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7参与巨细胞病毒肝炎致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玲玲 黄媛 +5 位作者 马迪 廖毅 刘兴楼 李革 舒赛男 方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在整体水平研究促炎细胞因子IL-17在巨细胞病毒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MCMV全身播散性感染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MCMV感染对照组、IL-17阻断组和同型抗体对照组。在实验第7天处死小鼠,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脏组织中... 目的:在整体水平研究促炎细胞因子IL-17在巨细胞病毒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MCMV全身播散性感染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MCMV感染对照组、IL-17阻断组和同型抗体对照组。在实验第7天处死小鼠,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脏组织中IL-17蛋白表达水平,病理评估各组肝组织损伤程度;罗氏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ALT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水平;RT-PCR检测肝脏组织内IL-17R、IFN-γ和IL-10 mRNA的表达。结果:与MCMV感染对照组及同型抗体对照组相比较,IL-17抗体阻断肝脏组织IL-17表达明显下降(P<0.05),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ALT水平显著降低[(146±15)vs(102±11)vs(37±12),P<0.05];血清中IL-17水平降低[(719.76±6.06)vs(722.1±4.62)vs(707.53±8.58),P<0.05];IFN-γ[(0.56±0.06)vs(0.55±0.13)vs(0.96±0.2),P<0.05]与IL-10 mRNA[(0.55±0.073)vs(0.51±0.07)vs(0.903±0.18),P<0.05]的表达明显增加,而IL-17R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0.81±0.16)vs(0.89±0.38)vs(0.87±0.23),P>0.05]。结论:促炎因子IL-17高表达参与了巨细胞病毒肝炎的免疫损伤过程,阻断IL-17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巨细胞病毒肝炎 免疫病理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巨细胞病毒播散性感染急性期脾脏损伤的免疫病理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玲玲 李旭芳 +3 位作者 刘兴楼 舒赛男 李革 方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播散性感染急性期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病毒量、caspase-1和下游促炎因子IL-1β、IL-18表达的关系,探讨MCMV感染后脾脏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方法:建立MCMV全身播散性感染模型,MCMV Sminth株接种后第3、7... 目的:观察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播散性感染急性期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病毒量、caspase-1和下游促炎因子IL-1β、IL-18表达的关系,探讨MCMV感染后脾脏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方法:建立MCMV全身播散性感染模型,MCMV Sminth株接种后第3、7、14和第28天各处死3只小鼠;同时设模拟感染小鼠作为对照。标准空斑试验检测脾组织病毒滴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中caspase-1表达强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脾组织中IL-1β和IL-18表达状况,HE染色后用半定量法评估脾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分析病毒滴度及caspase-1、IL-1β和IL-18表达与组织病理损伤的关系。结果:MCMV感染后,脾组织病毒滴度在感染后3 d升高,7 d明显下降,14 d时用标准空斑试验已检测不到病毒;与模拟感染对照组比较,MCMV感染组感染后第3天脾组织中caspase-1表达明显升高后逐渐下降(P<0.01);脾组织中IL-1β和IL-18表达呈进行性升高,于感染后7 d达峰值,14 d减少,28 d基本接近正常;脾组织病理损伤呈进行性加重,至感染后14 d达高峰,28 d明显减轻;IL-1β和IL-18在脾组织中的高表达早于其组织病理损伤,随着IL-1β和IL-18表达水平的下降,病理损害也逐渐恢复。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caspase-1表达增加,促进炎性因子(IL-1β、IL-18)合成和释放增加。IL-1β、IL-18不仅有抗病毒作用,同时也可能参与MC-MV播散性感染后脾组织的免疫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巨细胞病毒 CASPASE-1 IL-1β IL-18 免疫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罗丹 方峰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期49-51,共3页
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治疗药物主要有更昔洛韦(GCV)、膦甲酸钠(FOS)和西多福韦(CDV)。但近年来,其耐药株呈增多趋势,主要的耐药机制为病毒UL97基因和UL54基因发生了突变。根据耐药株出现的时间和高危因素,可采用表型和基因型方法进行... 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治疗药物主要有更昔洛韦(GCV)、膦甲酸钠(FOS)和西多福韦(CDV)。但近年来,其耐药株呈增多趋势,主要的耐药机制为病毒UL97基因和UL54基因发生了突变。根据耐药株出现的时间和高危因素,可采用表型和基因型方法进行检测,以利于HCMV感染的及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耐药 UL97基因 UL54基因 表型检测 基因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罗丹 方峰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6期379-381,共3页
大蒜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目前发现其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二烯丙基一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和蒜氨酸等硫化物,这些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感染、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调节肝脏药物代谢酶、抗神经变性和调节细... 大蒜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目前发现其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二烯丙基一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和蒜氨酸等硫化物,这些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感染、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调节肝脏药物代谢酶、抗神经变性和调节细胞内Ca^(2+)水平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二烯丙基一硫化物 二烯丙基二硫化物 二烯丙基三硫化物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M2炎症体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毕艺丹 方峰(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8-752,共5页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炎症体在抵抗微生物感染的免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但过度炎症会导致多种疾病,包括自身炎症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因此,精确调控AIM2炎症体活性对充分发挥免疫保护作用的同时限制组织损...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炎症体在抵抗微生物感染的免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但过度炎症会导致多种疾病,包括自身炎症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因此,精确调控AIM2炎症体活性对充分发挥免疫保护作用的同时限制组织损伤,并阻止自身免疫至关重要。近年针对AIM2炎症体调控机制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对AIM2炎症体具有调控作用的物质,揭示了炎症体介导性疾病的治疗靶点。本文就AIM2炎症体的组成、激活和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M2炎症体 CASPASE-1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