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武术套路训练对大学生武术运动员膝关节软骨影响的T2-mapping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邓成虎 王晨宇 +3 位作者 冉君 章瑶 李小明 夏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19-225,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T2-mapping功能磁共振影像学技术对大学生武术运动员膝关节软骨进行定量评估,探究传统武术套路训练对大学生武术运动员膝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选取9名年龄介于18~25岁之间的大学生武术运动员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18...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T2-mapping功能磁共振影像学技术对大学生武术运动员膝关节软骨进行定量评估,探究传统武术套路训练对大学生武术运动员膝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选取9名年龄介于18~25岁之间的大学生武术运动员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18名普通健康的大学生作为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对两组分别进行右膝关节的T2-mapping磁共振检查,并将膝关节软骨分为股骨内侧髁、胫骨内侧髁、髌软骨、股骨外侧髁及胫骨外侧髁5个感兴趣区,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T2值的差异,分析各组膝关节软骨不同感兴趣区T2值的变化。结果:(1)不论性别,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个膝关节面软骨感兴趣区的T2值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2)男性对照组、女性对照组以及女性实验组的膝关节各感兴趣区T2值两两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男性实验组膝关节股骨外侧髁与胫骨内侧髁、髌软骨的T2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mapping技术可通过无创手段定量评估传统武术套路训练对大学生膝关节软骨的影响。在长期传统武术套路训练后,男性大学生武术运动员的膝关节出现了异质性改变,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调整方案,以实现针对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套路 大学生 膝关节 软骨 T2-mapping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夏黎明 沈坚 +2 位作者 张荣国 王少康 陈宽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0-14,共5页
深度学习技术,作为最近几年人工智能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深度学习在很多行业中展现出强大的应用能力,在某些视听识别任务中的表现甚至超越了人类。在医学领域,深度学习也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分析大数据,尤其是医学... 深度学习技术,作为最近几年人工智能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深度学习在很多行业中展现出强大的应用能力,在某些视听识别任务中的表现甚至超越了人类。在医学领域,深度学习也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分析大数据,尤其是医学影像的首选方法。本文简要介绍深度学习的历史与概况,结合国内外最新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阐述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同时介绍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领域产品化应用及其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医学影像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杨阳 李华玲 +1 位作者 丁琳 张函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临床见习的6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名。对...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临床见习的6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比较两组见习成绩、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和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理论知识的掌握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解剖结构的理解、影像学特征的理解、对所学内容的思考、课堂注意力、课堂气氛、教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学生见习成绩,改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神经内科 临床见习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冯朝燕 闵祥德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1期5-7,共3页
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技术手段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零售、医疗、交通、家居、物流、安全防范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AI已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教学作用。该文对AI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AI在... 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技术手段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零售、医疗、交通、家居、物流、安全防范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AI已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教学作用。该文对AI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AI在学习支持、学习效果评估、课程审查等方面的应用,并指出了在系统有效性评估、系统扩展、反馈有效性、数据安全性等方面存在挑战的同时,该文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AI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为相关教学团队提供参考,帮助其更好地利用AI技术改进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影像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配配 冯朝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0期7-9,共3页
医学影像学是医学院校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比较影像学是以影像学设备为基础,对疾病特点进行多维度分析,是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方式。比较影像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巩固和深入了解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优化相关医学知识储备,从而加深学生... 医学影像学是医学院校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比较影像学是以影像学设备为基础,对疾病特点进行多维度分析,是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方式。比较影像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巩固和深入了解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优化相关医学知识储备,从而加深学生对影像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为后续正式步入社会中参加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课程思政在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拔森 韩云峰 徐安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4期72-74,共3页
新时代开展介入放射学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目前,鲜有关于介入放射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研室致力于探讨思政教育融入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意义及方法,并予以试... 新时代开展介入放射学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目前,鲜有关于介入放射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研室致力于探讨思政教育融入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意义及方法,并予以试点、实践,力图打造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自然、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介入放射学教学中,选择好融入点及恰当方法,不断完善,使得课程思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学整合式教学在医学影像学专业中的应用
7
作者 冯朝燕 闵祥德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解剖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学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学习任务繁重。为了提升解剖学学习的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必要将3种解剖学课程有机融合,将知识点进行联合学习,提升教... 解剖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学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学习任务繁重。为了提升解剖学学习的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必要将3种解剖学课程有机融合,将知识点进行联合学习,提升教学效果。该文就解剖学整合式教学的应用进行概述,旨在为高校解剖学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式教学 解剖学 医学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8
作者 王娟 熊颖 +2 位作者 万维佳 朱虹全 朱文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分析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1月—2022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经病理及分子影像证实的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10例,分析4例CT、7例MRI及10例核医学影像特征和临床特... 目的分析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1月—2022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经病理及分子影像证实的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10例,分析4例CT、7例MRI及10例核医学影像特征和临床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疼痛8例,无力4例,伴多发骨折9例。实验室检查:10例血磷降低,6例血25-羟维生素D降低,10例血碱性磷酸酶升高。CT平扫混杂密度4例,MRI平扫混杂信号6例,钙化多见,部分伴囊变及脂肪成分;增强后7例呈中度到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示多发骨及关节摄取增高,8例^(18)FFDG PET/CT示病灶代谢无增高或轻度增高,10例^(68)Ga-DOTATATE PET/CT均表现为病灶部位明显高摄取。结论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患者以疼痛、骨折及低磷血症为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为病灶小且隐匿、成分复杂,^(68)Ga-DOTATATE PET/CT显像对检出肿瘤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化症 低磷血症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脑膜瘤的CT、MR及病理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史瑞华 漆剑频 +2 位作者 陈旺生 朱文珍 王承缘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1期88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脑膜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 :分析 1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改变。探讨CT、MRI诊断恶性脑膜瘤的临床价值。结果 :11例恶性脑膜瘤中 ,顶部镰旁 4例 ,额部镰旁 3例 ,颞极 1例 ,大... 目的 :探讨恶性脑膜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 :分析 1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改变。探讨CT、MRI诊断恶性脑膜瘤的临床价值。结果 :11例恶性脑膜瘤中 ,顶部镰旁 4例 ,额部镰旁 3例 ,颞极 1例 ,大脑凸面 3例。边缘光滑者 4例 ,边缘呈不规则分叶状者 7例 ;密度及信号均匀者 4例 ,混杂密度及信号者 7例 ,内部可见囊变、坏死。灶周无水肿 2例 ,轻度水肿 2例 ,中度水肿 4例 ,重度水肿 3例 ;增强后见硬膜尾征 4例 ,形态光整 1例 ,结节状增厚 3例 ;邻近颅骨破坏 3例 ;1例胸腰椎多发转移 ,骨质破坏。结论 :恶性脑膜瘤CT、MRI具有较为特殊的影像学特点。术前正确认识其表现 ,有助于制订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脑膜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重建算法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10
作者 黎佩君 黄飚 +3 位作者 梁长虹 朱文珍 冯结映 钟小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81-885,890,共6页
目的利用迭代算法重建的头颅低剂量CT灌注扫描的容积数据重组CT血管造影(PCTA)图像,分析PCTA对脑内动脉的显示能力,探讨降低脑卒中CT检查辐射剂量的方法。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临床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5例患者(605个动脉... 目的利用迭代算法重建的头颅低剂量CT灌注扫描的容积数据重组CT血管造影(PCTA)图像,分析PCTA对脑内动脉的显示能力,探讨降低脑卒中CT检查辐射剂量的方法。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临床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5例患者(605个动脉血管节段),使用256层螺旋CT进行头颅CT平扫、迭代算法头颅低剂量CT灌注扫描和常规头颅CTA检查。每个病例均分析11个节段的脑动脉,以常规CTA结果为标准,评估PCTA对脑内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 CT灌注扫描有效剂量为2.12 mSv。CTA未见狭窄或狭窄程度<30%的580个节段血管中,PCTA仅1个节段血管显示与CTA不符;CTA提示狭窄程度≥30%但达闭塞的19个节段血管中,12个节段血管PCTA与CTA结果一致,PCTA夸大了另外7个节段血管的狭窄程度;CTA发现闭塞的6个节段血管与PCTA显示结果一致。PCTA与CTA对脑内动脉血管显示一致性检验的Kw值均>0.75。结论迭代算法的头颅CT灌注扫描辐射剂量明显减低,而且从CT灌注的容积数据重组的动脉图像与CTA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灌注成像 脑血管造影术 迭代重建算法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CP结合薄层扫描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于宝 胡道予 +3 位作者 夏黎明 王承缘 李震 邹明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10期724-726,共3页
目的 :评价MRCP结合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图像 (或MRI原始图像 )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 6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胆系结石病人的MRCP结合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图像 (或MRI原始图像 )、MRCP、US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CP... 目的 :评价MRCP结合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图像 (或MRI原始图像 )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 6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胆系结石病人的MRCP结合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图像 (或MRI原始图像 )、MRCP、US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CP结合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图像 (或MRI原始图像 )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 97.9% ,MRCP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 89.0 % ,US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 89.7% ,MRCP结合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图像与MRCP、US的诊断总准确率比较 ,相差具有显著性意义 (χ12 =4.52 ,P1<0 .0 5;χ2 2 =4.2 8,P2 <0 .0 5)。结论 :MRCP结合梗阻部位薄层扫描 (或MRI原始图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胆道结石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CP与ERCP、PTC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于宝 胡道予 +3 位作者 夏黎明 王承缘 李震 邹明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38-339,367,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42例临床怀疑胆道梗阻患者的MRCP资料 (包括薄层或增强扫描 ) ...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42例临床怀疑胆道梗阻患者的MRCP资料 (包括薄层或增强扫描 ) ,并与 18例ERCP、9例PTC比较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对胆管梗阻诊断准确率为 90 .5 % ,ERCP为 88.9% ,PTC为 88.9%。结论 :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对胆管梗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P ERCP PTC 诊断 胆道梗阻性疾病 胆胰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多种成像序列在皮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勇刚 王仁法 +4 位作者 张景峰 李小明 朱文珍 夏黎明 王承缘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2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 :探讨皮肌炎的MRI表现及不同MRI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12例皮肌炎在不同MRI成像序列上的MRI表现 ,成像序列包括 :SET1WI、FSET2 WI、STIR、DWI与增强SET1WI抑脂序列。结果 :12例中 ,幼年性皮肌炎10例 ,3例表现为多发性肌... 目的 :探讨皮肌炎的MRI表现及不同MRI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12例皮肌炎在不同MRI成像序列上的MRI表现 ,成像序列包括 :SET1WI、FSET2 WI、STIR、DWI与增强SET1WI抑脂序列。结果 :12例中 ,幼年性皮肌炎10例 ,3例表现为多发性肌炎 ,5例表现为多发性肌炎、肌筋膜炎 ,2例表现为肌筋膜炎、皮下结缔组织炎并钙质沉着和表皮损害。成人皮肌炎 2例 ,表现为多发性肌炎、肌筋膜炎、皮下结缔组织炎。肌炎、肌筋膜炎、皮下结缔组织炎在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 ,T2 WI、STIR、DWI上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可见点、片状轻至中度强化 ,软组织钙质沉着在所有序列上均呈结节状低信号。STIR与DWI序列对显示组织炎性病变最为敏感 ,病变区域ADC值与正常肌肉组织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MRI能反映皮肌炎不同病变阶段的各种异常病理改变及其动态变化 ,STIR与DWI对显示组织炎性病变优于其他成像序列 ,横断面扫描对显示病变位置及分布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肌筋膜炎 DWI 诊断 皮下 STIR 结缔组织 序列 结节 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ADC值评估正常及退变腰椎间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娟 周义成 +2 位作者 夏黎明 王承缘 朱文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使用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可反映成人腰椎间盘中的水分子运动,探讨椎间盘ADC值和MR表现是否有相关性。方法:对28例患者及22名志愿者进行腰椎的MR弥散加权成像,测量每个椎间盘的ADC值。根据矢状... 目的:使用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可反映成人腰椎间盘中的水分子运动,探讨椎间盘ADC值和MR表现是否有相关性。方法:对28例患者及22名志愿者进行腰椎的MR弥散加权成像,测量每个椎间盘的ADC值。根据矢状位T2WI的MR表现,将椎间盘分为正常组和退变组。对比正常和退变椎间盘的平均ADC值,并对部位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总计50名参与者中除3例因伪影明显未行ADC值测量外,余47例均成功行DWI及ADC值测量。正常和退变椎间盘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32±0.54(×10-3mm2/s)和1.87±0.42(×10-3mm2/s)。ADC值与部位有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结论:对比正常腰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的ADC值有明显的减低。且邻近骶尾部的椎间盘较头侧椎间盘的ADC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定量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后的血流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程少容 王仁法 +5 位作者 高小玲 胡军武 冯定义 邹明丽 王承缘 夏黎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9期975-977,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动态增强MR参数改变与介入疗效的相关性。方法:30例ANFH介入治疗前、治疗后近期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量和计算峰值、最大强化值、最大强化比值、最大斜率等各种参数,然后按常...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动态增强MR参数改变与介入疗效的相关性。方法:30例ANFH介入治疗前、治疗后近期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量和计算峰值、最大强化值、最大强化比值、最大斜率等各种参数,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疗效评估,并进行比较,观察ANFH介入治疗前后动态增强MR参数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的关系。结果:ANFH介入治疗前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峰值分别为19.504±1.231,42.125±1.351(P<0.05);最大强化值分别为8.962±0.153,18.177±2.324(P=0.05);最大强化比值分别为1.851±0.231,1.76±0.034(P>0.05);最大斜率分别为0.251±0.011,0.412±0.023(P>0.05)。ANFH介入治疗前后峰值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相关(r=0.475,P<0.01)。结论:动态增强MR部分参数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可用来评估介入疗效,作为临床的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郑红伟 胡秀荣 +6 位作者 祁佩红 薛鹏 马秀华 尹所 胡道予 王仁发 李小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骨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及病理分析。结果 19例均为单骨发病,脊柱10例,骨盆6例,股骨3例。骨质均呈侵润性破坏,CT呈斑片状、虫蚀状溶骨性破坏,MRI呈稍长T1...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骨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及病理分析。结果 19例均为单骨发病,脊柱10例,骨盆6例,股骨3例。骨质均呈侵润性破坏,CT呈斑片状、虫蚀状溶骨性破坏,MRI呈稍长T1、T2信号(抑脂序列),内可伴更长T2信号,周围均伴软组织病灶且范围多大于骨内病灶。CT增强3例中软组织病灶明显均匀强化1例、轻度均匀强化2例。MRI增强15例中骨内病灶明显强化12例,其中呈"镶边征"10例,轻度强化3例;周围软组织病灶明显强化9例,伴坏死2例,轻度至中度均匀强化6例。病理上均为B细胞源性,且多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骨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PLB定性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好发部位及年龄,应考虑到PLB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原发性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副睾肿块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强 王良 +1 位作者 李亮 蔡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1995-1998,2007,共5页
目的探讨睾丸副睾肿块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副睾肿块,其中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CT直接增强,8例行MRI平扫及PWI动态增强,6例行MRI平扫,然后观察肿块的分布、形态大小、境界、内部结构、... 目的探讨睾丸副睾肿块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副睾肿块,其中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CT直接增强,8例行MRI平扫及PWI动态增强,6例行MRI平扫,然后观察肿块的分布、形态大小、境界、内部结构、强化特点及周围侵犯转移情况及影像学显示方法,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病理结果示21个睾丸副睾肿块,睾丸肿块18例,副睾肿块2例,恶性肿块12例(精原细胞瘤5例,胚胎性癌3例,畸胎瘤1例,淋巴瘤1例,附睾横纹肌肉瘤1例,阴茎根部原始神经胚叶肿瘤1例),良性肿块8例(畸胎瘤1例,睾丸间质细胞瘤2例,非异性炎性肿块1例,结核1例,表皮样囊肿2例,单纯囊肿1例);恶性肿块4个局限睾丸,8个累及被膜及附睾,良性肿块1例累及附睾。影像学结果示恶性肿块直径平均大于50mm,肿块大多实性结节状,结节间纤维分隔,肿块强化不均匀,其中3例向周围侵犯及伴淋巴结转移;良性肿块直径平均小于20mm,肿块部分强化不均匀,较少伴淋巴结转移。MRI多序列及灌注检查,分辨肿块内、外组织成分,周围组织累及情况,鉴别肿块良、恶性方面优于CT检查。结论睾丸副睾肿块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CT、MRI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对提示其良、恶性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副睾 肿块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良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脑病与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形成的关系——CT门静脉造影的监测价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褚倩 李震 +2 位作者 张苏明 胡道予 肖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门静脉造影在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发病风险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患者 2 9例 ,采用WestHaven标准分级后行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 ,对腹腔干、门静脉、下腔静脉及其分支进行三维血管重建。结果 :2 9例患... 目的 :评价螺旋CT门静脉造影在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发病风险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患者 2 9例 ,采用WestHaven标准分级后行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 ,对腹腔干、门静脉、下腔静脉及其分支进行三维血管重建。结果 :2 9例患者中 ,Ⅰ级以食管静脉和胃周静脉曲张为主 ;Ⅱ级和Ⅲ级 :除Ⅰ级表现外 ,以脐周静脉、腹膜后静脉、食管周围静脉曲张和奇静脉扩大为主 ,部分有门静脉 -肝动脉瘘和门静脉栓子形成 ;Ⅳ级出现左肾静脉扩大和胆囊周围静脉曲张 ,均伴门静脉 -肝动脉瘘形成。结论 :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发病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门静脉高压 侧枝循环 CT 门静脉造影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4
19
作者 甘新莲 陈唯唯 +1 位作者 张自力 宋少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7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CT扫描机,先行CT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CT扫描机,先行CT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MIP、SSD及VR重建。结果:9例肺隔离症均位于下叶后基底段,其中8例位于左下肺,1例位于右下肺。异常供血动脉7例来自于胸降主动脉,2例来自于腹主动脉上段。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肺内囊肿、结节或肿块,局部可伴肺气肿征。增强扫描病变区血管影增多、增粗,呈条状或结节状血管强化影。CT血管成像显示病变由异常体动脉供血。采用MPR和MIP可显示供血动脉整体形态及肺实质的病灶。SSD及VR能显示供血动脉的起源与行程及引流静脉。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及三维重建是诊断肺隔离症最理想非创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软骨磁共振T_2弛豫时间测定在早期骨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海涛 王仁法 +3 位作者 张海栋 李锋 夏黎明 王承缘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磁共振T2弛豫时间定量分析在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O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T2 mapping成像测量正常组(n=12)和平片没有阳性发现的早期OA组(n=15)膝关节胫骨内侧髁、外侧髁,股骨内侧髁、外侧髁和髌骨5处软骨...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磁共振T2弛豫时间定量分析在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O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T2 mapping成像测量正常组(n=12)和平片没有阳性发现的早期OA组(n=15)膝关节胫骨内侧髁、外侧髁,股骨内侧髁、外侧髁和髌骨5处软骨的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膝关节软骨T2值33.8~35.6ms,早期OA组膝关节软骨T2值40.3~42.7ms.病例组膝关节各处软骨的T2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2弛豫时间定量分析可以发现没有形态学变化的OA关节软骨内成分变化,在早期OA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骨关节炎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