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点渗液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46
1
作者 童瑾 冯丽娟 +3 位作者 韩学惠 孙杉杉 余琪 赵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1期46-47,共2页
对31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渗液好转顺利完成治疗,1例患者拔管。提出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与患者病情、营养状况及护士操作等因素有关,操作时应在... 对31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渗液好转顺利完成治疗,1例患者拔管。提出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与患者病情、营养状况及护士操作等因素有关,操作时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慎重选择置管静脉,重视穿刺手法、扩皮技巧、送管速度,并进行标准维护,尽可能减少穿刺点渗液导致的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改良塞丁格技术 血管超声引导 穿刺点渗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PICC左上肢置入体外测量法改进 被引量:13
2
作者 余琪 曾铁英 +4 位作者 冯丽娟 孙杉杉 赵洁 童瑾 韩学慧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PICC体外测量改进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90例PICC置管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体表测量方法,观察组60例以婴幼儿身长、月龄、右胸锁关节至心影右上缘的距离、体质量、皮脂厚度、置管肘部... 目的探讨婴幼儿PICC体外测量改进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90例PICC置管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体表测量方法,观察组60例以婴幼儿身长、月龄、右胸锁关节至心影右上缘的距离、体质量、皮脂厚度、置管肘部至肩峰的长度作为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计算出PICC置入长度的体外测量方法,并对60例婴幼儿进行临床置管实践,比较两组PICC置管一次性尖端到位率。结果两组PICC置管一次性尖端到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后的方法预测婴幼儿PICC置管长度准确性高,可作为临床实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PICC 左上肢 体外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电子追溯系统在PICC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琪 冯丽娟 +4 位作者 孙杉杉 童瑾 韩学慧 赵洁 丁迎春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PICC电子追溯系统在PICC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行开发PICC电子追溯系统,利用该系统对PICC置管与维护全程进行追踪管理并定期发送短信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结果实施PICC电子追溯系统管理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目的探讨PICC电子追溯系统在PICC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行开发PICC电子追溯系统,利用该系统对PICC置管与维护全程进行追踪管理并定期发送短信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结果实施PICC电子追溯系统管理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ICC电子追溯系统的应用使PICC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利于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电子追溯系统 管理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妊娠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 被引量:8
4
作者 冯丽娟 余琪 +2 位作者 孙杉杉 余忠贞 杨凌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46,68,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护理的安全性。方法对11例妊娠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全程管理的理念,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与胎儿情况,充分评估风险,排除置管禁忌后,采用心脏彩超结合腔内心电图定位导管头端,置管... 目的探讨妊娠期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护理的安全性。方法对11例妊娠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全程管理的理念,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与胎儿情况,充分评估风险,排除置管禁忌后,采用心脏彩超结合腔内心电图定位导管头端,置管后定期追踪随访,以了解PICC置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11例患者经心脏彩超结合腔内心电图定位确保PICC头端位置,患者化疗顺利实施。1例拔管前超声筛查出现无症状导管相关性血栓,经抗凝治疗7 d后拔管。11例随访10~48个月,患者乳腺癌无复发,婴儿各项生长发育指标正常。结论通过多学科协作,落实置管前评估,远期追踪与随访,心脏彩超结合腔内心电图定位在妊娠期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中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乳腺癌 PICC置管 化疗 心脏彩超 腔内心电图定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体外导管不同留置长度效果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冯丽娟 孙杉杉 +5 位作者 余琪 童瑾 赵洁 沈蕾 陈友铃 汪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46,52,共3页
目的评价肿瘤患者PICC体外导管不同留置长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4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8例)和观察组(172例)。对照组PICC置管体外导管长度为7 cm,观察组体外导管长度为5 cm,比较两组留置导管期间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目的评价肿瘤患者PICC体外导管不同留置长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4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8例)和观察组(172例)。对照组PICC置管体外导管长度为7 cm,观察组体外导管长度为5 cm,比较两组留置导管期间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敷料未全覆盖、敷料7 d内卷边、导管滑脱和非计划维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肿瘤患者PICC体外导管长度5 cm时,导管固定较好,可减少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后端修剪型导管 体外导管长度 不良事件 敷料覆盖 敷料卷边 导管滑脱 非计划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冯丽娟 韩学惠 +4 位作者 童瑾 孙杉杉 余琪 赵洁 王峻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护理。方法对4例(5例次)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行PICC置管,重视PICC置管前评估,落实置管后X线摄片会诊,多学科会诊协作;置管后正确评估导管功能,加强随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建立置管信息数据库。... 目的探讨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护理。方法对4例(5例次)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行PICC置管,重视PICC置管前评估,落实置管后X线摄片会诊,多学科会诊协作;置管后正确评估导管功能,加强随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建立置管信息数据库。结果 5例次放置于永存左上腔静脉的PICC功能良好,3例患者已结束治疗拔管,1例继续使用中。结论通过专业团队组织多学科协作,加强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置管前后护理及随访,可保证永存左上腔静脉置管患者的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左上腔静脉 PICC 血管畸形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门诊PICC带管患者的防护管理 被引量:5
7
作者 冯丽娟 余琪 +6 位作者 童瑾 孙杉杉 赵洁 沈蕾 陈友铃 尹世玉 汪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门诊PICC带管患者和护理人员感染率,避免PICC导管堵管及感染.方法对疫情期间需行PICC导管维护的155例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施线上管理与健康指导、线上精准预约维护时间,加强PICC专科护士职业防护、... 目的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门诊PICC带管患者和护理人员感染率,避免PICC导管堵管及感染.方法对疫情期间需行PICC导管维护的155例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施线上管理与健康指导、线上精准预约维护时间,加强PICC专科护士职业防护、PICC维护室环境的清洁消毒,改进PICC维护流程与修订制度的防护管理.结果155例PICC带管患者导管维护期间均未发生堵管及导管相关性感染.截至3月2日,本科室PICC维护护士均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PICC带管患者加强防控管理,可避免PICC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PICC 门诊 PICC维护 感染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介绍 被引量:12
8
作者 冯丽娟 童瑾 +1 位作者 汪晖 刘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98-100,共3页
介绍德国汉堡大学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管理模式与方法,包括严格静脉治疗人员的资质认证,运用信息化的静脉治疗质控管理,严格遵守静脉输液治疗指南,注重静脉治疗中的人文关怀等。反思我国在开展静脉治疗护理方面的困惑,提出卫生行政主管部... 介绍德国汉堡大学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管理模式与方法,包括严格静脉治疗人员的资质认证,运用信息化的静脉治疗质控管理,严格遵守静脉输液治疗指南,注重静脉治疗中的人文关怀等。反思我国在开展静脉治疗护理方面的困惑,提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需注重静脉治疗护士职业规划,充实静脉治疗培训资源,实现静脉治疗管理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护理管理 德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压PICC在影像检查静脉团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冯丽娟 童瑾 +4 位作者 孙杉杉 余琪 赵洁 韩学惠 王峻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抗高压PICC在影像检查静脉团注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42例患者采用抗高压PICC,通过强化高压注射前的评估、重视注射过程中的观察和规范导管的维护,保证经抗高压导管在造影剂静脉团注中的安全应用。结果42例中1例置管42d后因躁... 目的探讨抗高压PICC在影像检查静脉团注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42例患者采用抗高压PICC,通过强化高压注射前的评估、重视注射过程中的观察和规范导管的维护,保证经抗高压导管在造影剂静脉团注中的安全应用。结果42例中1例置管42d后因躁动脱管仅完成1次静脉团注,1例注射碘帕醇注射液后出现过敏性休克仅完成1次静脉团注,2例导管腔内血栓堵塞经使用尿激酶溶栓后恢复通畅,其余导管无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静脉团注。结论抗高压PICC能满足患者CT或核磁共振增强检查和输液治疗的需求,提高静脉高压团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压PICC 静脉团注 导管护理 CT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