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医学工程在女性生殖中的研究及其应用
1
作者 郭娜 王怡 李豫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0-522,共3页
2017年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保护女性生殖健康对人类繁衍至关重要。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融合了生命科学、组织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等学科,致力于为探索生命现象提供高水平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随... 2017年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保护女性生殖健康对人类繁衍至关重要。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融合了生命科学、组织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等学科,致力于为探索生命现象提供高水平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飞速发展及多学科交叉治疗方案普及,为生殖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治疗手段。本文从人工智能、基因检测和组织工程技术等生物医学工程相关技术来阐述其在女性生殖中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女性生殖健康 信息科学 工程技术手段 人工智能 计算机技术 多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甲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导致斑马鱼生殖毒性及其跨代影响
2
作者 吴小凤 周晨宇 +6 位作者 刘甲 王静 连祎璘 鲁艺可 李勋 王玲 梁勇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203,共11页
4-甲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2-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BP-3)是一种用于防止光降解的紫外吸收剂,广泛分布于水环境中并被证明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将两性斑马鱼连续14 d暴露于低浓度的BP-3,观察了暴露后亲代F0性腺损伤情况及F1代培养... 4-甲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2-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BP-3)是一种用于防止光降解的紫外吸收剂,广泛分布于水环境中并被证明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将两性斑马鱼连续14 d暴露于低浓度的BP-3,观察了暴露后亲代F0性腺损伤情况及F1代培养至60 dpf内的各项表型指标。结果显示,BP-3暴露后F0代雌鱼雌二醇(E2)激素水平上升,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激素水平下降,雄鱼睾酮(T)的激素水平下降;BP-3导致雌雄鱼性腺皆出现病理学损伤,雌鱼产卵量、子代受精率及雄鱼精子活力下降,表明BP-3对亲鱼生殖力产生显著影响。此外,BP-3暴露后产生的F1代在发育早期心跳速率显著下降,60 dpf时性腺发育和分化出现异常,同时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上与内分泌、性腺发育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受到影响,表明BP-3可能跨代影响斑马鱼后代的性腺正常功能。因此,BP-3暴露会造成F0代性腺损伤及繁殖能力下降,影响F1代的健康结局,同时BP-3对生殖系统及内分泌稳态的负面影响会跨代传递至F1代,其生殖健康效应需引起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 斑马鱼 生殖毒性 跨代毒性 有机紫外吸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对实验性大鼠子宫肌瘤激素水平及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琼丽 黄博 +1 位作者 陈茜 邓颂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8-201,共4页
目的 探究桂枝茯苓丸对实验性大鼠子宫肌瘤激素水平及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60只SD雌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低剂量桂枝茯苓丸组(2 g/kg)和高剂量桂枝茯苓丸组(4 g/kg),每组15只... 目的 探究桂枝茯苓丸对实验性大鼠子宫肌瘤激素水平及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60只SD雌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低剂量桂枝茯苓丸组(2 g/kg)和高剂量桂枝茯苓丸组(4 g/kg),每组15只;将空模型组、低剂量桂枝茯苓丸组和高剂量桂枝茯苓丸组大鼠制成子宫肌瘤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使用0.9%氯化钠溶液灌胃,用药组使用对应剂量的桂枝茯苓丸灌胃处理,持续10周。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子宫重量、子宫系数;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含量水平;使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使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移生长因子β3(TGF-β3)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重量、子宫系数、子宫直径、子宫长度、E_(2)水平、P水平、ER阳性率评分、PR阳性率评分、bFGF蛋白表达水平、VEGF蛋白表达水平、TGF-β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相比模型组,低剂量桂枝茯苓丸组大鼠子宫重量、子宫系数、子宫直径、子宫长度、E_(2)水平、P水平、ER阳性率评分、PR阳性率评分、bFGF蛋白表达水平、VEGF蛋白表达水平、TGF-β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相比低剂量桂枝茯苓丸组,高剂量桂枝茯苓丸组大鼠子宫重量、子宫系数、子宫直径、子宫长度、E_(2)水平、P水平、ER阳性率评分、PR阳性率评分、bFGF蛋白表达水平、VEGF蛋白表达水平、TGF-β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桂枝茯苓丸可以降低大鼠体内雌激素和相关受体水平并抑制相关生长因子的表达实现调控子宫肌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桂枝茯苓丸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IVF-ET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明月 靳镭 +3 位作者 曾丹 李清 杨娟 聂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武汉同济医院接受IVF-ET治疗...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武汉同济医院接受IVF-ET治疗之前行CT检测的女性患者,共计3654个新鲜周期和2766个复苏周期,根据CT感染、治疗情况和复查结果将其分为转阴组、未转阴组、未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结果 IVFET新鲜周期中,转阴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受精率、囊胚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转阴组和阴性对照组、未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卵母细胞M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结局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周期中,各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CT感染对IVF-ET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均未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体外受精 新鲜周期 复苏周期 妊娠结局 生殖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痛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梅利洋 蒋灵俊 +1 位作者 曾铁英 杨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0-124,共5页
从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痛苦的内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不孕不育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完善相关管理体系、提高生殖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不孕不育 生育困难 妊娠 心理痛苦 生殖健康 健康管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任新玲 章汉旺 +3 位作者 刘群 陈雯 李豫峰 朱桂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2-745,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化复苏囊胚移植后的妊娠结局与冷冻前囊胚质量、发育速度的相关性,探讨单囊胚移植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105例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发育速度、囊胚质量、内细胞团(ICM)/滋养外胚层(TE)评分对妊娠结局的... 目的研究玻璃化复苏囊胚移植后的妊娠结局与冷冻前囊胚质量、发育速度的相关性,探讨单囊胚移植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105例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发育速度、囊胚质量、内细胞团(ICM)/滋养外胚层(TE)评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第5、6天囊胚间复苏后存活率、移植后妊娠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0%,54.5%vs 97.0%,52.5%)。优质囊胚移植后妊娠率(44/70,62.9%)显著高于非优质囊胚(12/35,34.3%)。ICM评分为A、B级的囊胚移植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6%vs 58.0%),但均显著高于C级胚胎(21.1%)。TE评分越低,妊娠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妊娠率与囊胚质量有关,与囊胚发育速度无关。ICM评分而非TE评分与妊娠结果显著相关。复苏周期单个优质囊胚移植后妊娠率高,提示单囊胚移植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囊胚移植 囊胚质量 内细胞团 滋养外胚层 玻璃化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杰 郑洁 +4 位作者 雷亚兰 孙虹 李薇 夏敏 章汉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8-750,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紊乱或内膜厚度&g...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紊乱或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共237例,其中220例行子宫内膜轻创术者为研究组,17例未行轻创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不育年限、Gn使用天数、Gn总量、HCG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研究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2.27%、36.56%和4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53%、13.51%和23.5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轻创术能显著提高IVF-ET周期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 轻创术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单卵双胎妊娠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舟 朱桂金 +1 位作者 刘玉芹 章汉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中单卵双胎妊娠的发生率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5月间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并获得临床妊娠的617个周期,其中常规IVF-ET术周期442例,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周期1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中单卵双胎妊娠的发生率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5月间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并获得临床妊娠的617个周期,其中常规IVF-ET术周期442例,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周期175例;562个周期为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其余55个周期为冷冻-复苏周期。统计单卵双胎妊娠的发生率,分析可能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617个临床妊娠周期中共发生单卵双胎妊娠16例,发生率为2.59%;其中单卵双绒毛膜双胎6例(37.5%),单绒毛膜双胎10例(62.5%);单卵双胎妊娠与非单卵双胎妊娠病例之间的年龄,促排卵方案、剂量与时间,移植胚胎数量与质量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ICSI周期中单卵双胎的发生率(2.86%)高于常规IVF-ET周期(2.49%),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冷冻复苏周期中单卵双胎的发生率(7.27%)明显高于新鲜胚胎移植周期(2.14%)(P<0.05)。结论IVF-ET术中单卵双胎的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这可能与体外培养条件和冷冻复苏技术的应用有关,而单纯ICSI术不会明显提高单卵双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卵双胎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男性因素性不孕同胞卵母细胞行IVF和ICSI结果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岳静 朱桂金 +1 位作者 刘雪梅 刘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同胞卵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和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受精、受精后胚胎的影响并寻求ICSI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2月间非男性因素性不孕的夫妇采用同胞卵和同一份精液行常规IVF和ICSI的受精情况、受... 目的探讨同胞卵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和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受精、受精后胚胎的影响并寻求ICSI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2月间非男性因素性不孕的夫妇采用同胞卵和同一份精液行常规IVF和ICSI的受精情况、受精后胚胎的发育潜能,并分析常规IVF完全受精失败患者不孕原因。结果114例患者常规IVF完全受精失败率为14.9%,IVF、ICSI均受精组ICSI受精率(72.3%)高于常规IVF(61.4%),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均受精组和仅ICSI受精组处理后精液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比较移植不同受精方式的胚胎的着床率、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于非男性因素性不孕的夫妇选择ICS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受精率,避免完全受精障碍。受精后胚胎的发育潜能不受受精方式的影响。对于可疑或高危IVF受精障碍人群首次行IVF时,如获卵数多可选择将部分卵行ICSI,减少取消移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同胞卵 受精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救ICSI在常规IVF不受精或低受精周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丽霞 刘群 +4 位作者 吴黎 胡娟 李豫峰 章汉旺 席青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1-852,859,共3页
目的探讨对常规体外受精(IVF)不受精或低受精的病例行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常规IVF治疗的98例非男性因素不孕患者,... 目的探讨对常规体外受精(IVF)不受精或低受精的病例行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常规IVF治疗的98例非男性因素不孕患者,授精后4~6 h根据第二极体判断卵母细胞受精情况,若卵母细胞完全未受精或受精率低于25%,立即行补救ICSI再受精。结果在98个常规IVF不受精或低受精周期中,共有卵母细胞1 013个,其中MⅡ期卵840个,经补救ICSI后共受精584个,受精率为69.5%,卵裂率为96.7%,形成可移植胚胎共288个。在86个新鲜移植周期共有32例临床妊娠,妊娠率为37.2%;在9个冷冻复苏移植周期中,有5例临床妊娠,妊娠率为55.5%。结论常规IVF失败后补救ICSI再受精是可行的,合理的补救时间是获得理想的临床结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体外受精 受精失败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抑制剂(Roscovitine)对促排周期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豫峰 田红帅 +6 位作者 李舟 刘群 章汉旺 任新玲 魏玉兰 胡娟 朱桂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8-770,774,共4页
目的观察核抑制剂(Roscovitine)对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maturation,IVM)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获取促排周期的GV期未成熟卵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经二步法):未成熟卵母细胞先用含有200μmol/LRoscovitine的培养液培养6 h,然后... 目的观察核抑制剂(Roscovitine)对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maturation,IVM)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获取促排周期的GV期未成熟卵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经二步法):未成熟卵母细胞先用含有200μmol/LRoscovitine的培养液培养6 h,然后转入IVM成熟培养液培养24~36 h;对照组:直接用IVM成熟培养液培养24~36h。观察两组卵母细胞成熟情况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培养成熟后MⅡ期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果实验组共获未成熟卵母细胞61个,经体外成熟培养后50个卵成熟,其中39个卵可观察到纺锤体与染色体,纺锤体的形态异常者为15个,染色体异常者11个;对照组共获未成熟卵母细胞60个,经体外成熟培养后43个卵成熟,其中32个卵可观察到染色体与纺锤体,纺锤体形态异常者14个,染色体异常者11个。结论Roscovitine能可逆性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卵母细胞的核成熟,但未对纺锤体及染色体形态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抑制剂 未成熟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纺锤体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转染方法及GFP表达载体对小鼠胚胎干细胞转染效率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红 钱坤 张苏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6-537,541,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的转染方法及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的转染效率,为进一步研究ESC及衍生细胞移植示踪提供工具。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系ES-D3,对比贴壁细胞转染法、悬浮细胞转染法及不同载体pCX-E... 目的对比不同的转染方法及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的转染效率,为进一步研究ESC及衍生细胞移植示踪提供工具。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系ES-D3,对比贴壁细胞转染法、悬浮细胞转染法及不同载体pCX-EGFP、p-EGFP-C1和pIRES-hrGFP的转染效率。结果悬浮法和贴壁法转染效率分别为(90.0±4.1)%,(70.0±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种载体转染效率分别为pCX-EG-FP(90.0±4.1)%,pIRES-hrGFP(32.0±6.0)%,p-EGFP-C1(4.0±0.4)%。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悬浮转染法转染pCX-EGFP可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胚胎干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随访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玉芹 李清 +1 位作者 邓彧 梁芬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8期45-46,共2页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随访结果,以为护理人员加强围生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3082例IVF-ET后妊娠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4d、30d和45d进行随访,以检验妊娠结果,并进行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结果共获临床妊娠3082例,分娩243...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随访结果,以为护理人员加强围生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3082例IVF-ET后妊娠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4d、30d和45d进行随访,以检验妊娠结果,并进行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结果共获临床妊娠3082例,分娩2436例,获新生儿3146人。流产率16.2%,异位妊娠率3.4%,异位与宫内同时妊娠发生率0.6%,多胎妊娠率为34.4%;早产率17.7%,低体重儿率22.5%,畸形率1.8%,男/女性别比为1.16:1。结论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增加自然流产率和新生儿的畸形率,多胎妊娠、异位妊娠和异位与宫内同时妊娠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护理人员加强对生殖医学技术的随访和评估对做好围生期及新生儿保健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生殖医疗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结果 随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纤维细胞对人胚胎干细胞生长的支持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钱坤 陈红 +1 位作者 张苏明 朱桂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观察人成纤维细胞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生长的支持作用,建立完全非动物源性培养系统。方法采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以血清替代品取代动物血清,支持人胚胎干细胞生长,观察其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包皮成纤维细胞能很好地支持人... 目的观察人成纤维细胞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生长的支持作用,建立完全非动物源性培养系统。方法采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以血清替代品取代动物血清,支持人胚胎干细胞生长,观察其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包皮成纤维细胞能很好地支持人胚胎干细胞生长增殖,并保持87%左右未分化表型:碱性磷酸酶(AKP)染色强阳性,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3(SSEA-3),肿瘤排斥抗原-1-60(TRA-1-60)表达强阳性,可见转录因子OCT-4 mRNA表达。核型正常,体外能形成拟胚体。结论人成纤维细胞完全可以支持人胚胎干细胞增殖,可望为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激活TRPV1达到快速有效治疗性浅低温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岳静 陈雯 +4 位作者 向桂芳 李新华 周碧云 艾玲 陈明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通过二氢辣椒碱(DHC)调控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香草酸亚型1(TRPV1),探讨达到治疗性浅低温的方法。方法:(1)观察不同剂量DHC(2、3和4 mg/kg)皮下注射对小鼠体温的影响,以20%DMSO溶于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寻求达到目标温度... 目的:通过二氢辣椒碱(DHC)调控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香草酸亚型1(TRPV1),探讨达到治疗性浅低温的方法。方法:(1)观察不同剂量DHC(2、3和4 mg/kg)皮下注射对小鼠体温的影响,以20%DMSO溶于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寻求达到目标温度(32~34℃)所需的最佳剂量;(2)清醒CD-1小鼠单次皮下注射最佳剂量DHC后,按1 mg·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DHC,观察是否有快速降温及维持治疗性浅低温的最长时间;(3)相同剂量DHC皮下注射于成年(9~10周)和老年(24~27月)小鼠,观察小鼠体温变化。结果:(1)单次注射2mg/kg DHC可在15 min内达到治疗性浅低温;(2)单次注射2 mg/kg DHC后,按1 mg·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DHC可快速降温,还可维持治疗性浅低温6 h;(3)DHC介导的低体温在不同年龄模型中均适用。结论:DHC通过激活TRPV1通路可产生治疗性低体温,该方法可达到更强和更久的中心体温降低,在不同年龄模型中均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 治疗性浅低温 体温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综合征患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黎 任新玲 +5 位作者 胡娟 郭娜 谈慧平 周一帆 黄博 陈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植入前遗传学诊断(NGS-PGD)对于克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例克氏综合征患者的囊胚进行了全部23对染色体的检测,取同期因反复流产行植入前遗传学筛查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植入前遗传学诊断(NGS-PGD)对于克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例克氏综合征患者的囊胚进行了全部23对染色体的检测,取同期因反复流产行植入前遗传学筛查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女方年龄、平均获卵数、MⅡ率、卵裂率和可利用囊胚形成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克氏综合征组的受精率明显低于反复流产组(62.6%vs.77.0%,P<0.05),克氏综合征组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率低于反复流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4%vs.39.0%,P>0.05)。在克氏综合征组检测的17个囊胚中,未发现性染色体异常,5个异常的囊胚均为常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结论克氏综合征患者囊胚中性染色体异常比例极低,并不一定需要专门针对性染色体进行检测,但鉴于其存在一定的常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综合征 非整倍体 高通量测序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化冷冻胚胎移植对小鼠子代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琳琳 张翠莲 +4 位作者 李杭生 何巧花 殷宝莉 谢娟珂 朱桂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小鼠胚胎玻璃化冷冻对子代发育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昆明雌性小鼠106只超排卵受孕后,取出胚胎分为2组,冷冻组采用玻璃化冷冻方法冷冻优质胚胎816枚,并于2周后复融、移植;对照组移植新鲜优质胚胎752枚。将2组胚胎移... 目的:初步探讨小鼠胚胎玻璃化冷冻对子代发育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昆明雌性小鼠106只超排卵受孕后,取出胚胎分为2组,冷冻组采用玻璃化冷冻方法冷冻优质胚胎816枚,并于2周后复融、移植;对照组移植新鲜优质胚胎752枚。将2组胚胎移植入假孕小鼠体内。记录2组仔鼠出生第0、3、7、14、21、28、60天的体质量,观察耳廓分离、上下牙萌出、张耳、睁眼、全身绒毛、全身白毛、雄性仔鼠睾丸下降、雌性仔鼠阴道开口等生长发育指标达标时间,测试平面翻正、前肢悬挂、爬行、空中翻正等神经反射和运动协调功能达标时间,出生后60d对仔鼠进行迷宫实验。结果:仔鼠体质量逐渐增加,2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12.021,P=0.001;F组间=0.187,P=0.163)。耳廓分离、上下牙萌出、张耳、睁眼、全身绒毛、全身白毛、雄性仔鼠睾丸下降、雌性仔鼠阴道开口等达标的时间,测试平面翻正、前肢悬挂、爬行、空中翻正等达标的时间,以及学习记忆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对子代小鼠生长发育和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冷冻 胚胎移植 子代 生长发育 学习记忆能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R-Ⅱ在人类子宫内膜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楠 赵华 +1 位作者 殷莉 靳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Ⅱ型受体(GnRHR-Ⅱ)在子宫内膜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分析GnRHR-Ⅱ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诊断性刮宫技术,获取106名因"输卵管因素不孕"入院行宫腹腔镜手术的正常月经周期患者的子宫内...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Ⅱ型受体(GnRHR-Ⅱ)在子宫内膜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分析GnRHR-Ⅱ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诊断性刮宫技术,获取106名因"输卵管因素不孕"入院行宫腹腔镜手术的正常月经周期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其中增生期形态子宫内膜54例,分泌期形态子宫内膜5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检测增生期、分泌期内膜基质细胞及腺上皮中GnRHR-Ⅱ的表达。根据表达强度及阳性率进行量化评分(HSCORE),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无论增生期还是分泌期,子宫内膜上均可见GnRHR-Ⅱ表达。增生期内膜基质细胞GnRHR-Ⅱ表达量明显高于腺上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泌期腺上皮GnRHR-Ⅱ表达量明显高于基质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生期内膜基质细胞GnRHR-Ⅱ表达量明显高于分泌期内膜基质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泌期腺上皮GnRHR-Ⅱ表达量明显高于增生期腺上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nRHR-Ⅱ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与子宫内膜为适应胚胎着床发生的形态、生理生化改变相一致,证实在一定范围内GnRHR-Ⅱ与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Ⅱ型受体 子宫内膜增生期 子宫内膜分泌期 内膜基质细胞 内膜腺上皮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血管生成素-1在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华刚 朱桂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检测促血管生成素1(Ang1)蛋白在小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的分布及mRNA的表达,以探讨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生物学意义。方法取妊娠2、4、6和8d的小鼠子宫内(蜕)膜,分别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查着床期子宫... 目的检测促血管生成素1(Ang1)蛋白在小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的分布及mRNA的表达,以探讨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生物学意义。方法取妊娠2、4、6和8d的小鼠子宫内(蜕)膜,分别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查着床期子宫内膜中Ang1蛋白的表达及其mRNA的转录水平。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时期子宫内膜中Ang1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Ang1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物在基质细胞中表达,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表达逐渐增强(P<0.01),且上皮细胞和血管壁亦为Ang1特异性免疫反应阳性结构。Ang1mRNA自妊娠第2天起即表达于基质细胞中,第4天血管壁细胞质中也出现阳性表达,且两者的表达强度在妊娠第6、第8天时逐渐增加,平均吸光度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Ang1基因在胚胎着床期血管新生和血管重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助于囊胚成功着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管生成素-1 着床期子宫内膜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卵巢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靳镭 汤瑞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0-643,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模型,研究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CFTR)在OHSS大鼠卵巢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未成年Wistar雌鼠,随机分为过度刺激组和常规刺激组,建立OHSS模型;比较两组间卵巢重量,血雌二醇水平;并分别通过... 目的建立大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模型,研究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CFTR)在OHSS大鼠卵巢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未成年Wistar雌鼠,随机分为过度刺激组和常规刺激组,建立OHSS模型;比较两组间卵巢重量,血雌二醇水平;并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比较两组间卵巢组织中CFTR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过度刺激组大鼠卵巢重量、血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常规刺激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CFTR呈棕黄色颗粒表达于大鼠卵巢黄体细胞以及未排卵泡的黄素化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胞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定量分析均显示过度刺激组卵巢CFTR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常规刺激组。结论注射过量促性腺激素致大鼠血雌二醇水平异常升高,使卵巢内CFTR表达量显著增加,卵巢形成多发性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间质水肿,体积和重量增加,参与诱发OH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雌二醇 氯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