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胸腔镜胸顶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切除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沁孜 朱珉 +1 位作者 付向宁 汤应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完全胸腔镜技术行胸顶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胸顶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患者11例,其中完全胸腔镜切除5例,传统开胸切除6例,通过对临床症状、肿瘤类型、并... 目的探讨应用完全胸腔镜技术行胸顶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胸顶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患者11例,其中完全胸腔镜切除5例,传统开胸切除6例,通过对临床症状、肿瘤类型、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完全胸腔镜和传统开胸行胸顶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的优缺点。结果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术后各有1例轻微的一过性Horner综合征,均自行缓解消失。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胸组。结论对于胸顶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完全胸腔镜切除与传统开胸切除同样安全有效,完全胸腔镜手术创伤更小,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镜手术 胸顶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属同步宣教对酒依赖患者开胸术后疼痛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君慧 汪晖 董翠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8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开胸术的健康教育模式及其对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6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84)和试验组(N=84),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宣教和病房组长督导;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家属同步健康宣教,...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开胸术的健康教育模式及其对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6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84)和试验组(N=84),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宣教和病房组长督导;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家属同步健康宣教,即要求家属必须参与宣教活动。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戒酒时间、镇痛满意度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试验组患者戒酒时间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镇痛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对酒依赖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同步健康宣教,以保证宣教效果,改善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开胸手术 家属 同步宣教 镇痛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肺癌剖胸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波 王君慧 +1 位作者 殷杰 万里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8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肺癌剖胸术后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对符合条件的1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87)。治疗组实施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照组实施传统镇痛。所有患者在入院第1天、以及出院后复查或者...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肺癌剖胸术后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对符合条件的1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87)。治疗组实施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照组实施传统镇痛。所有患者在入院第1天、以及出院后复查或者再次入院化学治疗时使用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FACT-L中文版(V4.0)在专业医师、护士的指导下通过自评方式作出评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影响、功能状况、情感状况及附加关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生理状况明显优于传统镇痛(P<0.01);对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情况等方面也优于传统镇痛(P<0.05);对患者所处的社会家庭状况影响两者相似(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明显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生理功能,提高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镇痛 超前 手术 剖胸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左胸全隆凸切除、右主支气管切除重建术1例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付向宁 艾波 +1 位作者 张霓 孙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经左胸全隆凸切除重建术临床少见,同期行右主支气管切除、右上叶-中间段支气管重建右主支气管、再与气管下段吻合重建隆凸术则国内外未见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普胸外科在2009年2月成功施行该手术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隆凸切除重建术 右主支气管 左胸 华中科技大学 支气管切除 支气管重建 2009年 同济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ss手术及其改良术式治疗大龄漏斗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董翠萍 汪晖 徐汉英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0期22-23,共2页
对19例大龄漏斗胸患者采用Nuss手术治疗,其中2例非对称性漏斗胸患者采用改良Nuss手术。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胸廓凹陷程度明显改善,其中5例术后疼痛剧烈,2例出现发热,1例气胸,经对症处理缓解,19例均临床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6~3... 对19例大龄漏斗胸患者采用Nuss手术治疗,其中2例非对称性漏斗胸患者采用改良Nuss手术。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胸廓凹陷程度明显改善,其中5例术后疼痛剧烈,2例出现发热,1例气胸,经对症处理缓解,19例均临床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6~34个月,患者生活、学习、工作正常,无矫形板移位、翻转、复发及脊柱侧弯等,均获得满意的胸廓外观,无需使用药物镇痛。提示对年龄≥13岁漏斗胸行Nuss术及改良Nuss术治疗的患者,做好术前教育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镇痛、体位、活动护理,监护呼吸功能,能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NUSS手术 改良手术 大龄患者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7
6
作者 董翠萍 徐汉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9期1478-1479,共2页
目的总结微创漏斗胸矫形术(mini mally invasive repair of pectus excavatum,MIPRE;又称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护理体会。方法 39例对称性漏斗胸患者采用Nuss手术,3例非对称性漏斗胸患者采用改良Nuss手术,加强手术前后护理,促进患者早... 目的总结微创漏斗胸矫形术(mini mally invasive repair of pectus excavatum,MIPRE;又称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护理体会。方法 39例对称性漏斗胸患者采用Nuss手术,3例非对称性漏斗胸患者采用改良Nuss手术,加强手术前后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42例患者手术顺利,均满意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具有微创、美观、创伤小、安全可靠的优点,其手术前后护理不仅是手术取得成功的保证,更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对患者康复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微创漏斗胸矫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健康教育实施组长竞聘制的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君慧 汪晖 董翠萍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组长竞聘制在外科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护理部引导下,对我院外科12个专科的23个病区实施健康教育组长竞聘制,组长接受相关的培训后在护士长指导下督导科室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结果实施健康教育组长...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组长竞聘制在外科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护理部引导下,对我院外科12个专科的23个病区实施健康教育组长竞聘制,组长接受相关的培训后在护士长指导下督导科室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结果实施健康教育组长竞聘制后,患者满意度从81.3%~89.6%提高至92.8%~98.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组长竞聘制能及时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组长竞聘制 组长选拔 工作模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文树 付向宁 +3 位作者 徐澄澄 张霓 潘小杰 刘曌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管状胃组(20例)和传统手术组(20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正常成人为对照组。分别对食管癌患者在术后2周内进行食管腔内24hpH值监测,并同对照组... 目的探讨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管状胃组(20例)和传统手术组(20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正常成人为对照组。分别对食管癌患者在术后2周内进行食管腔内24hpH值监测,并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4hpH监测提示:DeMeester总评分、24h酸反流次数、>5min酸返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值<4.00的总时间、pH值<4.00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各项结果传统手术组>管状胃组>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组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而管状胃组反流较传统手术组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食管吻合术 管状胃 胃食管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的性别差异及机制 被引量:24
9
作者 邢昕 廖永德 +3 位作者 唐和孝 陈广 具晟 游良琨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625-630,共6页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死亡率最高、治疗效果差的恶性肿瘤。肺癌在流行病学、病理类型、疗效和预后、甚至发病机制等多方面均表现出明显性别差异。对这些差异的深入剖析能更好地认识男女性别肺癌各自的特点,为肺癌防治采用不同的性别化措...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死亡率最高、治疗效果差的恶性肿瘤。肺癌在流行病学、病理类型、疗效和预后、甚至发病机制等多方面均表现出明显性别差异。对这些差异的深入剖析能更好地认识男女性别肺癌各自的特点,为肺癌防治采用不同的性别化措施提供新线索和思路;而对导致性别差异的具体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肺癌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性别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软骨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0
作者 廖永德 李静 +2 位作者 游良琨 周晟 付向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8-700,共3页
关键词 肺软骨瘤 肺错构瘤 Carney三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徐澄澄 付向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可引起机体高凝血状态,可能导致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手术创伤则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状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普胸外科临床有效病例74例,分为肺癌组和肺良...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可引起机体高凝血状态,可能导致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手术创伤则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状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普胸外科临床有效病例74例,分为肺癌组和肺良性疾病组。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D二聚体(D-dimer,D-D)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指标反应的凝血功能状态、变化及临床表现,比较组间组内之间的差别。结果术前肺癌组较肺良性疾病组患者以及肺癌类型中腺癌患者较鳞癌患者术前Fib升高并高于正常值(P<0.05)。肺癌组患者出现PT在术后第1天-第7天延长,APTT在术后第3天-第7天缩短,Fib在术后第3天-第7天、D-D在术后第1天-第7天升高,PLT在术后第1天、第3天较术前呈下降趋势而术后第5天、第7天有升高趋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较肺良性疾病组患者术后第7天PT、D-D升高(P<0.05)。术后肺癌组出现1例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肺良性疾病组未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结论肺癌患者手术前后易出现高血凝状态并发VTE,有必要行一定的干预措施避免VT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凝血功能 高凝状态 静脉血栓栓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教育对肺癌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詹雪 王君慧 +2 位作者 汪晖 董翠萍 方汉萍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4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疼痛教育对肺癌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3~4月103例拟实施肺癌部分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入院后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将2008年6~7月98例拟实施肺癌部分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经... 目的探讨疼痛教育对肺癌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3~4月103例拟实施肺癌部分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入院后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将2008年6~7月98例拟实施肺癌部分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疼痛教育小组成员开展疼痛教育,内容包括基础知识、镇痛方法及用药知识等。结果两组接受教育前后的镇痛知识掌握程度及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胸腔引流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均P<0.01)。结论疼痛教育能转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疼痛的认识,显著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效果,提高镇痛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手术 疼痛教育 镇痛观念 疼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利强 廖永德 +2 位作者 唐和孝 张超 刘昭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727-732,共6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激素对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不仅包括雌激素靶器官肿瘤,还包括非靶器官肿瘤。雌激素通过两种不同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亚型--ERα和ERβ来发挥其调节作用,介导细胞增殖和分化。近几十年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激素对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不仅包括雌激素靶器官肿瘤,还包括非靶器官肿瘤。雌激素通过两种不同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亚型--ERα和ERβ来发挥其调节作用,介导细胞增殖和分化。近几十年来,随着ERα介导的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作用的阐明,针对ER信号的靶向治疗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其经典药物他莫昔芬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随着雌激素在肺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针对ER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将有可能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肺肿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通过调控p55PIK抑制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14
作者 傅寅佳 杨熹 +4 位作者 曹小年 来森艳 王桂华 胡俊波 李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p55PIK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p55PIK上游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以肝癌SMMC-772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脂质体转染p55PIK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si-p55构建p55PIK低表达的实验模型。通过CCK8检测p55PIK对肝癌SMMC-7... 目的探讨p55PIK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p55PIK上游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以肝癌SMMC-772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脂质体转染p55PIK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si-p55构建p55PIK低表达的实验模型。通过CCK8检测p55PIK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p55PIK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转染针对p53的小干扰RNA(siRNA)si-p53低表达p53,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53对p55PIK表达的影响,并通过CCK8法检测p53对p55PIK在肝癌细胞增殖调控中的作用。结果低表达p55PIK可导致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转染后96h,si-NC组、si-p55组的A值分别为(1.325±0.050)、(1.183±0.019)],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si-NC组:(39.07±2.02)%;si-p55组:(49.66±1.05)%]。低表达p53可在肝癌SMMC-7721细胞中上调p55PIK的表达。p55PIK可部分拮抗p53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p53可部分通过调控p55PIK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p55PIK P53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NSS在术后ICU护理人员配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君慧 方汉萍 董翠萍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6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外科术后ICU人员配置中的作用,为科学安排人员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6月外科术后ICU实施常规排班,7~12月依据ICNSS评分安排护理人员配置。结果实施前后各班次IC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外科术后ICU人员配置中的作用,为科学安排人员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6月外科术后ICU实施常规排班,7~12月依据ICNSS评分安排护理人员配置。结果实施前后各班次IC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文件书写合格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护理人员存休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ICNSS能客观评估外科术后ICU护理工作量,可以作为科学安排人员配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护理工作量 人力资源 外科监护室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循环肿瘤细胞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平伟 付向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43-546,共4页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在肺癌的血行转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1-5]显示CTC与肺癌临床分期有关,在肺癌的早期诊...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在肺癌的血行转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1-5]显示CTC与肺癌临床分期有关,在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肺癌 临床应用 个体化治疗 恶性肿瘤 远处转移 肿瘤复发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主支气管根部延长法治疗累及隆突的中央型肺癌(附3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旸凯 徐澄澄 +2 位作者 孙威 张霓 付向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71-274,共4页
背景与目的累及隆突的右侧中央型肺癌手术治疗较为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左主支气管根部延长法治疗此类患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整块切除侵犯气管下段右侧壁的3例右上肺癌后,连续缝合左主支气管近端和气管下端,将左主支气管根部延长约... 背景与目的累及隆突的右侧中央型肺癌手术治疗较为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左主支气管根部延长法治疗此类患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整块切除侵犯气管下段右侧壁的3例右上肺癌后,连续缝合左主支气管近端和气管下端,将左主支气管根部延长约3cm,再将右中间段支气管与气管下端和左主支气管近端吻合,重建气道。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顺利脱呼吸机,排痰良好,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随访至今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左主支气管根部延长法有利于右中间支气管与气管下端、左主支气管近端吻合重建,有利于术后排痰及降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适用于累及气管下段右侧壁,但左主支气管根部及右中间段支气管正常的右上叶中心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隆突 胸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芯片技术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珉 于军 +1 位作者 周文利 付向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41-445,共5页
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共同参与、多途径相互影响的复杂生物学进程,与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DNA修复基因等变异或表达异常有关。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寻找肺癌的发病因素和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机制,是目前科研和临床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 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共同参与、多途径相互影响的复杂生物学进程,与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DNA修复基因等变异或表达异常有关。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寻找肺癌的发病因素和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机制,是目前科研和临床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生物芯片技术的诞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高通量、高效率的肿瘤学研究手段。本文将讨论生物芯片技术在肺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生物芯片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活性与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威 朱珉 +1 位作者 张霓 付向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及其介导的色氨酸(tryptophan,Trp)-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代谢途径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本研究探讨IDO活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及其介导的色氨酸(tryptophan,Trp)-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代谢途径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本研究探讨IDO活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同期检测87例NSCLC患者、41例肺良性肿瘤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Kyn与Trp浓度,IDO活性以血清中两者比值Kyn/Trp表示。结果与3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NSCLC患者血清Trp水平明显降低[(36.91±9.26)μmol/L vs(44.37±10.18)μmol/L,P<0.01],其降低程度在NSCLC患者T4[(35.51±9.12)μmol/L]及N3[(34.58±10.53)μmol/L]亚组中尤为明显。但肺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rp水平无明显差异。NSCLC组代表IDO活性的Kyn/Trp比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49.62±14.76)vs(30.32±11.43),P<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NSCLC各亚组中,M1亚组的IDO活性程度最高,达到了(55.06±18.54)。NSCLC组IDO活性在肿瘤切除术后1周时明显减弱。结论 NSCLC患者体内IDO活性明显增强,且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提示IDO可能参与了NSCLC的进展,代表其活性的Kyn/Trp比值可作为判断NSCLC是否有远处转移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色氨酸-犬尿氨酸通路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红艳 杜立敏 王君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6期53-54,共2页
食管癌患者一般处于高分解和代谢紊乱状态,常伴有低蛋白血症。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其血糖水平不稳定,体内胶原蛋白合成障碍,细胞免疫功能减退,从而导致食管吻合口瘘、切口不愈合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糖尿病 食管癌根治术 早期肠内营养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