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皮肤溃疡的多学科协作综合护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莉萍 张子云 +5 位作者 娄雪娇 张利娟 龚倩玉 苏小燕 杨敏 张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8-40,共3页
目的总结风湿免疫疾病合并皮肤溃疡患者的伤口处理措施及综合护理经验。方法对49例风湿免疫疾病合并皮肤溃疡患者,采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护理模式,建立伤口档案,科学处理皮肤溃疡问题,加强营养支持及护理,给予积极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利用... 目的总结风湿免疫疾病合并皮肤溃疡患者的伤口处理措施及综合护理经验。方法对49例风湿免疫疾病合并皮肤溃疡患者,采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护理模式,建立伤口档案,科学处理皮肤溃疡问题,加强营养支持及护理,给予积极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利用慢病管理平台实行延续护理。结果5例肢端坏疽患者局部创面无扩大;44例身体其他部位溃疡患者伤口全部真性愈合,其中存在外阴溃疡患者换药6~12次,中位数为8次;下肢溃疡患者换药9~20次,中位数为14次;骶尾部溃疡患者换药次数5~13次,中位数为9次。结论实施多学科协作的综合伤口延续护理管理,可加快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皮肤溃疡愈合过程,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疾病 皮肤溃疡 伤口 换药 多学科联合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在风湿免疫病中的潜在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新露 黄劼 +1 位作者 董凌莉 钟继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二线治疗。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酶提高循环中的肠促胰岛素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完整生物活性形式水平。风湿免疫病是一组主要累及骨、关...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二线治疗。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酶提高循环中的肠促胰岛素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完整生物活性形式水平。风湿免疫病是一组主要累及骨、关节和软组织的疾病,与自身免疫系统相关,造成关节等多个器官系统的损伤。免疫系统拥有复杂而精密的调控机制,因此在风湿免疫病治疗方面更需要个体化和精准化。随着近年来DPP4在纤维化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被发现,DPP4抑制剂与风湿性疾病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综述DPP4抑制剂在免疫调控及风湿性疾病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为临床治疗中DPP4抑制剂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免疫调控 风湿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线静脉显影仪在风湿性疾病患者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子云 张利娟 +3 位作者 周园 朱妍 李晓倩 吴莉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3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红外线静脉显影仪在风湿性疾病患者留置针穿刺中的效果。方法将留置静脉留置针且静脉评估为Ⅱ级及以上的208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显影组108例和常规组10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留置针穿刺方法,显影组使用红外线静脉显影仪辅助静... 目的探讨红外线静脉显影仪在风湿性疾病患者留置针穿刺中的效果。方法将留置静脉留置针且静脉评估为Ⅱ级及以上的208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显影组108例和常规组10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留置针穿刺方法,显影组使用红外线静脉显影仪辅助静脉穿刺,比较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时间。结果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及穿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红外线静脉显影仪应用于风湿性疾病患者,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血管分级 红外线静脉显影仪 留置静脉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现况调查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秀茹 苏茵 +49 位作者 安媛 周云杉 张晓盈 段天骄 朱佳鑫 李小峰 王彩虹 王莉枝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王轶 王晓元 靳洪涛 刘金婷 陈海英 魏平 王俊祥 刘湘源 孙琳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韩淑玲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穆荣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现况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入选者的一般情况和应用TNF抑制剂的情况,计算...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现况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入选者的一般情况和应用TNF抑制剂的情况,计算患者应用TNF抑制剂的费用,分析我国TNF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其应用的相关因素。结果:2009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共有全国范围内的21家大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 095位RA患者完成问卷,其中112位患者应用了TNF抑制剂(infliximab,商品名类克或etanercept,商品名益赛普)进行治疗,占总研究人群的10.2%(其中益赛普81例,占7.4%;类克26例,占2.4%;两种制剂都用过者5例,占0.5%)。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及3~6个月者均为38.1%,益赛普疗程<3个月及3~6个月者分别占38.5%和25.0%。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者的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分别为1.1、0.5、0.1,益赛普的相应评分分别为1.3、1.0、0.3。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的费用分别为24 525.0、69 300.0、96 800.0元,益赛普的费用分别为7 394.8、9 158.6、54 910.9元。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的患者的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365.6、0、158.9元,益赛普分别为2 158.4、288.5、180.1元。出现过敏和感染的比例在应用益赛普者均为3.5%,在应用类克者均为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TNF抑制剂应用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在我国大型医院就诊的RA患者中约有10%应用过TNF抑制剂,其病情随应用TNF抑制剂的疗程延长而减轻,治疗总费用随用药疗程延长而增加,但间接经济损失随疗程延长而减少,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和感染,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应用的主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肿瘤坏死因子 问卷调查 药费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上调Graves病动物免疫应答 被引量:2
5
作者 余毅恺 冯业晨 +2 位作者 张木勋 叶丛 涂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研究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及配体(ICOS/ICOSL)在Graves 病(以下简称甲亢,GD)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45只远交系BALB/c 小鼠随机分成三组各15只,用基因枪将不同质粒注射。A 组采用表达pCDNA3.0-mICOSL 和pCDNA3.0-hTSHR... 目的:研究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及配体(ICOS/ICOSL)在Graves 病(以下简称甲亢,GD)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45只远交系BALB/c 小鼠随机分成三组各15只,用基因枪将不同质粒注射。A 组采用表达pCDNA3.0-mICOSL 和pCDNA3.0-hTSHR 的质粒免疫;B 组用表达pCDNA3.0-hTSHR 的质粒免疫,C 组采用空质粒pcDNA3.0免疫作为对照组。放免法测定小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脾脏细胞上清液IFN-γ度,ELISA 法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小鼠血清和转染人hTSHR-CHO 细胞共同孵育后检测cAMP 浓度判断TRAb 自身抗体活性。结果:质粒注射后A 组小鼠血清FT4水平(0.49±0.25)pg/ml 高于C 组(q=6.571,P =0.023);成模达标率(10/15例)高于B、C 两组(χ2=14.47,P =0.005)。A 组小鼠脾脏原代培养上清液IFN-γ的产量(1.88±0.41)pmol/L 明显高于B、C 两组(F =17.85,P =0.003)。A 组小鼠血清TRAb 活性188.3(179.7~260.2)%高于B、C 组(P =0.027)。结论:外源性导入pCDNA3.0-mICOSL 到GD 小鼠,能刺激其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FN-γ,增加自身抗体TRAb 活性,从而上调GD 动物体内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TSHR抗体 基因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氮磺吡啶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用药现况调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田 王秀茹 +47 位作者 安媛 周云杉 张晓盈 段天骄 朱佳鑫 李晓峰 王莉枝 王彩虹 王永福 杨荣 王国春 卢昕 朱平 陈丽娜 靳洪涛 刘湘源 孙琳 陈海英 崔刘福 舒荣 刘白鹭 张卓莉 李光韬 李振彬 杨静 李俊芳 贾彬 张风肖 陶杰梅 韩淑玲 林金盈 韦美秋 刘晓敏 柯丹 胡绍先 叶丛 杨岫岩 李昊 黄慈波 高明 赖蓓 李兴福 宋立军 王轶 王晓元 穆荣 苏茵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治疗中柳氮磺吡啶(sulphasalazine,SSZ)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2... 目的: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治疗中柳氮磺吡啶(sulphasalazine,SSZ)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 096例R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点,分析其中160例使用SSZ患者的临床特点、副作用发生情况、SSZ使用现况及联合用药种类和时间等数据。结果:160例患者使用SSZ治疗,使用比例为14.6%。该组患者男女之比为1∶7,平均发病年龄为(46.1±15.0)岁,平均病程为(9.9±7.8)年。SSZ平均用量为(1.87±0.52)g/d,平均用药时间为(26.3±14.6)月。所有患者仅有17%(27/160)使用SSZ单药治疗,其余患者均曾联合应用其他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其中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最常应用的联合治疗药物,占63.1%,平均联合使用MTX时间(28.2±12.3)月;其次为来氟米特(36.2%)和羟氯喹(18.1%);SSZ+MTX是最常见的联合治疗方案(36.2%)。应用SSZ患者的疗效指标优于未应用者。调查时有41.9%(67/160)的患者曾使用SSZ治疗,但因药物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而停药。有17.5%(28/16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其中因胃肠道反应停药比率(8.8%)最高,其次为皮疹(3.8%)和肝功能异常(3.1%)。结论:与其他国家相比,SSZ在我国应用率偏低,且平均用量上较临床规范用量偏小。SSZ治疗RA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在临床应用中相对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氮磺吡啶 关节炎 类风湿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烟草依赖患者戒烟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向邱 王霞 徐素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7期991-996,共6页
目的:观察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干预对烟草依赖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戒烟门诊的烟草依赖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戒烟干预;2019年2—4月就诊的39例... 目的:观察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干预对烟草依赖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戒烟门诊的烟草依赖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戒烟干预;2019年2—4月就诊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戒烟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烟草依赖得分的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烟草依赖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吸烟渴求得分的时间效应显著(P<0.001),而分组效应不显著(P>0.05),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吸烟渴求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吸烟渴求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戒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戒烟干预认可度高。结论: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戒烟干预有助于降低烟草依赖患者的烟草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戒烟率,患者认可度高,但尚未发现对其吸烟渴求情况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 烟草依赖 吸烟渴求 戒烟门诊 戒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雷小妹 李守新 +1 位作者 胡绍先 张胜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病(CT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18例CTD继发PAH患者进行分析,分别记录其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血尿常规、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UCG)、抗核抗体谱(ANAs...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病(CT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18例CTD继发PAH患者进行分析,分别记录其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血尿常规、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UCG)、抗核抗体谱(ANAs)、血沉、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治疗和转归。结果18例患者中女17例,男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1例,系统性硬化症(SSc)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1例,重叠综合征(OCTD)5例(均为SLE重叠其他结缔组织病)。心电图、胸部X线片和心脏彩色多普勒(UCG)对18例肺动脉高压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27.8%,38.9%和100.0%,17例ANA阳性,抗核糖核酸蛋白u1抗体(抗u1RNP)和抗S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6%和61.1%。所有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CTX)、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和前列环素(贝前列素钠)序贯治疗,12周时61.1%患者病情好转,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和6min步行距离明显好转(P<0.05)。结论PAH是CTD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往往预后不佳。定期UCG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病例。糖皮质激素、CTX、前列地尔和贝前列素钠等的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肺动脉高压 免疫抑制剂 前列腺素 前列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孔芳 柯丹 +6 位作者 胡绍先 秦瑞芳 苏敏 雷小妹 涂巍 沈桂芬 何培根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探讨99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设立正常组大鼠10只,建立CIA大鼠模型18只,分为模型组和99Tc-MDP组各9只。99Tc-MDP组CIA大鼠予以尾静脉注射99Tc-MDP,相当于99TC 0.04μg.kg-1.... 目的探讨99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设立正常组大鼠10只,建立CIA大鼠模型18只,分为模型组和99Tc-MDP组各9只。99Tc-MDP组CIA大鼠予以尾静脉注射99Tc-MDP,相当于99TC 0.04μg.kg-1.d-1共21 d。测量各组大鼠体重、关节肿胀程度和关节炎指数(AI),观察滑膜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CIA大鼠体重明显减轻,关节肿胀程度严重,AI评分明显升高,滑膜组织病理评分也明显升高(均P<0.01);②99Tc-MDP干预治疗可明显缓解CIA大鼠体重下降,改善关节肿胀程度,降低AI评分和滑膜组织病理评分;③正常对照组和99Tc-MDP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性低于模型组大鼠(均P<0.01)。结论CIA大鼠关节炎症状明显,99Tc-MDP可明显改善CIA大鼠一般状况,减轻关节炎症状及滑膜组织的病理评分,降低血清TNF-α水平,对CIA有显著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 关节炎 实验性 滑膜组织病理评分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D5在胆道闭锁患儿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金朋 王勇 +3 位作者 汤绍涛 童强松 李帅 高荣芬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研究促凋亡基因PDCD5在胆道闭锁及胆总管囊肿患儿胆管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促凋亡基因PDCD5在胆道闭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取18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和11例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C)患儿的胆管组... 目的研究促凋亡基因PDCD5在胆道闭锁及胆总管囊肿患儿胆管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促凋亡基因PDCD5在胆道闭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取18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和11例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C)患儿的胆管组织,应用蛋白质印迹(westong blot)与荧光实时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PDCD5在胆道闭锁与胆总管囊肿患儿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PDCD5在CC组胆管组织中的CT值为(6.7292±1.169),高于BA组的相应CT值(4.0125±1.0735),P〈0.05。应用2-△△CT计算出CC与BA中PDCD5基因表达量的比值为1:6.57。PDCD5在BA组胆管组织中mRNA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CD5在BA组胆管组织中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CC组。结论PDCD5在胆道闭锁患儿胆管组织中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增强。PDCD5可能参与胆道闭锁胆管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参与胆道闭锁的炎性反应,在胆道闭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胆管 组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包涵体肌炎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柳 黄丽红 张小咏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7期36-37,共2页
对70例包涵体肌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后,14例呼吸功能受损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所有患者皮疹症状和肌痛减轻,肌力增加,吞咽功能改善,住院(14.6±5.7)d病情好转出院。提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保持呼... 对70例包涵体肌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后,14例呼吸功能受损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所有患者皮疹症状和肌痛减轻,肌力增加,吞咽功能改善,住院(14.6±5.7)d病情好转出院。提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肌力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做好出院指导,有利于患者病情缓解,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包涵体肌炎 糖皮质激素 康复训练 饮食护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柳 吴莉萍 丁迎春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7期43-44,共2页
对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根据真菌培养结果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口腔感染,20d后所有患者病情好转。提示医护人员应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与监... 对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根据真菌培养结果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口腔感染,20d后所有患者病情好转。提示医护人员应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预防保护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有效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部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柳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9期28-30,共3页
对3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结果患者用药后第2、第6、第14周ACR20改善率分别为46.7%、73.3%、90.0%。治疗期间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用药前准备及用药护理,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可提... 对3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结果患者用药后第2、第6、第14周ACR20改善率分别为46.7%、73.3%、90.0%。治疗期间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用药前准备及用药护理,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英夫利昔单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诱导配体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
14
作者 胡绍先 熊金河 +5 位作者 毛静 吴记平 肖文泽 孔芳 柯丹 韩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PRIL)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水平,探讨APRIL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6例SLE患者及17例正常人PBMC的APRIL mRNA表达,并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 目的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PRIL)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水平,探讨APRIL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6例SLE患者及17例正常人PBMC的APRIL mRNA表达,并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LE患者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APRIL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活动期组较非活动期组增高更明显(P<0.01);SLE患者APRIL mRNA表达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6725,P<0.01)。结论SLE患者APRIL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增殖诱导配体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颗粒素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异位表达与调节
15
作者 李守新 关隽 +4 位作者 王晓慧 李烨 涂巍 雷小妹 何培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8-700,704,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颗粒素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与调节。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7例SLE患者PBMCs神经颗粒素蛋白的表达状态,同时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血浆IL-2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 目的研究神经颗粒素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与调节。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7例SLE患者PBMCs神经颗粒素蛋白的表达状态,同时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血浆IL-2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含量。结果 78.4%(29例)的SLE患者PBMCs表达神经颗粒素蛋白,而健康对照人群仅有29.4%的阳性表达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性校正χ2=9.969,P=0.002)。且SLE患者神经颗粒素蛋白表达水平亦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7,P>0.05)。神经颗粒素表达与血浆IL-2水平呈负相关(rs=-0.644,P<0.01),与血浆FT3水平无相关性(rs=-0.252,P=0.195)。结论神经颗粒素蛋白高表达于SLE患者PBMCs,炎症性细胞因子如IL-2可能参与其表达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神经颗粒素 白细胞介素2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样皮炎模型小鼠中的表达
16
作者 张平 俞莺 +1 位作者 胡枫 陈宏翔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42-946,共5页
目的观察Tc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样皮炎模型小鼠的表达。方法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局部皮肤涂抹5%咪喹莫特软膏60 mg·d^(-1),连续7 d。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出小鼠血液细胞毒性Tc17细胞... 目的观察Tc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样皮炎模型小鼠的表达。方法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局部皮肤涂抹5%咪喹莫特软膏60 mg·d^(-1),连续7 d。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出小鼠血液细胞毒性Tc17细胞与辅助性Th17细胞比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Tc17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22、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Tc17与Th17细胞占比分别为(4.63±0.10)%,(8.30±1.67)%,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30±0.07)%,(1.47±0.40)%,模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Tc17细胞中IL-17A、IL-22、RORγt和STAT3表达量分别为(3.13±0.49),(2.41±0.22),(3.35±0.22),(2.02±0.4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95±0.21),(1.11±0.10),(1.09±0.27),(0.89±0.17),模型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Tc17细胞参与银屑病样皮炎过程,且分化及作用机制与Th17相似;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能模拟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喹莫特 Tc17细胞 银屑病样皮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及脑出血的护理
17
作者 杨柳 程丹丹 吴莉萍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3期75-76,共2页
对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及脑出血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高压氧、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予以密切观察病情、药物护理、高压氧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提出该病虽然少见... 对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及脑出血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高压氧、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予以密切观察病情、药物护理、高压氧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提出该病虽然少见且后果严重,但及时采取综合性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脑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TPPU促进低灌注脑白质损伤后髓鞘再生的相关机制
18
作者 陈余雪 刘幸华 刘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抑制剂TPPU促进低灌注脑白质损伤后髓鞘再生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建立双侧颈总动脉狭窄(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stenosis,BC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 目的探讨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抑制剂TPPU促进低灌注脑白质损伤后髓鞘再生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建立双侧颈总动脉狭窄(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stenosis,BC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PPU组,TPPU组术后每日腹腔注射0.3 mg/kg体重TPPU。联合激光散斑衬比成像系统及激光多普勒监测BCAS小鼠血流变化。LFB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白质损伤程度、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的活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术后4周MAPK信号通路各关键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激光多普勒、激光散斑衬比成像系统、LFB染色等多种方法均证实小鼠BCAS造模成功,存在低灌注性脑白质损伤。外源性给予TPPU可显著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的细胞活化,促进白质功能恢复。同时,BCAS术后存在MAPK信号通路异常,给予TPPU后,可有效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sEH抑制剂TPPU可能通过MAPK通路针对小鼠低灌注造成的脑白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促进相应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H抑制剂 低灌注 脑白质损伤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