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NETs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高然 刘晨雨 +1 位作者 邓超华 胡维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量的研究表明NETs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如作为自身抗原的来源、激活补体...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量的研究表明NETs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如作为自身抗原的来源、激活补体系统或作用于其他免疫细胞等,其中,NETs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对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中NETs与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CD4^(+)T细胞的联系,以及通过影响NETs水平和干预NETs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外捕网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B细胞 CD4^(+)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联合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可疑原发房角关闭合并老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作者 彭健文 陈威 +4 位作者 黄岚 陈志祺 向思飞 张先林 王军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541,共6页
目的评估可疑原发房角关闭(PACS)合并老视患者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景深延长型(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否在开放周边房角结构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PACS合并老视且晶状体透明的患者80例,根据植入的晶体类型分为对照组46... 目的评估可疑原发房角关闭(PACS)合并老视患者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景深延长型(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否在开放周边房角结构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PACS合并老视且晶状体透明的患者80例,根据植入的晶体类型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力、眼压、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AS-OCT)所测量的房角结构、离焦曲线及Catquest 9SF-CN量表评分,同时填写不良事件表进行安全性研究。结果对于房角结构,治疗3个月后,AS-OCT结果显示两组中央前房深度、750μm前房角开放距离、750μm前房角隐窝面积、750μm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750μm小梁网与虹膜间夹角均较术前增加(均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离焦曲线,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在-1.0 D至-4.0 D时视力优于术前(均P<0.05),对照组在+0.5、-0.5、-1.0、-2.0、-3.0、-3.5、-4.0 D时视力优于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在+1.0 D至-4.0 D时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于Catquest 9SF-CN量表,治疗3个月后,两组术后3个月评分均优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过程中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4例)出现了一过性眼压升高,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ACS合并老视患者在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术后,房角结构得到显著改善;与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EDOF人工晶状体的植入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 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 可疑原发房角关闭 老视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科普创意玩具在眼科门诊学龄前近视患儿候诊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江燕 王颖 +1 位作者 汪茵 姜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设计开发专科科普创意玩具,并评价其在学龄前近视患儿眼科门诊候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3—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门诊候诊的107例学龄前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在常规候诊的基础上增设游... 目的:设计开发专科科普创意玩具,并评价其在学龄前近视患儿眼科门诊候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3—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门诊候诊的107例学龄前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在常规候诊的基础上增设游戏区,应用专科科普创意玩具进行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候诊措施。比较两组患儿配合诊疗的依从性;两组家长在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程度、对近视环境影响因素的知晓率以及对候诊环境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在眼科门诊候诊期间均无哭闹、均未要求看手机,诊疗时抗拒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家长在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家长对近视环境影响因素的知晓率以及对候诊环境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科普创意玩具在眼科门诊候诊期间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儿诊疗依从性;缓解家长候诊时的焦虑情绪、增加对近视环境影响因素的知晓率以及对候诊环境的满意度。同时,本研究有效实现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护士为主导的门诊管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学龄前 科普创意玩具 候诊 眼科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管理软件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9
4
作者 江燕 周玉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7期960-963,共4页
根据眼科门诊健康教育工作特点进行需求分析,编写健康教育管理软件,并用于临床实践,实现了眼科门诊健康教育对患者信息的采集、存储、统计、维护等信息化管理,满足了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管理需求。有利于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标准化、安全... 根据眼科门诊健康教育工作特点进行需求分析,编写健康教育管理软件,并用于临床实践,实现了眼科门诊健康教育对患者信息的采集、存储、统计、维护等信息化管理,满足了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管理需求。有利于眼科门诊健康教育的标准化、安全化、高效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门诊 健康教育 管理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素调节SDF-1/CXCR4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5
作者 龙华 陈博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36-2140,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花丹素(PLB)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轴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处血管生成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DR)、白花丹素低、中、高剂量组(PLB-L、M、H)... 目的:探讨白花丹素(PLB)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轴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处血管生成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DR)、白花丹素低、中、高剂量组(PLB-L、M、H)、芪明颗粒组(阳性对照)。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血管生成情况;HE染色观察视网膜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VEGF、Ang-1、IL-1β、IL-6、TNF-α水平;微量法试剂盒检测视网膜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中SDF-1、CXCR4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NC组,DR组大鼠视网膜处生成血管数量增加,且伴有荧光素渗漏现象,视网膜结构破坏严重,视神经纤维层增厚伴水肿,出现明显病理损伤,血清中VEGF、Ang-1、IL-1β、IL-6、TNF-α水平、视网膜组织MDA含量、SDF-1、CXCR4蛋白表达明显上升,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DR组比较,PLB各组视网膜新生血管和荧光渗漏减少,病理学损伤明显改善,血清中VEGF、Ang-1、IL-1β、IL-6、TNF-α水平、视网膜组织MDA含量、SDF-1、CXCR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芪明颗粒组与PLB-H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B可阻断SDF-1/CXCR4信号通路表达,缓解DR大鼠炎症、氧化应激和病理损伤,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素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纳米控释系统在眼科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赵 巍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纳米级聚合物粒子作为药物传递和控释的载体,是一种新的药物控释体系。它与微米颗粒载体的主要区别是超微小体积,它能穿透组织间隙并被细胞吸收,可通过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还可通过血脑屏障,因而作为新的控释体系被广泛研究,具有较为广... 纳米级聚合物粒子作为药物传递和控释的载体,是一种新的药物控释体系。它与微米颗粒载体的主要区别是超微小体积,它能穿透组织间隙并被细胞吸收,可通过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还可通过血脑屏障,因而作为新的控释体系被广泛研究,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综述了纳米控释系统在眼科药物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药物控释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青绿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朱雪菲 孙京华 张晓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吲哚青绿是一种较安全的吲哚染料 ,已运用于视网膜和脉络膜造影。现又运用于眼前段造影和区分某些透明组织。本文就吲哚青绿在眼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吲哚青绿 造影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与预防 被引量:7
8
作者 艾慧阳 马顺国 刘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8,共7页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逐渐成为鼻泪管阻塞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关于其并发症的报道逐渐增多,部分并发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导致手术失败,个别甚至危及生命。该文对En-DCR并发症及其处置、预...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逐渐成为鼻泪管阻塞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关于其并发症的报道逐渐增多,部分并发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导致手术失败,个别甚至危及生命。该文对En-DCR并发症及其处置、预防作一总结,旨在加深术者对手术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强调预防及妥善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性,为探索鼻泪管阻塞新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并发症 处理措施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程萌 陈文莺 黄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5-47,53,共4页
目的总结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MEK)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18眼)内皮功能失代偿患者实施DMEK,给予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改善术后并发症的专科护理。结果18例患者手术顺利,住院时间6~12(8.17±1.82)d。14例在术后2 h... 目的总结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MEK)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18眼)内皮功能失代偿患者实施DMEK,给予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改善术后并发症的专科护理。结果18例患者手术顺利,住院时间6~12(8.17±1.82)d。14例在术后2 h出现高眼压,经放掉部分前房气体解除瞳孔阻滞,利用体位护理后眼压均下降;发生部分脱位5例(27.8%),通过再次前房注气后移植片均能完全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随访期间移植片在位,贴附良好,无排斥反应,无内皮功能失代偿,14例患者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大于0.5,4例患者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在0.2~0.5。结论对DMEK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重视术后体位控制以及对于高眼压的处理,对于确保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病变 角膜移植 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 移植片脱位 高眼压 排斥反应 术后体位 眼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笑霄(综述) 李新宇(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8,共7页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SCD)是眼科常见疾病,严重的LSCD是角膜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LSCD新疗法的探索仍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建立LSCD动物模型有助于更深入了解LSCD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目前,LSCD建模的主要方式有机械法、...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SCD)是眼科常见疾病,严重的LSCD是角膜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LSCD新疗法的探索仍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建立LSCD动物模型有助于更深入了解LSCD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目前,LSCD建模的主要方式有机械法、灼烧法、化学法、化学+手术法及基因敲减法。机械法成熟可靠,应用广泛,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机械损伤。其中,使用旋转毛刺工具造模损伤均匀且创伤小,但对于工具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灼烧法造模表型稳定,但操作复杂可控性差。化学法造模快速简单,病因与临床病例的吻合度较高,但损伤的深度及范围不可控。化学+手术法角膜表面光滑平整,但易导致角膜中央与角膜缘厚度不一致,影响新生血管生长。基因敲减法复杂且动物饲养困难,应用较少。虽然造模方法众多,但各研究中的造模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建立可靠、成功率高的LSCD动物模型十分必要。本文就近年来常用LSCD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构建合适模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 动物模型 造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1的表达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虹 彭洁 +2 位作者 胡维琨 谢二娟 李贵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 1(aquaporin 1,AQP1)的表达水平。方法 收集 5例透明晶状体和 4 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前囊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前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A... 目的 探讨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 1(aquaporin 1,AQP1)的表达水平。方法 收集 5例透明晶状体和 4 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前囊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前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AQP1进行检测。结果 AQP1阳性表达在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前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图像分析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AQP1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AQP1平均吸光度值低于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AQP1平均吸光度值。结论 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表达AQP1,AQP1可能在老年性白内障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透明晶状体 晶状体上皮细胞 患者 AQP 水通道蛋白1 前囊膜 细胞膜 表达水平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新宇 王娟 +3 位作者 徐玲娟 胡军 胡维琨 李贵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病例研究,观察2012年3月至12月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28例(28眼),随机分为2组: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14... 目的探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病例研究,观察2012年3月至12月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28例(28眼),随机分为2组: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14眼)。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在手术结束时角结膜表面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术后3d取下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比较术后2h、6h、24h、48h、72h2组患者疼痛程度、术后3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及角膜上皮缺损面积的差异,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翼状胬肉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h、6h、24h、48h、72h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分别为(0.79±0.43)分、(0.88±0.53)分、(0.43±0.51)分、(0.29±0.47)分、(0.14±0.36)分,对照组分别为(2.57±0.51)分、(2.57±0.76)分、(1.86±0.66)分、(1.43±0.51)分、(0.86±0.53)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为P<0.01),术后3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对照组为(1.57±1.34)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为(0.86±1.10)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对照组为(2.68±4.33)mm2,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为(0.17±0.45)mm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随诊2~6个月未见感染、复发、植片愈合不良、结膜下囊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可明显减轻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疼痛反应,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 翼状胬肉 疼痛 角膜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近视屈光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劲 宋琳 +2 位作者 张虹 刘磊 张晓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3-214,218,共3页
目的 研究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retinalnervefiberlayerthickness,RNFLT)与近视屈光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 (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检测 116例 (116只眼 )志愿者RNFLT、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 研究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retinalnervefiberlayerthickness,RNFLT)与近视屈光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 (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检测 116例 (116只眼 )志愿者RNFLT、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NFLT与近视眼屈光度成负相关关系 (r =- 0 6 4 6 9,P <0 0 0 1) ;RNFLT与眼轴长度也成负相关关系 (r=- 0 6 971,P <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屈光度 视网膜厚度分析仪 近视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模式的护士创新能力培训效果探讨 被引量:42
14
作者 江燕 孙丽凯 +1 位作者 余云红 蔡纯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6期71-74,共4页
目的基于CDIO模式设计护理创新培训内容,探讨其对护士创新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团队,在开展创新培训内容需求调查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借鉴CDIO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与大纲,构建护理创新培训内容,并在创新导师的带领下开展理论和... 目的基于CDIO模式设计护理创新培训内容,探讨其对护士创新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团队,在开展创新培训内容需求调查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借鉴CDIO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与大纲,构建护理创新培训内容,并在创新导师的带领下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对133名护理创新团队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前及结束后6个月,对创新团队队员进行创新行为调查。结果培训结束后6个月护理创新团队队员的创新行为程度及得分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基于CDIO理念的护理创新培训内容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在职培训内容和教学模式,促进了创新思维的产生,通过护理创新内容的学习,护士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护理创新 CDIO模式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曲玲 王维亭 +1 位作者 李俊 郭莲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观察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的治疗作用 ,用家兔制作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模型 ,与阿昔洛韦滴眼液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能缩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程 ,防止角膜出现深层病变 ,改善预后 ,不留瘢痕。研... 为观察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的治疗作用 ,用家兔制作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模型 ,与阿昔洛韦滴眼液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能缩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程 ,防止角膜出现深层病变 ,改善预后 ,不留瘢痕。研究表明 ,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液对家兔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 角膜炎 重组人 α1b干扰素滴眼液 H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1、rhEGF、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维琨 张虹 +2 位作者 李贵刚 王毓琴 李鹏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1-503,511,518,共5页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ET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ET 1、rhEGF、bFGF ,采用MTT方法...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ET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ET 1、rhEGF、bFGF ,采用MTT方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免疫组化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对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一定浓度ET 1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 ,且呈剂量相关性。 10 pmol/L时起作用 ,2 0 0 pmol/L时发挥最大作用。 10ng/mlrhEGF、 2ng/mlbFGF也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联合应用ET 1+rhEGF、ET 1+bFGF、ET 1+rhEGF +bFGF ,细胞吸光度 (A)值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相应药物时A值之和。ET 1、rhEGF、bFGF单独使用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PCNA表达 ,联合应用时PCNA表达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强于单独使用相应药物时表达强度之和。结论 ET 1可作为一种生长因子 ,它和rhEGF、bFGF单独使用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 ,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1 RHEGF BFGF 角膜 内皮细胞 RHEGF 内皮素-1 细胞增殖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玲娟 赵靖 +2 位作者 谢立信 吴洁 孙大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比较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27人(54眼),依次用FD-OCT、Visante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双眼中央角膜厚度,三种仪器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对所得数... 目的比较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27人(54眼),依次用FD-OCT、Visante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双眼中央角膜厚度,三种仪器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4眼志愿者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结果:FD-OCT测量值为(530.74±31.74)μm,Visante OCT为(554.06±33.32)μm,A超为(531.61±31.76)μm。三种测量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53,P<0.01)。两两比较显示:FD-OCT测量结果与A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sante OCT与A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sante OCT和FD-OCT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949),前者所测中央角膜厚度较后者厚(23.32±10.46)μm,两者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20.46~26.17μm。结论 A超作为目前角膜厚度测量的金标准,随着检查舒适度、检查速度等要求的提高,使用渐显局限。新的角膜测厚仪的出现,有望改善这些问题,但是诊断分析时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测量结果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A超角膜测厚仪 FD-OCT Visante OCT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某地区农村人群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6
18
作者 谢君辉 刘倩 +16 位作者 杨雁 刘哲隆 周新荣 胡蜀红 张木勋 袁刚 陶静 马德琳 徐惟捷 汪道文 张虹 孙旭芳 刘烈刚 尹平 宁光 毕宇芳 余学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人群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DM)前期患病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10 800名40岁以上乡镇居民(天门市)进行横断面调查。对所有研究对象行问卷调查和常规体格检查,采用OGTT诊断T2DM,留...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人群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DM)前期患病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10 800名40岁以上乡镇居民(天门市)进行横断面调查。对所有研究对象行问卷调查和常规体格检查,采用OGTT诊断T2DM,留取空腹和餐后2h静脉血进行相关生化检查。结果①湖北省乡镇居民(天门市)T2DM总患病率为9.99%,男性为10.09%,女性为9.93%。DM前期患病率为18.4%,男性18.8%,女性18.1%。②男性和女性T2DM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最高。③男性的DM前期患病率在50~59岁之间最高,女性在70岁以上最高。④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脉搏、腰围身高比(WHTR)、腰臀比(WHR)、体重身高指数(BMI)、饮酒史、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为T2DM和DM前期的高危因素,其中脉搏增快显著增加T2DM和DM前期患病风险(分别为OR=1.34,95%CI 1.25~1.44;OR=1.30,95%CI 1.23~1.37)。结论湖北省农村人群(天门市)T2DM及DM前期的患病率较高,均高于全国DM患病率普查水平,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人群DM的防治和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横断面调查 农村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TP酶活性及细胞内cAMP和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京华 王净信 +2 位作者 刘常明 谭俊峰 朱雪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2-395,共4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对培养的成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酶)、钙离子三磷酸腺苷酶(Ca2+-ATP酶)和细胞内环腺嘌呤核苷酸(cAMP)[、Ca2+]i的影响与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讨视网膜下液...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对培养的成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酶)、钙离子三磷酸腺苷酶(Ca2+-ATP酶)和细胞内环腺嘌呤核苷酸(cAMP)[、Ca2+]i的影响与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讨视网膜下液转运和吸收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肾上腺素诱导RPE细胞24 h后,采用ATP酶试剂盒检测细胞Na+-K+ATP酶、Ca2+-ATP酶活力,125I-cAMP放免试剂盒检测胞内cAMP浓度,Fura-2/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i,并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0.1~100 nmol/L肾上腺素能显著降低RPE细胞Na+-K+ATP酶活性,并提升Ca2+-ATP酶活性(均P<0.01)。10 nmol/L肾上腺素可明显升高REP细胞内cAMP水平,加入10 nmol/L肾上腺素30 min可明显引起RPE细胞内[Ca2+]i降低,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肾上腺素诱导后的RPE细胞内水肿样改变。结论肾上腺素可能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cAMP途径影响RPE细胞离子与液体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受体 ATP酶 环腺嘌呤核苷酸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的循证护理实践 被引量:17
20
作者 厉春林 张雅芝 +4 位作者 周雁荣 张晴 高亭 钱雯 徐玲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6期930-935,共6页
目的:通过应用神经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完善暴露性角膜炎预防的相关流程,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基线审查、评估神经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应用临床情景及障碍因素,构建并实施最佳证... 目的:通过应用神经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完善暴露性角膜炎预防的相关流程,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基线审查、评估神经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应用临床情景及障碍因素,构建并实施最佳证据应用策略,比较应用证据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及医护人员对相关内容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结果:经过2轮审查,医护人员对基于证据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明显提高(P均<0.05),7条证据的使用依从性明显提高(P均<0.05),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下降(P=0.002)。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可以规范医护人员的循证护理行为,提高医护人员的循证依从性及知识、态度、行为水平,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暴露性角膜炎 护理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