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津力达颗粒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30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军 许腾 +3 位作者 高啸 廖丹 张瑶 杨少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各30例。对照组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空腹血糖(FPG)≤11.1 mmol·L-1者,每日30 mg;FPG&...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各30例。对照组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空腹血糖(FPG)≤11.1 mmol·L-1者,每日30 mg;FPG>11.1 mmol·L-1者,每日60 mg,均在早餐时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津力达颗粒,每次9 g,每日三餐时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FPG、2 hPG、HbA1c、FINS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OMA-β、HOMA-I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PG、2hPG、HbA1c、FINS、HOMA-β、HOMA-IR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津力达颗粒治疗能更有效地维持血糖的平衡,同时可以有利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力达颗粒 糖尿病 2型 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啸 彭旖旎 +2 位作者 朱琳 杨少娟 胡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0-495,共6页
目的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和腹腔注射小剂量STZ的方法制作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后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NaHS(H_2S供体)组... 目的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和腹腔注射小剂量STZ的方法制作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后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NaHS(H_2S供体)组(DM+NaHS组)、糖尿病+炔丙基甘氨酸(PAG,CSE的抑制剂)组(DM+PAG组),另设对照组,各15只。每日在固定的时间腹腔注射受试制剂,DM+NaHS组注射NaHS 56μmol/(kg·d),DM+PAG组给予PAG 50mg/(kg·d),对照组和DM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周后处死大鼠。分别检测各组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肝脏组织中H_2S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胱硫醚-γ-裂解酶(CSE)、胰岛素受体(InsR)和IRS-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CSE表达明显升高,InsR、IRS-2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肝小叶结构破坏,脂肪变性明显,有炎症细胞浸润;与DM组比较,DM+NaHS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水平、CSE、InsR、IRS-2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肝组织病变更明显;与DM组比较,DM+PAG组空腹血糖水平、CSE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而胰岛素水平、InsR、IRS-2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肝组织病变有所减轻。结论 H_2S可通过下调2型糖尿病大鼠肝细胞InsR和IRS-2的表达水平,促进胰岛素抵抗;PAG可通过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肝细胞InsR和IRS-2的表达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硫化氢 炔丙基甘氨酸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受体底物-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道滑脱风险跟踪评估监控流程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霞 杨贵云 +1 位作者 张泓 辜丽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5-7,共3页
目的规范预防导管滑脱管理,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方法制定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监控表和导管滑脱风险跟踪评估监控流程,将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监控表和跟踪评估监控流程应用于临床并进行动态管理。结果实施后高危拔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显... 目的规范预防导管滑脱管理,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方法制定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监控表和导管滑脱风险跟踪评估监控流程,将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监控表和跟踪评估监控流程应用于临床并进行动态管理。结果实施后高危拔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导管滑脱风险跟踪评估监控流程,能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滑脱 风险 跟踪评估监控流程 非计划拔管 管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贞清方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50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文秀英 熊亮 +1 位作者 刘浩 王清华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贞清方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2型糖尿病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口服格列喹酮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并发高血压者加用氨氯地平,并发冠心病者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 目的探讨中药贞清方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2型糖尿病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口服格列喹酮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并发高血压者加用氨氯地平,并发冠心病者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加服贞清方口服液,每次50 mL,tid,共治疗3个月。对照组加服贝那普利,每次10 mg,q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的活性、尿微清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明显高于对照组(72.9%),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明显降低,血脂、t-PA/PAI-1、UAER、尿蛋白、BUN和SC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血脂、t-PA、PAI-1、24 h UAER、尿蛋白定量、BUN、SCr均较对照组治疗后低(均P<0.05或P<0.01)。结论贞清方可通过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谢、调节t-PA/PAI-1等途径有效治疗老年糖尿病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清方 糖尿病肾病 脂质代谢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炎症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军 朱琳 +3 位作者 杨少娟 高啸 许腾 鲁向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胰腺组织炎症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H.E)喂养和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H2S供体NaHS组(DM+NaHS...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胰腺组织炎症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H.E)喂养和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H2S供体NaHS组(DM+NaHS组),糖尿病+胱硫醚-γ-裂解酶(CSE)的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PAG)组(DM+PA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15只。每日固定时间腹腔注射受试制剂,DM+NaHS组给予NaHS[56μmol/(kg·d)],DM+PAG组给予PAG[50mg/(kg·d)],对照组和DM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周。投药结束后,观察各组动物的行为学特征,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浆胰岛素水平,胰腺组织中H2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和CSE mRNA的表达,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胰腺组织H2S、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CSE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胰腺腺泡结构破坏,腺泡出血坏死,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与DM组比较,DM+NaHS组大鼠胰岛素水平降低,胰腺组织H2S、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CSE mRNA的表达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组织炎症损伤更明显;与DM组比较,DM+PAG组大鼠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胰腺组织H2S、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胰腺组织CSE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胰腺组织出血坏死不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 H2S加重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的炎症损伤,给予H2S合成酶抑制剂(PAG)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减轻胰腺组织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炎症 糖尿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军 白秋方 +3 位作者 杨少娟 朱琳 彭旖旎 周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方法建立大鼠肥胖模型。取肥胖模型组(obese model group,OM组)和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大鼠各10只检测。测定空腹血糖(FBG)... 目的探讨肥胖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方法建立大鼠肥胖模型。取肥胖模型组(obese model group,OM组)和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大鼠各10只检测。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及血清胰岛素(FIns)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β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 C)在线粒体、细胞质中的分布情况及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OM组大鼠FBG、TC、TG、FFA、FIns、HOMA-IR、凋亡指数、胞质Cyt C水平及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线粒体Cyt 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胰腺组织出现结构破坏、脂质变性等改变。结论肥胖通过线粒体途径增加胰岛β细胞的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凋亡 胰岛素抵抗 细胞色素C 胱天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珠软膏和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联合外用治疗蚂蚁咬伤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霞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7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莫匹罗星软膏 龙珠软膏 百多邦 外用治疗 咬伤 蚂蚁 局部红肿 局部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近交系小鼠脂肪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差异性的分析
8
作者 文秀英 叶慕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4-456,共3页
为了从细胞水平探讨近交系小鼠对胰岛素 ( Ins)的敏感性 ,测试了 3种近交系小鼠脂肪细胞在 Ins刺激下的葡萄糖转运和 Ins抑制异丙肾上腺素介导的脂肪细胞分解。结果显示 :A/ J小鼠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显著高于Balb/ c J和 12 9/ J小... 为了从细胞水平探讨近交系小鼠对胰岛素 ( Ins)的敏感性 ,测试了 3种近交系小鼠脂肪细胞在 Ins刺激下的葡萄糖转运和 Ins抑制异丙肾上腺素介导的脂肪细胞分解。结果显示 :A/ J小鼠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显著高于Balb/ c J和 12 9/ J小鼠 (分别为 P<0 .0 5和 P<0 .0 1) ,而 Balb/ c J又显著高于 12 9/ J( P<0 .0 5 ) ;Ins对 A/ J小鼠脂肪细胞脂解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 Balb/ c J和 12 9/ J( P<0 .0 1)。表明 A/ J小鼠脂肪细胞对 Ins敏感性高 ,Balb/ c J次之 ,12 9/J较低。这对研究不同种系的近交系小鼠的生理病理特征及是否易于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疾病将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系小鼠 脂肪细胞 葡萄糖转运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通过p38 MAPK通路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导的大鼠海马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瑶 谢家钊 +3 位作者 胡军 金肆 江燕丽 许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5-2030,共6页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Lir)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trl)组、模型(Hhcy)组、Lir低剂量(12.5μg·kg^(-1)·h^(-1))组、Lir中剂量(2...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Lir)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trl)组、模型(Hhcy)组、Lir低剂量(12.5μg·kg^(-1)·h^(-1))组、Lir中剂量(25.0μg·kg^(-1)·h^(-1))组和Lir高剂量(37.5μg·kg^(-1)·h^(-1))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p38、JNK和ERK1/2的蛋白表达及活性依赖的磷酸化水平,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和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水平;采用酶标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Hhcy可明显上调p-p38、BIP和CHOP的蛋白表达量,降低SOD和GSH的活性,升高MDA含量及IL-1β、IL-6和TNF-α水平;腹腔注射Lir可浓度依赖性地改善Hhcy引起的上述内质网应激和炎症反应,并伴有p38 MAPK通路的抑制。结论:Lir可改善Hhcy诱导的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p38 MAPK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黄连苷Ⅱ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俊华 熊哲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观察胡黄连苷Ⅱ抗抑郁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6只。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胡黄连苷Ⅱ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3,1,0 mg.kg-1胡黄连苷Ⅱ,丙米嗪组给予15 mg.kg-1丙米嗪,... 目的观察胡黄连苷Ⅱ抗抑郁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6只。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胡黄连苷Ⅱ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3,1,0 mg.kg-1胡黄连苷Ⅱ,丙米嗪组给予15 mg.kg-1丙米嗪,腹腔注射给药,持续14 d。通过强迫游泳(FST)、敞箱实验(OFT)观察应激后各组大鼠行为学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的水平。结果经慢性应激21 d后,模型组中FST不动时间增加,OFT水平与垂直得分下降,血浆ACTH、CORT含量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3,1,0 mg.kg-1胡黄连苷Ⅱ和阳性对照药丙米嗪治疗14 d后,大鼠FST不动时间降低、OFT水平与垂直得分增高,血浆中ACTH、CORT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胡黄连苷Ⅱ具有缓解抑郁模型行为学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慢性应激大鼠血浆ACTH和CORT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黄连苷Ⅱ 抑郁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君子汤通过mTOR信号通路延缓小鼠脾脏组织衰老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啸 张璇 +2 位作者 葛晓真 周小红 沈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延缓小鼠脾脏组织衰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加味四君子汤低剂量组、加味四君子汤高剂量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加味四君子汤低剂量组、加味四君子汤高剂量组和模型组小鼠...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延缓小鼠脾脏组织衰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加味四君子汤低剂量组、加味四君子汤高剂量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加味四君子汤低剂量组、加味四君子汤高剂量组和模型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0.2 g/kg D-半乳糖溶液建立衰老模型,加味四君子汤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予以加味四君子汤1.6、6.4 g/kg,模型组及对照组每天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给药42 d。观察小鼠脾脏组织病理变化,计算脾脏指数,检测血清Ig G水平,采用q RT-PCR检测脾脏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m 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脾脏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改变,脾脏指数和血清Ig G水平较对照组均下降(P均<0.05),脾脏组织中PI3K、p70S6K m 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均<0.05)。加味四君子汤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脾脏组织形态病理改变程度较模型组轻,加味四君子汤高剂量组脾脏指数、血清Ig G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加味四君子汤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脾脏组织中PI3K、p70S6K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能够改善小鼠脾脏组织衰老性退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 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君子汤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君子汤通过mTOR信号通路延缓小鼠脑组织衰老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沈莹 高啸 +3 位作者 覃艳琼 雷超 柳湘洁 曾永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研究加味四君子汤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延缓小鼠脑组织衰老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8周龄小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和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分别予以... 目的研究加味四君子汤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延缓小鼠脑组织衰老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8周龄小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和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分别予以腹腔注射D-半乳糖形成衰老模型,同时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予以加味四君子汤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喂养42d后处死小鼠。对小鼠的脑组织进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同时采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mTOR信号通路调控因子PI3K和下游效应蛋白p70S6K和4E-BP1,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君子汤可改善小鼠脑组织衰老的病理变化,使脑组织中SOD活性升高,MAO活性及MDA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3K、p70S6K表达均降低(均P<0.05);而4E-BP1的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能延缓小鼠脑组织衰老,其机制可能与减少PI3K激活、抑制mTOR信号通路,降低p70S6K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君子汤 MTOR信号通路 调控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LT2i通过HIF1α/NRF2/HO-1通路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老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瑶 杨少娟 +2 位作者 薛佳佳 江燕丽 刘侃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卡格列净在缺氧心肌细胞修复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H9C2大鼠心肌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SGLT2i组、缺氧-复氧组及缺氧-复氧+SGLT2i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卡格列净在缺氧心肌细胞修复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H9C2大鼠心肌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SGLT2i组、缺氧-复氧组及缺氧-复氧+SGLT2i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细胞老化相关因子SA-β-gal、p16、p21、p53及抗氧化应激相关核因子2相关因子(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以及具有转录调节作用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免疫荧光检测HIF1α和NRF2核定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IF1α与NRF2基因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老化相关因子SA-β-gal、p16、p21和p53表达水平明显上升,氧化应激水平增强。给予SGLT2i预处理后,老化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下降,氧化应激水平下调。进一步检测发现,缺氧-复氧组抗氧化应激相关分子NRF2和HO1蛋白表达下降,并伴随HIF1α表达上升;给予SGLT2i后NRF2与HIF1α表达恢复至正常水平;而下调NRF2基因表达则消除了SGLT2i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发现,HIF1α可直接与NRF2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并转录调控其表达。结论SGLT2i通过抑制低氧诱导的HIF1α激活,上调NRF2抗氧化通路,改善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和老化,对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老化 心肌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 核因子2相关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τ蛋白聚集可通过升高T细胞内抗原1促进神经炎症
14
作者 刘侃玲 张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53-1160,共8页
目的:探讨人类τ蛋白(human tau protein,hTau)聚集促进神经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在C57小鼠海马组织过表达hTau以及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N2a转染hTau质粒后,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RNA免疫沉淀等技术,检测炎症因子... 目的:探讨人类τ蛋白(human tau protein,hTau)聚集促进神经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在C57小鼠海马组织过表达hTau以及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N2a转染hTau质粒后,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RNA免疫沉淀等技术,检测炎症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MAPK磷酸酶1(MAPK phosphatase 1,MKP1)及T细胞内抗原1(T-cell intracellular antigen 1,TIA1)等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过表达hTau上调促炎因子和TIA1蛋白水平,下调MKP1蛋白水平并激活MAPK通路。用小干扰RNA敲减TIA1可抑制hTau聚集诱导的MKP1蛋白水平下降和MAPK通路的激活;过表达TIA1则恢复hTau诱导的MKP1蛋白水平下调、MAPK通路激活和炎症因子水平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TIA1通过结合MKP1 mRNA而降低MKP1 mRNA水平,导致其蛋白水平下降。结论:hTau聚集通过上调TIA1抑制MKP1表达,诱导MAPK通路激活并促进下游炎症因子产生和释放,从而导致神经炎症的发生,促进τ蛋白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Τ蛋白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T细胞内抗原1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