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泮托拉唑胶囊对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老年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晓林 熊枝繁 曹仕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58-2259,共2页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胶囊对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老年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泮托拉唑胶囊和奥美拉唑片口服,分析对比两组...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胶囊对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老年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泮托拉唑胶囊和奥美拉唑片口服,分析对比两组的胃镜下黏膜损伤、阿司匹林相关性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及药物的耐受性。结果:两组患者胃镜下黏膜损伤及阿司匹林相关性消化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药物耐受性均为良好。结论:泮托拉唑胶囊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因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所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选择PPI类胃黏膜保护剂时可首选泮托拉唑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上胃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结直肠癌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汤明欣 王晓林 李炫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041-2046,共6页
他汀类药物属于HMG-CoA抑制剂,主要用于降低血脂,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在结直肠癌防治中展现出多重作用。它们通过抑制MVA相关途径、抑制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免疫以及影响肠道微生物等途径,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他汀类药物属于HMG-CoA抑制剂,主要用于降低血脂,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在结直肠癌防治中展现出多重作用。它们通过抑制MVA相关途径、抑制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免疫以及影响肠道微生物等途径,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产生积极防治影响。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能增强化学、免疫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可作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性和辅助性治疗用药。本文对他汀类药物对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及防治方面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为探索新型结直肠癌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结直肠癌 预防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硝酸盐对肺炎克雷伯菌生长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3
作者 谢继臣 马仁惠 +2 位作者 李默然 李蓓 熊莉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7-764,共8页
目的探讨肠道硝酸盐环境对肺炎克雷伯菌生长的影响及具体调控机制。方法构建肺炎克雷伯菌硝酸还原酶narG、narZ单基因和双基因敲除株及硝酸盐二元调控系统NarXL基因敲除株;全自动细菌生长分析仪检测菌株在体外有氧硝酸盐环境下的生长曲... 目的探讨肠道硝酸盐环境对肺炎克雷伯菌生长的影响及具体调控机制。方法构建肺炎克雷伯菌硝酸还原酶narG、narZ单基因和双基因敲除株及硝酸盐二元调控系统NarXL基因敲除株;全自动细菌生长分析仪检测菌株在体外有氧硝酸盐环境下的生长曲线;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菌厌氧硝酸盐环境下生长曲线;qRT-PCR检测二元调控系统NarXL在厌氧硝酸盐环境中对硝酸还原酶narG、narZ基因表达影响;EMSA和MST分析NarXL在感应利用硝酸盐环境中的具体调控机制;qRT-PCR检测厌氧硝酸盐环境对narG、narZ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竞争实验检测narG、narZ基因在厌氧硝酸盐环境中的生长优势。结果相比于有氧环境,在厌氧条件下,硝酸盐能够明显促进肺炎克雷伯菌野生株的生长且促进生长的幅度高于narXL基因敲除株;qRT-PCR显示厌氧条件下narXL敲除株中硝酸还原酶相关基因narG、narZ表达显著降低(P<0.0001);EMSA和MST实验显示NarXL调控子能够直接与narG、narZ启动子区结合;qRT-PCR显示在厌氧硝酸盐环境中硝酸还原酶narG、narZ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P<0.0001,P<0.01);生长曲线和竞争实验表明硝酸还原酶narG基因敲除株在厌氧硝酸盐环境中生长和竞争生长能力均明显变弱(P<0.01)。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二元调控系统NarXL可感应肠道硝酸盐浓度变化直接正调控硝酸还原酶基因narG、narZ表达从而促进细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NarXL 硝酸还原酶 厌氧生长 肠道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组织ICAM-1及血清sICAM-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熊枝繁 刘菊 +4 位作者 曹仕琼 刘浩 熊亮 李丽 周琴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 A M-1)在肝细胞肝癌(H 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全自动图像检测40例H C 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28例肝硬化组织中IC A M-1的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 LISA)法测定42例H C C、26例...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 A M-1)在肝细胞肝癌(H 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全自动图像检测40例H C 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28例肝硬化组织中IC A M-1的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 LISA)法测定42例H C C、26例肝硬化患者和22例正常健康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 A M-1)的水平,并与甲胎蛋白(A FP)进行同步分析。结果:40例H C C组织IC A M-1表达阳性率为80.0%,高于癌旁和肝硬化组织(P<0.05),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类相关。H C C组织中IC A M-1含量高于癌旁及肝硬化组织(P<0.05),转移组H C C中IC A M-1的含量也高于非转移组(P<0.05),而癌旁及肝硬化组织中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H C C患者血清sIC A M-1水平高于肝硬化及正常健康组(P<0.05),H C C伴转移组患者血清中sIC A M-1水平高于无转移组(P<0.05),A FP阴性组与阳性组sIC A M-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 C C组织中高度表达IC A M-1和血清中高水平的sIC A M-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H C C发展程度及转移状态,IC A M-1有可能作为H C C的一个新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硬化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血清SICAM-1水平 肝癌组织 肝细胞肝癌 临床意义 水平变化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肝硬化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X蛋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上调肺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9
5
作者 杨盛力 张小玲 +3 位作者 刘利平 熊枝繁 曹仕琼 郭锋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8,63,共6页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是否是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protein,HBx)上调多药耐药基因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途径之一。方法建立稳定转染HBx基因的L02(L...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是否是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protein,HBx)上调多药耐药基因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途径之一。方法建立稳定转染HBx基因的L02(L02/HBx)细胞系,用NF-κB信号通路阻断剂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ol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阻断NF-κB信号通路。采用荧光双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及PDTC加入前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失活情况,同时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及PDTC加入前后LRP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HBx基因后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LR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分别为对照组的(2.32±0.31)倍和(4.62±0.72)倍(均P<0.05);PDTC加入后NF-κB信号通路被阻断,LR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分别为对照组的(1.75±0.19)倍和(2.39±0.54)倍(均P<0.05)。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HBx介导肝癌多药耐药,上调多药耐药基因LRP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核因子-ΚB 肺耐药相关蛋白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和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血清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熊枝繁 李杰 +6 位作者 曹仕琼 刘浩 赵志辉 李丽 李正英 吴燕茹 熊莉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研究CD147和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及二者间的相互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合图像分析软件检测44例大肠癌、癌旁和正常对照组织中CD147和MMP-2... 目的:研究CD147和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及二者间的相互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合图像分析软件检测44例大肠癌、癌旁和正常对照组织中CD147和MMP-2的表达及半定量测定。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44例大肠癌患者血清中CD147和MMP-2的水平,并设36例健康对照。结果:大肠癌组织CD147和MMP-2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和正常对照组织,其表达与肿瘤分型、分化程度未见相关,而与转移密切相关。大肠癌患者血清CD147和MMP-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伴转移组血清中CD147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组;低分化组中MMP-2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两者在组织定量和血清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大肠癌组织、血清中CD147高表达及高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大肠癌发展程度及转移状态,其促MMP-2激活和表达增高的作用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MMP-2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律基因Bmal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魏柏 熊枝繁 陈景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研究人节律基因Bmal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RNA干扰特异沉默Bmal1的胃癌细胞BGC823作为实验组,以正常BGC823细胞为对照组;采用MTT检测Bmal1干扰前后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两... 目的:研究人节律基因Bmal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RNA干扰特异沉默Bmal1的胃癌细胞BGC823作为实验组,以正常BGC823细胞为对照组;采用MTT检测Bmal1干扰前后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两组细胞p53、c-Fos和c-Jun基因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6、12和24 h后实验组增殖率分别为5.78%(P=0.001)、9.20%(P=0.00)和83.08%(P=0.00),同时发现p53较对照组表达显著减少(P=0.09),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c-Fos和c-Jun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125和0.269)。结论:节律基因Bmal1可能通过p53诱导胃癌增殖异常,可作为调节胃癌治疗敏感性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节律基因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瘦素受体的表达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晏泽辉 熊枝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究瘦素受体(Ob-R)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Ob-R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癌组织和自身正常对照组织中Ob-R、CD105、核转录因子-κB(p65)的表达,以图像分析软... 目的:研究瘦素受体(Ob-R)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Ob-R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癌组织和自身正常对照组织中Ob-R、CD105、核转录因子-κB(p65)的表达,以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癌症组中Ob-R和NF-κB(p65)的积分光密度以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均比对照组高。癌症组63.6%的标本中可见Ob-R血管内皮细胞染色阳性,其MVD较阴性者高(38.21±2.78比27.50±2.95,t=2.602,P<0.05);68.6%的癌症标本中可见NF-κB(p65)血管内皮细胞核表达阳性,其MVD较阴性者高(37.53±3.07比28.42±2.63,t=2.146,P<0.05)。Ob-R和NF-κB(p65)的表达部位一致,半定量分析显示二者正相关(r=0.705,P<0.05)。结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Ob-R表达增多对肿瘤血管生成起促进作用,并且该作用可能是通过NF-κB途径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瘦素受体 核转录因子-ΚB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肝功能损伤52例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盛 熊枝繁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2-1603,共2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10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甘草酸二铵胶囊,每次150 mg,po,tid;对照组50例,给予肌苷片,每次0.4 g,po,tid。疗...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10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甘草酸二铵胶囊,每次150 mg,po,tid;对照组50例,给予肌苷片,每次0.4 g,po,tid。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甘草酸二铵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0.8%,100.0%,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4.0%,88.0%;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甘草酸二铵能有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轻中度肝损伤,且有很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肌苷片 抗精神病药物 损伤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枝繁 石坚 +4 位作者 廖芳 曹仕琼 李丽 吴燕茹 李正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34-635,共2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胃癌患者,36例胃良性疾病和32例正常健康者血清中sFas、sFasL的水平,并比较胃癌组中不同TNM分期的变化。结果:胃癌组血清sFas及sFas...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胃癌患者,36例胃良性疾病和32例正常健康者血清中sFas、sFasL的水平,并比较胃癌组中不同TNM分期的变化。结果:胃癌组血清sFas及sFasL水平均明显高于另两组,且Ⅲ、Ⅳ期水平高于Ⅰ、Ⅱ期。结论:sFas、sFasL的异常变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免疫逃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抗原 CD95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M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枝繁 丁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4-395,共2页
CADM1(cell adhesion molecule 1)是2001年Kuramochi等研究人类肺癌时,通过功能性互补的方法,发现人类染色体11q23.2处的一个崭新的肿瘤抑制基因.研究表明CADM1参与细胞骨架构建和维持细胞的黏附功能的稳定,当CADM1表达失活时就会引... CADM1(cell adhesion molecule 1)是2001年Kuramochi等研究人类肺癌时,通过功能性互补的方法,发现人类染色体11q23.2处的一个崭新的肿瘤抑制基因.研究表明CADM1参与细胞骨架构建和维持细胞的黏附功能的稳定,当CADM1表达失活时就会引起肿瘤转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细胞黏附分子1 肿瘤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12
作者 熊枝繁 李建军 曹仕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337-3339,共3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F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癌症组)、25例结直肠腺瘤组织(腺瘤组)和40例正常对照组织(正常对...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F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癌症组)、25例结直肠腺瘤组织(腺瘤组)和40例正常对照组织(正常对照组)中bFGF、CD34的表达,以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以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在癌症组、腺瘤组、正常对照组间呈递减改变。bFGF在癌症组中阳性率为90%(36/40),在腺瘤组中阳性率为76%(19/25),在正常对照组中阳性率为8%(3/40)。CD34在3组中均100%阳性表达。bFGF的平均积分光密度癌症组比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高(0.2602±0.06634vs0.1635±0.04576vs0.0813±0.02270,F=90.782,P<0.01),CD34的平均积分光密度癌症组比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高(0.2584±0.07325vs0.1648±0.04833vs0.0834±0.01623,F=89.224,P<0.01)。bFGF与CD34在癌症组织、腺瘤组织中表达均有相关性,bFGF与CD34的表达在癌症组、腺瘤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9和0.769。结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bFGF表达增多对肿瘤血管生成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生长抑素治疗老年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3例
13
作者 谭婉燕 熊枝繁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1期1354-1355,共2页
目的评价国产十四肽生长抑素治疗老年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使用国产十四肽生长抑素,首剂250μg缓慢静脉注射,然后250μg.h-... 目的评价国产十四肽生长抑素治疗老年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使用国产十四肽生长抑素,首剂250μg缓慢静脉注射,然后250μg.h-1静脉滴注维持;对照组30例使用进口十四肽生长抑素,方法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抑酸药、止血药、护肝药及输血、补充血容量等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有效止血率、再出血率、止血时间和不良反应,并且应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近,有效止血率和再出血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3 d有效止血率分别为81.82%和83.33%;再出血率分别为7.41%和8.00%;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33.25±32.57)和(32.11±31.35)h,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0.76和56.19。结论国产十四肽生长抑素治疗老年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进口同类药一样效果显著,再出血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国产品种成本-效果比低,经济合理,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老年人 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成本-效果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与胰腺癌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金玲玲 王晓林 曹仕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0-863,共4页
外泌体作为肿瘤学目前研究的热点,其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同时促进了肿瘤的侵袭、转移,诱导免疫耐受及化疗耐药形成。外泌体在胰腺癌化疗耐药中的研究对胰腺癌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目前针对外泌体与胰腺癌化疗耐药的... 外泌体作为肿瘤学目前研究的热点,其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同时促进了肿瘤的侵袭、转移,诱导免疫耐受及化疗耐药形成。外泌体在胰腺癌化疗耐药中的研究对胰腺癌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目前针对外泌体与胰腺癌化疗耐药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外泌体与肿瘤微环境、肿瘤化疗耐药机制,以及其与胰腺癌化疗耐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胰腺癌 化疗耐药 MIRNAS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通过介导mTOR信号通路抑制H2O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 被引量:15
15
作者 沈莹 柳湘洁 +3 位作者 雷超 曾永孝 艾娟 谭婉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20-1624,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对过氧化氢(H 2O 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自噬和凋亡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 2O 2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并用20 mg/L的黄芪总苷和0.1 mg/L的雷帕霉素分别处理对应组细胞。采用流...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对过氧化氢(H 2O 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自噬和凋亡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 2O 2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并用20 mg/L的黄芪总苷和0.1 mg/L的雷帕霉素分别处理对应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自噬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mTOR蛋白、P70S6K蛋白、自噬蛋白(LC3)和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和雷帕霉素组比较,黄芪总苷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 P <0.05);黄芪总苷组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形态完整,细胞核染色为黄绿色荧光,染色质分布均匀,细胞形状规则;细胞中p-mTOR蛋白和P70S6K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 P <0.05),LC3-II/LC-3-I和cleaved 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 P <0.05)。结论:黄芪总苷可通过mTOR信号通路提高心肌细胞成活率,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减轻H 2O 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心肌细胞 过氧化氢 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