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视频应用于神经外科术前集体宣教的效果 被引量:40
1
作者 胡娜 厉春林 +1 位作者 方继锋 杜晓亮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视频应用于神经外科术前集体宣教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13例,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117例接受常规护理宣教,由术前1d值班的责任护士按术前宣教单逐一讲解饮食准备、手术室环境、体位护理、用药护理、疼痛管... 目的探讨多媒体视频应用于神经外科术前集体宣教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13例,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117例接受常规护理宣教,由术前1d值班的责任护士按术前宣教单逐一讲解饮食准备、手术室环境、体位护理、用药护理、疼痛管理等内容。干预组196例在此基础上集中观看科室自制的多媒体视频。结果干预组围手术期相关知识掌握率、适应性训练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多媒体视频应用于神经外科术前集体宣教有利于患者掌握围手术期相关知识,并能准确进行术后适应性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手术患者 健康教育 多媒体技术 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的循证护理实践 被引量:17
2
作者 厉春林 张雅芝 +4 位作者 周雁荣 张晴 高亭 钱雯 徐玲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6期930-935,共6页
目的:通过应用神经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完善暴露性角膜炎预防的相关流程,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基线审查、评估神经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应用临床情景及障碍因素,构建并实施最佳证... 目的:通过应用神经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完善暴露性角膜炎预防的相关流程,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基线审查、评估神经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应用临床情景及障碍因素,构建并实施最佳证据应用策略,比较应用证据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及医护人员对相关内容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结果:经过2轮审查,医护人员对基于证据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明显提高(P均<0.05),7条证据的使用依从性明显提高(P均<0.05),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下降(P=0.002)。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可以规范医护人员的循证护理行为,提高医护人员的循证依从性及知识、态度、行为水平,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暴露性角膜炎 护理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例神经外科脑脓肿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恺 尧小龙 +2 位作者 王俊文 张华楸 牛洪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讨脑脓肿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收集某院2008年1月-2016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脑脓肿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共收治经手术治疗的脑脓肿老年患者64例,其中发热14例(21.9%)... 目的探讨脑脓肿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收集某院2008年1月-2016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脑脓肿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共收治经手术治疗的脑脓肿老年患者64例,其中发热14例(21.9%),有明确感染病史者9例(14.1%),脑膜刺激征6例(9.4%),实验室检查提示可能感染11例(17.2%)。患者起病至就诊时间平均(43.3±20.4)d。影像学表现为囊性(17例)、囊实性(38例)或实性(9例)病变。在增强扫描下显示病变无明显包膜者9例,薄壁者(<2 mm)11例,厚壁者(>2 mm)44例;病变包膜环形强化,或病变不均匀强化。行脓肿切除术48例,脓肿穿刺治疗16例。术后2周疗效GOS评分,1分(死亡)4例,2~3分11例,4~5分49例。除死亡4例和失访6例,其余54例患者平均随访(25.7±16.4)个月,GOS 1分2例,2~3分1例,GOS 4~5分51例。结论脑脓肿老年患者缺乏全身感染症状,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较长,影像学表现多为典型厚壁囊实性占位伴环形强化的脑脓肿征象,在治疗上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脓肿 老年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方法学在神经外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艳 胡娟 +1 位作者 邹宗颖 厉春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83-85,95,共4页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神经外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两组均按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追踪方法学,对肠内...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神经外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两组均按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追踪方法学,对肠内营养腹泻的患者实施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对追踪发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改善措施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均P<0.01);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管理质量指标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追踪方法学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神经外科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严重程度,缩短了持续时间,有利于提高肠内营养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腹泻 追踪方法学 营养护理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晴 胡娜 王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8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防范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为蓝本,采用头脑风暴法及根本原因分析法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原因,并拟定对策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防范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为蓝本,采用头脑风暴法及根本原因分析法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原因,并拟定对策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确认活动效果。结果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21.18%降至品管圈活动后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暴露性角膜炎 品管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士对专科护士资质要求及培训需求的调查 被引量:15
6
作者 戚春霞 厉春林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4期54-57,共4页
目的了解护士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专科护士(CNS)资质要求的理解及培训需求,探求合理的培训方式,为完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CNS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102名护士对CNS资质要求的理解及培训需求。结... 目的了解护士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专科护士(CNS)资质要求的理解及培训需求,探求合理的培训方式,为完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CNS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102名护士对CNS资质要求的理解及培训需求。结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对CNS资质需求评分为3.06±0.95,其中对强健的身体素质、较强的临床判断能力和应对能力、熟练的专科护理操作技术评分较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评分为3.00±0.95,其中对危重症观察及护理、急救技术、监护仪及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与保养需求评分较高。不同职称护士对不同培训方式的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对CNS资质要求的理解较好,不同层次护士对培训内容及方式的需求不同,应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满足不同层次护士的培训需求,提高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专科护士 培训 需求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TQ标准的神经外科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娜 方继锋 +1 位作者 杜小亮 厉春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KTQ标准的神经外科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围绕以患者为中心,采用计划阶段(Plan)、实施阶段(Do)、检查和评价阶段(Check/Action)PDCA的4大环节实施方法重视环境管理,改善工作流程,倡导人文关怀,保障患者安全。... 目的探讨基于KTQ标准的神经外科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围绕以患者为中心,采用计划阶段(Plan)、实施阶段(Do)、检查和评价阶段(Check/Action)PDCA的4大环节实施方法重视环境管理,改善工作流程,倡导人文关怀,保障患者安全。结果患者满意度和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得到提高,于2012年11月顺利通过KTQ质量认证。结论基于KTQ标准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推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护理质量 KTQ 德国医疗透明质量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一次性眼罩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娜 厉春林 阮亚飞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4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一次性眼罩代替传统眼部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将50例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按入科时间分为观察组26例(26眼)和对照组24例(24眼)。对照组进行常规眼部护理,观察组使用自行设计的一次性眼罩护理。结果观察组眼部症状发生...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一次性眼罩代替传统眼部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将50例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按入科时间分为观察组26例(26眼)和对照组24例(24眼)。对照组进行常规眼部护理,观察组使用自行设计的一次性眼罩护理。结果观察组眼部症状发生率和每日材料费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眼罩代替传统的眼部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眼部疾患,保护眼部,操作方便,节约医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闭合不全 一次性眼罩 薄型镜片 粘胶 技术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护理专案 被引量:16
9
作者 杜晓亮 余星 +3 位作者 厉春林 陈红 黄丽红 蔡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45-48,共4页
目的降低神经外科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法将2019年10~12月的1378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将2020年10~12月的15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成立护理专案小组,开展多学科协作,实... 目的降低神经外科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法将2019年10~12月的1378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将2020年10~12月的15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成立护理专案小组,开展多学科协作,实施护理专案改善。结果观察组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90%,对照组为2.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关键监测指标落实率较好,除术后规范交接班落实875例(61.40%)外,其他指标均>88.00%。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专案能够有效降低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和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手术患者 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手术体位 术中护理 护理专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人文关怀感知与护士关怀实践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玮荻 厉春林 蔡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3-36,共4页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及护士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感知与评价差异,为更好地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及92名神经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关怀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与护士对护士人文...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及护士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感知与评价差异,为更好地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及92名神经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关怀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与护士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总体评分分别为4.77±0.84、4.86±0.60,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方均在“尊重患者”及“联系患者”2个维度评分较低。在“支持和保证”维度,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感知水平显著低于护士自评结果(P<0.01)。结论护患双方均对护士关怀行为的评价较好且双方在对护士关怀行为的整体认知上存在较高的一致度,但护士对患者心理层面的关怀相对不足,患者对护士在“支持和保证”相关关怀行为方面具有较高的期待。护士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提升人文关怀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护士 人文关怀 感知 神经外科 优质护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附35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煜 牛洪泉 +2 位作者 陈坚 吴开华 薛德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9-450,共2页
目的 探讨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方式及适应证。方法 对35例患者术前行神经功能及MR检查,根据原发疾病及影像学特点选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随访6个月至5年,35例患者无死亡,1例在实行后颅窝减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症状明显改善13例,好... 目的 探讨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方式及适应证。方法 对35例患者术前行神经功能及MR检查,根据原发疾病及影像学特点选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随访6个月至5年,35例患者无死亡,1例在实行后颅窝减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症状明显改善13例,好转16例,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6例。7例术后MR提示脊髓空洞塌陷。结论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主要依靠MR,其治疗方法主要根据原发疾病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空洞症 外科治疗 分流术 减压术 手术方式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高义 陈劲草 +2 位作者 孟肖利 王正峰 雷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通过制造大鼠缺血模型,探讨缺血及再灌注后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Edaravone)对大鼠脑皮质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假手术组、盐水组、依达拉奉组,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应用微透析技术观察... 目的通过制造大鼠缺血模型,探讨缺血及再灌注后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Edaravone)对大鼠脑皮质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假手术组、盐水组、依达拉奉组,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应用微透析技术观察大鼠脑内谷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后30min及再灌注20min盐水组和依达拉奉组皮质内谷氨酸含量有显著增加,以盐水组最明显;两者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其余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且依达拉奉组在以上时间内测得谷氨酸含量低于盐水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氧自由基及抑制谷氨酸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谷氨酸 微透析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跃 于加省 +5 位作者 王玲 陈如东 郭东生 陈劲草 陈坚 雷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有急性硬膜下血肿(SDH)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武汉同济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共9例经影像学及术中证实的合并有急性SDH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术前Hunt-Hess分级:Ⅲ级2例... 目的探讨合并有急性硬膜下血肿(SDH)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武汉同济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共9例经影像学及术中证实的合并有急性SDH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术前Hunt-Hess分级:Ⅲ级2例;Ⅳ级5例;Ⅴ级2例。术前CT显示伴有SDH 8例,术中探查证实SDH 1例。采用一期手术清除血肿加夹闭动脉瘤者7例,单纯清除血肿而未处理动脉瘤者1例,未手术者1例。结果7例行一期手术患者术后CT血管造影(CTA)复查证实动脉瘤夹闭完全,血肿完全清除。出院时仍遗留肢体偏瘫者5例,2例患者因脑积水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GOS评分:恢复良好者2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者3例,死亡2例。结论动脉瘤破裂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临床上少见,发病急,病情重,术前如能迅速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地一期手术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血肿,可极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颅内动脉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ⅨⅩⅪ脑神经和颈静脉孔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煜 陈坚 +2 位作者 吴开华 牛洪泉 薛德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通过颈静脉孔以及Ⅸ、Ⅹ、Ⅺ脑神经的显微解剖研究,对重要结构进行量化分析,为手术提供解剖依据,并进一步澄清颈静脉孔的概念。方法:用10例成人尸头,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双侧重点观察了颈静脉孔的分隔,脑神经和颈静脉球的关系,同时对2... 目的:通过颈静脉孔以及Ⅸ、Ⅹ、Ⅺ脑神经的显微解剖研究,对重要结构进行量化分析,为手术提供解剖依据,并进一步澄清颈静脉孔的概念。方法:用10例成人尸头,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双侧重点观察了颈静脉孔的分隔,脑神经和颈静脉球的关系,同时对25例干性颅骨标本进行了大体测量。结果:Ⅸ和Ⅹ、Ⅺ脑神经之间有纤维(80%)或骨桥(20%)形成的不完全分隔,仅在1例干性颅骨标本中发现颈静脉孔被完全分隔为两个部分。Ⅸ、Ⅹ、Ⅺ脑神经全部位于颈静脉孔的前内侧,它们在孔内有各自单独的神经鞘膜,出孔后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有共同的纤维包膜。在颈静脉球和颈内静脉的连接部,舌咽神经被一致密的结缔组织纤维固定在颈内动脉上。结论:颈静脉孔内的结构分成神经部,岩部和乙状部是比较合理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颈静脉孔区特殊结构。Ⅸ、Ⅹ、Ⅺ脑神经在孔内的结构较为疏松,这种特点为术中辨认和神经保护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 显微解剖 脑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内听动脉的显微应用解剖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峻 刘仁忠 +2 位作者 蔡强 舒凯 曾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在神经内镜及手术显微镜下观测内听动脉(internal auditory artery,IAA)的解剖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2具甲醛固定和3具新鲜成人尸头标本上,采用乙状窦后入路行开颅手术,在模拟手术条件下用各角度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观测内... 目的在神经内镜及手术显微镜下观测内听动脉(internal auditory artery,IAA)的解剖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2具甲醛固定和3具新鲜成人尸头标本上,采用乙状窦后入路行开颅手术,在模拟手术条件下用各角度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观测内听动脉的起源、分支、走行方向、毗邻关系和常见变异。结果所有标本均于双侧观察到内听动脉(100%),其中单干17侧(56.7%,17/30),双干9侧(30%,9/30),3干4侧(13.3%,4/30);其起始部的管径0.12~0.28mm,平均0.22±0.04mm;长度7.12~14.82mm,平均10.18±2.63mm。30侧中4侧内听动脉(13.3%,4/30)从基底动脉下段发出;26侧(86.7%,26/30)起自小脑前下动脉,其中17侧(65.4%,17/26)发起于小脑前下动脉袢顶附近,9侧(34.6%,9/26)由突入内耳道内的小脑前下动脉发出。所有标本的内听动脉发出后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进入内听道,22侧(73.3%,22/30)位于神经束前下,8侧(26.7%,8/30)位于神经束上方和后方,15例标本(100%)IAA在内听道末端均恒定分为前庭动脉、前庭蜗动脉和耳蜗动脉;通过内镜才能看清神经束腹侧的血管。结论内听动脉多位于面听神经前下方,手术显微镜无法直接窥及,联合应用手术显微镜和神经内镜,可观测内听动脉颅内段几乎所有行程和毗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听动脉 神经内镜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及其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力 王峻 +1 位作者 曾亮 雷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157-3159,共3页
目的: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神经干细胞,建立能稳定表达BDNF的神经干细胞系,为下一步的动物实验提供材料。方法:(1)分离SD大鼠胎鼠的间脑,加入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目的: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神经干细胞,建立能稳定表达BDNF的神经干细胞系,为下一步的动物实验提供材料。方法:(1)分离SD大鼠胎鼠的间脑,加入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克隆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2)用BDNF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神经干细胞,并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实验检测外源性BDNF基因的表达。结果:(1)分离培养出了大量具有不断增殖能力、表达神经巢蛋白的神经干细胞,并能经过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2)60%~70%的神经干细胞感染BDNF基因重组腺病毒,Western-blot及RT-PCR实验显示BDNF大量表达。结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能长期稳定表达BDNF的神经干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神经元 细胞 培养的 腺病毒科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附37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文卫 程立冬 +2 位作者 牛洪泉 栾夏刚 王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496-1497,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14例行局部清创加负压封闭治疗术,1 7例行清创+自体皮移植(皮耐克移植后自体皮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6...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14例行局部清创加负压封闭治疗术,1 7例行清创+自体皮移植(皮耐克移植后自体皮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6例行扩大清创术加截趾及负压封闭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到1年,所有患者足部感染控制,溃疡愈合,功能无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早期外科干预,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选择个体化的外科方案,同时注重全身的综合治疗,能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保存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椎管内出血的外科诊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煜 雷霆 +5 位作者 陈劲草 陈坚 牛洪泉 舒凯 郭东升 李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椎管内出血的病因、部位、临床表现、MRI特征、治疗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武汉同济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的此类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了本组病例的发病、术前神经功能状态、手术时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目的探讨自发性椎管内出血的病因、部位、临床表现、MRI特征、治疗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武汉同济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的此类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了本组病例的发病、术前神经功能状态、手术时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改善指数,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从发病到手术时间间隔4h~14d不等,术后没有出现新的并发症。术前JOA评分平均为3.38,术后JOA评分平均为11.38,平均改善指数为61.69%。不完全性运动障碍的改善指数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h以内手术患者和超过24h手术患者改善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椎管内出血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外科急诊,一旦发生可导致脊髓功能的严重损害。MRI是有效的确诊手段,硬膜外的血肿一经确诊,应立即行椎板切除+血肿清除术。患者的预后与术前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及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间隔密切相关,术前神经功能越好,预后也越好,从发病到手术时间间隔越短,预后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椎管内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露红 汪晖 +5 位作者 黄素芳 崔金锐 刘俊雅 刘雪晴 肖欢 戚春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护理管理策略及实践效果。方法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组织健全护理应急管理机制,通过应急响应、多点触发、网格分组、定岗定责、开通绿色通道、医护高效协作、... 目的探讨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护理管理策略及实践效果。方法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组织健全护理应急管理机制,通过应急响应、多点触发、网格分组、定岗定责、开通绿色通道、医护高效协作、成立专护小组、患者身心保障等系列举措,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策略,并应用于风灾应急救援实践。结果接到救援任务后,在30 min内集结护理人员50人,在1 h内完成缓冲病区筹备;在3 h内共接诊6批次伤员22例,收治住院伤员11例;平均急诊处置时间8.18 min,平均急诊停留时间10.91 min;所有伤员住院期间均无护理并发症、不良事件及创伤后应急障碍。结论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创建全面保障的护理管理机制,有利于突发灾害事件的积极应对和有效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 突发事件 医疗护理急救 疫情常态化防控 灾害护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脑损伤的神经保护实验研究
20
作者 陈劲草 邸方 +3 位作者 董震 Ritz M-F Mendellow itsch A 雷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5-297,共3页
为了解雌激素的神经 (estradiol)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经脑微透析探针 ,制成谷氨酸神经兴奋毒性脑损伤动物模型 ,采用实验与对照观察雌二醇的神经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 :雌二醇可明显缩小鼠脑损伤的体积。在脑透析液中 ,经运用谷氨酸后 ... 为了解雌激素的神经 (estradiol)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经脑微透析探针 ,制成谷氨酸神经兴奋毒性脑损伤动物模型 ,采用实验与对照观察雌二醇的神经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 :雌二醇可明显缩小鼠脑损伤的体积。在脑透析液中 ,经运用谷氨酸后 ,可观察到乳酸峰值立即出现并持续升高。结果表明雌二醇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损害新的神经保护机制与乳酸产生有关。这种乳酸产生和病变缓解依赖于雌激素受体 ,并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脑损伤 神经保护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