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7参与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雷钧 何凡 +3 位作者 吴敏 郑翔 李舒媛 陈知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1-584,589,共5页
目的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观察2组供心存活时间,应用RT-PCR检测移植心脏IL-17、核孤独受体... 目的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观察2组供心存活时间,应用RT-PCR检测移植心脏IL-17、核孤独受体γt(RORγt)、干扰素-γ(IFN-γ)mRNA在移植术后1、2、3、4、5、6、7、8 d的动态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移植术后第4天移植心脏内CD4+、CD8+T细胞中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检测显示,在急性排斥反应组中,IL-17和RORγt mRNA的表达都早于IFN-γ,在移植术后第2天即可于移植心脏中检测到,其表达量在术后第4天均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并分别在术后第6天和第7天无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急性排斥组移植心脏内有大量CD4+、CD8+T细胞浸润,细胞因子IL-17主要由CD4+T细胞分泌。结论Th17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移植脏器中细胞因子IL-17的检测可作为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预见性和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排斥反应 TH17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核孤独受体γt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的起源、发展及对器官移植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晖 陈刚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2,共8页
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Banff会议)的召开及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里程碑。目前世界各器官移植中心均常规依据Banff标准进行移植肾的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诊断。随后移植肾Banff标准的研讨和... 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Banff会议)的召开及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里程碑。目前世界各器官移植中心均常规依据Banff标准进行移植肾的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诊断。随后移植肾Banff标准的研讨和更新模式很快扩展至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肝、移植胰腺和移植小肠等各类移植器官。Banff会议不仅成为包含各类移植器官病理学研讨的专题会议,而且也为各类移植器官的活检逐步制定了统一的诊断标准,更好地促进了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明确诊断和治疗。本文总结了国际移植病理学研究的历史、Banff会议及Banff标准对器官移植的推动作用,旨在为临床器官移植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病理学 器官移植 Banff会议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诊断标准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性排斥反应 C4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与疫苗接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松 张伟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1,共6页
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免疫功能低下,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其住院率、危重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接种疫苗是目前公认的预防感染的有效方式,器官移植受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但器官移植受者对疫苗的敏感性降... 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免疫功能低下,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其住院率、危重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接种疫苗是目前公认的预防感染的有效方式,器官移植受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但器官移植受者对疫苗的敏感性降低,其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方式和时机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器官移植受者疫苗接种的一般原则、器官移植受者特定疫苗的接种以及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做一简要述评,以期为器官移植受者的疫苗接种提供参考,并特别关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器官移植受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流行性感冒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 狂犬病疫苗 破伤风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的病理学评估 被引量:17
4
作者 郭晖 陈知水 陈实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方法,但供体器官的严重短缺一直是阻碍肾移植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2015年以来我国器官移植尸体供体完全转变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移植例数稳步增长,更多的患者得到救治。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因供体高...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方法,但供体器官的严重短缺一直是阻碍肾移植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2015年以来我国器官移植尸体供体完全转变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移植例数稳步增长,更多的患者得到救治。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因供体高龄、原有系统性疾病等因素导致供肾质量存在差异,而移植前的供肾病理学诊断是一项重要评估方法。本文综述了供肾病理学评估的活组织检查时机、活组织检查方法、病理学标本处理技术和目前国际上采用的组织病理学评估标准,以供大家参考,籍此希望我国更多的移植中心针对目前器官移植的实际情况对此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病理组织学 供肾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 扩展标准供体(ECD) 活组织检查 组织病理学评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应用替加环素预防感染的效果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情况 被引量:3
5
作者 徐静 赵圆圆 +3 位作者 陈知水 杨博 陈栋 魏来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1-247,共7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使用替加环素预防感染的效果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使用替加环素进行预防感染的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受者感染事件和供者来源感染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替加环素治疗时、结束时及...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使用替加环素预防感染的效果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使用替加环素进行预防感染的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受者感染事件和供者来源感染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替加环素治疗时、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7±2)d受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总结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40例肝移植受者中,2例受者发生感染,分别为黑曲霉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均不属于替加环素抗菌谱所覆盖的范围,调整抗感染方案后感染情况控制良好。9例供肝相关培养阳性,但均未发展为供者来源性感染事件。40例受者均于术后2周左右肝功能恢复良好出院,其中6例于术后2~4 d出现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伴凝血功能障碍,而转氨酶、胆红素、感染相关指标术后逐步下降,白蛋白水平稳定,予以补充人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功能好转,但纤维蛋白原水平持续下降。停用替加环素后,纤维蛋白原水平逐渐恢复至正常,考虑可能为替加环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使用包含替加环素在内的预防感染方案可以降低敏感细菌导致的感染发生率,但药物使用期间需密切关注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感染 替加环素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药物不良反应 多重耐药菌 供者来源性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nff移植肝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晖 王政禄 +1 位作者 丛文铭 陈知水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2-524,共13页
移植肝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不仅在供肝病理学评估,而且在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是不可缺少的。移植肝并发症的病理学诊断相关研究随着临床肝移植的扩展而日益深入,国际上逐渐制订了Banff移植肝活检病理学诊断标准,我国移... 移植肝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不仅在供肝病理学评估,而且在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是不可缺少的。移植肝并发症的病理学诊断相关研究随着临床肝移植的扩展而日益深入,国际上逐渐制订了Banff移植肝活检病理学诊断标准,我国移植肝活检的病理学研究也逐步开展,并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肝移植临床实际的移植肝活检病理学诊断标准。本文对Banff移植肝活检病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移植肝并发症的主要病变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移植肝活检病理学诊断,协助临床进行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明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进一步提高移植肝和受者的良好存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病理学 肝移植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诊断标准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慢性移植物血管病 药物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细胞介素6单克隆抗体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雷钧 陈知水 +4 位作者 方路 刘天德 袁荣发 王军 邵江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观察抗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anti-IL-6monoclonal antibody,anti-IL-6mAb)对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移植模... 目的观察抗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anti-IL-6monoclonal antibody,anti-IL-6mAb)对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移植模型组、移植对照组(注射rat-IgG)和移植治疗组(注射anti-IL-17mAb或anti-IL-6mAb)。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并检测病理组织学改变;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移植心脏中细胞因子IL-17、干扰素-γ(IFN-γ)及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鼠脾脏CD4+、CD8+T细胞中IL-17、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①anti-IL-6mAb、anti-IL-17mAb输注均可显著抑制小鼠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分别延长至(22.0±2.3)d、(13.0±1.8)d,anti-IL-6mAb组抑制排斥反应发生的效果更加显著。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anti-IL-6mAb组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明显下降(Stanford 2级);②anti-IL-6mAb组移植心脏中IL-17、IFN-γ和RORγt mRNA的转录水平较rat-IgG对照组及移植模型组显著下降,anti-IL-17mAb输注可部分下调IFN-γmRNA的转录水平;③anti-IL-6mAb组受鼠脾脏CD4+及CD8+T细胞中IFN-γ+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CD4+IFN-γ+T细胞较CD8+IFN-γ+T细胞下降更为明显,同时CD4+IL-17+T(Th17)细胞的比例在anti-IL-6mAb组中亦明显下降。结论 anti-IL-6mAb可有效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小鼠体内Th17和Th1细胞的活化,并延长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排斥反应 心脏移植 抗白细胞介素6单克隆抗体 白细胞介素-17 RORyt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nff移植肾病理电子显微镜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亚冰 郭晖 +1 位作者 官阳 钟伟雄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1-396,共6页
随着临床器官移植的发展,移植病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其中,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的召开及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此之后,各类移植器官病理学诊断的Banff标准得以不断更新和... 随着临床器官移植的发展,移植病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其中,Banff移植病理学会议的召开及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的建立是国际移植病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此之后,各类移植器官病理学诊断的Banff标准得以不断更新和完善。电子显微镜(电镜)的超微病理学观察在移植肾早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复发性疾病和新发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发现和早期合理治疗有助于保障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减少移植肾失功。本文介绍了电子显微镜及其超微病理诊断的基本定义、Banff移植肾病理中有关电镜诊断标准的研究历程及主要进展,总结了在移植肾活检电镜诊断中的典型病变、标准术语及诊断标准,旨在为临床器官移植及基础器官移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移植病理学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 电子显微镜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超微病理学 供者特异性抗体 移植肾肾小球病 肾小管周毛细血管基膜多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及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熊艳 叶啟发 +1 位作者 孔凡华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433,共9页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是一门新兴的用于治疗功能性组织或肢体缺损的移植学科,由于绝大多数CTA移植物为带血管的移植物,因此也称为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VCA)。CTA/VCA的移植物包含同种异体的皮肤、皮下组织、骨骼、肌肉、神经和血...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是一门新兴的用于治疗功能性组织或肢体缺损的移植学科,由于绝大多数CTA移植物为带血管的移植物,因此也称为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VCA)。CTA/VCA的移植物包含同种异体的皮肤、皮下组织、骨骼、肌肉、神经和血管等两种或多种组织结构成分。由于大多数CTA/VCA移植物中带有皮肤组织,而皮肤组织是抗原性最强的免疫成分,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是导致CTA/VCA移植失败及其移植物失功的首要障碍,因此CTA/VCA移植物中的皮肤排斥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成为首要的关注点。本文就CTA/VCA的排斥反应等病理学特征、2007年Banff诊断标准及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CTA/VCA的排斥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 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VCA) 活组织检查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C4d染色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胰腺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晖 明长生 陈实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6-186,共11页
胰腺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导致的肾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胰腺移植的类型主要包括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PK)、肾移植后胰腺移植(PAK)和单纯胰腺移植(PTA)。在所有的胰腺移植类型中,对移植胰腺的活组... 胰腺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导致的肾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胰腺移植的类型主要包括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PK)、肾移植后胰腺移植(PAK)和单纯胰腺移植(PTA)。在所有的胰腺移植类型中,对移植胰腺的活组织检查(活检)仍然是明确诊断其排斥反应并与其他并发症进行鉴别的最佳方法。本文对移植胰腺活检的方法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移植胰腺活检排斥反应诊断标准及其进展、移植胰腺主要的并发症及其病理学表现进行阐述,旨在为指导临床对上述并发症予以准确诊断,良好地保障移植胰腺和受者的长期存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PK) 肾移植后胰腺移植(PAK) 单纯胰腺移植(PTA)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慢性移植物动脉血管病(CTA)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病理学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42,共9页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是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类型。2019年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根据免疫损伤病变的特征将TCMR分为急性TCMR(aTCMR)和慢性活动性TCMR(caTCMR)。本文对TC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是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类型。2019年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根据免疫损伤病变的特征将TCMR分为急性TCMR(aTCMR)和慢性活动性TCMR(caTCMR)。本文对TCMR的基本定义、移植肾Banff标准中TCMR病理学的研究历程和TCMR的基本病变及其诊断分级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TCMR提供依据,以预防其进展为caTCMR,进而保障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慢性移植物血管病(CAV) 慢性移植物损伤指数(CADI) 肾小管萎缩 间质纤维化 动脉内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病理学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2-271,共10页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亦称体液性排斥反应,是由抗体、补体等多种体液免疫效应因子参与所致的排斥反应免疫损伤。AMR在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排斥反应中均发挥了重要的致病作用。本文对AMR的基本定义、Banff移植病理...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亦称体液性排斥反应,是由抗体、补体等多种体液免疫效应因子参与所致的排斥反应免疫损伤。AMR在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排斥反应中均发挥了重要的致病作用。本文对AMR的基本定义、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中AMR病理学的研究历程及其主要成果以及移植肾AMR的主要病变特征进行综述,旨在为准确诊断、及时治疗AMR提供依据,以保障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Banff标准) C4D 血栓性微血管病 慢性移植物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肾移植的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红艳 熊敏敏 +2 位作者 严婷 汪利琼 朱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总结5例婴幼儿肾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术前成立特护小组,术后给予患儿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护、细致入微的病情观察、出入液量平衡管理、抗凝治疗、抗排斥及抗感染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2例患儿术后早期移植肾恢复不... 目的总结5例婴幼儿肾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术前成立特护小组,术后给予患儿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护、细致入微的病情观察、出入液量平衡管理、抗凝治疗、抗排斥及抗感染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2例患儿术后早期移植肾恢复不良,其中1例发生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行二次肾移植后痊愈出院;另1例行血液透析后移植肾功能恢复。2例患儿移植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通过抗排斥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患儿术后移植肾恢复顺利。结论婴幼儿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专业化的诊疗护理能提高肾移植成功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肾移植 排斥反应 肾功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肺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31,共13页
近年来,随着肺移植外科技术和术后管理经验的积累,我国肺移植例数逐步增长。肺移植术后移植肺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由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等所致的原发性移植肺无功能(PGD)、急性与慢性排斥反应以及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 近年来,随着肺移植外科技术和术后管理经验的积累,我国肺移植例数逐步增长。肺移植术后移植肺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由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等所致的原发性移植肺无功能(PGD)、急性与慢性排斥反应以及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的机会性感染或淋巴组织异常增生等。移植肺并发症的确诊主要依据移植肺活组织检查(活检)。本文对移植肺病理学研究的简史、移植肺活检的主要方法及其病理学处理技术、肺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其活检病理学诊断标准进行阐述,旨在为指导临床对上述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囊性纤维化 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AC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 支气管肺泡灌洗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 移植相关血管病(T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小肠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晖 陈知水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7-316,共10页
小肠移植已经成为肠衰竭最为理想的治疗方式。现代临床小肠移植包括3种类型:单独小肠移植、肝小肠联合移植和腹腔多器官簇移植。移植小肠具有与其它实体移植器官显著不同的免疫学和解剖生理学特点,导致移植小肠出现显著的急性排斥反应... 小肠移植已经成为肠衰竭最为理想的治疗方式。现代临床小肠移植包括3种类型:单独小肠移植、肝小肠联合移植和腹腔多器官簇移植。移植小肠具有与其它实体移植器官显著不同的免疫学和解剖生理学特点,导致移植小肠出现显著的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等诸多独特且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以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尤为棘手。通过对移植小肠的内窥镜观察及肠黏膜活组织检查可以对上述并发症及时予以诊断和鉴别,进而予以针对性的治疗,更好地保障移植受者和移植小肠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独小肠移植 肝小肠联合移植 腹腔多器官簇移植 排斥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 内窥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心脏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2-675,共14页
随着心脏移植外科技术的提高和强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心脏移植例数和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均显著提升。然而在心脏移植术后的不同阶段,仍然可出现移植心脏右心室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反应、“Quilty病变”、感染和以移植心... 随着心脏移植外科技术的提高和强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心脏移植例数和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均显著提升。然而在心脏移植术后的不同阶段,仍然可出现移植心脏右心室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反应、“Quilty病变”、感染和以移植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病(TCAD)为特征的慢性排斥反应等一系列并发症。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EMB)技术的应用使得包括排斥反应在内的移植心脏多种并发症的病理学特征得以观察和掌握,并成为移植心脏并发症最为准确的诊断手段。本文对移植心脏病理学研究的简史、心脏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其诊断标准以及移植心脏排斥反应诊断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使更多的心脏移植受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EMB) 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AC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移植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病(TCAD) 二代测序(NGS) 基因表达谱(GEP) 供者来源性细胞游离DNA(dd-cf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移植术后供者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刚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306,共4页
近年来,我国儿童肾移植发展迅速,但仍缺乏足够的有关移植肾长期存活方面的临床数据。成人肾移植术后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的产生及其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其术后dn... 近年来,我国儿童肾移植发展迅速,但仍缺乏足够的有关移植肾长期存活方面的临床数据。成人肾移植术后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的产生及其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其术后dnDSA的产生及其对移植肾和受者的影响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就儿童免疫系统的特点、儿童肾移植术后供者特异性抗体(DSA)的产生及影响、儿童肾移植术后DSA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并对预防策略提出建议,旨在为提高儿童肾移植术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儿童肾移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儿童 免疫系统 供者特异性抗体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人类白细胞抗原 移植肾失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肿瘤治疗方法对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媒西 赵圆圆 +4 位作者 杨博 魏来 陈栋 蒋继贫 陈知水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抗肿瘤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肝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及复发转移情况。比较不同抗肿瘤治疗方法治疗复发转移受者的效果。结果6... 目的分析不同抗肿瘤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肝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及复发转移情况。比较不同抗肿瘤治疗方法治疗复发转移受者的效果。结果65例受者(44.8%)发生了复发转移,中位复发时间为6个月。其中1例复发后再次行肝移植,因肠穿孔死亡;24例(37%)接受靶向药物治疗,中位带瘤生存期为22个月;11例(17%)接受放射治疗(放疗)或化学药物治疗(化疗),中位带瘤生存期为11个月;9例(14%)接受局部治疗(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中位带瘤生存期为8个月;20例(31%)未接受抗肿瘤治疗,中位带瘤生存期为3个月。接受抗肿瘤治疗受者的带瘤生存期较未接受抗肿瘤治疗受者延长(P<0.001);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受者的带瘤生存期较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受者延长(P=0.03);接受局部治疗和放、化疗受者的带瘤生存期较未接受抗肿瘤治疗受者延长(P=0.004)。结论对于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受者,首选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对于无法接受局部治疗的多灶性肿瘤,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受者带瘤生存期最长,放、化疗亦能延长复发转移受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移植 复发转移 靶向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和功能的动态监测在肾移植术后早期病毒感染风险预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倩倩 谢亚龙 +4 位作者 汪峰 罗颖 陈松 张伟杰 昌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和功能对于评估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发生病毒感染风险的预测和诊断价值。方法将95例肾移植受者纳入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根据术后的免疫状态分为稳定组(77例)和感染组(1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 目的探讨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和功能对于评估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发生病毒感染风险的预测和诊断价值。方法将95例肾移植受者纳入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根据术后的免疫状态分为稳定组(77例)和感染组(1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采集外周血样本进行流式细胞检测。比较两组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绝对值的动态变化,通过检测干扰素(IFN)-γ^(+)CD4^(+)T细胞、IFN-γ^(+)CD8^(+)T细胞、IFN-γ^(+)NK细胞比例分析两组受者淋巴细胞亚群功能,评估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和功能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对病毒感染的预测和诊断价值。结果在病毒感染时,感染组的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绝对值整体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术后2个月时,感染组的CD4^(+)T细胞、NK细胞绝对值均低于稳定组;在术后6个月时,感染组的CD4^(+)T细胞、CD8^(+)T细胞绝对值均低于稳定组(均为P<0.05)。在病毒感染时,感染组的IFN-γ^(+)CD4^(+)T细胞、IFN-γ^(+)CD8^(+)T细胞、IFN-γ^(+)NK细胞比例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尤以IFN-γ^(+)CD8^(+)T细胞比例降低最为显著;在术后2个月,感染组的IFN-γ^(+)CD8^(+)T细胞、IFN-γ^(+)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稳定组;在术后6个月,感染组的IFN-γ^(+)CD4^(+)T细胞、IFN-γ^(+)CD8^(+)T细胞比例均高于稳定组(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个月时,IFN-γ^(+)CD8^(+)T细胞和IFN-γ^(+)NK细胞比例的升高与病毒感染风险增加均相关(均为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表明,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联合其IFN-γ分泌功能对于免疫状态低下的受者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单用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P<0.05)。结论动态监测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和功能的变化对病毒感染的预测、诊断及指导用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免疫监测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干扰素-Γ 个体化治疗 CD4~+T细胞 CD8~+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胰腺病理学临床操作规范(2019版)
20
作者 郭晖 +1 位作者 明长生 陈实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8-637,共10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移植胰腺病理学的临床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和病理学专家从移植胰腺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检查的临床基本操作规范、移植胰腺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移植胰腺外分泌的不同处理术式所致的病... 为了进一步规范移植胰腺病理学的临床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和病理学专家从移植胰腺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检查的临床基本操作规范、移植胰腺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移植胰腺外分泌的不同处理术式所致的病理学变化、移植胰腺血栓栓塞、移植胰腺的胰腺炎、胰腺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移植胰腺胰岛炎与糖尿病复发、免疫抑制剂对移植胰腺的影响、移植胰腺的细胞学诊断方法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移植病理学 移植胰腺 排斥反应 外分泌 血栓栓塞 胰腺炎 移植后淋巴组织 增生性疾病 糖尿病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