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体外抗肿瘤效应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涛 张虹 +4 位作者 王骞 梁峰 李伟 李贵刚 卢运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 /更昔洛韦 (herpessimplexvirusthymidinekinase /gancyclovir,HSV 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以及旁观者效应发生的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 /更昔洛韦 (herpessimplexvirusthymidinekinase /gancyclovir,HSV 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以及旁观者效应发生的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将pCMV/hytk IRES hrGFP质粒导入HXO Rb44细胞株。用潮霉素筛选出阳性细胞克隆并命名为HXO Rb44/tk。RT PCR鉴定hytk基因在HXO Rb44/tk细胞中的转录结果。比较HXO Rb44和HXO Rb44/tk细胞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通过MTT法检测GCV对不同比例HXO Rb44/tk和HXO Rb44混合细胞的杀伤作用 (“旁观者效应”)。并通过上清移换实验研究旁观者效应发生的机制。结果 HXO Rb44/tk细胞经RT PCR可检测出 5 30bp的hytk基因片段。HXO Rb44/tk和HXO Rb44细胞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无明显差异。HXO Rb44/tk细胞仅占很低比例时即可观察到明显的旁观者效应 ,而GCV作用的HXO Rb44/tk细胞上清对HXO Rb44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 HSV tk基因转移联合GCV治疗可作为Rb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tk/GCV 自杀基因系统 视网膜母细胞瘤 体外抗肿瘤效应 基因疗法 胸腺嘧啶核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高表达基因c11 orf 59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辉 朱涛 +3 位作者 蒋学锋 周剑峰 卢运萍 马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09-513,共5页
背景与目的: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由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结合的新兴科学,在研究肿瘤差异表达基因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应用此方法对乳腺增生症病变组织与乳腺癌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一... 背景与目的: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由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结合的新兴科学,在研究肿瘤差异表达基因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应用此方法对乳腺增生症病变组织与乳腺癌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一乳腺癌高表达基因c11orf59,对其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使用肿瘤基因组解剖计划(cancer genome anatomy project,CGAP)数据库的数字基因表达演示(digital gene expression displayer,DGED)工具,筛选在乳腺增生症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来源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文库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中一条功能未知基因c11orf59进行初步分析,预测其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表达谱、蛋白质结构功能域及在其他物种中的相似蛋白等。最后通过半定量RT-PCR对c11orf59在乳腺增生症病变组织及乳腺癌中的表达进行初步论证。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共找出差异表达基因185条,对c11 orf59序列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学分析,明确了该基因编码蛋白为一核蛋白,可能参与了细胞周期的调控,使其增殖活跃并产生恶变。并初步用实验方法证实了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论:以生物信息学挖掘公共SAGE文库是研究肿瘤基因差异表达的新方法,c11 orf59是一个有意义的乳腺癌分子机理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SAGE库 乳腺癌 c11 orf59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11-7082对前列腺癌细胞内NF-κB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敏 王世宣 +3 位作者 王鸿雁 卢运萍 马丁 刘荣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08-1611,共4页
目的:探讨BAY11-7082对前列腺癌细胞NF-κB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方法、蛋白印迹、NF-κB激活-核转运检测,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方法观察BAY11-7082作用下前列腺癌细胞NF-κB蛋白的表达,细胞生长等指标的... 目的:探讨BAY11-7082对前列腺癌细胞NF-κB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方法、蛋白印迹、NF-κB激活-核转运检测,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方法观察BAY11-7082作用下前列腺癌细胞NF-κB蛋白的表达,细胞生长等指标的变化。结果:BAY11-7082对前列腺癌细胞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AY11-7082处理的前列腺癌细胞内NF-κB蛋白表达降低,减弱NF-κB的激活,细胞增殖和形成集落的能力下降。结论:BAY11-7082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NF-κB的激活与表达,提示NF-κB可作为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NF-ΚB BAY11-7082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抑菌素A上调肿瘤细胞柯萨奇-腺病毒受体表达而抑制其侵袭力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方勇 王蓓蓓 +4 位作者 吴鹏 马晓黎 卢运萍 周剑锋 马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51-454,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曲古抑菌素A(TSA)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力是否通过上调肿瘤细胞表面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的表达而实现的。方法:在TSA作用T24细胞和MCF-7细胞后,分别检测CAR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采用体外黏...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曲古抑菌素A(TSA)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力是否通过上调肿瘤细胞表面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的表达而实现的。方法:在TSA作用T24细胞和MCF-7细胞后,分别检测CAR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采用体外黏附实验和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以评价细胞黏附和侵袭力的改变。结果:TSA作用72 h后,肿瘤细胞CA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细胞间同型黏附增强,侵袭力下降。且这一过程可被CAR特异性抗体部分逆转。结论:TSA可以通过上调CAR而使肿瘤细胞同型黏附增加,侵袭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 同型黏附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k1/2和Plk1蛋白在宫颈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晓园 高庆蕾 +4 位作者 庄亮 曹阳 马全富 周剑峰 马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29-432,共4页
背景与目的:Chk1/2(checkpoint kinase 1/2)和Plk1(polo-like kinase 1)是各细胞周期检测点启动DNA损伤修复的主要激酶。本研究主要探讨3种激酶蛋白在宫颈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3种激酶在宫颈癌组织中... 背景与目的:Chk1/2(checkpoint kinase 1/2)和Plk1(polo-like kinase 1)是各细胞周期检测点启动DNA损伤修复的主要激酶。本研究主要探讨3种激酶蛋白在宫颈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3种激酶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宫颈癌组织和20例慢性宫颈炎性组织中Chk1、Chk2和Pl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hk1、Chk2和Plk1蛋白在宫颈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7%、60.5%和32.6%,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0%、35.0%和0;Chk1和Plk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而Chk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hk1、Chk2和Plk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hk1和Plk1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在43例宫颈癌患者中,Chk1与Chk2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2,P=0.001)。结论:Chk1和Plk1可能成为比较理想的宫颈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K1 CHK2 PLK1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止吐药物对卵巢癌患者TP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科珍 方勇 +2 位作者 龚妹 金鑫 冯玲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0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了解3种常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预防TP方案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止吐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接受TP方案化疗的卵巢癌患者468例,根据化疗前所用的止吐治疗方案分为A组172例,B组138例,C组158例。A组使用... 目的了解3种常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预防TP方案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止吐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接受TP方案化疗的卵巢癌患者468例,根据化疗前所用的止吐治疗方案分为A组172例,B组138例,C组158例。A组使用化疗药前15~30 min缓慢静脉滴注盐酸托烷司琼2 mg;B组使用化疗药前15~30 min缓慢静脉滴注盐酸阿扎司琼50 mL;C组使用化疗药前15~30 min缓慢静脉滴注盐酸格拉司琼50 mL。每组患者均在化疗期间每天缓慢静脉滴注止吐药物1次,共3 d。分别记录3种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托烷司琼、盐酸阿扎司琼、盐酸格拉司琼抑制恶心反应总有效率分别为84.30%,82.61%,81.02%;止吐总有效率分别为98.26%,98.55%,97.47%,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7%,13.04%,13.29%。3种药物抑制恶心和呕吐反应的效果相似;B组呕吐反应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C组,其差异有统计意义;3种药物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烷司琼与阿扎司琼在便秘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格拉司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常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抑制恶心呕吐反应的效果相近,对于呕吐明显的患者推荐选用盐酸阿扎司琼,但盐酸阿扎司琼导致便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提醒患者多饮水,必要时辅以通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 格拉司琼 托烷司琼 阿扎司琼 止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对卵巢癌A2780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磊 敖启林 +2 位作者 刘德艳 卢运萍 马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 探讨低氧及其诱导产生的低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 对卵巢癌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方法 低氧培养复制人卵巢癌A2780细胞低氧模型。“诱骗法” (decoy) 阻断 HIF 1α的功能。A2780 细胞分成 8 组, A1: 常氧组, A2: 常氧+decoy...  目的 探讨低氧及其诱导产生的低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 对卵巢癌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方法 低氧培养复制人卵巢癌A2780细胞低氧模型。“诱骗法” (decoy) 阻断 HIF 1α的功能。A2780 细胞分成 8 组, A1: 常氧组, A2: 常氧+decoy, B1: 5% O2 低氧组, B2: 5% O2 低氧+ decoy, C1: 3% O2 低氧, C2: 3% O2 低氧+ decoy,D1: 1% O2低氧组, D2: 1% O2低氧+decoy。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RT- 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HIF- 1α蛋白, mRNA表达水平和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 HIF- 1α蛋白在低氧培养 A2780 细胞核中表达呈阳性; Western blot 检测发现低氧明显增加 HIF 1α蛋白的表达水平且随低氧程度加重而增加 (P<0 .05), decoy对其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 RT PCR检测发现低氧明显增加HIF 1αmRNA的表达水平, 但随低氧程度加重, 其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P>0. 05), decoy对其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低氧时卵巢癌A2780细胞G0/G1期比率显著增加 (P<0 .05), G0/G1期比率随着低氧程度加重而增加 (P<0 .05), decoy能明显降低 G0/G1期细胞比率 (P<0 .05)。结论 低氧能明显诱导卵巢癌 A2780 细胞 G0/G1 期阻滞和 HIF -1α的表达,HIF -1α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HIF-1Α 卵巢癌 MRNA表达 细胞周期阻滞 影响 流式细胞术 表达水平 发现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素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莉 王薇 +4 位作者 廖书杰 李伟 刘眈 曹波 李科珍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9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50 mol.mL-1染料木素处理Siha细胞,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及周期蛋白cyclin A和cyclin B表达的变化。结果染...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50 mol.mL-1染料木素处理Siha细胞,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及周期蛋白cyclin A和cyclin B表达的变化。结果染料木素作用于Siha细胞后,增殖抑制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染料木素处理48 h后,实验组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分别为(67.45±1.54)%和(45.37±1.65)%(P<0.01)。染料木素处理后的Siha细胞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上升,由(9.55±0.71)%升至(79.54±1.09)%(P<0.01);cyclin A和cyclin B表达上调,分别由(1.84±0.11)%升至(37.38±0.71)%(P<0.01),由(69.44±1.84)%升至(97.70±1.20)%(P<0.01)。结论染料木素在体外可有效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生长,其抗肿瘤机制可能是上调cyclin A和cyclin B蛋白表达和引起G2/M期细胞周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宫颈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NPE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伟 周颖 +4 位作者 蒋桂英 魏睿 陈曦 奚玲 李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探讨XPNPE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中胃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和生存信息,评价XPNPEP2在胃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胃癌及与其部分配对... 目的探讨XPNPE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中胃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和生存信息,评价XPNPEP2在胃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胃癌及与其部分配对的60例癌旁组织中XPNPEP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XPNPEP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 <0.05)。而胃癌组织中XPNPEP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脉管浸润、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 0.05)。K-M生存分析显示XPNPEP2高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P <0.05)。COX分析示尚不能认为XPNPEP2是胃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胃癌组织中XPNPEP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XPNPEP2高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但不足以显示XPNPEP2蛋白的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生存期有独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NPEP2 胃癌 组织芯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及其受体flt-4在宫颈癌淋巴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石小燕 李红雨 +1 位作者 柳友清 马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1-184,共4页
目的:检测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宫颈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宫颈病变组织标本78例,应用VEGF-C和flt-4多克隆抗体进行SP法免疫组化... 目的:检测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宫颈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宫颈病变组织标本78例,应用VEGF-C和flt-4多克隆抗体进行SP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78例中,VEGF-C表达范围为0~71%,其中阴性(-)16例(20.5%),弱阳性(+)21例(26.9%),中等阳性(++)26例(33.4%),强阳性(+++)15例(19.2%)。随着病变由慢性宫颈炎到非典型增生再到宫颈原位癌和浸润癌的进展VEGF-C表达逐级增强。VEGF-C与flt-4之间及二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VEGF-C可能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flt-4调控系统与宫颈癌组织的淋巴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管生成 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1在宫颈癌中过表达及其与Ki67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红雨 石小燕 +4 位作者 徐茜 邓东锐 王世宣 卢运萍 马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表达、与Ki67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Pin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宫颈癌组织中Pin1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表达、与Ki67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Pin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宫颈癌组织中Pin1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2)从正常宫颈到CIN再到浸润癌Pin1蛋白表达逐渐增强(P<0.05);3)Pin1蛋白过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但宫颈腺癌Pin1表达明显高于宫颈鳞癌(P<0.05);4)Pin1过表达与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1)Pin1过表达与宫颈癌细胞增殖有关,参与宫颈癌发生发展;2)Pin1过表达可作为宫颈癌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 子宫颈癌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P78在三种不同乳腺癌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荣华 王世宣 +3 位作者 马湘一 罗丹枫 卢运萍 马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高低转移对的乳腺癌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RP78在三种不同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435S和MCF-7)的mRNA蛋白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情...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高低转移对的乳腺癌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RP78在三种不同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435S和MCF-7)的mRNA蛋白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GRP78 mRNA和蛋白在(MDA-MB-231细胞的表达最高,其次为(MDA-MB-435S,在MCF-7的表达最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GRP78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浆,在细胞膜以及细胞核内也有少量的表达。结论:GRP78是乳腺癌的一个促癌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作为抗乳腺腺癌治疗的一个新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基因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诱导卵巢癌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磊 敖启林 +4 位作者 李芳 邢辉 卢运萍 廖国宁 马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 - 1α)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性低氧诱导剂氯化钴(CoCl2 )和物理性低氧培养箱两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卵巢癌SW6 2 6细胞诱导低氧,用诱骗法(decoy)阻断HIF - 1α功能,Westernblotting、R...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 - 1α)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性低氧诱导剂氯化钴(CoCl2 )和物理性低氧培养箱两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卵巢癌SW6 2 6细胞诱导低氧,用诱骗法(decoy)阻断HIF - 1α功能,Westernblotting、RT -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IF - 1α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周期比率。结果:B1组(3 .75±1. 31)和C1组(3 .4 8±1 .0 1)HIF - 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1组(0 .97±0. 31) (P <0 .0 5 ) ,decoy法对HIF - 1α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P >0 . 0 5 ) ;A1组(0. 6 5±0 . 32 )和B1组(0 . 6 4±0 34)HIF - 1α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1组(1. 2 8±0 . 6 2 ) (P <0 . 0 5 ) ,decoy法对HIF - 1αmRNA表达没有明显影响(P >0 . 0 5 ) ;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B1组(81 .78±2 4 . 33)和C1组(77 6. 2±2 2 . 76 )G0 /G1期细胞比率显著高于A1组(49 .4 9±18. 5 4 ) (P <0 . 0 5 ) ;B2组(6 1. 5 4±2 0. 84 )明显低于B1组(P <0. 0 5 ) ,C2组明显低于C1组(5 6 .0 3±2 1. 4 2 ) ,而A1组和A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CoCl2 或物理性低氧均能明显诱导卵巢癌细胞SW6 2 6G0 /G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HIF - 1α的表达,HIF - 1α在低氧引起的卵巢癌细胞SW6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低氧诱导因子-1 卵巢肿瘤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端粒酶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司马妮 蔡丽萍 +3 位作者 朱元方 王薇 王世宣 马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al,TRAP)-银染法对45例宫颈癌、30例慢性宫颈炎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端粒酶...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al,TRAP)-银染法对45例宫颈癌、30例慢性宫颈炎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上述组织HPV、HPV-16型及HPV-18型的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HPV和HPV-16检出率高于慢性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P<0.05);宫颈癌组端粒酶表达与HPV感染(φ=0.44,P<0.01)、HPV-16型感染(φ=0.36,P<0.05)有关联性,与HPV-18型感染未发现关联性(P>0.05)。结论端粒酶的表达、HPV感染包括HPV-16型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端粒酶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对前列腺癌细胞系1E8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荣华 王世宣 +3 位作者 马湘一 王梅 卢运萍 马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003-1006,共4页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DDPⅣ)对前列腺癌细胞1E8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用亚克隆技术构建DDPⅣ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法将其分别转入高转移潜能的人前列腺癌细胞1E8,并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摘要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DDPⅣ)对前...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DDPⅣ)对前列腺癌细胞1E8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用亚克隆技术构建DDPⅣ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法将其分别转入高转移潜能的人前列腺癌细胞1E8,并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摘要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DDPⅣ)对前列腺癌细胞1E8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用亚克隆技术构建DDP染技术,将重组质粒导入1E8细胞中,应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CCK-8)、蛋白印迹和体外侵袭实验等方法观察了1E8细胞转染前后,细胞生长、DDPⅣ蛋白表达以及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反义DDPⅣ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入1E8细胞36h、48h后,反义DDPⅣ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促进作用;DDPⅣ基因表达下调能使1E8细胞的体内外侵袭能力增强。结论:DDPⅣ是前列腺癌的一个抑癌基因,在前列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调DDPⅣ基因表达能明显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提示DDPⅣ可作为前列腺癌抗侵袭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肿瘤转移基因 二肽基肽酶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融合毒素
16
作者 白向阳 吴静怡 +2 位作者 孙静 马丁 吕安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制备特异性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的融合蛋白,阻断新生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和某些VEGFR-2阳性肿瘤细胞内的蛋白合成,引起细胞死亡。方法运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制成VEGF D... 目的制备特异性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的融合蛋白,阻断新生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和某些VEGFR-2阳性肿瘤细胞内的蛋白合成,引起细胞死亡。方法运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制成VEGF D63A、E64A、E67A突变体。利用这个可以和VEGFR-2特异性结合的VEGF突变体,代替白喉毒素上的受体结合区,制成了特异性结合VEGFR-2的融合蛋白。结果以去除了受体结合区的DT391作为对照,以VEGFR-2阳性肿瘤细胞做实验,验证了这个融合毒素对VEGFR-2阳性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结论制备了特异性杀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细胞的融合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毒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融合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Stat3对卵巢癌细胞系OV2008恶性表型的影响
17
作者 陈彩虹 吴鹏 +2 位作者 方海燕 何杨 高庆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35-937,946,共4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3)对卵巢癌细胞系OV2008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腺病毒M4感染卵巢癌细胞系OV2008后,利用RT-PCR法检测Sta t3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沉默Stat3对OV200... 目的:探讨沉默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3)对卵巢癌细胞系OV2008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腺病毒M4感染卵巢癌细胞系OV2008后,利用RT-PCR法检测Sta t3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沉默Stat3对OV2008细胞的增殖抑制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沉默Stat3对OV2008细胞的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Stat3对OV2008细胞的凋亡的影响结果:RT-PCR以及Westetn blot结果显示,腺病毒M4感染卵巢癌细胞系OV2008后,OV2008细胞中的Sta3t mRNA以及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MTT结果显示,沉默Stat3表达后的OV2008细胞与空白对照组以及Ad5/dE1A病毒对照组的细胞相比,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Transwell小室法结果显示,沉默Stat3后的OV2008细胞12.64±7.10与空白对照组127.70±8.28以及Ad5/dElA病毒对照组137.80±9.78相比,侵袭运动能力明显减弱(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沉默Stat3表达后的OV2008细胞65.51±5.78与空白对照组10.73±4.28以及Ad5/dElA病毒对照组12.17±3.87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沉默Stat3能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系OV2008的增殖,降低其侵袭运动能力,并诱导其凋亡,即沉默Stat3能降低卵巢癌细胞系OV2008的恶性表型,提示Stat3可作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STAT3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尿嘧啶用于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感染早期干预治疗
18
作者 李伟 黄晓园 +4 位作者 庄亮 王薇 朱涛 李箫 马丁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氟尿嘧啶(5-FU)进行宫颈乳头状瘤病毒(HPV)高危型感染早期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和HPV DNA分型检测进行宫颈HPV高危型感染的筛查,选取细胞学异常和HPV高危型阳性6个月未自然转阴的宫颈上皮内瘤变... 目的探讨应用氟尿嘧啶(5-FU)进行宫颈乳头状瘤病毒(HPV)高危型感染早期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和HPV DNA分型检测进行宫颈HPV高危型感染的筛查,选取细胞学异常和HPV高危型阳性6个月未自然转阴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Ⅰ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氟尿嘧啶可吸收缓释药膜的局部干预治疗。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TCT及HPV DNA水平。结果治疗组HPV病毒负荷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于治疗第3个月时病毒转阴5例(20.0%),第6个月时C INⅠ级患者出现病理逆转13例(52.0%),对照组仅出现逆转2例(8.0%),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C INⅠ级的HPV高危型感染患者,采用氟尿嘧啶可吸收缓释药膜治疗,可促使HPV病毒负荷量的降低,甚至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缓释药膜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菌素A对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凋亡及Sur-vivin、c-Myc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王国军 胡燕华 +1 位作者 李鹏程 徐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曲古菌素A(TSA)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株Hxo-rb44细胞凋亡和Survivin、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Rb细胞株Hxo-rb44进行培养传代,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TSA作用不同时间对Hxo-rb44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blot... 目的探讨曲古菌素A(TSA)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株Hxo-rb44细胞凋亡和Survivin、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Rb细胞株Hxo-rb44进行培养传代,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TSA作用不同时间对Hxo-rb44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过程中Survivin和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TSA可明显诱导细胞发生G2期阻滞及细胞凋亡,而且与药物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r=0.97,P=0.02);Westernblot法可以观察到Survivin和c-Myc的表达水平随着TSA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均<0.01)。结论TSA可以有效诱导人Rb细胞株Hxo-rb44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Survivin和c-Myc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菌素A 视网膜母细胞瘤 Hxo—rb44细胞 细胞周期阻滞 凋亡 Survivin、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可丁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文敬 黄磊 +4 位作者 敖启林 张庆华 田训 方勇 卢运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那可丁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梯度浓度那可丁干预后,MTT测定细胞存活率,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成瘤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PARP(多聚ADP-核糖聚合酶)蛋白水平... 目的探讨那可丁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梯度浓度那可丁干预后,MTT测定细胞存活率,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成瘤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PARP(多聚ADP-核糖聚合酶)蛋白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MTT检测发现那可丁显著降低HeLa细胞存活率(P<0.05),该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发现,10、20、30、40μmol/L那可丁组的细胞克隆计数依次为(19±3)、(13±2)、(4±1)(、3±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8)(均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那可丁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P<0.05),该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那可丁上调Caspase-3(17 kD)、PARP(85 kD)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那可丁阻滞HeLa细胞周期于G2/M期(P<0.05)。结论那可丁对HeLa细胞有显著抑制效应;那可丁诱导的G2/M期周期阻滞可能在该效应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可丁 宫颈癌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