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腹腔镜超声的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肾脏小肿块良、恶性的价值 |
王婷
管维
李凡
余杨
邓又斌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2
|
超声造影对肝癌的诊断及其影像学比较 |
郭凡
黄道中
|
《放射学实践》
|
2007 |
2
|
|
|
3
|
超声心动图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癌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
路蕊蕊
邓又斌
|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4
|
超声灰阶强度定量分析在胸腔积液性质鉴别中的临床应用 |
唐大川
张伟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的二维应变研究 |
熊莉
邓又斌
申屠伟慧
余芬
张芸
黄润青
张清阳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7
|
|
|
6
|
乳腺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对比研究 |
张林
郝洁
王立平
沈文状
王单
杨亚龙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4
|
|
|
7
|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化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 |
毕小军
邓又斌
曾繁静
朱英
伍玉晗
赵策瑶
黎春雷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
8
|
超声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影程度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
熊莉
邓又斌
毕小军
朱英
伍玉晗
赵策瑶
石珍
刘娅妮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0
|
|
|
9
|
增强超声诊断小乳腺癌及评价血管生成活性的价值 |
王泓
曹铁生
乐桂容
段云友
袁丽君
杨一林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2
|
|
|
10
|
高分辨力超声评价川崎病后肱动脉内皮功能及静脉输注维生素C疗效观察 |
向慧娟
邓又斌
常青
黎春蕾
杨好意
毕小军
|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
11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 |
徐鑫
黎春雷
李红洲
孙杰
邓又斌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
12
|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 |
孙杰
邓又斌
刘琨
张伟
汤乔颖
郭灵丹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
13
|
20MHz与7.5MHz高频超声在乳腺病变中的对比应用 |
黄道中
黎萍
陆永萍
张青萍
乐桂蓉
朱蔚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
2004 |
20
|
|
|
14
|
高频超声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 |
王红英
邓又斌
毕小军
杨好意
陈斌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
15
|
经静脉实时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 |
申屠伟慧
邓又斌
黄润青
黎鹏
魏翔
杨好意
张芸
熊莉
余芬
伍玉晗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
16
|
彩色超声多普勒在乳腺触诊阴性病变微创诊断中的应用 |
王立平
邓又斌
刘红云
张林
乐桂容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
17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 |
李银珍
黄道中
李进兵
赵胜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
2004 |
25
|
|
|
18
|
超声二维应变技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壁弹性 |
朱英
邓又斌
毕小军
熊莉
刘蓉
伍玉晗
赵策瑶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
|
19
|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
赵莹
黄道中
黄小莉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8
|
|
|
20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
黎萍
黄道中
张青萍
乐桂蓉
陆永萍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
2004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