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磁共振成像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樊宇 刘远康 +2 位作者 江翠萍 夏宇轩 徐向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4,共7页
血液系统肿瘤作为多病灶的全身性肿瘤,早期病灶筛查和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全身磁共振成像(whole-bod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WB-MRI)作为一种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的全身成像技术,对血液系统肿瘤早期病变,包括微小... 血液系统肿瘤作为多病灶的全身性肿瘤,早期病灶筛查和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全身磁共振成像(whole-bod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WB-MRI)作为一种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的全身成像技术,对血液系统肿瘤早期病变,包括微小病灶和转移病灶的检测具有优势,已逐步应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分期、治疗反应评估及复发预测等方面。本文就WB-MRI在血液系统肿瘤,包括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淋巴瘤和白血病中的诊疗及预后进展予以综述,并分析这三种血液系统肿瘤在WB-MRI上的异同点,探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在WB-MRI的应用,旨在为临床诊治血液系统肿瘤和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磁共振成像 血液系统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瘤 白血病 诊断 治疗反应 预后评估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争中的放射学
2
作者 徐向阳 Hermann Vogel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关键词 放射学 战争 科学技术 放射性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肺部穿刺活检的低剂量参数优选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德珍 徐向阳 +2 位作者 刘祥 邹幼海 龚劲松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2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评价肺部不同扫描参数下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的患者30例(肺穿组),扫描参数为10 mA,120 kV,层厚5 mm,螺距1.5,床速15 mm/s;30例患者(对照组)行胸... 目的:评价肺部不同扫描参数下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的患者30例(肺穿组),扫描参数为10 mA,120 kV,层厚5 mm,螺距1.5,床速15 mm/s;30例患者(对照组)行胸部常规智能自动毫安扫描,参数为30~175 mA,平均(82.0±13.5)mA,120 kV,层厚10 mm,螺距1.5,床速30 mm/s;②分别比较两种扫描参数下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图像质量及总扫描帧数.结果:30例肺穿患者在10 mA低剂量扫描参数下全部穿刺成功.肺穿组的CTDIw和DLP分别为(15.9±8.4)mGy和(2.9±2.3)Gy·c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10 mA低剂量扫描参数,不仅可以保证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成功,而且能减少患者的受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学 介入性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瘘管造影在复杂性多分支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向阳 熊枝繁 +2 位作者 赵志辉 黄德珍 刘祥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9期961-963,共3页
目的:探讨CT瘘管造影在复杂性多分支窦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复杂性多分支瘘管患者进行CT瘘管造影检查,对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MPR/CPR)及三维表面重建(3D-SSD)处理。结果:CT瘘管造影及其后处理... 目的:探讨CT瘘管造影在复杂性多分支窦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复杂性多分支瘘管患者进行CT瘘管造影检查,对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MPR/CPR)及三维表面重建(3D-SSD)处理。结果:CT瘘管造影及其后处理影像清晰显示了复杂多分支瘘管系统。2例复杂性多分支瘘管患者经CT瘘管造影分别发现为邻近骶髂关节的病变和盆腔内畸胎瘤所致,另有1例显示了复杂性多分支瘘管病变累及骶尾椎,对比剂进入骶管。CT瘘管造影所见与手术一致。结论:CT瘘管造影有利于复杂性多分支瘘管系统的显示及术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耳畸形和正常颞骨的螺旋CT三维成像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向阳 韩萍 +5 位作者 冯敢生 史河水 田志梁 刘永华 刘刚 代文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先天性耳畸形和正常颞骨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螺旋高分辨CT扫描技术 ,对 16侧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及 40侧正常耳行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三维表面成像。结果 :16侧患耳畸形为 :外耳道骨性闭...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先天性耳畸形和正常颞骨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螺旋高分辨CT扫描技术 ,对 16侧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及 40侧正常耳行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三维表面成像。结果 :16侧患耳畸形为 :外耳道骨性闭锁 ,鼓室狭小 ,听小骨发育不良 ,面神经管异常等。小视野密集重建清晰显示了细微结构 ,多平面重建提供多方位信息 ,三维表面成像立体直观地显示形态结构。结论 :螺旋高分辨CT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有利于外、中、内耳正常结构的显示和先天畸形的诊断 ,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畸形 正常颞骨 螺旋CT三维成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假粘液瘤的CT表现与病理基础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向阳 熊枝繁 +3 位作者 曹仕琼 黄德珍 刘祥 吴燕茹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2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假粘液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假粘液瘤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为腹腔内弥漫性病变,CT表现为粘液样腹水伴有分隔,囊性包块,肝脾表面扇形压迹,肠管受压移... 目的:探讨腹膜假粘液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假粘液瘤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为腹腔内弥漫性病变,CT表现为粘液样腹水伴有分隔,囊性包块,肝脾表面扇形压迹,肠管受压移位,腹膜外囊性包块。显微镜下可见大粘液池伴血管充血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粘液中有腺上皮细胞。结论:CT能反映腹膜假粘液瘤的病理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老年直背综合征X线诊断的商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向阳 胡小平 +3 位作者 欧阳伟 龚劲松 童建军 刘祥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及结合文献,探讨老年直背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老年直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并与100例老年健康者和12例年轻的直背综合征患者进行比较。结果:①老年直背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较年轻的直...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及结合文献,探讨老年直背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老年直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并与100例老年健康者和12例年轻的直背综合征患者进行比较。结果:①老年直背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较年轻的直背综合征者轻;②X线胸片上,正常老年的胸腔前后径与横径之比为0.48,年轻的直背综合征患者该值为0.31,而老年直背综合征者为0.37。结论:老年直背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可因肺气肿而减轻,在X线平片上胸腔前后径与胸腔横径的比值小于0.4即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直背综合征 X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输尿管囊肿并囊内结石一例
8
作者 李莹 徐向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5,共1页
关键词 双侧输尿管囊肿 囊内结石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 先天性疾病 发育不良 泌尿系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颈部完全型腮裂瘘管一例
9
作者 徐向阳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4期373-373,共1页
关键词 腮裂瘘管 完全型 颈部 成人 鳃源性囊肿 婴幼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MSCT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莎 徐向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26-1328,共3页
目前胃镜及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是诊断胃癌的主要手段,但对于向腔外生长、向胃周浸润及发生转移病例的诊断,此两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由于螺旋CT的广泛应用,特别是MSCT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发展,CT在胃疾病诊断上的应用日益增多... 目前胃镜及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是诊断胃癌的主要手段,但对于向腔外生长、向胃周浸润及发生转移病例的诊断,此两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由于螺旋CT的广泛应用,特别是MSCT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发展,CT在胃疾病诊断上的应用日益增多。CT检查已成为继胃镜和消化道造影后,诊断胃肿瘤的又一重要方法。本文将就MSCT在诊断胃癌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MSCT 胃癌 图像后处理技术 疾病诊断 双对比造影 消化道造影 上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觉传导通路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玉敏 周红梅 徐向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74-978,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全球成人获得性眼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DR患者视觉传导通路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但其引起视觉功能障碍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分子作用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全球成人获得性眼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DR患者视觉传导通路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但其引起视觉功能障碍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多模态MRI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DR患者相关脑损害及引起视力受损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各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反映DR的脑微观结构改变、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程度、脑组织代谢情况、神经纤维完整性、整体或局部功能活动状况等。本文就DR视觉传导通路的MRI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觉传导通路 视觉功能障碍 多模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评价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脑灰白质体积改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红梅 徐向阳 +3 位作者 刘祥 杨健 黄德珍 龚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37-1341,共5页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分析方法探讨急性脊髓损伤(SCI)患者脑灰白质体积改变。方法对16例急性SCI患者(受伤时间<30天,SCI组)和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行脑3DT1W序列扫描,采用VBM分析方法比较2组脑灰白质体积...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分析方法探讨急性脊髓损伤(SCI)患者脑灰白质体积改变。方法对16例急性SCI患者(受伤时间<30天,SCI组)和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行脑3DT1W序列扫描,采用VBM分析方法比较2组脑灰白质体积,获得脑灰质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测量或计算脑组织体积(BTV)、全脑体积(TIV)、脑灰质体积(GMV)、脑白质体积(WMV)、脑脊液体积(CSFV)和脑灰质分数(GMF)、脑白质分数(WMF)和脑组织分数(BT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CI组双侧下额叶、岛叶、内侧前额叶及前扣带皮质、小脑后叶灰质体积减小,内囊水平皮质脊髓束体积减小。SCI组与对照组间GMV、WMV、CSFV、BTV、TIV及GMF、WMF、BT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SCI导致远隔部位情绪处理相关脑区灰质及皮质脊髓束萎缩,有助于探讨急性SCI对大脑结构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损伤和创伤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 灰质 皮质脊髓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肌肉拉伤的MRI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廖红莉 代立松 +1 位作者 周红梅 徐向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急性肌肉拉伤是一种急性间接肌肉损伤,常见于日常生活和运动中。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难以准确诊断。常规MRI软组织分辨率高,是急性肌肉拉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近年发展的肌肉MR弹性成像、T2弛豫时间图、磁共振扩散加权成... 急性肌肉拉伤是一种急性间接肌肉损伤,常见于日常生活和运动中。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难以准确诊断。常规MRI软组织分辨率高,是急性肌肉拉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近年发展的肌肉MR弹性成像、T2弛豫时间图、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和磁共振波谱具有从微观结构、病理和生理层面为急性肌肉拉伤的诊断提供定量、客观依据的潜力。作者对应用于急性肌肉拉伤的各项MRI技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肌肉拉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弹性成像 T2弛豫时间图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扩散峰度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成盼盼 周红梅 +1 位作者 徐向阳 易军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精神障碍性疾病目前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至今为止尚未发现明确的生物学指标。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是扩散磁共振成像中的一种,反映组织内水分子非高斯扩散特性,能够更真实、更细微地反映微观结构变化的信息... 精神障碍性疾病目前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至今为止尚未发现明确的生物学指标。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是扩散磁共振成像中的一种,反映组织内水分子非高斯扩散特性,能够更真实、更细微地反映微观结构变化的信息,可以不依赖组织的空间位置、同时导出标准的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及DKI参数。DKI技术在精神障碍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研究中发现了脑灰质、白质微结构的改变,有助于对其神经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作者就DKI的成像原理及其在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峰度成像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隐球菌病一例
15
作者 徐蓓蓓 徐向阳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3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病例资料 结节影 大小便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影像特征及转归的分析
16
作者 张慧娟 周红梅 +1 位作者 丁蓓 徐向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CT影像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梨园医院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4月14日确诊的79例COVID-19患者的CT影像资料,依据临床分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非...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CT影像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梨园医院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4月14日确诊的79例COVID-19患者的CT影像资料,依据临床分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非重症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间各影像特征的差异及CT转归表现.结果 79例COVID-19患者中非重症组58例,重症组21例.重症组中出现实变影、铺路石征以及空气支气管征者占比高于非重症组(均P<0.01);CT评分高于非重症组(P<0.01);出现双肺中心分布者多于非重症组(P<0.01).少见征象胸腔积液及白肺仅出现在重症病例中,磨玻璃密度影及其余征象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重症组中47例肺内病灶基本吸收,11例遗留肺间质纤维化;重症组中19例治疗后部分病灶吸收并残留不同程度间质增生及纤维化,2例病灶基本吸收.结论 COVID-19的CT特征在各临床分型间存在一定差异.非重症患者治疗后CT转归好,病灶多完全吸收,少数残留纤维灶;重症患者肺内残留不同程度肺间质纤维化,少数患者肺内病灶在远期随访中持续性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计算机体层摄影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