者因腹胀入胃肠外科诊治,妇科彩超检查示:子宫明显增大,宫底平脐,宫底体、宫腔明显扩张分离,宫腔内呈液性暗区(16.2 cm×10.0 cm×14... 1病例报告患者,82岁,因宫腔积液引流术后1^(+)月,阴道流液3 d于2023年2月27日入我院。1月前,患者因腹胀入胃肠外科诊治,妇科彩超检查示:子宫明显增大,宫底平脐,宫底体、宫腔明显扩张分离,宫腔内呈液性暗区(16.2 cm×10.0 cm×14.1 cm),子宫内膜萎缩,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宫腔积液。后转入妇科,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2023年1月28日):糖类抗原199(CA 199)152 U/ml。在我院行宫腔积液引流及宫腔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胀 宫底平脐 首发症状 宫腔扩张分离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宫颈癌组织中VEGF-C与COX-2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石小燕 张亚东 +2 位作者 赵良平 毛晓露 张庆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检测VEGF-C及COX-2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武汉中心医院2005~2009年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标本57例,应用VEGF-C和COX-2多克隆抗体进行SP法免疫组化染色。... 目的检测VEGF-C及COX-2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武汉中心医院2005~2009年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标本57例,应用VEGF-C和COX-2多克隆抗体进行SP法免疫组化染色。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eLa细胞中VEGF-C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57例宫颈癌标本中,VEGF-C表达阴性(-)7例(12.28%),弱阳性(+)14例(24.56%),中等阳性()20例(35.09%),强阳性()16例(28.07%)。随着病变由宫颈原位癌到早期浸润癌的进展,VEGF-C表达明显增强。COX-2表达阴性(-)38例(66.67%),阳性(+)19例(33.33%)。VEGF-C和COX-2阳性染色均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在COX-2表达阳性部位,VEGF-C大多数呈强阳性反应,且二者均在癌巢中强表达。统计分析表明VEGF-C和COX-2表达呈正相关(P<0.01)。26例伴淋巴结转移者中,VEGF-C表达阳性21例,统计分析显示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当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处理HeLa细胞后,细胞中VEGF-C蛋白表达较处理前明显降低。结论 VEGF-C可能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表达与宫颈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活检标本VEGF-C表达情况可能有助于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在宫颈癌组织中,VEGF-C和COX-2表达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COX-2可能是宫颈癌细胞中VEGF-C表达的一个调节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环氧合酶-2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LC16A1-AS1通过靶向miR-15a-5p负向调控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3
4
作者 卢豪 占稳稳 +5 位作者 熊国平 吴汝芳 胡晓继 韩迎燕 李莉 张庆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 SLC16A1-AS1通过靶向miR-15a-5p调控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SLC16A1-AS1在子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人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H8)及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HCC94、SiHa、C33A)中的表达水... 目的探讨LncRNA SLC16A1-AS1通过靶向miR-15a-5p调控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SLC16A1-AS1在子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人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H8)及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HCC94、SiHa、C33A)中的表达水平。选择SLC16A1-AS1表达最少的子宫颈癌细胞株,分别转染阴性质粒和SLC16A1-AS1过表达质粒,标记为NC组和SLC16A1-AS1组。应用MTT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过表达SLC16A1-AS1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LC16A1-AS1与靶基因的靶向关系。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靶基因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颈癌组织中SLC16A1-AS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与H8细胞相比,HeLa、HCC94、SiHa、C33A细胞中SLC16A1-AS1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NC组相比,过表达SLC16A1-AS1的C33A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过表达SLC16A1-AS1的C33A细胞侵袭数下降(P<0.01)。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显示,SLC16A1-AS1可与miR-15a-5p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SLC16A1-AS1可与miR-15a-5p直接结合(P<0.01)。SLC16A1-AS1可负向调控miR-15a-5p的表达(P<0.01)。与NC组相比,SLC16A1-AS1组细胞增殖表型蛋白(如PCNA、Ki-67)和细胞侵袭表型蛋白(如N-cadherin、Slug)表达均降低。结论SLC16A1-AS1在子宫颈癌中低表达,SLC16A1-AS1通过靶向下调miR-15a-5p的表达,抑制子宫颈癌细胞C33A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SLC16A1-AS1 miR-15a-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TY10调控miR-490-3p通过HMGB1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长群 刘婷婷 +1 位作者 金志珊 熊国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2-567,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 RNA)TTTY10对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对mi R-490-3p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 RNA)TTTY10对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对mi R-490-3p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妇产科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14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q 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及不同宫颈癌细胞株中TTTY10表达情况。将编码TTTY10-si RNA的质粒或空载质粒转染至宫颈癌Cas Ki细胞中,q PCR检测质粒TTTY10-si RNA转染宫颈癌细胞的转染效率,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沉默TTTY10后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q PCR检测沉默TTTY10后mi R-490-3p和HMGB1 m 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 R-490-3p与HMGB1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沉默TTTY10后HMGB1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织中TTTY10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宫颈癌细胞株中TTTY10的表达显著高于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P<0.01);TTTY10-si RNA质粒可以有效转染进入Cas Ki细胞内并敲减TTTY10的表达(P<0.01),沉默TTTY10可以抑制宫颈癌Cas Ki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宫颈癌细胞mi R-490-3p的表达和抑制HMGB1 m RNA的表达(P<0.05或P<0.01)。mi R-490-3p能与HMGB1 m RNA的3′-UTR特异性结合,沉默TTTY10后HMGB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结论:TTTY10可以靶向调节mi R-490-3p,并且通过HMGB1信号通路影响宫颈癌Cas Ki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TTTY10可作为宫颈癌的诊断标志物和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长链非编码RNA TTTY10 miR-490-3p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在促进肿瘤生长及化学治疗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苏昌亮 张庆华 黄磊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期354-357,共4页
化学治疗(化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化疗耐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障碍。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是Nrf2-Keapl-ARE信号转导通路中调控氧化应激反应的关键性... 化学治疗(化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化疗耐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障碍。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是Nrf2-Keapl-ARE信号转导通路中调控氧化应激反应的关键性转录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Nrf2能促肿瘤生长,与化疗耐药相关。该文综述了Nrf2与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肿瘤 耐药 化学治疗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380-5p在宫颈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通过下调RHOA抑制C33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6
7
作者 韩炜珍 姜鹍 +3 位作者 杨长群 颜琳 谭照平 熊国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检测微小RNA-380-5p(mi R-380-5p)在人宫颈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抑制宫颈癌C33A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妇产科手术切除的16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和对应的癌... 目的:检测微小RNA-380-5p(mi R-380-5p)在人宫颈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抑制宫颈癌C33A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妇产科手术切除的16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宫颈癌细胞系HCC94、C33A、Hela、SiHa和人子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H8,用qPCR法检测miR-380-5p在癌及癌旁组织、4种宫颈癌细胞及H8细胞中的表达。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380-5p mimi(c实验组)和miR-NC(阴性对照组)瞬时转染C33A细胞,用qPCR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380-5p表达,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用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Scan预测miR-380-5p的下游基因,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80-5p对下游基因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的结合作用,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380-5p下游基因RHOA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380-5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宫颈癌细胞系中miR-380-5p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H8细胞(P<0.05),以C33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最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miR-380-5p mimic能显著抑制C33A细胞的增殖(P<0.05)和迁移能力(P<0.01),且下调RHOA、ROCK1、ROCK2、CDK2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均P<0.01)。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RHOA可能为miR-380-5p的调控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380-5p可与RHOA 3’-非编码区(UTR)特异性结合,miR-380-5p可明显下调RHOA基因的表达(P<0.01)。结论:miR-380-5p在宫颈癌组织及细胞系中低表达,过表达miR-380-5p可能通过下调RHOA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抑制宫颈癌C33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80-5p 宫颈癌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中神经丝蛋白轻链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梁逢奇 夏芬 胡燕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丝蛋白轻链蛋白(NEFL)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2009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58例宫颈鳞癌患者,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并行随访。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目的探讨神经丝蛋白轻链蛋白(NEFL)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2009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58例宫颈鳞癌患者,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并行随访。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鳞癌及癌旁组织中NEFL的表达情况,t检验或卡方检验分析NEFL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计算累计复发及总生存时间,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间的差异,单因素分析影响累计复发率和总生存率的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宫颈癌肿瘤组织中NEFL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5.845±2.553)vs.(8.741±3.041),P<0.01],且NEFL低表达与FIGO分期(P=0.036)、淋巴结转移(P=0.006)、肿瘤浸润深度(P=0.034)相关。NEFL低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36.66%vs.78.57%,P=0.023),术后3年累计复发率高于高表达组(61.33%vs.17.86%,P=0.018)。单因素分析示肿瘤FIGO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NEFL染色为总体生存率和累计复发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示FIGO分期Ⅲ/Ⅳ及NEFL低表达为影响总生存率及累计复发率的独立危险因子(均P<0.05)。结论宫颈鳞癌中NEFL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NEFL低表达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NEFL低表达为影响宫颈磷癌总生存率及累计复发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神经丝蛋白轻链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动脉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6
9
作者 张娴 刘儒彪 +1 位作者 陈秋晴 张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3种不同动脉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武汉中心医院剖宫产分娩的10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 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3种不同动脉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武汉中心医院剖宫产分娩的10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子宫动脉栓塞术组(UA组,n=30),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组(AA组,n=34)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组(IA组,n=39)。比较3组产妇置管情况,剖宫产手术情况及产后情况。结果:3组产妇剖宫产术前置管术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最短为5.32±2.34分钟,IA组最长为32.18±6.31分钟。UA组胎儿基本未受辐射,AA组胎儿透视时间和接受辐射量显著少于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8±3.21秒vs 54.23±23.85秒,t=10.846,P=0.000;2.94±0.78 mGY vs 21.29±13.84 mGY,t=7.714,P=0.000)。3组产妇剖宫产情况比较:UA组手术时间最长(143.45±25.43分钟),AA组手术时间最短(104.23±21.38分钟);UA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比率、输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UA组产后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3组产妇剖宫产术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和髂内动脉球囊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控制效果较好,子宫保留率更高。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母体和胎儿的放射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球囊阻断 腹主动脉 髂内动脉 子宫动脉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卉 王玉兰 +2 位作者 李翔 谢元亮 王翔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2-597,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影像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及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妊娠晚期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孕产资料、就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部影像学特征及转归。结果:...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影像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及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妊娠晚期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孕产资料、就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部影像学特征及转归。结果:患者年龄为26~33岁(中位年龄28岁),孕35+4~40周,因临产或先兆临产入院;12例均于本院足月分娩,3例为阴道产,9例为剖宫产,均未出现严重产后并发症,分娩结局良好。7例(7/12)伴有低热、咳嗽为主的呼吸道感染症状,5例(5/12)无明显产内科症状。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及C-反应蛋白增高为主要特征。首次CT检查2例为阴性,余10例阳性者中3例为单肺叶单病灶,1例为单肺叶多病灶,6例为多肺叶多病灶;病灶主要分布于下叶胸膜下,以磨玻璃密度影(4/10)合并铺路石征及部分实变(6/10)为主。进展期CT病变范围增大、数目增多、密度增高,部分实变,吸收期病灶总体吸收,部分病灶纤维化,吸收早期可出现病灶缓解与进展交替发生。肺外表现:早期3例出现少量心包积液,2例出现单侧少量胸腔积液;进展期胸腔积液例数明显增多(11/12),吸收期减少。结论:妊娠晚期合并COVID-19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症状较轻,分娩结局良好;胸部CT提示肺内病变特征与普通人群相似,但胸腔积液发生率较高,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