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插管胸腔镜手术麻醉体会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琴琴 陈楠 +3 位作者 杨涛 乔琼 张毅 万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248-2249,共2页
全身麻醉下插人双腔支气管导管实施肺隔离技术一直以来是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最常用的方法,而非插管电视胸腔镜手术(non—intubate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NIVAS)是通... 全身麻醉下插人双腔支气管导管实施肺隔离技术一直以来是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最常用的方法,而非插管电视胸腔镜手术(non—intubate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NIVAS)是通过完善的局部和区域阻滞以及适当镇静,保留自主呼吸下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麻醉 椎旁神经阻滞 非插管 超声引导 电视胸腔镜手术 surgery 双腔支气管导管 保留自主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肠手术时复合硬膜外麻醉减少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的用量 被引量:24
2
作者 韩爱迪 杨辉 +5 位作者 逄坤芳 牛犇 梅伟 张传汉 田玉科 王学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复合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用量及全麻苏醒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y,FTS)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年龄32~70岁,随机均分为两组:R组硬膜外注射0...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复合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用量及全麻苏醒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y,FTS)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年龄32~70岁,随机均分为两组:R组硬膜外注射0.375%罗哌卡因10ml,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s后开始全麻诱导,之后每小时注射6ml直至手术结束。C组硬膜外穿刺置管仅用于术后镇痛。术中根据Narcotrend指数(NTI)调整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使NTI维持在D2(37-46);调整瑞芬太尼输注剂量,使MAP维持在基础值的80%~120%。记录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停止输注丙泊酚至NTI恢复至C1(70-74)的时间(Tc)和132(80-84)的时间(Tb);记录睁眼时间(Ta),睁眼时的NTI(NTIa)以及有无术中知晓。结果R组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或PG0.01),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多于C组(P〈0.01)。R组Tb和Ta明显短于C组(P〈0.05或P〈0.01),所有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复合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能够减少全凭静脉麻醉所需丙泊酚用量,缩短全麻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COTREND指数 硬膜外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丙泊酚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7
3
作者 徐卉 田玉科 +1 位作者 杨辉 王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387-389,共3页
目的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 (TCI)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 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 (n =2 0 )采用丙泊酚闭合环路TCI ,靶浓度 4 μg/ml,以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 =5 0、MAP =80 %基础... 目的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 (TCI)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4 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 (n =2 0 )采用丙泊酚闭合环路TCI ,靶浓度 4 μg/ml,以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 =5 0、MAP =80 %基础值作为反馈指标。异氟醚组 (n =2 0 )采用 3 4 %异氟醚吸入诱导 ,0 8%~ 2 %维持。术中监测HR、MAP、BIS等指标。结果 丙泊酚组入睡时间和诱导时间显著少于异氟醚组 (P <0 0 5 )。术中丙泊酚组生命体征维持相对平稳 ;术后苏醒明显优于异氟醚组 ,麻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用丙泊酚进行以患者自身MAP、BIS为目标的反馈TCI,能及时地调节及维持有效麻醉深度 ,对血液动力学的干扰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靶控输注 静脉麻醉 异氟醚 吸入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22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廖明锋 迟晓慧 +3 位作者 邓玉春 张雪 杨辉 罗爱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镇静的适合剂量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1.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手术开始...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镇静的适合剂量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1.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泵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1,并以起始剂量0.2μg.kg-1.h-1泵注维持,泵注速度每次增减0.1μg.kg-1.h-1以维持跳动-镇静(RASS)评分为-2分。对照组患者不给予静脉镇静用药。观察并记录镇静评分、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右美托咪定组22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都能达到良好的镇静状态;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后,各观察时间点心率明显降低(P<0.05);同时有更好的舒适度评价和低术后寒战发生率。推荐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镇静的维持剂量为0.2~0.3μg.kg-1.h-1。结论静脉泵注0.5μg.kg-1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后,继以0.2~0.3μg.kg-1.h-1维持,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的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利多卡因 镇静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镇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传汉 吴震 +1 位作者 刘九红 王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连续硬膜外麻醉 丙泊酚 药物用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输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蔡勤芳 刘永勤 +4 位作者 吕立波 王定力 吕浩 杨亚红 喻红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适合CEA的麻醉方法。方法 32例ASAⅡ或Ⅲ级拟在全麻下行CEA患者,依据麻醉维持用药方案不同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适合CEA的麻醉方法。方法 32例ASAⅡ或Ⅲ级拟在全麻下行CEA患者,依据麻醉维持用药方案不同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异氟醚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在相同麻醉诱导方案完成气管插管后,R组以雷米芬太尼0.1-0.2μg.kg^-1.min^-1联合丙泊酚3-5 mg.kg^-1.h^-1静脉持续输注;Ⅰ组以1%-3%异氟醚吸入,并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3-5mg.kg^-1.h^-1。记录切皮时(T1)、颈动脉阻断前(T2)、内膜剥脱时(T3)、阻断开放后(T4)、缝合切口时(T5)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及术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麻醉诱导前(TA)、颈动脉阻断前(TB)、内膜剥脱时(TC)和颈动脉开放后(TD)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检测血糖(Glu),记录pH值和BE的变化。结果 R组患者在各时点HR、SBP的波动均明显小于Ⅰ组(P〈0.05);R组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以及降压药、升压药和艾司洛尔的使用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两组患者TB、TC、TD时pH、BE均显著低于TA时(P〈0.05),Glu显著高于TA时(P〈0.05);组间比较,R组患者pH值TC、TD时显著高于Ⅰ组,TC、TD时BE显著高于Ⅰ组,Glu显著低于Ⅰ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在CEA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能明显提高麻醉安全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填塞气囊在成人单肺麻醉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钊军 张传汉 +1 位作者 王鹏 付向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填塞气囊 单肺麻醉 可行性 严重呼吸道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廖志品 靳敏 +1 位作者 罗爱林 田玉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对比全凭静脉麻醉下置入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与静吸复合麻醉机械通气两种不同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特点。方法:60例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2组,每组30例,静脉麻醉组采用静脉注射泵作全凭静脉麻醉,保留... 目的:对比全凭静脉麻醉下置入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与静吸复合麻醉机械通气两种不同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特点。方法:60例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2组,每组30例,静脉麻醉组采用静脉注射泵作全凭静脉麻醉,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置入喉罩行高频喷射通气;吸入麻醉组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作机械通气,用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对循环、呼吸、动脉血气值、苏醒时间的影响及术后恶心、呕吐、躁动、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静脉注射异丙酚后血压心率显著降低(P<0.01),插管后又明显升高,但静脉麻醉组显著低于吸入麻醉组(P<0.05),两组动脉血气值在通气30min后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术后在苏醒室观察2h,哭闹、烦躁、恶心,吸入麻醉组明显多于静脉麻醉组,静脉麻醉组易引起过度镇静,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高频喷射通气与静吸复合全麻机械通气相比效果满意,苏醒同样快,并发症少,但易致过度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喉罩 高频喷射通气 麻醉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峰 吴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2种麻醉方式对Th1和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用于胃癌手术治疗的最佳麻醉方法,为临床麻醉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吸入麻醉组(S组)和静脉麻醉组(P组),分别采用七氟烷和丙泊酚... 目的通过比较2种麻醉方式对Th1和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用于胃癌手术治疗的最佳麻醉方法,为临床麻醉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吸入麻醉组(S组)和静脉麻醉组(P组),分别采用七氟烷和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肿瘤组织分型,术中液体输注量和失血量。分别于术后1h、6h和5d记录患者VAS评分,并于麻醉诱导前(T1)、术后6h(T2)和术后5d(T3)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1β、IFN-γ、TNF-α、IL-2、IL-6和IL-10的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8-IFN-γ+和CD3+CD8-IL-10+细胞,并计算Th1/Th2比值。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S组和P组患者术后各时点血浆IL-6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IL-1β、IL-2和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S组患者各时点血浆TNF-α、IFN-γ水平及Th1/Th2比值无明显变化(均P>0.05),P组患者术后第5天时TNF-α、IFN-γ水平及Th1/Th2比值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增强患者的Th1细胞反应,是胃癌根治术患者较为理想的麻醉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T辅助细胞 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配合高频通气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廖志品 田玉科 马自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43-2044,共2页
目的:评价喉罩配合高频通气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患儿拟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静脉较深麻醉后,置入合适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同时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麻醉平稳,监测动脉血气值、SpO2、PetCO2、气... 目的:评价喉罩配合高频通气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患儿拟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静脉较深麻醉后,置入合适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同时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麻醉平稳,监测动脉血气值、SpO2、PetCO2、气道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参数。结果:小儿斜视矫正术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置入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能保证患儿有效的气体交换,PetCO2和PaCO2较高频通气前明显降低,而PaO2明显升高。结论:全凭静脉麻醉,采用喉罩配合高频喷射通气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高频通气 小儿 斜视矫正术 麻醉处理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麻醉下大鼠反复腰椎穿刺鞘内给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希江 曹菲 +9 位作者 陈莎莎 罗婷 肖兴鹏 杨少兵 王萍 田学愎 许爱军 高峰 杨辉 田玉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下大鼠腰椎水平反复穿刺鞘内给药的可行性,为大鼠鞘内多次给药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50~300g)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丙泊酚组、腰椎穿刺组和腰椎穿刺并给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采用丙泊酚(50mg/kg)...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下大鼠腰椎水平反复穿刺鞘内给药的可行性,为大鼠鞘内多次给药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50~300g)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丙泊酚组、腰椎穿刺组和腰椎穿刺并给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采用丙泊酚(50mg/kg)麻醉大鼠后,用50μl微量进样器于腰5~6间隙行经皮腰椎穿刺,以大鼠后肢出现颤动或鼠尾侧向摆动为穿刺成功的标志。实验中测定大鼠热甩尾潜伏期、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变化。结果:丙泊酚组、腰椎穿刺组及腰椎穿刺并给生理盐水组大鼠热甩尾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脊髓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较正常对照组亦无统计学改变(P>0.05)。结论:丙泊酚麻醉下大鼠反复腰椎穿刺鞘内给药法安全有效,可用于需多次鞘内给药,并在给药后立刻检测大鼠疼痛行为学指标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给药 丙泊酚 热甩尾潜伏期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等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靳敏 方真 罗爱林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12期775-776,共2页
目的 :观察异丙酚、氯胺酮、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 3 0例ASAⅠ~Ⅱ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 ,采用微泵持续输注异丙酚、氯胺酮、芬太尼复合液的全凭静脉麻醉 ,同时放置鼻咽通气管加面罩给O2 保留自主呼... 目的 :观察异丙酚、氯胺酮、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 3 0例ASAⅠ~Ⅱ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 ,采用微泵持续输注异丙酚、氯胺酮、芬太尼复合液的全凭静脉麻醉 ,同时放置鼻咽通气管加面罩给O2 保留自主呼吸。结果 :静脉注射异丙酚后血压显著降低 (P <0 .0 1) ,切皮及切皮后 5min较麻醉前明显升高 (P<0 .0 5 ) ,2 0min后趋于稳定 ,停药后恢复至麻醉前水平。静脉注射异丙酚后呼吸暂停发生率 2 1.0 % ,均经辅助呼吸后恢复 ,术中SpO2 维持在 98.0 %以上 ,动脉血气正常范围。停药后 5~ 3 5min自然清醒 ,患者安静无痛且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该方法诱导及清醒快 ,麻醉维持平稳 ,且避免了因气管插管所致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氯胺酮 芬太尼 静脉麻醉 根治术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麻醉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林 张咸伟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4期402-405,共4页
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局部麻醉药(局麻药)无论是在理化性质、结构,还是制剂种类上,都有很大发展。局麻药研究重点则已转向第3代制剂(控释制剂)、第4代制剂(靶向制剂)和局麻药用途的扩展。局麻药微球、脂质体、水凝胶、微囊及表面麻醉剂(... 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局部麻醉药(局麻药)无论是在理化性质、结构,还是制剂种类上,都有很大发展。局麻药研究重点则已转向第3代制剂(控释制剂)、第4代制剂(靶向制剂)和局麻药用途的扩展。局麻药微球、脂质体、水凝胶、微囊及表面麻醉剂(乳剂)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局部 微球 脂质体 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预测分析剖宫产手术中脊髓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涛 莫璇 张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8-544,共7页
目的构建剖宫产手术中脊髓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4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所有施行脊髓麻醉的患者,其中满足纳入标准的病例为3100例。数据预处理后,... 目的构建剖宫产手术中脊髓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4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所有施行脊髓麻醉的患者,其中满足纳入标准的病例为3100例。数据预处理后,通过Lasso回归交叉验证的方式选择构建模型的重要特征。利用上述特征和术中具有时间序列特征的生命体征向量,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和Xgboost模型共5个模型。为了评估各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针对最佳模型,本研究团队探索各个特征在该模型中的重要性。为研究模型的普适性和稳定性,研究人员对最佳模型进行十折交叉验证。结果共211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出现脊髓麻醉后低血压的患者1005例。Lasso回归交叉验证选择了23个特征参与机器学习模型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和Xgboost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51(95%CI:0.721~0.780)、0.797(95%CI:0.770~0.824)、0.764(95%CI:0.735~0.792)、0.734(95%CI:0.704~0.764)和0.801(95%CI:0.775~0.827),其中Xgboost模型表现最佳。分析特征在模型中的重要性后发现,麻醉前生命体征的特点、年龄、身高等连续变量特征和昂丹司琼、硫酸镁、ASA分级、脊髓麻醉药物、双胎妊娠、先兆子痫和糖尿病等分类变量特征与脊髓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Xgboost模型十折交叉验证中,该模型表现了良好的普适性和稳定性。结论利用多种数据构建Xgboost模型,其有着良好的预测表现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 脊髓麻醉 低血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肺巨大肿瘤切除合并非胰岛素瘤低血糖1例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代金贞 杨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61-1561,共1页
患者男,59岁,体重59.5kg,因发现左下肺肿块进行性增大一年半入院。一般情况尚可,血压110/70mmHg,脉搏90次/min,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最高曾达210/130mmHg.自服硝苯地平及倍他乐克控制血压。自述出现左下肺肿块后经常发生... 患者男,59岁,体重59.5kg,因发现左下肺肿块进行性增大一年半入院。一般情况尚可,血压110/70mmHg,脉搏90次/min,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最高曾达210/130mmHg.自服硝苯地平及倍他乐克控制血压。自述出现左下肺肿块后经常发生无明显诱因导致的低血糖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发作 麻醉处理 胰岛素瘤 肿瘤切除 高血压病史 左肺 控制血压 倍他乐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稀释对麻醉药物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牛新环 田玉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4-256,共3页
关键词 血液稀释 麻醉药物 作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脂质体鞘内注入对大鼠的麻醉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世民 张咸伟 +3 位作者 丁汉琳 张铁军 陈林 田玉科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脂质体鞘内注入后对大鼠的麻醉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以0.02mg·s^-1的速度于腰3.4间隙鞘内注入2%利多卡因磷酸盐溶液和2%利多卡因脂质体溶液各0...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脂质体鞘内注入后对大鼠的麻醉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以0.02mg·s^-1的速度于腰3.4间隙鞘内注入2%利多卡因磷酸盐溶液和2%利多卡因脂质体溶液各0.8mg。采用行为学观察及机械测痛法相结合,检测药物对大鼠双后肢作用的起效时间、运动和感觉恢复时间以及Bromage分级的各级运动阻滞时间。结果两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运动和感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Bromage运动阻滞分级显示,对照组Ⅲ级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Ⅰ、Ⅱ级作用时间则明显短于实验组(P〈0.01)。结论脂质体延缓了利多卡因的释放;利多卡因脂质体延长了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作用时间,具有长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脂质体 注射 鞘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凌云 田玉科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9期786-787,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的效果。方法ASAI^II级会阴部小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R1组(0.2%罗哌卡因,1mL.kg-1),R2组(0.25%罗哌卡因,1mL.kg-1),R3组(0.3%罗哌卡因,1mL.kg-1),R4组(0.375%罗哌卡因,1mL.kg-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的效果。方法ASAI^II级会阴部小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R1组(0.2%罗哌卡因,1mL.kg-1),R2组(0.25%罗哌卡因,1mL.kg-1),R3组(0.3%罗哌卡因,1mL.kg-1),R4组(0.375%罗哌卡因,1mL.kg-1),行骶管阻滞,骶管阻滞前给予异丙酚1mg.kg-1,术中麻醉效果欠佳者静脉注射氯胺酮。记录术中患儿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及辅助静脉麻醉药的用量。进行运动力量和反射评分(MPRS)、疼痛/不适评分(PDS)。结果4组患儿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术中辅助麻醉药用量R1组>R2组>R3组>R4组。MPRS评分R1组>R2组、R3组>R4组,R2组、R3组差异无显著性。PDS评分R1组>R2组,R3组>R4组。结论0.3%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镇痛效应好,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小儿会阴部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麻醉 骶尾部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和AEPex比较性研究术前静注可乐定对麻醉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小高 罗爱林 晏世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 比较术前静注不同剂量的可乐定对麻醉深度和麻醉药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 择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8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分四组,分别在术前 30min静脉缓慢注入可乐定0μg/kg(Ⅰ组,为对照组,生理盐水2~3ml)... 目的 比较术前静注不同剂量的可乐定对麻醉深度和麻醉药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 择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8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分四组,分别在术前 30min静脉缓慢注入可乐定0μg/kg(Ⅰ组,为对照组,生理盐水2~3ml)、2μg/kg(Ⅱ组)、3μg/kg (Ⅲ组)、4μg/kg(Ⅳ组)。使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联合静脉麻醉,芬太尼首剂3μg/kg,2μg· kg-1·h-1维持,调节丙泊酚的输注速度(6~12mg·kg-1·h-1)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深度,维持BP (收缩压或舒张压)在术前值±20%范围内波动。观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EPex)的变化,比较各组使用丙泊酚剂量的差异。结果 Ⅲ、Ⅳ组与Ⅰ组相比,BIS和AEPex值在 诱导后、插管后、气腹前、气腹后均低于Ⅰ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无显著 性。Ⅰ、Ⅱ、Ⅲ、Ⅳ组使用丙泊酚的剂量分别为8.0、7.8、6.8和6.7mg·kg-1·h-1。Ⅲ、Ⅳ组的丙泊 酚使用量低于Ⅰ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前静脉使用大于2μg/kg的可乐定可以减 少麻醉药的用量,但以BP、HR稳定性来判断麻醉深度的方法,反而使麻醉的深度过深,BP、HR的波 动也大,应该适当减少麻醉药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乐定 丙泊酚 脑电双频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闭环路系统在新生儿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志品 罗敏 田玉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评价紧闭环路系统在新生儿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53例新生儿手术,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定压模式呼吸通气30min,监测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值、SpO2、体温、PetCO2、气道压、呼吸频率、心电等参数。结果:新生儿手术全... 目的:评价紧闭环路系统在新生儿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53例新生儿手术,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定压模式呼吸通气30min,监测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值、SpO2、体温、PetCO2、气道压、呼吸频率、心电等参数。结果:新生儿手术全身麻醉控制呼吸,根据PetCO2适当调节呼吸参数,采用定压呼吸模式,能够维持PaO2、PaCO2于正常范围。结论:紧闭环路系统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紧闭环路系统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