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93靶向MFN2调节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动态平衡影响ARDS肺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安宁 许美霞 +1 位作者 张晓霞 许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1-497,共7页
目的 聚焦miR-93与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调控关系,探讨其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ERS)和线粒体功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多糖(LPS)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 目的 聚焦miR-93与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调控关系,探讨其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ERS)和线粒体功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多糖(LPS)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构建ARDS肺纤维化细胞模型,结合miR-93抑制剂与MFN2干扰质粒(si-MFN2)进行功能验证及机制研究,分为inhibitor NC组(转染inhibitor NC)、miR-93 inhibitor组(转染miR-93 inhibitor)、miR-93 inhibitor+si-NC组(转染miR-93 inhibitor和si-NC)和miR-93 inhibitor+si-MFN2组(转染miR-93 inhibitor和si-MFN2);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上清中的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含量;qRT-PCR检测miRNAs及MFN2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Bip/GRP78、IRE1)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93与MFN2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 予以LPS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LPS组COLⅠ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提示ARDS肺纤维化体外细胞模型构建成功;miR-93 inhibitor组较inhibitor NC组MFN2表达显著上调,且HFL-1细胞增殖活性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肺组织纤维化标志物COLⅠ分泌减少(均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了miR-93与MFN2靶向结合;此外,miR-93 inhibitor组较inhibitor NC组ERS标志物(Bip/GRP78、IRE1)表达下调,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上调(均P<0.01);同时转染miR-93 inhibitor及干扰MFN2后可抑制这种效应,与miR-93 inhibitor组比较,miR-93 inhibitor+si-MFN2组细胞增殖活性抑制作用减弱,COLⅠ分泌增加,且ERS标志物(Bip/GRP78、IRE1)表达上调,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下调。结论 抑制miR-93通过靶向上调MFN2表达,维持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 MAM)动态平衡,抑制ERS并促进线粒体自噬,最终减轻ARDS肺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S肺纤维化 miR-93 MFN2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功率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宋征明 时婧 +1 位作者 王蓉 王婷婷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0-653,共4页
近几年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S)的深入研究揭示了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是由潮气量、气道压力和呼吸频率等呼吸参数相互作用的结果。机械功率(MP)作为评估呼吸系统能量负荷的综合性指标,整合了上述参数,在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 近几年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S)的深入研究揭示了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是由潮气量、气道压力和呼吸频率等呼吸参数相互作用的结果。机械功率(MP)作为评估呼吸系统能量负荷的综合性指标,整合了上述参数,在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总结术中MP的变化规律,并评估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MP的影响,为未来临床实践中个性化机械通气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功率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术后肺部并发症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程外周神经电刺激治疗早期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分析
3
作者 柳麒 张盼盼 +4 位作者 闫亚飞 李圣洪 王娟 贾强 贾一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9-302,309,共5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病人疱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具有阵发性闪电样、刀割样等特点的神经病理性疼痛[1]。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的患病率约为7.7%,头面部带状疱疹约...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病人疱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具有阵发性闪电样、刀割样等特点的神经病理性疼痛[1]。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的患病率约为7.7%,头面部带状疱疹约占20%,仅次于胸背部带状疱疹,而29.8%HZ病人将进展为PHN[2,3]。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显著增加病人经济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头面部带状疱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麻醉精细化管理--科学与艺术的体现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磊 代世韬 姚尚龙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4-416,共3页
肝移植手术使终末期肝病患者得以治愈或长期存活,其始终是外科学的热点之一,随着供肝来源变化、边缘性供肝的使用以及受体自身的病情复杂性,给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提出新挑战。良好的麻醉管理应通过全面的围手术期整体评价、精准细致... 肝移植手术使终末期肝病患者得以治愈或长期存活,其始终是外科学的热点之一,随着供肝来源变化、边缘性供肝的使用以及受体自身的病情复杂性,给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提出新挑战。良好的麻醉管理应通过全面的围手术期整体评价、精准细致的监测以及患者机能平衡点的个体化调控,促进肝移植受体术后快速康复,使麻醉学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得以完美体现。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外科的推广,更多的新理念新技术应用于肝移植受体,但如何更好地改善肝移植手术预后,仍需要手术、麻醉、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本文就肝移植麻醉的精细化管理要点进行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麻醉 精细化管理 术前评估 围手术期应激 全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ectin DX对小鼠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夏海发 孙志鹏 +2 位作者 崔术楠 尚游 姚尚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2,48,共5页
目的探讨脂质介质Protectin DX(PDX)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CLP组)和脓毒症+PDX干预组(PDX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模拟脓毒症模型。PDX组在CLP... 目的探讨脂质介质Protectin DX(PDX)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CLP组)和脓毒症+PDX干预组(PDX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模拟脓毒症模型。PDX组在CLP造模后1h给予腹腔注射PDX 300ng,S组和CLP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组均在CLP术后24h收集全血清、肾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肾损伤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的IL-1β、TNF-α、IL-6和IL-10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NF-κB活性。结果与S组相比,CLP组肾损伤病理评分增高(P<0.05);血清中的Cr、BUN、IL-1β、TNF-α、IL-6和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肾组织中NF-κB活性显著增强(P<0.05)。PDX组与CLP组相比,肾损伤病理评分降低(P<0.05);血清中的Cr、BUN、IL-1β、TNF-α和IL-6水平均降低,抗炎因子IL-10水平升高,肾组织NF-κB活性明显抑制(均P<0.05)。结论 PDX可通过抑制NF-κB活性减少炎症因子水平,进而缓解小鼠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ctin DX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v1.5蛋白通道阻滞剂DPO-1对LPS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安宁 周贤 +2 位作者 张晓霞 杨涛 许美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310-2313,共4页
目的:研究Kv1.5蛋白通道阻滞剂DPO-1对LPS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LPS+DPO-11组、LPS+DPO-12组,LPS组静脉注射5 mg/kg LPS建立脓毒症模型,LPS+DPO-11组、LPS+DPO-12组建模后分别腹... 目的:研究Kv1.5蛋白通道阻滞剂DPO-1对LPS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LPS+DPO-11组、LPS+DPO-12组,LPS组静脉注射5 mg/kg LPS建立脓毒症模型,LPS+DPO-11组、LPS+DPO-12组建模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DPO-1(0.3、3 mg/kg)。取大鼠胸主动脉,分离内膜组织,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中Kv1.5蛋白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内皮细胞标志物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及TNF-α水平,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Kv1.5蛋白在Control组及LPS组存在表达,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Kv1.5蛋白表达增加(P<0.01);流式细胞结果显示,LPS组内皮细胞凋亡率较Control组明显上升(P<0.01),而LPS+DPO-11组及LPS+DPO-12组内皮细胞凋亡率较LPS组下降(P<0.05);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血清内皮细胞标志物Endocan、VCAM-1、vWF及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给予Kv1.5特异性通道阻滞剂DPO-1干预后,大鼠血清内皮细胞标志物Endocan、VCAM-1、vWF及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及TNF-α水平下降(P<0.05),且这一效应随DPO-1剂量增加而加强;LPS组较Control组MDA、MPO水平上升,SOD活性降低(P<0.05),而DPO-1预处理可降低MDA、MPO含量、增加SOD活性(P<0.05)。结论:Kv1.5蛋白通道DPO-1通过阻断Kv1.5通道,减轻主动脉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V1.5 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 DPO-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v1.5蛋白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内毒素致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7
作者 安宁 许涛 +3 位作者 周贤 张晓霞 杨涛 许美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研究Kv1.5蛋白对内毒素致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DPO-1(Kv1.5特异性通道阻滞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Control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尾静脉注射LPS 5 mg/kg,DPO-1... 目的研究Kv1.5蛋白对内毒素致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DPO-1(Kv1.5特异性通道阻滞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Control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尾静脉注射LPS 5 mg/kg,DPO-1低、中、高剂量组静脉注射LPS 5 mg/kg前30 min腹腔分别注射不同浓度DPO-1(1、3、5 mg/kg)。于LPS注射后6 h,采集股静脉血样,测定血清硫酸肝素(heparin sulfate,HS)、多配体蛋白聚糖1抗体(syndecan-1,SDC-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取血样后处死大鼠取胸主动脉内膜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内膜组织PI3K、p-Akt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LPS组较Control组SDC-1、HS、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DPO-1干预后,SDC-1、HS、TNF-α、IL-6含量降低(均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而DPO-1高、中、低剂量组较LPS组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上升(均P<0.01);qPCR检测结果显示,LPS组较Control组PI3K、p-Akt的mRNA表达下调,而DPO-1可抑制这种效应,上调PI3K、p-Akt的mRNA表达。结论Kv1.5特异性通道阻滞剂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内毒素致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v1.5蛋白 PI3K/Akt信号通路 DPO-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雨菲 邹天浩 杨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病人发病率较高,疼痛顽固,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目前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以促进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调整为主要方向,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也存在较大差异。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病人发病率较高,疼痛顽固,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目前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以促进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调整为主要方向,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也存在较大差异。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作为一种神经调节的新疗法,因为其不良反应少,且能提供较长时间的疼痛缓解,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成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的新选择。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SCS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相关文献,介绍了SCS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现状、进展以及治疗中仍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脊髓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邹天浩 吴雨菲 +2 位作者 尹青华 孙树俊 杨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02-907,共6页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常引起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不良结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相应的经济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研究表明,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常引起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不良结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相应的经济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研究表明,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BTX-A)可用于治疗多种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阐述了A型肉毒毒素治疗常见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有效性及安全性等;以期为临床医师在BTX-A治疗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神经病理性疼痛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