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2005年同济医院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邢铭友 田德英 +4 位作者 刘莉娜 朱旭慧 孙自镛 黄加权 齐俊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研究武汉同济医院2004~2005年检出的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分析耐药趋势。方法对检出菌株复苏、培养,进行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药敏结果。结果共检出表皮葡萄球菌61株,全部复苏、培养成功。苯唑西林耐药41株(占67.21... 目的研究武汉同济医院2004~2005年检出的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分析耐药趋势。方法对检出菌株复苏、培养,进行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药敏结果。结果共检出表皮葡萄球菌61株,全部复苏、培养成功。苯唑西林耐药41株(占67.21%),苯唑西林敏感20株(占32.79%)。苯唑西林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组的多重耐药率及总耐药率均显著高于苯唑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MSSE)组。在体外药敏试验中,对头孢唑啉、头孢呋新、庆大霉素及氨苄-舒巴坦保持较低的耐药率(<30%),而对SMZ-TMP、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左氧沙星耐药率较高(>50%),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严重,MRSE的多重耐药率、总耐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抗药性 细菌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潘友民 潘铁成 +2 位作者 汤应雄 申正义 郑智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68-471,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肺癌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后患者的预后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中之一就是手术后医院感染。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肺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患者...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肺癌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后患者的预后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中之一就是手术后医院感染。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肺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1227例肺癌手术患者中113例医院感染病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率:革兰氏阴性杆菌为64.03%(299/467),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为31.05%(145/46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为4.92%(23/467)。药敏试验结果提示:产超广谱β2内酰胺酶菌(ESBLs)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都很高,导致医院感染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老年,肥胖,有长期吸烟史,伴发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以及使用人工辅助呼吸24h以上为肺癌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正相关因素。结论对肺癌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应有足够的认识。临床用药应根据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同时强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控制致病菌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科 医院感染 病原菌谱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感染科陪护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黄华 龙兰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3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感染科患者陪护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感染科陪护率"的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实施对策制订、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便利抽取44名住院患者及40名家属...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感染科患者陪护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感染科陪护率"的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实施对策制订、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便利抽取44名住院患者及40名家属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导致陪护滞留病房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感染科陪护率从75.76%下降至37.50%(P<0.01);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91.67%上升至98.61%(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感染科陪护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住院患者 感染科 陪护率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应用于感染科临床护理教学 被引量:24
4
作者 魏艳芳 肖银芬 黎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9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将PDCA循环应用于感染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20名护生为对照组,按传统模式带教;选择132名护生为观察组,按照PDCA循环模式带教。出科时由护生评价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10个项目中带教老师教学技巧的应... 目的探讨将PDCA循环应用于感染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20名护生为对照组,按传统模式带教;选择132名护生为观察组,按照PDCA循环模式带教。出科时由护生评价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10个项目中带教老师教学技巧的应用、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等4项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另6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满意度均>90%。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可提高护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科 临床护理教学 PDC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提高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满意率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华 魏艳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3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满意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患者出院流程满意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制定和实施。结果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满意率由改善前的78.0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满意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患者出院流程满意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制定和实施。结果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满意率由改善前的78.05%提高至改善后的92.89%。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感染科患者对出院流程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科 患者出院 品管圈 出院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爱萍 饶珍保 徐敏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自制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调查表,对骨科869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1%(14/869);Ⅰ类切口感染率1.26%、Ⅱ类4.69%、Ⅲ... 目的探讨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自制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调查表,对骨科869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1%(14/869);Ⅰ类切口感染率1.26%、Ⅱ类4.69%、Ⅲ类11.11%;其中浅表切口感染12例,深部软组织感染2例,1例发生器官内感染;14例切口感染患者手术时间持续(2.64±1.50)h,感染多发生于术后6~14d;患者术前伴随疾病,前备皮、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也是造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869例患者甲级愈合855例(98.39%)、乙级13例(1.50%)、丙级1例(0.12%)。结论提高医生手术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合理采取备皮方法,加强洗手重要性认识等,是降低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重要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外科手术 感染 相互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感染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正莲 章晓云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9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感染科病区陪护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找出感染科陪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出相应预见性护理管理的措施,对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陪护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结果:实施半年后与实施前相比较,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目的:探讨感染科病区陪护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找出感染科陪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出相应预见性护理管理的措施,对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陪护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结果:实施半年后与实施前相比较,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病房的消毒隔离、安全生产、病房管理的得分提高,投诉及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预见性的管理将陪护管理模式从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患者及陪护的满意度,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 护理管理 陪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护理核心作者科研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华 曾铁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1-64,共4页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了解综合医院护理核心作者护理科研中的影响因素及成功经验,为提升其护理科研水平、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10名护理核心作者群成员科研活动影响因素及成功经验进行深度访谈,对获取的...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了解综合医院护理核心作者护理科研中的影响因素及成功经验,为提升其护理科研水平、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10名护理核心作者群成员科研活动影响因素及成功经验进行深度访谈,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护理核心作者科研体验提炼出3个主题:护理科研的动机主要为兴趣和热情,护理科研的阻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受教育程度不够导致科研素质缺乏)和外在因素(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缺乏科研条件和外部支持)两方面,以及成功的经验(带着评判性思维工作、高效阅读文献、争取各种学习机会、善于利用各种支持力量、营造团队科研氛围以及重视科研监督和过程指导)。结论综合医院护理核心作者对护理科研及论文写作有着正向的认知,但护理科研的内在和外在阻碍因素共存,其成功经验对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科研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护理人员 核心作者群 护理科研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波 李正莲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3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为防治医院感染,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0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39例(36.79%),病死率为33.33%(13/39);未发生医院感染者病死率7.14%(3/4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为防治医院感染,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0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39例(36.79%),病死率为33.33%(13/39);未发生医院感染者病死率7.14%(3/4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是导致病情加重引起死亡的重要因素。提出加强饮食护理和消毒隔离,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乙型 肝硬化 医院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阿培南治疗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820例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亮 唐世刚 +6 位作者 阚晓 朱传武 邱源旺 李粤平 徐天敏 黄建荣 田德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06-910,共5页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治疗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820例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给予阿培南30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180min,q8h或q6h,治疗时间≥3d,比阿...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治疗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820例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给予阿培南30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180min,q8h或q6h,治疗时间≥3d,比阿培南一般疗程7~14d。结果比阿培南有效率75.73%。痊愈率、显效率、进步率、无效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2.45%,41.95%,23.22%,10.37%和2.01%。细菌清除率和假定清除率分别为42.86%和47.96%。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10%。结论比阿培南治疗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阿培南 肝病 慢性 感染 细菌性 安全性 有效性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管理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蓉 刘双 +8 位作者 黄海珊 汪晖 王颖 胡露红 黄丽红 刘于 王玲 张惠荣 刘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10,共4页
目的探索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管理实践效果。方法驻地医院护理部联合来自全国多支驰援医疗队,通过早期动员、搭建组织架构、畅通沟通渠道、整合人力资源、建立统一的护理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 目的探索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管理实践效果。方法驻地医院护理部联合来自全国多支驰援医疗队,通过早期动员、搭建组织架构、畅通沟通渠道、整合人力资源、建立统一的护理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进行同质化培训和考核、加强过程控制等多措并举,共同践行同质化护理。结果截至2020年3月12日,累计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3080例,出院患者1524例,进行各类护理会诊300余例次。联合护理部各项护理管理工作运行有序高效,未发生医疗护理安全事件;医护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进行科学全面的同质化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提升患者救治效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整建制医疗队 驻地医院 同质化管理 同质化培训 联合护理部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 DNA水平与性别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皮斌 田德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7,共2页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和性别之间的关系。选择 4 95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和5 0 2例HBVDNA高于 1× 10 8copy/ml以上的血清标本 ,分别通过ELISA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法进行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DNA的检测。三种组合〔...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和性别之间的关系。选择 4 95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和5 0 2例HBVDNA高于 1× 10 8copy/ml以上的血清标本 ,分别通过ELISA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法进行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DNA的检测。三种组合〔组合 1为HBsAg(+)HBeAg(+)抗 -HBc(+) ,组合 2为HBsAg(+)抗 -HBe(+)抗 -HBc(+) ,组合 3为HBsAg(+)抗 -HBc(+)〕的HBVDNA阳性率 (分别为 95 %、18%和 5 3% )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女性在HBeAg阴性模式中的比例与在HBeAg阳性模式中的比例差异显著 (P <0 0 5 )。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和性别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 ;对于组合 3的患者要给予足够重视 ;女性在高HBVDNA水平而且HBeAg阴性组合中的比例非常小 ,这也许与女性在肝癌患者中所占比例较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标志物 DNA水平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3年湖北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状况及耐药变迁 被引量:3
13
作者 倪明 余冰 +3 位作者 田德英 王洪波 申正义 宋佩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2003年湖北地区15所三级甲等医院初次分离的118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用“W...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2003年湖北地区15所三级甲等医院初次分离的118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用“WHONET-5”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3年湖北地区15所医院临床标本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率从2.3%(243株/10584株)下降到1.7%(243株/14294株)。以呼吸道标本最多(74.6%),其次为伤口分泌物(7.0%)、血液和骨髓(6.0%)、引流液和穿刺液(5.3%)。临床分布以内科(40.8%),外科(22.2%),重症监护病房(17.1%)为主。5年中抗菌药物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累计敏感率依次为左旋氧氟沙星(80.4%)、替卡西林/克拉维酸(70.8%)、TMP/SMZ(60.2%)、头孢哌酮/舒巴坦(56.8%)、环丙沙星(50.9%)、头孢他啶(48.5%);TMP/SMZ的敏感率由65.6%下降到53.1%,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由71.8%下降到48.4%,环丙沙星的敏感率由59.4%下降到50.2%,头孢他啶的敏感率由56.4%下降到42.5%。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对左旋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TMP/SMZ的累计敏感率在60%以上,经验用药时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昔明治疗急性细菌性肠道感染107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道锋 吴亮 +1 位作者 张蓓 田德英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 评价利福昔明治疗急性细菌性肠道感染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急性细菌性肠道感染患者 21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07例,每次给予利福昔明 0. 2g,po,q6h,同时给予环丙沙星模拟安慰药...  目的 评价利福昔明治疗急性细菌性肠道感染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急性细菌性肠道感染患者 21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07例,每次给予利福昔明 0. 2g,po,q6h,同时给予环丙沙星模拟安慰药片 1片,bid,疗程 5d;对照组 104例每次给予环丙沙星 0 .25g,po,bid,同时给予利福昔明模拟安慰药片 2片,po,q6h,疗程 5d。评价两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肠道感染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是 75 7%和 18 .7%,总有效率为 94 .4%;对照组分别是 84 .6%和 13 .5%,总有效率为 98 .1%。利福昔明和环丙沙星的细菌清除率分别是 96. 2%和 96 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 8%和 2. 9%。各项结果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5)。结论 利福昔明治疗急性细菌性肠道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环丙沙星的疗效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昔明 环丙沙星 肠道感染 细菌性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内科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爱萍 陈如 桂清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 调查 2 0 0 0年~ 2 0 0 1年同济医院呼吸内科病房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用E 试验法检测。判定标准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颁布的准则 ,所有数据用... 目的 调查 2 0 0 0年~ 2 0 0 1年同济医院呼吸内科病房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用E 试验法检测。判定标准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颁布的准则 ,所有数据用“WHONET 5”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2 5 1株分离菌中 ,最常见的菌种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在 17 9%以下 ,比我市在 1996年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监测 ,耐药率增长了 7 9%。肺炎链球菌用E 试验法检测 ,其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是 14 3%。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 ,对万古霉素 10 0 %敏感。结论 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日益严重 ,并有逐年增长趋势 ,应不断进行耐药性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细菌 耐药监测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与其表面抗原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卫华 宋建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基于一个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的4个时期(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不活动期和HBeAg阴性肝炎阶段),研究HBV表面抗原各抗原表位的免疫逃逸突变分布。方法收集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按照HBV自然史的不同时期分... 目的基于一个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的4个时期(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不活动期和HBeAg阴性肝炎阶段),研究HBV表面抗原各抗原表位的免疫逃逸突变分布。方法收集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按照HBV自然史的不同时期分为4组,提取DNA并荧光定量,通过巢式PCR扩增HBV表面基因序列,以PCR产物作为模板进行DNA测序。分析比较4组乙肝表面抗原中辅助性T细胞(Th)表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及B细胞抗原表位的突变差异。结果 Th抗原表位突变中,4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的是17-31、37-51、67-81等区域,CTL抗原表位突变中具有差异的是14-22、41-49等区域,在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发现了Q101K、P120S、T126S、Q129H、M133L、M133I、和M133T等7个乙肝表面抗原免疫逃逸突变。结论在HBV感染自然史中,表面抗原突变的累积发生在免疫清除期,突变的产生有利于HBV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突变 病毒感染自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并发侵袭性真菌重叠耐药细菌的混合感染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倩 陈庆山 +2 位作者 丁晨 赵西平 许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28,共3页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真菌和(或)细菌感染。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常见引起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以曲霉菌属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其次为隐球菌、毛霉菌属[1]。细菌则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当免疫...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真菌和(或)细菌感染。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常见引起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以曲霉菌属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其次为隐球菌、毛霉菌属[1]。细菌则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当免疫功能异常,防御机制被破坏后,这些正常肠道寄生菌可转变为致病性强且耐药的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 自身免疫性肝炎 侵袭性真菌感染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SIGN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树突状细胞成熟活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小静 姜雪强 田德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5-147,153,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时,DC-SIGN在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活化中介导的作用。方法将α-甘露糖苷酶抑制剂-基夫碱作用于HepG2.2.15细胞,收获上清中的高甘露糖型HBV颗粒,并于第5 d加入到外周血单核细胞衍生的DC培养基中,培养至第7 d,采用流...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时,DC-SIGN在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活化中介导的作用。方法将α-甘露糖苷酶抑制剂-基夫碱作用于HepG2.2.15细胞,收获上清中的高甘露糖型HBV颗粒,并于第5 d加入到外周血单核细胞衍生的DC培养基中,培养至第7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la、CD83、CD80、CD86、HLA-DR分子的表达,MTT法检测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DC分泌IL-12的水平。结果高甘露糖型HBV组,与天然的HBV组相比,DC表面CDla、CD83、CD80、CD86、HLA-DR分子的表达增加,分泌IL-12的水平升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亦明显增强,且上述效应均可被DC-SIGN特异性抗体所阻断。结论 DC-SIGN识别高甘露糖型HBV后可以促进DC的成熟和活化,天然的HBV可能利用α-甘露糖苷酶参与的去甘露聚糖修饰来逃避DC-SIGN的识别,从而诱导DC功能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树突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球菌感染及其耐药性的变迁 被引量:2
19
作者 赖晓全 王洪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5-748,共4页
目的 了解肠球菌感染及其耐药性的变迁 ,为预防和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菌种鉴定用微生物自动鉴定仪或常规方法 ,药敏试验用K B法 ,数据统计分析用WHONET5软件和 χ2 检验。结果 在调查期间 (2 0 0 0~2 0 0 3年 ) ,粪肠球... 目的 了解肠球菌感染及其耐药性的变迁 ,为预防和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菌种鉴定用微生物自动鉴定仪或常规方法 ,药敏试验用K B法 ,数据统计分析用WHONET5软件和 χ2 检验。结果 在调查期间 (2 0 0 0~2 0 0 3年 ) ,粪肠球菌的检出率由 75 7%下降至 6 9 7% ,而屎肠球菌则从 10 0 %上升至 2 1 6 % ;ICU肠球菌感染由 2 6 %上升至 5 5 % ;肠球菌血液感染由 3 5 %上升至 6 0 %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 :对氨苄西林分别从 16 9%升至30 3%和从 4 4 0 %升至 81 2 % ,对青霉素G分别从 19 7%升至 2 9 7%和从 5 0 0 %升至 83 8% ,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分别从 4 3 7%降至 32 5 %和从 5 6 8%升至 74 3% ,屎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从 5 9 6 %升至 78 9%和从 6 0 0 %升至 89 1% ,经 χ2 检验 ,上述上升或下降均有显著性意义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结论 肠球菌院内感染及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 ,临床应加强对使用抗生素的管理 ,并应动态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感染 耐药性 耐药率 屎肠球菌 Χ^2检验 粪肠球菌 预防和治疗 常规方法 菌种鉴定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监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振纲 桂清荣 +1 位作者 田德英 许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菌群分布特点及常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15所三级甲等医院2002年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细菌培养分离的致病菌,对其进行耐药性监测。药敏采用K-B法...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菌群分布特点及常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15所三级甲等医院2002年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细菌培养分离的致病菌,对其进行耐药性监测。药敏采用K-B法,用WHONET-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致病菌2 3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822株(76.8%),革兰阳性菌551株(23.2%)。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0.9%)、克雷伯菌属(14.7%)、不动杆菌属(7.5%),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为链球菌属(7.4%)、表皮葡萄球菌(5.5%)、金黄色葡萄球菌(4.2%)。86.9%的表皮葡萄球菌和62.6%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但无万古霉素耐药株。2.1%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18.1%的克雷伯菌和30.2%的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亚胺配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与1996年湖北省的监测资料比较,耐药率有所上升。结论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优势菌株,且耐药性日益严重,对亚胺配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最为敏感。对革兰阳性菌宜以万古霉素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致病菌 老年患者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